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西点家训全书
8447300000037

第37章 严格遵守纪律,加强自我约束 (3)

儿童长大一些后,有了一定的是非善恶观念和良好的习惯基础。家长逐步放手让他们独立分析、解决和处理一些问题,独立支配自己的言行,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来说,也是必要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少年期,会有较强的“成人感”,不愿处处受家长的干预。到那时,家长逐步放手让他们去独立思考问题,去锻炼,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主和自立的意识。

经调查发现,父母既有权威又能尊重孩子的民主型教育,更容易培养情绪稳定、善于控制自己和约束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较少任性。

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主精神,多给孩子些“自由度”,孩子有事愿意和父母交流,父母也主动和孩子多谈心,平等、真诚地对待孩子。父母能得到孩子信任,就能增强教育效果,防止孩子任性。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整天唠叨得孩子烦不胜烦,孩子就容易任性。

父母一定要分清楚“韧性”与“任性”的界限。“韧性”是坚信自己的做法正确,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也要坚持下去的一种顽强精神的表现。而“任性”则不同,它是不分是非,固执己见,不受任何约束。任性是缺乏控制自己的能力,不听劝告的表现。一个人要是没有丝毫主见,做事情没点韧性,很难成功。

孩子过分任性不听话,要纠正。但父母不能把孩子有主见、想法和自己的不一样就看做任性。确定孩子任性的标准决不该是“听不听我的话”。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表现出一定独立性,对事情有了自己的见解,父母要允许。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守纪律、又有主见的男子汉。

强化自制力,千万不要纵容自己

在美国西点军校,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当一个有经验的间谍被敌军捉住以后,他立刻会装聋作哑。任凭对方用怎样的方法诱问他,他都决不为威胁、诱骗的话语所动的。等到最后,审问的人也许故意和气地对他说:“好吧,看起来我从你这里问不出任何东西,你可以走了。”

你以为这个有经验的间谍是怎样做的?他会立刻带着微笑,转身走开吗?不会的!没有经验的间谍才会那样做。要是他真是这样做,他的自制力是不够的,这样的人谈不上有经验。有经验的间谍会依旧像毫无知觉似的呆立着不动,仿佛他对于那个审问者的命令,完全不曾听懂似的,这样他就胜利了。

审问者原是想以释放他,在他自由的地方,来观察他的聋哑是否是真实的。一个人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常常会制止不住心灵上的动静的。但那个间谍听了依然毫无动静,仿佛审问还在进行,那不得不使审问者也相信他确是个残废者了,只好说:“这个人如果不是聋哑的残废者,那一定是个疯子了!放他出去吧!”

就这样,有经验的间谍的生命,以他特有的自制力,保存下来了。

一个能自制的思想,是自由的思想,自由便是力量!有时,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必须暂时尽力约束自己。

为了赢得胜利,也许你不得不放弃一些对自己颇具诱惑的事,干一些自己不想干的事。

西点军校1971年毕业生托马斯·梅茨中将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任凭感情支配自己的行动,那便使自己成为了感情的奴隶。一个人,没有比被自己的感情所奴役更不自由的了。”

“控制自己”是西点军校入校后首先要加强的一个方面。

控制自己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永远存在着理智与感情的斗争。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也就是要一个人:按理智判断行事,克服追求一时感情满足的本能愿望。一个真正具有自我约束的人,即使在情绪非常激动时,也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自我约束表现为一种自我控制的感情。自由并非来自“做自己高兴做的事”,或者采取一种不顾一切的态度。自己要战胜自己的感情,证明自己有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

我们每个人都在通过努力做使自己生活更有意义的事,并且在向着未来的目标奋进。但是,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绝不应该采取仅使今天感到愉快的态度而丝毫不顾及明天可能发生的后果。我们的感情大都容易倾向于获得暂时的满足,所以我们要善于做好自我约束。但是须注意的是,那些提供大量暂时的满足的事,通常就是对我们长期的健康、快乐和成功最有害的事情。因此,在追求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时,我们应当努力预测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对将来可能产生的后果。

