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他组装的半导体比原装的便宜很多,而质量却不相上下,所以在学校里很走俏。他的学习成绩也异常优秀。他的好学与经商的聪明才智,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可是谁也想不到,他竟是个极度悲观的人,也许是受贫困家境的影响,凡事他都爱走极端,这在他以后的经商之路上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那是安迪·葛鲁夫第三次破产后的一天黄昏,他一个人漫步在家乡的河边,他从早早去世的父母想到了自己辛苦创下的基业一次次地破产,内心充满了伤感。
悲痛不已的他在号啕大哭一番后,望着滔滔的河水发呆。他想,如果他就这样跳下去的话,很快就会得到解脱,世间的一切烦忧都与他无关了。
突然,对岸走来一位憨头憨脑的青年,他背着一个鱼篓,哼着歌从桥上走了过来,他就是拉里·穆尔。
安迪·葛鲁夫被拉里·穆尔的情绪感染,便问他:“先生,你今天捕了很多鱼吗?”
拉里·穆尔回答:“没有啊,我今天一条鱼都没捕到。”他边说边将鱼篓放了下来,果然空空如也。
安迪·葛鲁夫不解地问:“你既然一无所获,那为什么还这么高兴呢?”
拉里·穆尔乐呵呵地说:“我捕鱼不全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享受捕鱼的过程,你难道没有觉得被晚霞渲染过的河水比平时更加美丽吗?”
一句话让安迪·葛鲁夫豁然开朗,于是,这个对生意一窍不通的渔夫拉里·穆尔,在安迪·葛鲁夫的再三央求下,成了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葛鲁夫的贴身助理。
很快,英特尔公司奇迹般地再次崛起,安迪·葛鲁夫也成了美国巨富。
在创业的数年间,公司的股东和技术精英不止一次地向总裁安迪·葛鲁夫提出疑问,那个没有半点半导体知识、毫无经商才能的拉里·穆尔,真的值得如此重用吗?
安迪·葛鲁夫总是冷静地说:“是的,他确实什么都不懂,而我不缺少智慧和经商的才能,更不缺少技术;我缺少的是他面对苦难的豁达心胸和面对人生的乐观态度。而他的这种豁达心胸和乐观态度,总能让我受到感染而不至于作出错误的决策。”
精神健康之道
对一个精神良好的人来说把心中的忧郁在几分钟内驱出心境,是完全可能的。但我们中的许多人在忧伤时却往往不肯开放心门,让愉快、乐观的阳光射进来,而妄图紧闭心扉靠自己内在的力量驱逐黑暗。其实豁达的心胸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财富,它引导我们走出人生的低谷,积极迎接灿烂的未来。
乐观和悲观的巨大影响力
为了验证态度对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美国医生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让患者服用安慰剂。安慰剂呈粉状,是用水和糖加上某种颜色配制的。当
患者相信药力,就是说,当他们对安慰剂的效力持乐观态度时,治疗效果就显着。如果医生自己也确信这个处方,疗效就更为显着了。这一点已用实验得到证实。医生们坚信自己的治疗质量,虽然为患者开了一服无效的药方,但结果却是:服用安慰剂以后,几乎90%的患者感到病情大大减轻,有人甚至痊愈。乐观的作用和对人体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心理学家还发现,悲观的态度,由精神引起而又会影响到组织器官。有一个意外的事故可以证明这一点。
一位铁路工人,意外地被锁在一个冷冻车厢里。这位工人清楚地意识到:他是在冷冻车厢里,如果出不去,就会冻死。不到20小时,冷冻车厢打开了,那位工人死了。医生证实他是被冻死的。可是仔细检查了车厢,冷气开关并没有打开。那位工人确实死了,因为他确信,在冷冻的情况下是不能活命的。所以,在极端的情况下,一个极度悲观的人会导致死亡。
精神健康之道
