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唐太宗李世民(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8448200000071

第71章 革故鼎新(3)

魏征急了起来,想扭转这一局面。他呆呆地立在北海岸边,凝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凸额上显出深深的皱纹,翻来覆去地琢磨,琢磨,思绪像天边翻飞的云絮,飘忽不定。燕子拖着它那双剪刀似的尾巴,在低空中斜着飞舞。高空中出现了老鹰的影子,展开的翅膀乌黑放亮,一会儿钻进浮云里,一会儿舒展着身子在云下盘旋。倏而它翅膀一侧,浑如一道黑色的闪电射进水中,利爪抓起一条扭摆着的活鱼,向树林中飞去。魏征一腔血液酷似在狂奔,额角上也沁出了热汗。回到住处,心中像泛开了潮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贞观初年,今上克己寡欲,励精求治,广开言路,兼听纳下,君臣共同切磋,以成治道。然而近年来逐渐骄奢,贪图享乐,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曾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多次提醒,就事论事,零零散散,没有分量。他思前顾后,进行了一番梳理、归纳,注砚吮毫,搦管挥成一道表章——《十思疏》。

李世民接到折子,飞快地看了一遍,不禁拍案叫好。文章如行云流水,江河直下,跌宕起伏而又层次井然,情、理、势三者浑然一体,振聋发聩,诱发联想,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奏折中写到:“君主开始做得好的相当多,能坚持到底的非常少。难道是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吗?那是因为身处忧患则竭诚对待属下,一俟安逸就骄横恣肆而轻佻怠慢。竭尽诚心待人,胡人、越人都可以同心合力;骄慢则六亲都会离心离德。尽管以高压手段统治天下,臣民也都是外表顺从,表里不一。”

“切中肯綮,深透膜里。”李世民流露出叹服的表情,“只有他才看得到,也只有他才敢说出来。”

略停片刻,他接着往下仔细阅览:“怨忿不在大小,可怕的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既能载舟,也能覆舟,应当特别慎重。”

“深刻,深刻。”李世民把奏疏递给褚遂良:“载舟覆舟,语出《荀子》,而魏徼运用得恰到好处。以下他综合了十个方面的情形,提供思考。”

褚遂良手捧长卷,响亮地读道:“君主兴起贪念时要想到知足,将营缮修建时要想到适可而止,身处高处要想到谦卑,面临盈满要想到减损,喜好游乐要想到克制,平安时想到灾祸,怕受蒙蔽就要想到延纳谏诤,担心听信谗言要想到端正自己,施恩给人时便想到不要因一时高兴而乱加封赏,处治臣下时则想到不要因为恼怒而滥行惩罚。”

“朕果真能够做到‘十思’,岂不成了十全十美的明君!”

李世民仰面一笑,然后凑到长孙无忌面前,用指头点着奏折念道:“常常从十个方面进行思考,选贤任能,朕就可以达到无为而治。又何必劳神费力,去代行百官的职责!”

君臣都激动得思潮翻滚,不能自已。由此及彼,又谈论起古今得失。李世民说:“殷纣王专宠妲己,周幽王只爱褒姒,隋炀帝佳丽成行,心不在一人身上,可是都丢掉了江山社稷。原因究竟在哪里?”

“他们都一味的贪恋美色,”褚遂良对答道,“不顾天下,民怨沸腾,便是致命点。”

“那些亡国之君虽然荒淫,感情倒是挺丰富的。侯夫人有才有色,不得逢君而自缢,隋炀帝看了她的《遗意》诗:‘秘局扃仙卉,雕窗锁玉人。毛君真可戮,不肯写昭君。’不禁抚尸痛哭,斩了去后宫采选的许廷辅。”

“假设炀帝能够把这样的心肠推而广之,移到臣民的身上,天下自然大治。”

“不过,有些人对君王也太苛刻了。最近接连收到几本折子,都说朕狩猎频繁。他们不理解朕的心意,虽然天下太平,但是武备不可忘记。狩猎其实就是一种练兵活动。朕跟左右侍从到后苑射猎,没有骚扰百姓,并无害处嘛。”

“有道的君王惟恐听不到自己的过失,陛下既然鼓励臣工上书奏事,就应该让他们畅所欲言。只要有一句可取,就对国家有益。即使一句都不可取,对国家也无损害。”

“尚书省奏称:近来掖庭遴选宫女,有的出身微贱,没有家教,不懂礼仪;有的因父兄犯罪,没入宫中,满腹积怨。请求自今而后,内宫及东宫若有空缺,都应选择有教养的良家女子充任,以礼聘纳。凡是没收入宫的女子,或者出身微贱的女子,都不得再补充到掖庭宫。”

“他们说得符合实际,后宫的确有必要做些调整。”

听了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的情绪低沉下来:“唉,长孙皇后一走,后宫就跟着乱了套。”