一般情况下,自律和意志是紧密相联的,意志薄弱者,自律能力较差;意志顽强者,自律能力较强。加强自律也就是磨炼意志的过程。

自律对于个人的事业来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自律有助于磨砺心志,有助于良好品性的形成,使人走向成功。

自律是在行动中形成的,也只能在行动中体现,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途径。梦想自己变成一个自律的人就会变成一个自律的人吗?靠读几本关于自律的书就能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吗?只是不停地自我检讨就能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吗?答案都是否定的。

自律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要自律首先就得勇敢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一次次对自我的挑战,不要轻易地放纵自己,哪怕它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自律,同时也需要主动,它不是受迫于环境或他人而采取的行为,而是在被迫之前,就采取的行为。前提条件是自觉自愿地去做。

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要自律,同时你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律精神。比如,针对你自身性格上的某一缺点或不良习惯,限定一个时间期限,集中纠正,效果比较好。

一定要告诫孩子:“千万不要纵容自己,给自己找借口。”让孩子学会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自律便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他的人格和智能也因此变得更完美。

冲动,决不是真正英雄的性格

西点学子最崇敬的伟人之一华盛顿在历炼自己性格方面的事迹,给西点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年轻时的所有不幸遭遇,造就了华盛顿后来的众所周知的坚忍不拔的性格,他学会了要成功地对付环境的唯一办法,是要严格地控制自己容易激动的性格。

华盛顿甚至在还是小学生时,就开始了他毕生的不断约束自己的努力,他辛勤地抄写了一百多条“怎样成为一名绅士”的准则,其中包括不要在饭桌上剔牙,以及同别人谈话时不要离得太近,以免“唾沫星子溅在人家脸上”等诫言。

1754年,已升为上校的华盛顿率部驻防亚历山大市,当时正值弗吉尼亚州议会选举议员,有一个名叫威廉·佩恩的人反对华盛顿支持的一个候选人。

有一次,华盛顿就选举问题和佩恩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其间华盛顿失口,说了几句侮辱性的话。身材矮小、脾气暴躁的佩恩怒不可遏,挥起手中的山核桃木手杖将华盛顿打倒在地。

华盛顿的部下闻讯而至,要为他们的长官报仇雪恨,华盛顿却阻止并说服大家,平静地退回了营地,一切由他自己来处理。翌日上午,华盛顿托人带给佩恩一张便条,约他到当地一家酒店会面。佩恩自然而然地以为华盛顿会要求他进行道歉,以及提出决斗的挑战,料想必有一场恶斗。

到了酒店,大出佩恩之所料,他看到的不是手枪,而是酒杯。华盛顿站起身来,笑容可掬,并伸出手来迎接他。

“佩恩先生,”华盛顿说,“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昨天确实是我的过错,你已采取行动挽回了面子。如果你觉得已经足够,那么就请握住我的手,让我们做个朋友吧!”

这件事就这样皆大欢喜地了结了。从此以后,佩恩则成了华盛顿一个热心的崇拜者和坚定的支持者。

西点学员都懂得,冲动,决不是真正英雄的性格。

为了获得成功,要征服别人,不能依靠冲动,而是要依靠智慧和谋略。

人需要激情,需要冒险,而且需要保持这样的激情和冒险精神,但是冒险激情绝对不能是头脑发热的,而是理智的清醒的,建立在充分获得信息的客观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这需要修炼,不是头脑一热,一冲动就行的。

作为家长,要告诫孩子,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激情,为了增加冒险的成功系数,一定要适度地进行自我控制,防止冲动和鲁莽。

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以保证目标的实现。自我控制表现为人的意识对自我的协调、组织、监督、校正、调节的作用,使自己的整个心理活动系统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

