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溺水而亡,班主任去安慰学生的父母,问有几个儿子,家长说:“有三个儿子。”班主任说:“幸好有三个儿子。”这位班主任原想通过询问家庭情况引入慰抚的正题,本是高明之举,不料思维转向了,且顺着这个方向越走越远,结果好心的劝慰倒成了火上浇油。
在实际交际中,对于某一个问题的陈述,即使人们准备了多种思路,也要根据听者的实际反应和其他突发情况,及时调整思维的轨迹,这样才有可能使人们的话中肯而又得体。
第三,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不随便省略语言成分。语言是个奇妙的东西。同样的几个词按不同的方式组合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意义。同样一个词(或同一个音)用在不同的场合,意义可能截然相反。这一方面增加了语言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又给我们的交际带来某些不利。因此我们运用语言这个最重要的交际手段的时候,就应该力求完整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绝不能随便省略语言成分,特别是那些过渡性的,限制性的成分。
某农民用麻袋装了一只乳猪带上公共汽车。售票员发现后责令他:“猪,快下去。”本意是客车不能载猪或乘客不能带猪上车,售票员单说一个“猪”字——一个常用来骂人的字眼,自然被认为是出言不逊。如果一句话把一层层意思讲清楚了,那就不至于此。
省略要防止产生歧义,产生歧义就容易失言。
第四,不凭猜测说话,说有把握的话。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个人只是社会的一分子,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感觉,“想当然”地说话,难免偏见和失真。
某经理年过半百,找了个20多岁的妻子。下属不知,奉承道:“经理的女儿真漂亮。”老夫少妻,并不违法。错将人妻当人女,彼此能不尴尬?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心中无底,不妨察言观色,待掌握真实情况后再说,这样不是更稳妥些吗?
交际中,有时真实情况一时难以掌握而我们又非“表态”不可,我们至少也应该选择一些“模糊语言”,不要过早地下绝对的结论。自作聪明的人,信口雌黄,往往笑话百出。
“绷”是一种“缓战之术”
成大事者需要三思而后行,这个道理就好像老虎在捕猎食物的腾跃之前要伏地宁神的一样,为了准确的实施胜利计划,需要的片刻轻缓来积蓄精力。这就是厚黑学主张的“绷”字诀的精粹所在。
在生活中的很多场合,“绷”是一种“缓战之术”,包括下列内容:
第一,兴奋时不要决策。一般来说,人们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往往选择在精神处于兴奋时,然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精神会成为决策中的障碍,因此应当延长决策时间。美国心理学家莱勒·温尔特博士指出:“精神兴奋容易使人分散精力,不能细致、周密地思考问题。”温尔特博士告诫人们:“对于买房子、买新汽车这样的大事,假如你的心情处于兴奋状态,不要急于下决心。同样地,你的情绪处于低潮时,应延长决策时间。只有你的情绪处于正常状态时,才有助于你进行细致、周密的思考,这样做的结果才会使你满意。”
