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西点家训全书
8447300000032

第32章 培养合作精神,彰显个性魅力 (1)

西点军校的学员都非常欣赏这样一句名言:“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合作是青少年在未来适应社会,更好地发展自我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正直、诚实、有责任心、有合作精神的真正的人。

尽量追求双赢、互利的和解、合作

1942年2月,艾森豪威尔正式出任美军参谋部作战处处长,并晋升少将。

6月,他被出乎意料地任命为欧洲战区司令官,并动身前往伦敦。当时,艾森豪威尔没有名气,不只在英国军队中,甚至连在美国军队中也鲜为人知。他没有实战经验,在战时甚至从来没有指挥过一个连。他的军衔只是少将,而由他管辖的366名将军,军阶都比他高。但是,艾森豪威尔长期在陆军服役并担任过高级职务,而陆军恰恰在未来的登陆战役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装甲部队将是战争中盟国进攻部队的主要支持力,而艾森豪威尔算得上是个地道的坦克专家;空军将在战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而艾森豪威尔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对与空军有关的问题相当熟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就想去当飞行员,由于父母的反对,他只好忍痛割爱。但他对空军在战争中的作用问题一直很感兴趣。在作为麦克阿瑟的助手驻马尼拉期间,他学会了驾驶飞机,参加了组建菲律宾空军的工作,并悉心研究了空战理论及其他相关问题。更重要的是,艾森豪威尔长期担任高级参谋官之职,极富制订作战计划和组织能力,是一个全才。日后的事实也充分证明,艾森豪威尔作为欧洲战区的司令长官是当之无愧的。

艾森豪威尔抵达伦敦后,首先面临的一项复杂任务,就是把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还有撤到英伦三岛的法国人、荷兰人、比利时人等组成一支能够完成重大战斗任务的武装力量。由于民族的特点和传统不同,代表各国的将军们之间的争强好胜,加上训练方法、装备和语言的差异,盟国军队的团结常常面临挑战。

艾森豪威尔到达伦敦后不久,就在美国军人中间进行教育,让他们搞好同其他盟国军队,尤其是同英国军队的团结,为此他不惜采取强硬措施,将某些美国军官送回国内。

有一个美军上校同英国军官发生争执后,艾森豪威尔对他说:“我承认在争论中你是对的。甚至对你骂他是坏蛋,也可以不予追究。但是你骂他是英国坏蛋,为此,我要把你送回家去。”这种事远不是个别的。

艾森豪威尔自己也以身作则,努力搞好同其他盟国军官尤其是英国军事长官的关系,哪怕自己忍受点委屈。

有一次,他应邀参加蒙哥马利的讲演。在这位英国将军开始讲话不久,艾森豪威尔的烟瘾犯了,忍不住抽了两口。报告人立刻用愤怒的声调大声嚷嚷:“谁在抽烟?”

“我。”艾森豪威尔回答。

“不准在我的办公室里抽烟。”蒙哥马利严厉地说。

艾森豪威尔默不做声地掐灭了烟。这件不愉快的小事没有使艾森豪威尔对待蒙哥马利的态度发生不良的转变,他认为蒙哥马利是个“性格坚毅、精力充沛、具有良好的职业修养的人”。

除了管理和指挥部队以外,艾森豪威尔还要与英国上流社会打交道,会晤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其他军政要员,参加必要的社交活动。他质朴自然的谈吐举止、和颜悦色的微笑和民主的办事作风,赢得了周围人的普遍好感。

在一次关于真正问题的新闻发布会上,艾森豪威尔对挤满了房间的新闻记者说:“先生们,我知道你们都在猜测,我们下一次的攻击目标是哪里。好吧,我就把这项军事秘密向你们公开吧,我们将于7月初进攻意大利,巴顿将军进攻南部海滩,蒙哥马利将军进攻东部海滩。”

记者意想不到这个绝密的消息会对他们公开,都感到十分突然,面面相觑。其中一名记者问道:“将军,如果我们当中有人把这个绝密消息泄露出去的话,会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艾森豪威尔点了点头,不慌不忙地说:“当然NB667,那就要看你们的了。只要你们在报道中稍稍露出一点口风,德国情报机关是非常敏感的。但是,我们不打算审查你们的稿件,完全凭你们每个人的责任感来对待吧。”

一位记者忍不住大声地惊叹道:“好厉害的手段啊!”

结果,这次军事行动还是没有走漏风声。

艾森豪威尔注重大局,善于与各种人密切合作的作风也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西点军校非常重视对学员的合作精神的培养。

作为家长,要提醒孩子,在人生中面临着许多竞争,怀有一定的竞争意识是没有错的。但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也不可忽视了合作精神,重视团结协作,才能克服巨大的困难,完成许多复杂的任务。

依靠强壮的力量击败别人是匹夫之勇;依靠狡诈的计谋制伏别人也只是一时之计。只有“不战而屈人之兵”,达成双赢、互利的和解、合作才是高超的处世手段。

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并非每个人、每个团体都天然具备的。

西点通过在校训练,培养学生对所在的小组、班级、学校、陆军、国家的认同,在共同目标的带动下建立起相互合作的意识。

在西点的4年中,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有赖于团队的协作,学生逐步形成了“合作以毕业”的共同信念。

西点军校要求学员有什么事都要互相通报。新生互相转告“每日一问”的内容,包括当天上演的电影,当天的活动和制服样式,当日的菜单,距离最近的一些活动还有多少天等。这些信息每天都会改变,只要有一个新生了解以后,在全校的电脑网络上输入了内容,其他的1000名新生就不必跑到餐厅里抄菜单了。这就是共享与合作的体现。