自我控制行为的出现,一个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具有自我控制的意识,也就是一个人必须在认知上形成明确的观念,认识到应该自己管住自己。而一个人自我控制意识的形成是与其对制度、规则的清楚认知以及自身行为对自己及他人的影响的认知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在规则认知或行为后果认知的基础上,一个人出于对规则、制度的遵守,或者是为了避免由于自己行为对自己与他人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出现而抑制自己的冲动,抵制外界的诱惑,从而表现出自我控制的行为。

许多人都会在情绪冲动时做出使自己后悔不已的事情来。因此,应该让孩子学会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自己冲动的情绪。

第一,想一想,再去做

爱冲动的人在行动前常常不假思索,很少考虑行为的结果,并没有考虑到该行为的利与弊,从而相应地采取一种适宜的行为方式。

为了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就应该学着在做事之前先想一想,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或他人的经验想一想这么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对自己个人以及周围他人会产生哪些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控,采取适宜的行为方式。

在遇到较强的情绪刺激时,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再采取表达情绪或消除冲动的“缓兵之计”,尽量使自己不陷入冲动鲁莽、简单轻率的被动局面。比如,当你被别人无聊地讽刺、嘲笑时,如果你顿显暴怒,反唇相讥,则很可能引起双方争执不下,怒火越烧越旺,自然于事无补。但如果此时你能提醒自己冷静一下,采取理智的对策,如用沉默为武器以示抗议,或只用寥寥数语正面表达自己受到伤害,指责对方无聊,对方反而会感到尴尬。

第二,学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通过自我控制,发展自身的适宜行为,而避免不适宜行为的产生。因此,一个人的不自控行为常常会伴随着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包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冲动型性格的人由于自我中心化倾向较强,他们往往更多地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不是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只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行动,而很少考虑他人。因此,为了克服这种弱点,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移情能力,提高自己对他人情绪情感的敏感性,学着站在他人角度,感受和理解自身行为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有意识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提高自我控制的水平。

第三,生气时努力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使自己生气的事,一般都是触动了自己的尊严或切身利益,很难一下子冷静下来,所以当你察觉到自己的情绪非常激动,眼看控制不住时,可以及时采取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自我放松,鼓励自己克制冲动。言语暗示如“不要做冲动的牺牲品”,“过一会儿再来应付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等,或转而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或去一个安静平和的环境,这些都很有效。人的情绪往往只需要几秒钟、几分钟就可以平息下来。但如果不良情绪不能及时转移,就会更加强烈。比如,忧愁者越是朝忧愁方面想,就越感到自己有许多值得忧虑的理由;发怒者越是想着发怒的事情,就越感到自己发怒完全应该。根据现代生理学的研究,人在遇到不满、恼怒、伤心的事情时,会将不愉快的信息传入大脑,逐渐形成神经系统的暂时性联系,形成一个优势中心,而且越想越巩固,日益加重;如果马上转移,想高兴的事,向大脑传送愉快的信息,争取建立愉快的兴奋中心,就会有效地抵御、避免不良情绪。

第四,在冷静下来后,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在遇到冲突、矛盾和不顺心的事时,不能一味地逃避,还必须学会处理矛盾的方法。一般学会采用以下几个步骤可能会对孩子有所帮助:

①明确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双方分歧的关键在哪里?

②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有哪些?

③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一方难以接受的?

④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双方都能接受的?

⑤找出最佳的解决方式,并采取行动,逐渐积累经验。

☆军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学会服从,整体的巨大力量来自于个体的服从精神。

——西点军校毕业生、劳恩钢铁公司总裁卡尔·劳恩

☆如果任凭感情支配自己的行动,那便使自己成为了感情的奴隶。一个人,没有比被自己的感情所奴役更不自由的了。

——西点军校1971年毕业生托马斯·梅茨中将

☆要战胜别人,首先须战胜自己。

——西点军校校友、着名工程学家蒙哥马利·C·梅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