第二,胜利之后要缓战。我国唐朝一代名君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着名的话,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在就位前期,曾发动玄武门事变,谋害长兄建成与三弟元吉,并一举消灭他们的势力,迫使其父高祖李渊让位。但掌握大权后,唐太宗反而限制了不少自己的绝对权力,对大臣们作了非常大的授权,并容纳谏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完整的谏议、监察制度。这种接受众议,降低皇帝独裁权的作风,使他的统治时代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极为有名的“贞观之治”。西汉建国始祖汉高祖也曾说过:“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这句名言是值得人们认真吸取的。
第三,争取缓冲时间。在面对比较急迫和重大的事情时,人们往往会犯一种毛病,就是过于冲动。头脑发热,没有考虑周全,若匆忙决定,事后因失误而后悔不迭。但面对迫到眼前的事情,不论怎样都必须做出决定,我们可以利用争取“缓冲时间”的方法尽量减少失误。
有一位大企业家曾经这样建议他的刚进入商界的儿子:“我的图章上都有记号,用来分辨正反方向,以利使用。但千万注意,你的图章上可不要有记号。在生意往来中,你常会与客户签订各种契约,如果图章上有记号,你就可以马上盖章,而无考虑的余地。相反的,假如你的图章没有记号,在签约时,势必要看看有没有倒拿印章。这时你可争取这短暂的时间再考虑一下,是否可以与对方签约。”
还有一个成功的商人,他以大胆而又失误少着称。当别人问他的诀窍时,他说:“每次在做出决定的最后关头,我都要到洗手间静思五分钟。”
缓冲时间,依事情缓急和重要程度,可长可短,但绝不可没有。此刻对事情的了解也比以往更为清楚,且思维在此刻又最为敏锐和活跃,所以有可能发现以前难以察觉的漏洞。争取缓冲时间,是一条随时防止错误的好方法。
第四,事先想好要说的话。许多人为了求速度,总是急急忙忙的做着每一件事,就连说话都没有事先考虑过,而事先想好要说的话,是与人交往时最重要的。它虽然要占据你一些时间,但它可以使你处理事情更周全。佩姬·努南是美国着名的演说撰稿人,里根总统和布什总统演说中的一些警句都出自她的手笔。努南谈到她撰稿时的构思过程说:“我想象自己是个孩子,在家中进晚餐,同桌的有7个孩子叫嚷不休,父母因事忙烦恼而心不在焉。我在开口跟父母说话之前,得先想好自己要说的话。我把大意计划好,修饰细节,尽量做到生动有趣,然后营造高潮。这样我才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我就是这样成为撰稿人的。”
第五,从容应对每一件事。在日常生活中,将自己的每一件事都以从容的节奏进行把握,它可以使你稳扎稳打地走向成功。例如比你预期的早10分钟或15分钟起床,这样你一天的开始就会很从容,就有时间做深呼吸,舒活一下筋骨。接着,早一点出发去上班。这样就用不着为迟到而担心。
到了办公室,午餐时间不要太拘泥。下下馆子,去散散步,与朋友们侃一侃都好。不要连午餐时间也坐办公桌旁。这样你就可以养精蓄锐,提高效率,在从容的生活中走向成功。
“喜怒不形于色”才显得老练
“喜怒不形于色”就是厚黑学中所强调的“绷”,这几乎是所有厚黑者所孜孜以求的目标,它给人的感觉是稳重而老练,办事令人放心。不但领导会把重任交付于你,同事们也会很欣赏你,愿意与你交往,喜欢和你谈论一些“小秘密”。相反,那些意气用事,动不动就喜形于色,怒现于脸的人,给人的感觉是毛毛躁躁,人们也不喜欢与这样的人交往。
三国中具有“喜怒不形于色”修养的人,除了大家熟悉的曹操,还有曹操的夫人卞后。
当曹丕被立为太子后,王宫左右女官齐向卞夫人致贺说:“你儿子被封为太子,天下人都很高兴,夫人应该把库房里的东西,全拿出赏赐。”卞夫人说:“大王只因曹丕年纪最大,所以定为合法继承人,我只能庆幸自己免除了教导无方的责备,又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女官回来向曹操报告,曹操愉快地说:“怒时不形于脸色,喜时不忘记节制,最是难得。”
相反,曹丕听到自己被立为太子的消息后,高兴得抱住仪郎辛毗的脖子,叫喊:“辛君,你知不知道我有多高兴?”为此,辛毗的女儿辛宪英评论说:“太子的责任是管理国家,替代君王,应该感到责任重大,治理困难才对,他反而大喜若狂,如何能够长久呢?”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真如辛宪英所预料。
