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天师张陵为道教的创始人,他本人学识渊博,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有一颗宗教家所特有的博爱众生的心灵,他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修道、传道、教化百姓以及为百姓治病救疾、降伏妖魔等活动之中。老祖天师张陵一生的足迹遍布浙江、河南、江西、安徽、四川等省。俗话说,人以地灵,地以人名,在老祖天师张陵羽化之后,全国各地还留下大量与他有关的灵物、灵迹。这些灵迹、灵物是老祖天师张陵一生心路历程的生动写照,通过这些灵迹、灵物,我们也许能更深地体会到老祖天师张陵那慈悲度世、悲天悯人的博大的宗教家之胸襟。这里选取与老祖天师张陵相关的有代表性的灵迹、灵物作一简要介绍。
一、炼丹之井:老祖天师张陵于龙虎山
炼制金丹时使用过的泉井
天师井炼丹井位于今江西贵溪县龙虎山正一观内,距上清古镇东约五里。当年老祖天师张陵行至龙虎山时,发现该地周围有九座四季常青的山峰,这九座山分别叫狮子山、冲天山、应天山、西华山、乌龟山、圣井山、天门山、台山和乌剑山,它们呈环状拱卫着这块宝地。精通风水地理学的老祖天师张陵深知,此地乃是九龙集结之地,是炼就金丹大药的绝妙好地,于是便在此结庐设坛炼丹。我们知道,道门中人炼制金丹大药,是离不开上等的好的井水的。当年,老祖天师张陵就在今天的正一观内选址,打下了一口井,作为炼制金丹大药之用。当然,此井井水品质尤其优良,当年老祖天师和他的几位弟子也从中取水作为日常生活之用。该井直到今天仍然还在正一观内,其水常年不断,可供游客饮用,称“天师井”。
二、龙虎玄坛:老祖天师张陵成就金丹大药之地
老祖天师张陵于龙虎山炼就金丹大药之后,又于梦中受太上老君之托,前往西蜀地区传道,便离开了上清宝地,此后再也没能回来过。老祖天师张陵在临终之前嘱托其子张衡,将来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让张氏子孙重回上清宝地。后来,老祖天师张陵的曾孙张盛天师铭记其父系师张鲁天师的临终遗言,携老祖天师张陵所传之经、印、剑、符、箓自洛阳回到老祖天师张陵于龙虎山炼丹所在的龙虎宝地。张盛天师刚回到龙虎山时正是在其曾祖父老祖天师张陵结坛炼制仙丹的地方结庐而居的。后世道门中人多称当年老祖天师张陵炼丹的地方为“元坛”,或“玄坛”。
三、伏魔之殿:梁山一百零八将的出处
伏魔之井位于今龙虎山上清宫的伏魔殿内。上清宫离嗣汉天师府大约二里处,始建于唐代会昌年间,唐武宗曾亲笔题匾额“会仙观”。宋代徽宗皇帝于政和二年将“上清观”升格为“上清宫”。元代曾对上清宫进行过五次大规模的维修,但元末一场大火将上清宫烧毁。明代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三年赐予钱币五千贯,重新修建,历时四年才告完成。
据说当年上清宫的规模几可比肩于皇宫,有人说其殿堂的楼阁仅比皇宫低一尺八寸。有清一代,也非常重视对上清宫的维修,康熙皇帝于公元1713年专门拨白银七万两,对上清宫进行了彻底翻修,乾隆、嘉庆两帝,都曾对上清宫进行过多次维修。不过,1930年的一场大火把上清宫烧得精光,现在仅留下清代所修建的九曲巷、门楼、福地门、午朝门、钟楼、下马亭、东隐院等少数建筑物。
此外,上清宫还留有一些元明清三代的一些石碑,其中以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碑最为有名。钟楼内还留有一口保存较为完好铸造于元代的重达九千九百九十九斤的钟。现在这口钟和赵孟頫所撰写的石碑均移入天师府保管。
