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家庭生活保健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8450900000029

第29章 儿童疾病防治(6)

尿间隔时间长的孩子,到3~4岁时就可以夜间不起来撒尿。或者是母亲叫起来撒1~2次,也就不尿床了。尿频的孩子稍晚些才能不尿床。有些上了小学低年级就不尿床,也有尿到5年级的,这两种都是正常的生理状态。

幼儿夜尿症如何治疗

不要把遗尿当作一种特殊的病来处理。不要责怪孩子。想要纠正孩子遗尿的习惯,必须把孩子从屈辱与忐忑不安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父母要把尿湿的睡衣、床单当汗湿的一样来看待。早晨发现尿湿的睡衣、床单,要装作没有看见。平素切忌把遗尿当作问题来讨论。

大人要表示,生活中有很多大事,遗尿不算一回事。晚饭以后限制水能够减少夜尿,但也不要讲“喝那么多水,夜里尿床”的话。应悄悄控制饮水。晚饭的菜也尽量避免含水多的。

如果从不遗尿的孩子突然喝了很多水还叫渴,并且有遗尿趋势,就要考虑是否得了尿崩症。这是很少见的病。

孩子再长大些,夜尿症会自然痊愈。到入学前还不见好,也不要着急。母亲要对孩子的身体多照顾些,给孩子洗睡衣和床单,自己睡临时招呼孩子起来撒一次尿。

冬天天冷,一度结束的夜尿可能又反复,应把孩子的被褥弄得暖些。

遗尿,在同一家族里往往上一代也有。这可作为教育孩子的借鉴。比如说,父亲一直到4年级还遗尿,叔叔也是如此等等的话,就能使孩子消除不安的紧张心理。父亲和叔叔现在都是有作为的男子,这些活生生的事例更能稳定孩子的情绪。

幼儿肥胖症有哪些不良后果

小儿患肥胖症,不仅行动笨拙,外形不美观,动作迟缓,走路气喘吁吁,而且思维迟钝,进行智力测定,得分偏低。计算能力、辨别与动作能力都低于一般同龄儿童。很多肥胖症患儿还有高血脂症,潜伏着高血压、动脉硬化隐患。据统计,肥胖症患儿约有半数以上到成年时也患肥胖症,且有心血管病早发趋向;有遗传性糖尿病基因的肥胖症患者,常诱发糖尿病,如治疗不及时,还可引起白内障,甚至危及生命。

肥胖症患儿,由于心血管、呼吸系统负担加重,影响心肺功能,严重时可发生心肺功能不全。因为胖,患儿肺活量减少,肺泡换气不足,二氧化碳潴留,很容易感到疲乏、嗜睡。学龄儿童上课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患儿因体重过重,可引起步态异常,双膝外翻与扁平足,也可能膝内翻。此外,还可成为心理负担,使性格、心理受到影响。往往体育成绩达不到标准。

幼儿发绀有何症状

皮肤与黏膜表面小血管内血液中的还原血红蛋白增高,或有异常血红蛋白形成所致。又称紫绀或青紫。发绀常是缺氧的一种表现,但二者并非完全一致。如极度贫血病儿,虽缺氧严重但无紫绀。

相反,久居高原地带的儿童却紫绀显著,而缺氧症状并不明显。又如一氧化碳中毒与氰化物中毒患儿缺氧极重,亦无紫绀(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而呈樱桃红色)。

轻度发绀时,可见小儿口唇稍呈暗紫色,指、趾甲青紫。紫绀严重时,上述表现加重,口周、鼻根发青,甲床、耳垂亦可呈蓝紫色,更甚者全身灰暗、发紫。

如何处理儿童昏迷

幼儿为什么会突然昏迷

引起幼儿昏迷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急性感染性疾病,如各种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败血症、中毒性痢疾、肺炎等。这类疾病患儿常有发热及其他特殊表现。其次就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出血、颅脑外伤、癫痫、脑肿瘤。此外,低血糖、糖尿病、肝昏迷、各种原因的酸中毒、缺氧及中毒意外事故(如煤气中毒、农药中毒、溺水、触电等)也可导致小儿突然昏迷。