“能不能让大杨妃主持后宫?”褚遂良试探着问道。

“她德性倒是不错,然而才器远不及长孙皇后,说话没有分量,威望一时还树不起来。”

不久,魏征再次上疏,说:“陛下从善如流,闻过必改,似乎不如从前,斥责与惩罚却逐渐增加,动怒发火也相当厉害。古人所谓贵不期骄,富不期侈,并不是空话。当年隋朝府库仓廪的充实与户口兵甲的强盛,今日如何比得上!然而自恃富强却不惜民养民,致令国破家亡。要照见自己的形象,莫如面对一盆平静如镜的水。借鉴失败莫如回顾前朝的灭亡。伏愿陛下把隋亡当做镜子,抛弃奢侈,立意节约,亲近忠良,疏远奸佞,以现在的平安无事,继续施行勤勉节俭,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直至无以复加的地步。取得天下诚属困难,而守成则较为容易。陛下能够取得较难的一步,难道不能保全比较容易的吗?”

进入秋季,天降暴雨,谷水、洛水泛滥,冲垮堤防,淹没了洛阳城,毁坏了官府、寺庙与百姓的住房,淹死六千多人。在此同时,李世民又收到了魏征的奏折。他打开奏折,从头至尾看了一遍,想了想,目光又找到了其中的一段:“陛下对待君子虽然尊重,但感情疏远。对待小人虽然轻视,却感情亲密。疏远,下情不能上达;亲密,话便能说清楚。”

李世民知道魏征从来无私无畏,对事不对人,不避亲贵,直言进谏,其见识与胆略实在可敬可叹。贞观十一年,魏征又连续上呈四疏,从比喻人手,通过成败得失的对比推断,归结到“可畏惟人”,指出争取人心的重要。这样反复开导,四疏讲出“十思”的具体内容,阐明“十思”的实践意义,不但写得语重心长,而且文辞剀切典雅。李世民反复看了又看,亲手书写敕文,褒奖魏征道:“从前晋武帝平定东吴以后,志骄意满,松懈怠慢。何曾高居宰相的职位,不能直言规谏,反而私下里说与子孙们听,自诩有先见之明。此乃不忠之中最大的不忠。看到你的《十思疏》,朕才明了自己的过失。应该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御驾回到洛阳,李世民下诏说:“宫殿被水毁坏的部分,稍加修缮,只要可以居住就行了。剩下的建筑材料,都供给城中房屋损坏了的人家。另外,文武百官都要上书言事,竭力指出朕的过失。”接着,又下诏停止修建明德宫及飞山宫的玄圃院,将建筑材料分发给遭受水灾的百姓,重建家园。

冬天到来,进入了最好的狩猎季节,李世民前往洛阳西面的皇家林苑打猎。一群野猪突然冲出树林,李世民连射四箭,射死四头,另一头野猪迎面扑来,几乎撞上了李世民的马镫。危急中,唐俭冒险跳下马背,空手与野猪展开搏斗。李世民急中生智,拔出佩刀刺向野猪,把野猪杀死了。唐俭满头大汗,气喘咻咻。李世民很兴奋,回头得意地笑了笑:

“天策长史难道没有看见过天策上将杀敌的英姿?遇到一头疯狂的野猪,大可不必吓成恐慌模样!”

“皇上圣武神威,微臣当然见得多,而且佩服得五体投地。只不过汉高祖从马上得天下,却不以马上治天下。皇上以武功扫平四方,怎么只求在一头野兽身上再显昔日的雄风?”

君臣回想起当年在晋阳交游,以及共倡义举的情景,往事像席卷的波澜,刹那间涌满了胸膛。李世民愉快地耸了耸肩膀:“岁月如梭。你我两个二公子曾经在晋阳、并州大出风头,现在都过了不惑之年。你依旧风度翩翩,潇潇洒洒地过日子,而我却处处受约束,一举一动都不敢越轨,再也轻松不起来了。”言语中隐隐透露出一种伤感和压抑的情调。

“皇上那时候比臣谙事得多,”唐俭说,“总想干出一番改天换地的伟业。以后终于登上九五之尊,日理万机,造福万民,开创了空前的贞观之治,万世不朽。实现理想,体现人生的价值,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唐二公子大有长进啊!说话滴水不漏,进谏比魏征高明,不像他那样直来直去,你可是讲得委婉动情,听起来顺心悦耳。”

李世民在皇家林苑就地停留下来,摆酒设宴,燃起一堆堆篝火,跟朝廷五品以上官员一起品尝野猪肉。野味野菜纷纷摆上食案,恍如野炊似的,免除了礼仪,也免除了音乐。众人兴高采烈地玩着“投壶”的游戏,即把箭投向壶里,以投中多少决胜负。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一时坐着,一时站起,喧哗笑闹,非常放松,非常欢快。马周本来戒了酒,今天却破戒大吃大喝起来。他双手抱起酒壶,探着身子,仰起脖子猛喝,喉咙里发出咕咚咕咚的连续响声,酒从两边嘴角流出来,喝了个痛快。李世民也有了几分醉意,满头冒汗,瞅着马周苍然发红的面庞,见他还在那里狂饮,狼吞虎咽,忍不住噗嗤一下笑出了声:

“马周,你是不是要把近些年少喝的酒一次补足?”