伏魔殿是上清宫的主要建筑之一。它之所以出名,与施耐庵的《水浒传》息息相关。《水浒传》的第一回合是“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其中写到,宋朝的重臣洪太尉带着皇帝的诏书来到龙虎山向张天师宣诏,碰巧张天师外出云游,洪太尉无事就在上清宫内到处游荡。后来,洪太尉游荡到了伏魔殿,见伏魔殿门上贴着由历代张天师亲自画符、盖印、封贴的交叉封条,顿时起了好奇之心。
镇妖符碑正面伏魔殿平时是不对外人随便开放的,因为它是历代张天师关押妖魔的地方。尽管宫中道士苦苦劝阻,试图说服洪太尉不要打开殿门,但因为洪太尉的特殊身份,以及他对历代张天师斗妖伏魔等故事传说的好奇之心,所以,洪太尉强行下了一道命令,让宫中道士打开伏魔殿门。没办法,宫中道士只好一一撕掉门上的封条,让洪太尉进到了殿内。
洪太尉进到殿内之后,又看到殿内正中央有一口井,这口井叫“镇妖井”,井边立了一块石碑,镇妖符碑反面“遇洪而开”正面刻有据说是老祖天师张陵所画的镇妖符,碑的背面刻有“遇洪而开”四个字。这四个字本意是想告诉上清宫内的道士,如果宫前的泸溪河发了洪水,可以打开井盖,以利于泄洪。
《水浒传》中的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在洪太尉到来之前,正是被关押在这不见天日的镇妖井内。施耐庵还特别提到,当年老祖天师张陵在四川传道创立五斗米道时,曾在青城山上,同代表当地巫教势力的八部鬼帅、六大魔王进行过大决战,最后将他们一一收服,把他们也锁在这镇妖井中。后来,历代张天师都要在井盖贴上用来镇服妖魔的封条,以防止妖魔逃出井内,祸害人间。
据施耐庵接下来的叙述,洪太尉进了伏魔殿,看见了镇妖井。本来进了伏魔殿也就进了,还算不得什么非常紧要的大事。糟糕的是,洪太尉的好奇之心越来越大,当他看见殿内中央的镇妖井时,竟然还想看看那镇妖井内关押着的妖魔到底长得啥模样!于是洪太尉又命令宫内道士打开井盖。那些陪同洪太尉的道士当然知道,打开井盖,此事非同小可,张天师又外出云游去了,要是放出了井中妖孽,祸害了大宋江山,这责任谁担当得起!
于是,那些陪同洪太尉的道士坚决拒绝打开镇妖井盖。事情巧就巧在镇妖井旁的石碑背面上所刻的“遇洪而开”四个字。洪太尉解释说,这个“洪”字,指的就是他本人,因为他姓洪,“遇洪而开”的意思就是说,镇妖井的井盖要是碰上他洪太尉来了,就得打开让他看。宫中道士当然知道这是洪太尉的狡辩,但是迫于洪太尉的身份和权势,最后还是不得不打开了井盖。
《水浒传》中对洪太尉命人强行打开井盖,“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从井中而出的过程做了十分精彩的描述:洪太尉强行找人推倒了压在井上方的石碑,掘起了石碑下方石龟,挖掉石龟下方的石板,于是便露出了深达万丈的镇妖井。这时,只听得刮喇喇一声响亮,“恰似天摧地塌,岳撼山崩,钱塘江上,潮头浪涌出海门来;泰华山头,巨灵神一劈山峰碎。共工愤怒,去盔撞倒了不周山,力士施威,飞锤击碎了始皇辇。一风撼折千竿竹,十万军中半夜雷”……那一声响亮过后,“只见一道黑气,从穴里滚将起来,掀塌了半个殿角。那道黑气直冲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从此之后,“一朝皇帝,夜眠不稳,昼食忘餐,直使宛子城中藏猛虎,蓼儿洼内聚飞龙”。闯了大祸的洪太尉吓得“目睁痴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自从这“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从镇妖井中逃脱出来之后,直闹得大宋皇帝数十年都不得安宁。所以,伏魔殿内的镇妖井不仅是施耐庵《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的出处,更是这部伟大小说的开端。
