书城文学我们的梦想在飞翔
8440500000006

第6章 倾听心声 歌唱梦想

胡 雁〔1〕

人们熟悉我是在2005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平安中国》不仅让我进入了亿万观众的视线,更让我的声线刻入了许多人的心中。

从此有了一些美誉:有人说我是中国的莎拉布莱曼,嗓音兼具美声的浑厚和通俗的自然,歌曲既有美声的功底也有通俗的亲切;更有人把我和幺红、马梅放在一起,说是中国最年轻的三大女高音。

真是不敢当,过奖了!

从艺20年,从初出茅庐到现在满载褒奖,直到现在都还不习惯。每每别人夸我,我总觉不好意思,甚至觉得受之有愧,因为我觉得自己只不过比别人幸运了一点,遇到了更好的机遇,遇到了睿智的导师,遇到了优秀的团队。最珍贵的是,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歌唱道路,并一直坚持走下去。

我还有许多路要走,唱歌不是为了表现,而是为了反哺。不管是出专辑,还是开音乐会,歌剧还是讲座,我只想用我的所作所为去感染周围的人,让他们能够了解音乐,深爱中国文化。很欣慰,我的演出总能受到热捧,文化的传递和承接带给我的成就感远远大于自身的价值肯定。

恩师为我掀开了舞台的帘子

如果说成名就等于成功,那我的成功不算太早。这或许和我的性格有关,我出生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江南人的气质在我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处世低调,内敛自持。

从小受父辈的影响,我爱好运动和文艺,一直是小学、中学的文艺和体育骨干。我的祖父希望我能专心攻读大学接他的班,而我念书也很不错,当时在杭州高级中学攻读文科。毕业时,同学间互赠感言,八成同学都说:“胡雁,你不唱歌太可惜了。”于是在同学的鼓动下,1985年我考入了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音乐系。四年后毕业,却因种种原因,在分配上出现了一些争议。就在自己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我有幸遇到了时任杭州市音协主席曹星老师。

记得第一次认识曹星老师是我刚进大学的时候,他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以后有任何困惑都可以找他。所以在我最困惑的时候,我找到了他。曹老师对我说:“你要做一件事,如果考虑太多得失就做不成,因为每一件事都有得和失。”他告诉我一个“扭秧歌”的道理:“也许你今天迈出了一步,以后退了半步,但总体还是向前走了半步,这就是成功。况且你现在又那么年轻,业务成绩那么好,听了你们班的毕业音乐会我就觉得你是一块做演员的好材料!”他说的这几句话一直是我前进道路上的座右铭,也逐渐造就了我外柔内刚的个性。

曹星老师的话,为我掀开了歌唱舞台的帘子,我从此一发不可收。1989年,我获得了浙江省艺术明星奖;1990年,我荣获首届华东六省一市青春歌手电视大赛金奖;1991年,我以杭州市声乐家小组成员身份出访日本,演唱了中外歌剧选曲和艺术歌曲,受到了好评,被誉为“西子湖畔的小夜莺”;1994年,我获得全国第六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美声组第三名。

“东方”冥冥中我要跟随她

在那之后,我顺利考上了东方歌舞团,冥冥中,和“东方”结下了不解之缘,东方歌舞团成为我歌唱生涯中完美的一程。

还记得报考东方歌舞团时,我演唱了《美丽的西班牙女郎》和《孤独的牧羊人》,当时东方歌舞团觉得我形体表现不错,同时也觉得《美丽的西班牙女郎》若是加入西班牙的舞蹈风格会更好。这就是东方歌舞团的特色:载歌载舞。1994年底,入团没多久我就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歌舞晚会,又一次演唱了《美丽的西班牙女郎》,反响很好。

早在1962年,东方歌舞团就出了很多少数民族的舞蹈家,而且团里有个“规则”:学什么舞编导都得到当地去学,或把国外老师请进来,因为这样才能把精髓学到。我在团里那么久,已经习惯了唱歌和舞蹈的结合,唱哪个国家的歌就要把哪个国家的舞蹈啃下来。我坦言,东方歌舞团“载歌载舞”的特点深深影响了我,就像我的《幸福降临》,在配器的时候融入了异域的元素,因此在唱这歌时,我特意找舞蹈老师编舞。即使一首歌是安静的,我也会找老师排舞,会将舞蹈融入歌曲,让歌曲更富感染力,比如《平安中国》。

1996年,我在香港神州艺术节上用独特的声线配上朝气的舞蹈,收获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回来后还收到了香港寄来的明信片,他们竟然把我称作“美丽的中国女郎”。惊喜之余,我突发奇想:不如作一首歌曲,描绘东方女郎的魅力。我习惯性地让“东方”的舞蹈老师和资深的舞蹈演员给我排了动作,这些动作在拍摄MV的时候都用上了。

东方歌舞团是一个多元化的艺术团体,它的多元化不断促使我进一步思考:唱法是不是也能多元化呢?