“哪里,哪里,”马周对答说,一边用手擦着嘴角和胡子上的油水,“臣今儿个高兴,喝得再多,也不会醉的。”

“好,你尽管拿出狂劲来喝个够,咱们君臣共享快乐。”

“要是再加上下文,君臣与民同乐,那可就更好了,贞观之治就可以保持下去,发扬光大。”

“马周不豪爽,有话不肯说出来,吞吞吐吐的。”唐俭醉得舌头像裹着棉花,话在嘴里打滚。

“酒筵上说多了,怕扫众人的兴。”

“不必顾三顾四,”李世民打了个饱嗝,“边吃边说,畅所欲言。”

“夏商周三代及西汉,寿命长的达八百年,短的也有四百年。而汉以后的朝代,寿命长的六十年,短的才二十年。前者用恩德凝聚人心,后者却对百姓拼命榨取,所以根基不稳。要想长治久安,就要爱民,惜民,养民。大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便是榜样。目前全国户口还不到隋朝的三分之一,而劳役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服劳役往往是兄归弟去,沿途相继,疲于奔命。”

李世民疑惑地望着马周:“朕早就下了加恩诏,难道没有贯彻实行?”

“圣旨固然下达了,命地方官减少征调。可是营缮的事无休无止,老百姓怎么能得到体憩?以至空有皇恩浩荡的文书,却没有皇恩浩荡的事实。”

“百姓无事容易产生消极自满心理,役使他们劳作能促使其听任差遣,勤奋创业。”

魏征放下筷子,上前奏道:“自古以来,从未出现过百姓安逸而导致败亡,生活劳苦反而安定的。陛下的话,恐怕不是兴国安邦的至理名言。”

李世民点了点头。马周接着魏征的话题往下说:“从前,汉文帝和汉景帝谦恭俭省以养百姓,汉武帝继承丰富的遗产,即使穷奢极欲,也不至于天下大乱。假设汉高祖之后,即传位武帝,汉朝就不可能那么长久了。”

“贞观初年,庄稼歉收闹饥荒,一斗米值一匹绢,而老百姓毫无怨言。如今连年丰收,一匹绢可换粟十来斛,老百姓却怨声载道。是什么原因?”

“那时候陛下忧国忧民,可是现在变了,不再怜惜百姓,不断修建宫殿,不操持国家急务。节俭可以使百姓休养生息,陛下曾经亲身实践。今日再那么做,想必不太难。谋划长治久安之计,不必远追上古,只要能恢复贞观初年的气象,则天下幸甚,万民幸甚。”

“你们说,开创基业和保持成果,到底哪一项艰难?”

房玄龄捻着吊在尖下巴上的山羊胡子,说:“天下大乱之时,群雄并起,要一一搏斗,使他们臣服,开创大业要难得多。”

魏征眼珠子转了转,站起身来:“自古以来,帝王创业,没有不历经艰难的,后来往往从安于享乐中失去了社稷。看来保持成果要难得多。”

二人各有各的见解和理由,相持不下。众人边吃边喝,一边议论,莫衷一是,意见分歧,不能取得一致的看法。李世民侧耳听了一气,凝神思索了片刻,放下酒盅,判断说:

“玄龄与我共同打下江山,百死一生,所以更体会到创业的艰难。魏征与我共同治理天下,常常担心因富贵而导致骄奢,在怠慢忽略中发生祸乱,所以说守成更难。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往事,守成的艰难正应当跟众卿一起谨慎对待。”

“陛下的一番心思和言语,真是全国百姓的福气!”

欢呼声此起彼伏,把野炊推上了高潮。

在一片颂扬声中,李世民露出了洋洋自得的神态。他很欣幸自己的文治武功和所取得的成就,忍不住那踌躇满志的微笑浮上眉梢,好像站在高山的顶峰,一切人都趴到了他的脚下。威加四外、万国来朝、仓禀日积和土地日广的业绩,把他陶醉了。功成而德衰,由此开始滑坡,骄傲情绪滋长,生活走向腐化。魏徼等大臣一而再、再而三地苦谏,仅仅起到了减缓蜕化和下滑的速度而已。这时候,李世民听说故荆州都督武士彟的女儿武媚,年方十四岁,却已貌美如花,便召入后宫,册封为才人。先后奉诏进宫的还有旷世才女徐惠等。李世民的好奇心占了上风,决计启程返回京都长安,去见见那些奇异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