今天,我们在伏魔殿内能看到四壁上画有各种壁画,表现的就是这段故事。
四、鹤鸣遗响:鹤鸣山的天谷洞、正一盟威之道
碑、鹤鸣石、天师井
本书在前文中曾提及,当年老祖天师张陵于巴蜀地区的鹤鸣山传道创教的时候,在各地区建立了专门用于道教修行的建筑。一般来说,这些用来进行道教修行的宫观建筑场所是面向所有五斗米信众开放的,它是公开公用的。不过,熟悉道教的人都知道,在道教修行的过程中,有很多方面是隐秘的,口口相传、秘而不宣的。当老祖天师张陵在修习一些不便于向所有五斗米道信众公开的道门法术的时候,便需要专门找一些比较隐秘的修行场所,而位于鹤鸣山后的天谷洞正是老祖天师张陵当年从事这些比较隐秘的修炼活动的地方。
天谷洞天谷洞位于鹤鸣山后山的天柱峰的半山腰上,要进入到天谷洞中则要爬上一条位于石壁之上近于垂直的十分陡峭、艰险的山路。可以想见,老祖天师张陵为了能找到这样一个有利于进行隐秘的修炼的场所一定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
“正一威之道”古碑天谷洞是鹤鸣山中的一大奇地,笔者曾去实地考察过。当我们一行人抵达天谷洞时,正好是盛夏三伏天,外面是酷热难当。然而,当我们一行人抵近天谷洞口的时候,习习的凉风扑面而来,浑身感觉到阵阵清凉之意。当我们坐在洞口稍加休息时,十分明显地感觉到胸前有热风回旋,后背则有一股股逼人寒气沁入骨髓,洞口这一步之内,成了温寒交替之界,真让我们感叹造化之神奇。
天谷洞的神奇还不止于此,更绝的是,今人在天谷洞内曾发掘出一块古碑,钟乳石材质,硬度极高。碑的表面呈蜂窝状,形状不规整,高约1米,宽约06米,厚约02米,右边镌刻有“盟威之道”四个字,中间则刻有“正一”两个大字,左下方刻有“张辅汉”三个小字。
据四川省社科院道教研究专家李远国先生分析,“正一”“盟威”等碑刻文字与史书中所载中国道教初创时的正式名称“正一盟威之道”相符,碑的下部所刻“张辅汉”三个字,则是道教创始人老祖天师张陵的姓和字。李远国先生还提出,这块古石碑是中国道教史上发掘出来的年代最早的石碑,它为老祖天师张陵当年于鹤鸣山地区开创道教提供了极为有力的实物证据。
前文中提到,老祖天师张陵驾鹤西去的时候,山中有巨石发出鹤鸣般的悲唳之声。这就是鹤鸣石的由来。据明代罗洪先在《广舆图》一书中的记载:“鹤鸣山岩穴中有古鹤,鸣则仙人去。昔广成子修炼于此,石鹤一鸣;汉张道陵登仙于兹,石鹤再鸣;明张三丰得道于斯,石鹤又鸣。”这是说,自古及今,鹤鸣山之石鹤共鸣叫过三次:第一次是秦代的广成子于此修道成仙之时;第二次为老祖天师张陵飞升归天之时;第三次为明代高道张三丰于此地飞升之时(现在鹤鸣山的一块石天师井壁上还留有张三丰的手印,天柱峰的半山腰还留有张三丰手植的柏树)。
其次,在鹤鸣山道观的文昌宫中,至今仍藏有状如飞鹤的三块石头,石头上面还有白色的鹤形图案。据当地馆员介绍,该石头仅见于鹤鸣山。这大概是当年老祖天师张陵骑鹤归天的见证之物。
鹤鸣山天柱峰顶上有一口井,也叫天师井,为当年老祖天师张陵亲手所挖。该井奇就奇在虽位于山顶,可一年四季都不会枯竭,水位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一千多年过去了还是如此。去山顶的游客用手一伸即可用碗打水,并且水很甘甜,是当年老祖天师张陵居于此地时的饮水之源。一直到现在,居住于山上的道士还一直饮用此井中的水。自汉代至今,一直沿用至今的古井是不多见的,天师井当为中国使用时间最久的一口古井。
