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总还当场做了一个实验,问他能做多少个俯卧撑。在老总面前,他费尽全力做了28个。这时老总对他说:“做工作就和做俯卧撑一样,只要长期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么,要不了多长时间,你做俯卧撑的数量会和你的工作能力一样让自己觉得不可思议。”
在以后的工作中,黄先生时刻谨记老总的教诲—在各项工作中每天进步一点点,并坚持每天做俯卧撑。
就这样,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他能完成的俯卧撑从原来的28个增加到600个;他由一名对自己工作能力一点信心都没有的市场部经理,成长为一名工作起来游刃有余的市场总监;他们公司在“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指导思想下,从原来年销售额不足300万元的小企业成长为年销售额达2亿元的礼品企业里的领头羊。
精神健康之道
每天勤奋一点点、每天完美一点点、每天主动一点点、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创造一点点…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并坚持不懈,那么,有一天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具备了承担各种艰巨任务的能力。
松下与一位下属的对话
日本着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问一位员工:“你会在周末的时间思考突破的方式吗?”他摇头说不会。松下再问他:“那会在平常下班后的时间思考吗?”他也说不会。
这是松下与一位已经在公司任职四年的中阶主管间的对话。这段对话起因于,这位员工向松下说,已有好长一段时间了,他无法突破工作上的瓶颈;他说,如果再这样下去,他希望能转调职务,因为他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松下进一步请教他想转调的真正原因。员工说,他已经连续好几个月没有达成公司给他的工作目标。虽然这期间他已绞尽所有脑汁,尝试过各种努力,但仍然无法突破现状,因而才想换一个新环境。
松下对他所说的“他已绞尽所有脑汁”的境界感兴趣;也好奇他所谓的“尝试过各种努力”,到底是到什么样的程度?因为从他的口气听来,他好像已对自己鞠躬尽瘁。所以,松下问他,他都是用什么时间去思考突破的方式?因为假设他已毫无保留地付出,但仍然无法突破,那么经营阶层就要介入了。
但从上述简单的对话上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这位主管所谓的“绞尽所有脑汁”与“尝试过各种努力”都只发生在上班的时间。
在了解到他对于“完全付出”的定义之后,松下请他陪自己玩一个“停止呼吸”的游戏。松下请他试试看,如果要暂时屏着呼吸的话,他最长可以忍耐多久?他十分纳闷地照松下的意思做,他深吸一口气,然后闭气,但是到了57秒的时候,他就受不了了。
松下告诉他,根据医学统计,人的脑子如果缺氧超过2分钟,就有可能变成植物人。换句话说,2分钟应该是人体的极限了。接着,松下请他猜猜看,人类暂时屏着呼吸的世界纪录会是多长?这位同事可能因为听了松下之前提及的医学论点,因此他猜测:“应该不会超过两分钟吧?”松下摇摇头,说不止。他再猜:3分钟?松下说不是。他继续猜4分钟、5分钟、6分钟、一直到7分钟的时候,松下稍微点了头:全世界屏着呼吸最长的纪录是7分45秒。
他摇摇头说,不可能,“因为如果人缺氧2分钟就会成为植物人;那么,要屏气7分45秒,怎么可能?”松下向他说明,不是只有他认为不可能,事实上,连科学家也不相信,因此有一组科学家还特别对这位纪录保持人进行医学检验,试图证明他的心肺构造是否天生异常,但是令科学家讶异的是,他的心肺构造和常人完全一样!这位同事半信半疑,于是,松下说出那人办
到的秘诀,纯粹只是因为他在工作上不服输。
这位纪录保持者其实是一个40岁的平凡法国人,他的工作是在地中海教游客浮潜,在过去的20年中,每一次在他带游客从海里浮出水面时,这位教练都会要求自己,要比上次浮潜的时间多待在水中1秒钟,就是这样,经过20年的练习,他从原本在水中待不了超过1分钟的状态,竟然达到7分45秒的世界纪录。
松下对这位员工说:“你跟这位法国人相同的地方是,都想超越自己;但你跟法国人不一样的是,当你面临无法突破的痛苦时,却可以在下班后将痛苦完全抛得开,似乎你的痛苦还没痛到让你必须全力以赴才足以应付!你若真心想突破自己,请把自己与痛苦紧紧绑在一起,任它折磨你到找出答案为止。”
精神健康之道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要想超越平庸,超越自我,不断取得进步,就要找准目标,全力以赴,持续不断地去努力,并且坚忍不拔,在任何困难和障碍面前也不低头,不退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突破现状,创造奇迹。
一切皆缘于心态的不同
高中毕业参加高考时,阿伟原以为自己能考上名牌大学。然而命运不济,他临场发挥不好,只上了个三流大学。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让他跌倒在失意的泥潭里,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就在他心灰意冷、准备靠混过日子的时候,家乡的启蒙老师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引用了一则故事,劝他振作起来。
故事说的是,有两个人拉了一车花盆,不经意间摔破了两个。一个惋惜
地说:“一大清早起来真倒霉,摔破了两个花盆。”另一个人则欣慰地说:“还好,只摔破了两个。”
老师在信中说,面对两个不小心摔破的花盆,不同的人就有着不同的心态。现实生活中,那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看大局只被眼前的挫折所压倒的人不少,就像故事中的第一个人。而故事中的第二个人,不计较失去的,着眼于自己拥有的,这种人豁达并且有哲人的乐观,在面对挫折时能看到光明,使自己有信心,这样的人才会拥有光明的前途。
一席鼓励的话拨亮了阿伟心中迷离的灯。
以后的日子里,老师的话时常在他的耳际回旋。他想:“是啊,没考上名牌大学有什么了不起,我可以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靠着自己的努力取得比名牌大学毕业生更高的成就。人生在世,有得就有失,我为什么要为了一次小小的挫折而自暴自弃呢?”