卞夫人喜不外露,受天下景仰;曹太子喜形于色,受人鄙视。这一正一反,恰好证明了“喜怒不形于色”不仅是一门涵养功夫,同时,通过喜怒是否形于色,还可以考察一个人处事是否成熟沉稳,是否能做大事。
东晋宰相谢安又是一位值得称道的修身谋略家。有一天前秦王符坚率兵九十余万进攻东晋,东晋朝野大为震恐,人心惶惶。只有谢安处之泰然,若无其事。他推荐谢石、谢玄率军八万去抗击秦军。
谢玄去他那请示如何作战,谢安回答说:“自有良策。”谢玄等了半天,也不见下文,不敢再问,只好让别人去问,但谢安仍不回答,竟独自驾车出游,并命谢玄同他在别墅里下棋。谢玄的棋原比谢安高一着,这时因心中有事,竟与谢安相持不下,最后输给了谢安。终局后,谢安独自游涉,到了半夜才回来。经过冷静思索,回府后连夜发号施令,向各位将帅面授机宜。结果,泌水一战,晋军以少胜多。
捷报传到谢安处,谢安正与客人在下棋,看了捷报后毫无表情。客人问他:“战况如何?”他淡淡地回答:“我方已经取得胜利。”
谢安能够做到宰相,没有这种“喜怒不形于色”的涵养功夫恐怕是难以胜任的。要培养自己的个性修养,最难的就是控制自己的感情,如果一旦感情用事,往往因小失大,导致事业的失败。
“喜怒不形于色”的“厚黑”修身谋略,它的妙用当然绝不仅仅只是避祸消灾、受人尊崇这么简单。它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最高标志,只有这样,人才能善于抑制感情冲动及保持清醒的头脑、缜密的思考和明晰的理智,才能不受外界事物的困扰和左右,达到“宁静致远”的境界。
不要与员工的关系过于亲密
作为领导者,如果你离员工过于遥远,你就会受到脱离、疏远员工的指责;但是,如果领导者与员工的关系过于亲密,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因为离得太近,员工又会视你为孩子式的老板,也许会失去对你的尊重。因此,对下属要采取“绷”的策略,保持适当的距离。
不论怎样,经理都不应该将自己与员工的关系延伸到一些亲密的关系之中。而且,你也不大可能成为他们最亲密的朋友,除非你具有一个充当顾问的职业技能,否则,你就冒着一种很大的风险。每个人的周围都有一种无形的界限,不可逾越,这是一种私人生活的界线,一种内部思想和感情的界线,他们不愿向外面的人透露。你应尽量使自己与员工具有某些相同的兴趣,但你更应该限制自己的兴趣范围和程度。
在日常工作中,你往往容易受那些你喜欢的人的吸引。同样地,那些喜欢你的人也容易受到你的吸引。我们在工作中与那些喜欢的人在一起花的时间要更多,相互之间了解得也更多,这种了解也将我们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所以,你要经常提醒自己,防止陷入一种情感的困扰之中。你要学会认识这种危险的信号,收住自己的脚步。
警告自己不要自欺欺人地以为自己花更多时间与某些员工在一起完全是出于工作的需要,绝不带有个人的偏向。当你靠近个人情感的界线时,应仔细考虑一下其后果。一旦逾越,事情就可能变得无法控制。
与员工在工作中靠得太近,还会有其他的危险。你个人的威信可能大打折扣。一旦你越过这一界线,会给员工造成这样一种印象,就是当你做出一个困难的决定时,他们以为你会站在他们一边,如果你的决定与他们期望的相反,他们会以为你背叛朋友。你不应该与你自己的员工以及上司保持一种过于亲密的个人关系,这种友谊会给工作带来不便。
你与员工相处时,应该保持职业习惯。当你去看医生时,你总是希望医生对你的病情特别对待,但从职业来讲,医生不会对你表露任何个人情感因素,他只会把你当成病人。这正是经理所需要的职业习惯。你在工作中要保持客观性。当然,也不是绝对不能表露自己的观点、主意和正常的情感,要注意的是界限。
经理不应卷入员工的爱与恨之中。当你从自己喜欢的员工面前走过时,提醒自己,时时询问自己的动机,避免与他显得过于亲密。
与员工保持适当距离并不是要领导者整日“神龙见首不见尾”。相反,当员工需要你时,还让他们随时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