幼儿昏迷症状

幼儿昏迷对周围环境没有反应和认识,即外界刺激不能作出正常的应答反应。昏迷是由于脑的结构或功能受到广泛损害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意识障碍状态。对轻度昏迷时,小儿不认识父母,虽然有时可有无目的的四肢舞动或谵语,但都是无意识的语言与动作,自己能吞咽、咳嗽,对疼痛刺激可有痛苦表情及防御反射,呼吸、脉搏、血压都正常,对光有反应(光照时瞳孔可缩小)。中度昏迷的小儿,对外界普通刺激缺乏反应,但对强烈有害刺激(如针刺)或出现简单防御反射,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深度昏迷的小儿,虽能维持正常心跳、呼吸,但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都无反应,肢体缺乏自主活动,大小便失禁,瞳孔对光反应消失。

一旦发现小儿呼之不应,不能正确应答问题,对扭、打、针刺缺乏反应时,应立即送医院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

什么是小儿生长发育迟缓

医务工作者通过对大量人群的调查,用统计学的方法,计算出各年龄组男、女小儿的身高、体重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同年龄同性别的健康小儿的身高、体重应在同一范围内。如果小儿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身高的平均值及两个标准差,就是医学上的矮小症,又称侏儒症。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包括矮小症以及未达标症程度的身高矮小及发育落后的小儿。

哪些疾病会引起小儿生长发育迟缓

家长发现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常带孩子到内分泌科门诊就医。事实上,这种症状大多是全身性各系统及器官的后天性慢性疾病或先天性发育不良的表现。小儿患呼吸系统疾病,如反复支气管炎及肺炎,重症腺病毒性肺炎后的慢性肺炎以及支气管扩张;慢性消化不良或肠道感染如慢性菌痢;循环系统先天性的或后天性的心脏病;慢性肝、肾疾病导致的肝、肾功能减退以及先天肾畸形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贫血;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或出生时难产发生缺氧性脑病,以及后天神经系统感染及与感染有关或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变性;先天性体内缺乏某种或某几种物质引起代谢缺陷,以及结核病等感染造成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等,都会使之生长发育迟滞。也有些小儿生长迟缓的原因很简单,只因为喂养不当,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

小儿矮小由内分泌疾病引起的有以下几种: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呆小病)及垂体性侏儒,是内分泌系统疾病引起小儿明显矮小的常见原因。呆小病患儿不仅身材矮小,而且智力低下。

(2)有一种矮小症患儿呈体态匀称的矮小,例如10岁患儿的身高如正常的5~6岁小儿,智力超过学龄前儿童,小圆脸带着稚气,下颌较小,手足亦较小。这种矮小症是由于与脑下体有关的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功能不足所致。现已有人工合成的生长激素能治疗此病。

(3)小儿如患糖尿病长期控制不良,势必生长迟缓。一种先天性肾上腺疾病患儿,表现为早期生长过速与性发育异常,以后提前结束生长,最终身高低于正常水平。由甲状旁腺疾病造成的矮小儿,可出现血钙低引起的手足抽搐症状。

(4)有些小儿的矮小是属于生理性的,如受遗传影响的家族性矮小儿;青春期发育延迟的小儿,比同龄小儿晚发育2~4年,青春期的出现亦晚,但一到青春期即出现快速生长,其最终身高及性发育可达到正常水平。还有的足月分娩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轻,以后生长发育一直落后于同龄儿,并不一定是有明确病因的内分泌疾病。

如何判断儿童智力低下

什么是幼儿智力低下

幼儿智力低下(即智能落后)指智力发育障碍,智力低于同龄正常幼儿的水平。智力的发育与先天遗传、大脑发育程度、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按照智能落后程度的不同,幼儿智力低下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什么是幼儿智力轻度落后

轻度落后(愚笨、愚钝)。占智力低下小儿的75%~93%,能接受初级教育,但理解力、记忆力不强,学习成绩低下,常于学龄期发现;生活可自理,能参加一般生产劳动。

什么是幼儿智力中度落后

中度落后(痴愚或痴呆)。与同年龄正常小儿相比差距大,接受教育困难,思维能力差,语言发育差,常于学龄前在幼儿园时发现,经耐心反复训练教育,能自理生活,可参加简单劳动。