乐观和悲观,是人类典型的、也是最基本的两种倾向。不同的人生态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正如华盛顿所说:“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成的。”因此,我们要学会永远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和拓展自己和身外的世界。
建筑工地上的一个小姑娘
有个新闻学院快毕业的女生,到报社去实习。报社给她出的题目是找一个建筑工地,和打工的外地民工生活一天。
她说她在一个建筑工地上碰上了一个小姑娘,那个小姑娘是工地上用手弯铁丝织网的,这种东西被水泥一浇铸,大楼就盖起来了。这种钢筋是大楼
的筋骨。那个小姑娘一天要干11个小时,她是一个月以前来北京的,为的是取回她哥哥的骨灰盒。她哥哥来北京贩毒,被判死刑枪毙了。她是内蒙人,她只有一个老母亲卧病在床,所以这个才初中毕业的小姑娘就来北京取她那已经枪毙的哥哥的骨灰盒了。但她只有来的路费,拿到骨灰盒以后,她却没有回去的路费了。因此,她就来到那家离市中心10公里的工地上做工,打算干满三个月,凑足了路费,再给母亲买些东西就回家去。她说,她的最大愿望就是看看天安门。她从小就从课本上知道首都北京有个天安门,但她来了北京,却没有时间去看,因为她在工地上要从早上8点一直干到晚上7点,太累了。工头晚上也不让走出工地。没有一个休息日,因为要赶工期。她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再过一个多月,干完了这个短工,去天安门看一看,然后就心满意足地抱着哥哥的骨灰盒回家去。
一个人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去看一看天安门!而为此她要付出在一家工地工作三个月的代价。
精神健康之道
人的一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逆境中要学会释放压力,为自己的生活寻找快乐,放下些包袱,轻装前行。不管生活多么艰苦,我们都可以树立人生的目标,怀有乐观的希望,追求快乐的脚步,领略美妙的风景。
只难过有什么用呢?
看学校宿舍楼的是一对中年夫妻。说起来,他们也真是不幸。一个儿子在部队当兵,参加抗洪抢险的时候牺牲了;另一个儿子本是学校的后勤人员,后来因为一次意外的车祸而丧命。这样的打击,对于很多家庭而言,都是残酷的。但是,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脸上,始终是带着笑,夫妻俩有时候还开玩笑。说真的,当时我们心里真是怀疑,是不是打击太大,让他们的头脑
坏了?
有一天,一个和女朋友分手的同学忍不住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整天笑呵呵的呢?难道你们家庭给你们的打击还不够吗?”那男人犹豫了一下,笑了笑说:“也难过啊。但是,只难过有什么用呢?人都走了,就算我们天天哭,也哭不回来他们啊。老天还算开眼,让我们夫妻俩平平安安到现在,身边也有一个伴,这总比一些人一辈子到头孤苦伶仃要好吧?我们还能抱怨什么呢?”
精神健康之道
当你感到忧郁、失望时,你应该试着调整心态。无论遭遇怎样,不要反复想你的不幸和目前使你痛苦的事情。人这一生,悲伤也是过,快乐也是过。为什么我们不乐观一点,看到已经拥有了的,让自己快乐过下去呢?
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很早以前,有一群印第安人被白人追赶,逃到了某个地方,他们的处境十分危险。由于情况紧急,酋长便把所有的族人召集起来谈话。他说:“有些事我必须告知大家,我们的处境看起来很不妙,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
族人中间立即起了一阵骚动。
酋长说:“除了水牛的饲料以外,我们已没有什么东西可吃了。”
大家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了起来,到处发出“可怕啊”、“我们怎么活”的声音。
突然,一个勇敢的人发问了:“那么好消息又是什么呢?”