美通结缘 欢喜冤家好不欢喜

别人都说我的声音很有特点,既不像纯粹的美声,也不等同于通俗。其实我和很多人一样,一开始的时候也只会练声、模仿,以为美声、通俗泾渭分明,无法想象怎么能融入到一首歌里。后来一次随团去外地演出,买了莎拉布莱曼的一盘卡带,发现她的嗓音很特别,同一首歌里前面是倾诉一般的通俗,之后却是高亢的美声,而中间过渡得十分流畅,听起来丝毫不觉得别扭。我开始探索美声唱法、流行唱法以及中国戏曲音乐的演唱方法,也尝试着将美声和通俗融合在一起,使音色有更多的变化,在唱法上更艺术、更大众,也更有个性化。

这便是我的另一处幸运,我最终成功地找到了它们的结合点。为了能给这一对“欢喜冤家”找到合适的演绎,我已经不再单纯局限于美声或流行或民族的唱法,而是自由融合运用在同一首歌曲当中。我专门请人创作并演唱了《美丽的东方女郎》、《多情的月亮》、《红楼梦》、《似水流年》、《平安中国》、《幸福降临》等一些中国歌曲。其中《多情的月亮》、《幸福降临》、《平安中国》已拍成音乐电视,特别是《平安中国》、《幸福降临》两首歌得到了圈内圈外不错的评价,无论是演唱或是音乐制作方面都已走向国际化。

我爱我的每一首作品。在《平安中国》里,我把祖国当做一位母亲,演唱的时候眼前是祖国给孩子们带来恬静安逸的幸福生活。有人打趣道:这样的歌适合晚上12点听。是啊,歌颂祖国的歌曲不一定都得慷慨激昂,这首歌温婉如玉,娓娓道来,却能从中激发人们的满腔热情。

《似水流年》是女作词家写的,歌词很打动我,仿佛能看见我的成长经历,不管是事业还是生活,我想唱给有经历的人听。能不能把美声和通俗融在一起?我又把这个难题丢给了作曲家峰峰,最后他巧妙地谱了曲。唱的时候我有自己的意境,同时也希望给观众意境。前半部分很语言化,带着气声,如同讲故事;后面高音“啊”用了美声的唱腔,不仅音高已经到了hig h升的高度,更是倾注了我沉淀已久的情感。

《美丽的东方女郎》表现了一个女人多方面的魅力;《幸福降临》则表现了一个女人对生活的一种感受。

唱了那么多歌,我渐渐领悟到:作为演唱者,面对不同的歌曲,自己首先要有角色概念,然后加上适当的表现手法,如一个动作、一种眼神? ?歌曲的意境才会变得灵动起来。一直庆幸自己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色,而不再被埋没,不再被指唱得像谁,让观众记住了我的名字。由此可见,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智慧,唱歌也需要智慧,我们每个人的嗓子都不一样,关键是要找到自己最光彩的部位。

传承 打破时空局限

演出、音乐会,在别人看来或许只是单纯的表演,但对我来说其意义远不止这些。通过一次次演出,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我需要改进的地方,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歌剧、美声,喜欢上中国的传统音乐,喜欢上国际化的表演,还看到了外国人对我们中国音乐的肯定? ?我慢慢觉得自己是在传递一种音乐理念,被世人所知。

2001年,在申奥胜利、入世成功、足球出线,喜事连连的境遇下,我和幺红、马梅唱响了由张海作词、宋继勇作曲的《相信东方》。音乐电视摄制组从繁华的比利时布鲁塞尔到浪漫的意大利威尼斯,从凝重的希腊雅典到秀美的葡萄牙里斯本,到处挥洒着我们的歌声和笑声。幺红的性格开朗,甚至在威尼斯的船上起兴歌唱。在那里,我不仅看到了我们的歌声得到了国外的肯定,还看到了许多华人也来看我们的表演。在异国传唱属于中国的声音,我有种像奥运冠军的自豪感,从而产生了用最美的声音歌唱美好人生的梦想。

截至2004年,我推出了两张专辑,为了有个更好的总结,想着还应该有一场音乐会。而这第一场音乐会,我想放在自己的家乡。于是,在杭州市政府的帮助下,一场并不是太大规模的音乐会举办起来了。虽然是一场小规模的音乐会,但我还是找了我们团的舞蹈编导和演员,对每首歌的出场做了编排。通过这场音乐会,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获益良多。

我还曾尝试用歌剧咏叹调方式在舞台上呈现。那是2005年秋天,在我团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晚会上,我重新塑造了卫国战争时期卓娅的形象,赋予这位女性华丽的高音。在表演时,我不满足于用歌声表达卓娅视死如归的情绪,而且还要向观众展现一位满眼幸福、渴望美好人生的卓娅。在处理音色时,时而清新甜美,时而高亢震撼,力求营造无边无际的空间幻觉,高音要直入云霄,更要抹上天籁色彩。