什么是幼儿智力重度落后

重度落后(白痴)。在婴儿期就表现各方面发育落后,不会说话,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不能接受教育,终身需别人照顾。这样的患儿约占低能儿的5%。

哪些环境因素易导致幼儿智力低下

有些小儿是由于正常发育的脑受到有害的环境影响或受到损伤而造成智力低下的。此类患儿,可出现在不同的发育阶段。

出生前宫内获得的——母亲妊娠时患风疹或单纯疱疹、水痘、巨细胞包涵体病、弓形体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梅毒、受放射线照射,或母亲服用某些药物,如抗代谢药物、烟碱、奎宁,或母亲子宫畸形、子宫功能不全,都可引起胎儿智力缺陷。此外,母亲贫血、营养不良、情绪紧张、抽烟过度及酒精中毒对胎儿智力亦有影响。

出生时获得的——母亲妊娠并发症如分娩前出血、妊娠毒血症、胎盘早期剥离、胎盘功能障碍,或新生儿出生时受产伤、颅内出血、窒息、缺氧、感染、低血糖等,均可导致小儿智力低下。

出生后获得的——新生儿患核黄疸、硬膜下血肿、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外伤后遗症、婴儿痉挛症、持续癫痫脑缺氧、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铅中毒、砷中毒等),也可导致小儿智力低下。

遗传因素会导致幼儿智力低下吗

父母近亲结婚,家族有盲、聋者及癫痫、脑性瘫痪者、各种先天畸形,其后代有智力低下的可能。

小儿服用六神丸慎用

六神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牛黄、麝香、冰片、蟾蜍、珍珠、雄黄等。除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痈疽疮疖等疾患外,还可在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慢性肝炎等疾病中发挥作用。蟾蜍含有与强心甙结构相似的蟾蜍毒素,应用不当易致心律失常;雄黄主要含有硫化砷成分,对肝肾等生命器官有较强的毒副作用。

因其作用广泛,价格便宜,已成为许多家庭的常备药。但要给幼儿服用,则须慎之又慎。幼儿处于发育阶段,心肝、肾功能尚未发育,若长期大剂量服用六神丸,容易造成这些器官的功能损害。

是否需要服用六神丸,应请教儿科医生,并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不满周岁每次含服1粒,2~3岁每次含服2~3粒,4~8岁每次含服5~6粒,9~14岁每次含服6~8粒。

中药对宝宝也有害

中药既然是药,必然也有副作用。如父母经常给孩子用的至宝锭可出现类似急性汞中毒的症状,服用云南白药会导致过敏,滥服人参会引起抽风、昏迷。

因此,对待中药要像对待西药一样慎重,以免婴幼儿受害。

女孩夹腿预防和矫正

女孩夹腿是什么原因

夹腿综合症是一种以夹腿为主要特征,并不断摩擦会阴部的习惯性的不良动作,1~3岁的幼女最为多见。一般几天发作一次。个别幼儿可一天发作几次。

夹腿综合症的原因有:

(1)局部刺激。如蛲虫,尿布潮湿或裤子太紧等刺激引起外阴局部发痒,继而摩擦,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2)心理因素。有些幼儿因家庭气氛紧张,缺乏母爱,遭受歧视等,感情上得不到满足,又无玩具可玩,于是通过自身刺激来寻求宣泄,从而产生夹腿动作。

(3)其他原因。在大孩子中,黄色录像、黄色书刊的影响,也是导致“夹腿”不良行为的原因。

如何矫治女孩夹腿

(1)提高认识。防治本症的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及早诊断。父母一旦发现幼儿有本症迹象,应及早向儿童心理学专家咨询。父母要了解此症的性质,对患儿不责骂,不要惩罚,也不要强行制止。

(2)及时转移患儿注意力。当患儿将要发作或正在发作时,父母应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将患儿抱起来走走,或给患儿玩具玩玩,或和患儿“逗逗乐”,或领患儿出去玩耍,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如能持之以恒,一般均能奏效。

(3)按时作息。要养成按时睡眠的好习惯,晚上不要过早上床,早晨不要晚起赖床,以减少幼儿“夹腿”发作的机会。

(4)去除原因。要注意患儿会阴部卫生,去除各种不良刺激。还要注意给患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幼儿充分的温暖和爱抚。

如果患儿有蛲虫、湿疹等,要及时请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