另,据说在今武夷山古闽越王城遗址内也发掘出一口古井,于西汉时所挖。该井现在也有可饮用之水,但长期埋没于地下,已经有数百年时间没有使用了。后来,是经过考古学家们的发掘才使其重见天日的。其实就沿用时间之长短而论,位于天柱峰顶的天师井恐怕是名副其实的“华夏第一井”。
五、青城余韵:青城山的天师银杏、掷笔槽、伏魔石
老祖天师张陵创立五斗米道主要是在四川大邑县鹤鸣山境内,但他其实与离鹤鸣山不远的青城山也有很密切的关系。例如,本书的前文中曾提到,在民间故事传说中,老祖天师张陵正是在青城山地区与八部鬼帅、六大魔王,以及山精屁斑虫斗法的。另外,老祖天师张陵在历史上确实曾在青城山的天师洞隐居修道,并且时间也不算短天师银杏。今天青城山还有一座非常著名的道教宫观,叫“古常道观”,内有大量与老祖天师张陵相关的灵迹、灵物。下面将为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做一一介绍:
先看天师银杏。
古常道观的三清殿内,有很多古树,其中有一棵千年银杏,该树巍巍然高达近六十米,树干直径达七米,需六七人才能合抱,为老祖天师张陵亲手种植,至今尚枝繁叶茂。近代国画大师徐悲鸿曾来此地写生,其中有一幅画即表现了这棵千年银杏的雄姿。
由于这棵树为老祖天师张陵亲手所植,所以又被称为“天师银杏”,历来被青城山道士视为“镇山之宝”,距今已有1800年了,并于2004年荣膺“天府十大树王”之首。更为奇妙之处在于,天师银杏的腰身间布满“钟乳”(当地道士称之为“白果笋”)密布而悬垂。其质为木,但其色如碣石般粗粝凝重,其状则如棒槌、石笋、尖锥。众多木质钟乳布满树身,非常像缓缓流淌的岩浆,似动非动,异常逼真。天师银杏树的各大分枝关节之处,也有形态迥异的“白果笋”倒悬,如牛角、芋头、木锏、笋尖。(天师银杏的根部至腰身处,其状若漏斗,最阔处其直径达20米,树之主干多粗壮歧枝,如巨伞凌空撑开,枝丫纵横盘错,凤舞龙蟠,密如蛛网。枝干上苔藓密布,一年四季,一片茸茸幽绿,很是奇特。)
再看伏魔石。
伏魔石也叫试剑石,位于青城山三清殿的左边。该石耸立于海棠溪旁,上合下分,为青城山的一大奇观。该石又名“三岛石”,据说当年老祖天师张陵与八部鬼帅斗法于青城山时,山中的鬼精也出来凑热闹,推出巨石挡住老祖天师张陵的道路,老祖天师张陵见状十分愤怒,于是一剑劈向大石,分而为三,从此之后,这块巨石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游人还可以看到石头上有“降魔”二字,这是清光绪九年(1883)第六十一代天师张仁晸回青城山祭祖,行达此处时于石上所题。
伏魔石再看青城山的掷笔槽。
掷笔槽离伏魔石不远,为两山之间所夹的狭长山谷。据说当年老祖天师张陵在青城山力战八部鬼帅和六大魔王,最后战而胜之。六大魔王表示心悦诚服,老祖天师张陵生性仁厚,不愿赶尽杀绝,于是双方达成协议:六大魔王和八部鬼帅迁出老祖天师张陵传道的地区,并要求他们永不进犯。老祖天师张陵在写好协议之后,将大笔一挥,扔入山中涧谷,即形成了今天“掷笔槽”的形状。
掷笔槽当然,掷笔槽的来历也有另外的传说。据说当年老祖天师张陵在青城山与山中的山精斗法,那山精很不把老祖天师张陵看在眼里,就在对面的山上大笑。老祖天师张陵心中不免大怒,随手就把刚画完鬼符的朱笔向那山鬼掷过去,只见那笔划过山中的巨石奔那山精而去,最后击中了山精的面门,并把山精打倒在地。老祖天师张陵最后降服了山精,而那朱笔所划过的巨石上则留下了一道很长很深的裂缝。后人为了永远记住老祖天师张陵为当地居民驱瘟辟邪之恩,就把那道朱笔划过形成的狭长的裂缝称为“掷笔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