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目标,是团队合作的基础。对学生而言,团体的目标代表了个人的行为动机。作为新生,他们同心协力,以打败共同的敌人——“学长”,合作以毕业。

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等人都回忆过“吹号”的趣事。

西点的课堂,学生经常被叫起来参与。或者站着回答问题,或者到黑板前画图、演算。如果某个调皮鬼没有预习上课内容而恰好又被叫起来,那他就完蛋了。唯一的指望就是下课,下课号一吹,不管问题有没有答完,立即下课。

这种规定给西点的捣蛋鬼们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同伴被教师叫起来受苦,支支吾吾穷于应付。这时,其他同学抢着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其他问题,把老师的思路岔开,问题越荒诞越好,让教师的回答越长越好,直到下课号吹响。

每一次“吹号”的经历都会给刻板的军校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因为表演成功并不太容易。

就在“吹号”、溜出校园逛酒吧等合作逃避惩罚的行动中,西点生通过“不太光明”的方式达到了相互认同。艾森豪威尔在军校时极有人缘,这和他是位“吹号”高手不无关系。

集体的生活很容易使人体验到合作的好处。团体中,每一个人都变得更有力量。西点尽量模拟未来战争中可能出现的情境,创造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默契。

在西点校区旁边的波波洛本湖岸上,有个常设的巴克纳营,里面的设备非常简单,却个个精心设计。新生在第一年生活将要结束的时候,要在这里接受几个星期的训练,目的就是充分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经过一年的训练,新生在心理和身体上,都经历了艰难的磨炼,感到自己简直坚强无比了。但到了巴克纳营,他们才明白,自己的力量依然有限,只有在团体中,才能找到个人的力量。

巴克纳营有个爬平台的项目。学生分为6人一组,爬上一个4级台阶的平台。每级台阶高27米,每个人都必须爬上去再爬下来。这个10米高的台子,站在下面一看就明白,再自负的人都必须依靠他人才能上得去。首先,是技术问题,用什么方法从地面爬上去。所有的人都会想到叠罗汉。把最高的一个人先送上去,然后由他拉大家上去。其次,是人的问题。同一个组中,有的人个子特别矮,有的人身体特别重,因此造成进展的困难,延缓速度,影响集体的成绩。所有的人,包括他们自己,如何认识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处理好大家的情绪,不抱怨,不沮丧,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和团结的气氛,这对于战胜“巴克纳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平台有4阶,所以,同样的考验一再重复出现。在重复中,体力在消耗,情绪在变化,困难一次次加剧。

西点学校有这样一种教育理念:激发士气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为团体创造敌人或者对手,激起大家的争胜心。

巴克纳营有架桥一项。每组35人,大约一排的规模,要在几个小时内完成组合桥。每一桥面和桥柱预先制成,都有几百公斤重,光抬起它就需要一群人同心协力。这时往往假定某些场景,比如为了恢复救援物资的运输了,为妇女儿童逃避追击而开辟道路了等,从而使学生产生生死攸关的紧迫感,激励他们,否则,让他们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去搬动三四百公斤的大玩意儿,可不容易。

体育活动,尤其是集体项目,是培养团队精神的良好手段。其实,团队精神这个词本来就来自于体育运动。

西点从战术训练的课程中每周抽出两个下午进行体育训练,所有的学员都必须进行锻炼并投入各项竞赛。体育不仅强健体魄,还能激发争胜心,使人们在公平的规则下竞争取胜。

在西点军校体育馆的墙上,刷着这样的口号:

今天,

在友谊的运动场上

播下种子;

明天,

在战场上我们将收获

胜利果实。

这个口号是麦克阿瑟提出来的,并且经他谱曲,人人传唱。

西点军校通过各种别具特色的活动和传统仪式,可以加深成员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事实证明这种教育是成功的,也是值得现在家长在教子的过程中积极借鉴的。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有人问西点军校的莱诺克斯校长:“西点如何将个人主义和团队精神二者协调起来?”

莱诺克斯校长说:“我们学校有个说法叫‘你得合作,才能毕业’。比如说,我们有些学员文化成绩很好,运动成绩却不行,有些人恰好相反。所以我们就把这两种人组合起来,让他们互相帮助,共同毕业。关于价值观的教育方面,其中有一个尝试手段就是我们教导学员必须要有忠诚度。对自己要忠诚,对自己的集体也要忠诚。”

我们正处于一个合作的时代,合作已成为人类生存的手段。因为科学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人们不可能再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每个人都要借助他人的智慧完成自己人生的超越,于是这个世界充满了竞争与挑战,也充满了合作与快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指出:“学会共处”是对现代人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任何人的生存与发展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实现的。每个人的成功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需要有外部环境的支持。而赢得外界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际关系智能的高低、与人合作以及赢得他人的合作的能力高低。人们之间的合作需要多方面的技能,因此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家长可参考如下建议:

第一,让孩子认识到,我们需要别人帮助我们前进和取得成功

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我们不能在与世隔绝、孤立无援中完成自我实现。如果我们不能实现作为个人和社会一分子之间的平衡,我们也许就会要么在竞争中迷失自我,要么在对外部成功的追求中使自己与世隔绝。把健康的竞争和合作紧密结合起来,将有助我们实现理想的平衡。

第二,让孩子参加家庭劳动与成员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