酋长回答:“那就是我们还存有很多水牛饲料。”
精神健康之道
人生中我们总是要经历许多次的失败,而我们就像在跟现实比赛,最后我们并不是败给了谁,而是败给了悲观的心态。要相信:一个在厄运面前不会绝望的人,注定是一个永远不会被生活打败的人。
被吹离岸边的小船
一个小男孩做了只小木船,到湖边去试航。但是,没想到一阵微风将小船吹离岸边,越漂越远。他感到很难过,向旁边的大男孩求助。
大男孩什么也没有说,捡起一些石头,一粒一粒朝小船扔去,好像要让船漂得更远。小男孩想,再也打不回小船了,大男孩一定是在愚弄自己。后来,他注意到,大男孩扔出的每一粒石子不仅没有使小船漂远,相反,产生的涟漪反而使小船渐渐靠近岸边。原来,每粒石头的落点大男孩都计算过。最终,小船又回到了小男孩能够得到的地方。
精神健康之道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令人沮丧、感到意外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怀着乐观的心态耐心地等待一会,那么就会看到,我们经受的每一个考验,做出的每一份努力,都可能产生神奇的效果,在不知不觉中把我们带向希望的境界。
只要我们愿意就能找到快乐
鲁伯特·默多克出生于澳大利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大亨,他的
新闻集团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净资产超过400亿美元,观众、读者已超过了世界3/4以上的人口。我国观众现在可以收看到的凤凰卫视等电视节目,就是由一个叫“星空传媒”的集团提供的,而这个集团便属于默多克。
澳大利亚开奥运会的时候,在这片土地上发迹的媒体大亨默多克当然会去捧场。
在现场,默多克发现座位底下躺着一枚硬币,他站起身来,然后蹲下,捡起了那枚硬币,脸上带着微笑。
这则细节被媒体爆炒,很多人只记住了默多克的微笑,因为拥有亿万资产的他却为捡到一枚硬币而微笑。
香港的记者曾问过亚太首富李嘉诚:“君以为一生之中,最快乐的赚钱一刻是何时?”李嘉诚说:“开了一间临街小店,忙碌终日,日落打烊时,紧闭店门,在昏暗灯下与老伴一张一张数钞票。”
李嘉诚的答案令记者所料不及。但这真是妙答啊,一点都不做作,谁都会对这样的快乐会心一笑。
马来西亚有一位华裔企业家谢英福。当时马来西亚有一家国营钢铁厂经营不景气,亏损高达1.5亿元。首相找到他,请他担任公司总裁,他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钢铁厂债重难还,生产设备落后,员工凝聚力涣散,这是一个巨大的洞,根本无法填平的洞。
但谢英福却坦然对媒体说:“当年我来到马来西亚时,口袋里只有五元钱,这个国家令我成功,现在我要报效这个国家,如果我失败了,那就等于损失了五元钱。”
年近六旬的谢英福从别墅里搬出来,住进了那家破败的钢铁厂,三年后,工厂起死回生,开始大量赢利。
精神健康之道
快乐的标准就像是一根可以无限拉伸的橡皮筋,你的欲望越大,它拉得就越长,快乐的标准也就越高。而聪明的人会把快乐的标准降下
来,降到人人都拥有的境地。不管是捡到一枚硬币、开一间小店,还是经营一家即将破产的工厂,只要我们愿意,都可以找到快乐。
一个没有经济来源的单身母亲
玛蒂是一个孤儿,幸好婚后丈夫关怀体贴,孩子聪明懂事,她总算甩掉了童年的阴影。然而,一场车祸从天而降,她成了没有经济来源的单身母亲。玛蒂不想一辈子靠救济金生活,就决定重返大学校园。有了学位她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抚养儿子长大。然而,没有亲人的鼓励和支持,她很快发现这条路异常艰辛。
一天晚上,对着学校的催款信,玛蒂最后的防线崩溃了。照顾儿子、兼职、上课考试…这么多事情要应付,可她只有孤零零的一个人,眼泪不争气地落了下来。
小儿子看见妈妈流泪,丢下玩具跑过来,一脸的关心与焦急。“没关系,妈妈就是太孤单了,”她语无伦次地解释,“有好多事情要做,却没有帮手…做单亲妈妈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