想通后,他重新振作起来,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中。工夫不负有心人,大学毕业后,他考取了省内一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与那些名牌大学的学子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走上工作岗位多年后,回过头来仔细想想,自己得到的和失去的,一切皆缘于心态的不同。
精神健康之道
面对人生,我们时常有得有失。我们不必对失去的耿耿于怀,若苦苦追寻失去的,总是为自己得不到而失意彷徨,只能陡增伤感,并且还会使人丧失进取心和拼搏心,离成功的道路越来越远。保持一颗平常心,珍惜你已拥有的,积极地去面对未来,你才能获得意外的成功。
一次失败而收获颇丰的应聘
史蒂文斯失业了,一切来得那么突然。一个程序员,在软件公司干了8
年,他一直以为将在这里做到退休,然后拿着优厚的退休金颐养天年。然而,这一年公司不幸倒闭了。
史蒂文斯的第三个儿子刚刚降生,他感谢上帝的恩赐,同时意识到,重新工作迫在眉睫。作为丈夫和父亲,自己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让妻子和孩子们过得更好。
他的生活开始凌乱不堪,每天的工作就是找工作。一个月过去了,他没找到工作。除了编程,他一无所长。
终于,他在报上看到一家软件公司要招聘程序员,待遇不错。史蒂文斯揣着资料,满怀希望地赶到公司。应聘的人数超乎想象,很明显,竞争将会异常激烈。经过简单交谈,公司通知他一个星期后参加笔试。
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笔试中,史蒂文斯轻松过关,两天后面试。他对自己8年的工作经验无比自信,坚信面试不会有太大的麻烦。然而,考官的问题是关于软件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问题,他竟从未认真思考过。
史蒂文斯觉得公司对软件业的理解,令他耳目一新,虽然应聘失败,可他感觉收获不小,有必要给公司写封信,以表感谢之情。于是,他立即提笔写道:“贵公司花费人力、物力,为我提供了笔试、面试的机会。虽然落聘,但通过应聘使我大长见识,获益匪浅。感谢你们为之付出的劳动,谢谢!”
这是一封与众不同的信,落聘的人没有不满,毫无怨言,竟然还给公司写来感谢信,真是闻所未闻。这封信被层层上递,最后送到总裁的办公室。总裁看了信后,一言不发,把它锁进抽屉。
3个月后,新年来临,史蒂文斯收到一张精美的新年贺卡,上面写着:“尊敬的史蒂文斯先生,如果您愿意,请和我们共度新年。”
贺卡是他上次应聘的公司寄来的。原来,公司出现空缺,他们想到了史蒂文斯。
这家公司是美国微软公司,现在闻名世界。十几年后,凭着出色的业绩,史蒂文斯一直做到了副总裁。
精神健康之道
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对于那些有积极心态的人来说,每一种逆境都含有等量或更大利益的种子。有时,那些似乎是逆境的东西,其实是隐藏的良机。”一旦学会了以积极和感恩的心态面对一切,包括失败,你会发现,人生中到处都有自我发展的机会。
可以使人摆脱绝望的问题
有个年轻人去采访朱利叶斯·法兰克博士。法兰克博士是市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虽然已经70高龄了,却保有相当年轻的体态。
“我在好多好多年前遇到过一个中国老人,”法兰克博士解释道,“那是二次大战期间,我在远东地区的俘虏集中营里。那里的情况很糟,简直无法忍受,食物短缺,没有干净的水,放眼所及全是患痢疾、疟疾等疾病的人。有些战俘在烈日下无法忍受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对他们来说,死已经变成最好的解脱,我自己也想过一死了之。但是有一天,一个人的出现扭转了我的求生意念—一个中国老人。”
年轻人非常专注地听着法兰克博士诉说那天的遭遇。
“那天我坐在囚犯放风的广场上,身心俱疲。我心里正想着,要爬上通了电的围篱自杀是多么容易的事。一会儿之后,我发现身旁坐了个中国老人,我因为太虚弱了,还恍惚地以为是自己的幻觉。毕竟,在日本的战俘营区里,怎么可能突然出现一个中国人?他转过头来问了我一个问题,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却救了我的命。”
年轻人马上提出自己的疑惑:“是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救人一命呢?”
“他问的问题是,”法兰克博士继续说,“‘你从这里出去之后,第一件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这是我从来没想过的问题,我从来不敢想。但是我心里
却有答案:我要再看看我的太太和孩子们。突然间,我认为自己必须活下去,那件事情值得我活着回去做。那个问题救了我一命,因为它给我某个我已经失去的东西—活下去的理由!从那时起,活下去变得不再那么困难了,因为我知道,我每多活一天,就离战争结束近一点,也离我的梦想近一点。中国老人的问题不只救了我的命,它还教了我从来没学过,却是最重要的一课。”
“是什么?”年轻人问。
“目标的力量。”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