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做好小事成大事
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而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就会不期而至,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所在。
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德罗反复地强调,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无论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都不能称之为成功的作品。
老子也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在今天,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一个要求精细化管理和生活的时代已经到来,在所有竞争中,细节的竞争才是最高和最终的竞争层面。
中外许多企业家之所以能有那些杰出的成就,其成功之道往往是管理层始终把细节的竞争贯彻于整个产品开发的始终。要知道,细节的竞争既是成本的竞争和工艺、创新的竞争,也是各个环节协调能力的竞争。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对此,海尔总裁张瑞敏深有感触:“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海尔集团就是本着“严、细、实、恒”的管理风格,冲出了亚洲,走向了世界。海尔人以追求工作的零缺陷、高灵敏度为目标,把管理问题控制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内解决,使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逐步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消除了企业管理的所有死角,大大降低了成本材料的消耗,使管理达到了及时、全面、有效。
有不少公司,其规章制度不可谓不细、不严、不实,但往往说在口上,定在纸上,钉在墙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因此,总是红红火火开场之后,又以暗淡收场。
当然,成功的经验不可以复制,但其本质还是相通的。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能使企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就是“细节”。原因有二:
其一,对于战略层面、大方向的问题,角逐者们大都已经非常清楚,很难在这些因素上占有明显优势。
其二,现在很多商业领域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大量财力、人力的投入,往往只为了赢取几个百分点的利润。
因此,某一个细节的忽略,就足以使有限的利润化为乌有。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要求人们做事认真、精细,一着不慎,就可能会影响整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如一辆小汽车有上万个零件,有上千个环节,上一个环节没做好,下面就很难继续;一架飞机有几百万个零部件,涉及的企业单位更多,因而对细节的要求也就更高。其实我国前些年澳星发射失败也败在细节:在配电器上多了一块015毫米的铝物质,正是这一点点铝物质导致澳星爆炸。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
事实上,我们并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只是“精细”的执行者。如今的许多大学生总是抱怨就业困难,但许多公司却又是一“才”难求。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人总是不屑于小事和细节,太自信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与其埋怨,不如苦干,“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关键在于“做”字,没有实际行动,再宏大的目标也只是空想而已。
日积月累助成功
成功是一种日积月累、持续不断的过程,任何希图侥幸、立时有成的想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古人说得好,小事虽然微不足道,但不做也是不能成功的,那些常常游手好闲的人,他的成就肯定不会超过常人多远。古人还说,忽视小事,专做大事的人,他的成就往往不如做小事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小事来得频繁,办事所花的日子也多,积累起来数量也就大;而大事则来得稀少,积累起来数量自然也就小了。
积累,一件又一件小事地去积累,直到有一天,你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比如雷锋,他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珍惜每一件小事,把每件小事都当作一个新的出发点、当作一件大事来看待,倾注全部的热情和心血,谁又能怀疑他的伟大呢?所以,伟大的其实也是平凡的。
一天不是一周,一周不是一月,一月不是一年。一周需要7天才能构成,一月需要4周才能构成,一年需要52周才能构成。每一年积累,不如每季度积累;每季度积累,不如每个月积累;每个月积累,不如每一天积累。一件事情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几件事情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从搬运工到哲学家,从奴隶到将军,从凡人到伟人,都不是一天、一月,甚至一年就可以达到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长期的追求、长期的积累、长期的磨炼。
也许一个穷人,会因为某种机遇一夜之间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但一个搬运工成为一个哲学家、一个凡人成为一个伟人举世闻名,则绝不是某个机遇的缘故。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的进步;不断地行动,才有不断的成就;不断地积累,才有不断的提高;不断地积小步,才有跨大步的力量。
有位医学院的教授,在上课的第一天对他的学生说:“当医生,最要紧的就是胆大心细!”说完,便将一根手指伸进桌子上一只盛满尿液的杯子里,接着再把手指放进自己的嘴中,随后教授将那只杯子递给学生,让这些学生学着他的样子做。教授看着每个学生都把手指伸入杯中,然后再塞进嘴里,忍着呕吐的狼狈样子,微微笑了笑说:“不错,不错,你们每个人都够胆大的。”紧接着教授又皱起了眉头,“只可惜你们看得不够心细,没有注意到我伸入尿杯的是食指,放进嘴里的却是中指啊!”
注意细节其实是一种功力,这种功力是靠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谈到日积月累,就不能不涉及习惯,因为人的行为的95%都是受习惯影响的,在习惯中积累功夫、培养素质。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所以,在实现成功的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成功欲望,要有信心、有热情、有意志、有毅力之外,还应该搭上习惯这一成功的快车,实现自己的目标。
“自立者,天助之。”这是一句很好的格言。上天从来不会帮助懒汉。没有平时的积累和总结,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失之交臂。比如,企业营销和策划的时候,常常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要产生创意。一般来说,这个时间为短短的3天,如果3天过后还不能有创意的话,那么花再多时间去想也是枉然。但是你要知道,做这一行的人都相信“任何人都不可能有立即产生杰出创意的能力”。这不是很矛盾吗?其实不然,如果你知道他们在平时做过多少次的调查、记录过多少次自己新奇的想法,你就会明白,如果平时不去积累素材,要在瞬间内产生伟大的想法都是痴人说梦。
另外,在你看来也许仅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于有心人而言就是难得的机遇,也就是说,即使是机遇,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得见、抓得住的,这需要平时积累的一种高素质。
所以说,成功是一个日积月累、持续不断的过程,任何希图侥幸、立时有成的想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要想成功,就必须要注重细节。
谁忽略小事谁离成功越远
成功者和碌碌无为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他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对于小事,一般人不愿意付出这样的努力,但有的人付出了,因此他获得了成功。
古人云“事无巨细”,也就是说事情不分大小,所谓大事小事,只是相对而言。很多时候,小事不一定就真的小,大事不一定就真的大,关键是做事者对它如何认知。那些真正伟大的人物从来都不蔑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事情。即使平常人认为很卑贱的事情,他们也都会满腔热情地去干。相反,那些常常对小事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人,做大事是很难成功的。
有位智者曾经说过:“不会做小事的人,很难相信他会做成什么大事。做大事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是由小事的成就感积累起来的。可惜的是,我们平时往往忽视了它,让那些小事擦肩而过。”的确是这样,伟人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他从来不把平凡当成平凡、不把小事当成小事。
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事正可在细微处见真彰。有做小事的精神,就能产生做大事的气魄。不要小看做小事,更不要讨厌做小事。只要有益于工作、有益于事业,人人都应从小事做起,用小事堆砌起来的事业大厦才是坚固的,用小事筑就起来的工作长城才是牢靠的。
但是,现在的许多年轻人总是眼高手低,一心要干些轰轰烈烈的大事。李明毕业后到一家公司上班,最初他总是雄心勃勃,但这家公司对刚来的新职员不会安排什么重大事务,因此李明只被安排做一些非常琐碎而单调的工作,比如早上打扫卫生,中午预订盒饭。对于这些小事,他也是能偷懒则偷懒,不久以后,他便辞职不干了。他觉得自己蜷缩在这里,根本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浪费人才。
可是,一个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做成什么大事。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普通的职员,即使有很好的见解,通常被重用,也要受一段时间的煎熬,最重要的是自己首先要努力做出能让别人倾听到自己意见的成绩,在别人眼里,你才能举足轻重,不易被人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