我的最新一次音乐会是在2011年3月5日晚,“东方魅影·胡雁2011北京个人演唱会”,在北京世纪剧院举办。很幸运,当场有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顾欣、刘君侠,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当年我们一起北漂的歌唱家吕薇、白雪等加盟助阵。在两个多小时的音乐会中,从前半场的知名歌剧《贾尼·斯基基》、《蝴蝶夫人》、《茶花女》等唯美唱段,到后半场的原创歌曲《美丽的东方女郎》、《平安中国》、《幸福降临》、《红楼梦》等,观众给予了阵阵掌声。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我一直希望自己的歌声可以穿越时空,经过十多年的积累,终于在这一刻实现了。

为了这场音乐会,我其实很早就开始准备了。从四五年前的《美丽的东方女郎》到之后推出的《平安中国》、《幸福降临》等歌曲,都是有意识地按照音乐会的标准来进行录制和MV拍摄的。像我这样搞美声的,同时又注重创作的歌手,有些东西只有自己做才能放心,同时也只有在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之下,才可能产生精品之作。

另外,我还尝试出演了歌剧版《雷雨》中“鲁妈”一角。更让我感慨的是,身为特聘教授,去年11月我带着这部新作回到母校,以导演这部歌剧导演的身份为母校杭师大音乐学院30周岁献礼,演员都换成90后的母校纯学生,上演之夜霪雨霏霏,在这样的雨夜重温《雷雨》,应景又生情,曹禺曾在序言里写道:“一段原始的声音质感,对于事物的不可以言语的憧憬。”而歌剧是对这么两句话的最好诠释。这出歌剧其实是著名作曲家孟卫东的“毕业作品”,1987年他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时,将经典话剧《雷雨》改编成歌剧,并由同校的毕业生来演绎,曹禺本人也坐在观众席里,热烈鼓掌。

我庆幸自己能一直做自己喜欢的音乐,而不去管外界的纷扰浮躁。而这一场场演出,是我多年心血的一次次沉淀,收获了一份又一份理想实现的幸福。

舞台 不仅仅是唱歌的

唱得多了,对舞台有了新的理解,那是一个不光能唱歌跳舞的地方,舞台还能做更多的事。我最希望的还是能回归最初,反哺社会。我的梦想正是从终点回到起点,一直歌唱下去,把歌唱当成生命,而不是功名利禄。

很高兴,我的歌声能得到中国儿童基金会的认可。2004年3月,我受任了中国儿童基金会在香港举办的“慈善为怀、福佑平安”“慈善为怀、独立邮资纪念封义卖活动的爱心大使”。公益活动和慈善活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的,我只是做了我认为自己该做的,太多太多的人需要帮助,如果你有能力,就不要吝惜自己的爱心,尽自己所能去投身在其中。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我们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和社会号召力,更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为公益事业多做一些事情,这种意识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共识融汇在我们的生活和事业之中。

唱了那么多年的歌,我最珍惜的还是舞台之后的那份静逸,我更渴望得到年轻人对音乐的认可,也希望我的歌声能感染更多层面的人,尤其是大学生。

曾经有一段时期,因为举办高雅艺术进大学活动,我一连进了十所大学,之前我还真不知道自己有歌迷,只知道专心唱歌,进了校园之后,发现很多学生围着我问:“你唱的美声和别的不一样。”“你最近又出了一张专辑吧?”“最近你有没有出歌呢?”“我听过你的新歌《爱让我和你在一起》。”当时这首歌都没发表,竟然已经有了歌迷。我觉得很惊喜:有一群年轻人如此了解我并喜欢我。于是我渐渐感到做歌手的另一些责任。

曾经我们都以为年轻人不喜欢民族乐曲,不喜欢传统音乐,也不爱美声歌剧,他们只喜欢闹腾的流行歌曲。现在这个观念得改一改了。不光是因为进校园之后发现年轻人对我们的关注,还有在近年来参加的音乐会中也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身影。从前演一部歌剧,鼓掌喝彩的都是我们圈内人,现在可不是了,放眼望去,一张张年轻的脸庞竟没一个认得的;而我对流行音乐也有了新的认识,它也可以赋予民族元素,周杰伦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我十分欣赏他的词曲。而美声也可以学习通俗,自然演绎,不必老端着,让人觉得是在倾诉,而不是用技巧在唱歌。

我人生又一大幸事,便是在2008年时回归母校担任客座教授,2011年个人音乐会之后,我被杭州师范大学聘为钱江学者;还以校友的身份成立了杭师大艺术教育奖学金。我像热爱歌唱一样热爱上了讲学,因为我能把自己20多年的舞台经验传授给学生,我希望今后能做更多这样的传承,这是我的幸运。

“为艺术,为爱情”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托斯卡》里著名的咏叹调,我已经记不得唱了练了多少遍了,每次唱的时候我都以为我是美丽纯洁善良的女主人托斯卡,但每一次唱完都觉得不够完美,我想我还可以唱得更好,我会天长地久地歌唱,我会倾诉心声,歌唱人生美好“梦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