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护理心理学
8478500000015

第15章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

一、儿童期心理特点及其心理卫生

儿童期包括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和童年期。是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其心理健康与否,对今后身心发展具有持久和深远的影响。

专栏4-1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有特定的发展主题,即“关键期”。

一般认为:婴幼儿阶段是人一生认知功能发展,特别是感知、母语等智力因素发展最关键的时期。随着神经细胞的迅速发展及髓鞘化的进展,适时地给予孩子发展所需要的不同颜色、形象、声音及触觉、温度觉的相应刺激,也就给儿童一生认知功能发展奠定了较高的起点。而3~7岁是人格、情感和意志发展的关键期。这阶段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坚韧的意志以及与人交往的技巧和诚实、善良的品质,这些都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一)乳儿期心理特点及其心理卫生

乳儿是指出生至满1周岁的儿童。此期,儿童心身各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从完全没有随意动作过度到学会用手操作物体和直立行走等随意动作;从完全不能说话过度到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词语进行语言交往。随着大脑皮层发育,条件反射日益增多、完善。情绪开始分化,有消极与积极之分,有喜悦、愤怒、惊骇、厌恶等情绪反应。儿童的依恋期也在这一阶段产生。乳儿期是动作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从全身性的、笼统漫射的整体动作逐渐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学会走路,扩大交往范围,均对智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乳儿期心理卫生应注意一下几点:

1.保证乳儿生长发育的营养

营养对乳儿身高、体重、神经系统的发展极为重要,许多研究表明营养不良是造成弱智的原因之一,因此,应充分满足乳儿对营养的需求,尤其是提供足量的蛋白质和核酸,以促进身体及神经系统的发育。

2.满足乳儿的情感要求

乳儿期已经出现了极为强烈的依恋需求,依恋的缺乏对其以后的成长有不良的影响。因此,父母应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经常给予乳儿身体接触,以满足其“皮肤饥渴”。

母亲给婴儿喂养,不仅供给营养,而且也供给了感情温暖。母亲的爱抚、微笑、伺弄和话语可以引起婴儿全身的活跃、微笑和喃喃作语。有否母爱,对婴儿的身心发育关系极大。

专栏4-2

有一报告说,某育婴院,因缺少保育员,采用自动化喂奶,每到一定时间,就往婴儿嘴里灌进羊奶,而婴儿整天躺着,结果传染病和其它病死亡率很高。后来增加了保育人员,规定每天抱起数次,除喂奶外,边拍边走,结果死亡率大大减少。

3.经常与乳儿进行交谈

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在与他们不断的语言交流中产生的。父母应耐心地、不断地与乳儿进行语言交流,以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4.重视感官功能和动作的训练

实验证明,经常给予乳儿以感官刺激(色彩、音乐、光线等),可明显提高乳儿的感觉动作能力,对促进其生理功能迅速提高和心理活动的健康发展都大为有益。

专栏4-3

美国一儿童心理卫生中心贴有这样的标语:“你今天抱了你的小孩没有?”他们认为,美国普遍是小家庭,父母忙于工作,对婴儿关心很少,连抱的时间都没有,这给婴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此外,对乳儿还应注意选择适合的断乳时间、方式及季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矫正乳儿的不良行为,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婴儿期的心理特点及其心理卫生

婴儿是指1~3周岁的儿童(此概念与儿科学中的婴儿期概念有区别)。在这一时期,婴儿的动作发展非常迅速,他们学会了随意独立行走,扩大了他们的生活范围。因此,他们的动作有了随意性,手的动作也有了相当的发展,如学会了用笔画图,扣纽扣,拿勺吃饭等。

婴儿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婴儿能积极理解言语,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故事,自己能说一些词,随着年龄的增长,能说一些简单的句子,掌握了基本句型,言语的概括和调节作用开始发展。随着言语的发展,婴儿的自我意识也开始发展。

在婴儿期除了有简单的情绪反应外,开始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情感体验。如喜欢与自己亲近的人交往,也有了羞耻感、同情心及嫉妒心等。

婴儿期心理卫生应注意一下几点:

1.断乳的心理卫生

断乳对与婴儿来说是件大事,常因处理不当对其幼小的心灵造成重大的精神刺激。因此,断乳前就要有计划的逐渐减少喂乳次数,同时增加辅食,使断乳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2.感觉整合训练

脑发育的关键是感觉整合训练,即同时进行五种以上的感觉刺激,特别是皮肤、前庭、肌肉、关节感受器的刺激,这就需要运动,只有运动才能刺激上述感受器,也能刺激视、听、嗅、味、内脏感受器,如多爬行、滑板、秋千、平衡台,球类等,以促进脑发育。

专栏4-4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儿童期表现出来的注意不集中、学习效果差、躁动不安、胆小、害羞、动作不协调、平衡能力差、反应迟钝或过于敏感等一系列症状。该失调是造成儿童学习困难的基本原因。专家认为感统失调是由于大脑较低级部位对信息进行有效应用和组织上的失败造成的,或是由于近几十年来现代化的发展造成的都市化和小家庭,极大限制了孩子与自然接触、与人交往的机会,从小在电视、电脑陪伴下长大,缺乏身体多种感官和信息的输入。在中国儿童中约有1/3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纠正的办法是通过一系列游戏式的训练。

专栏4-5

视崖实验

吉布森和沃克(Gibson&;Wolk,1960)首创的视觉悬崖(visual cliff,简称视崖)是测量婴儿距离(深度)知觉最常用的工具。

该实验装置的中央有一个能容纳会爬儿童的平台,平台两边覆盖着厚玻璃。平台两边厚玻璃上铺着黑白相间的格子布料,一边布料与玻璃贴紧,形成“浅滩”,而另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相隔数尺距离,造成深度,形成“悬崖”。实验时让婴儿的母亲先后站在“深”、“浅”两侧招呼孩子,诱导其爬向母亲身边。

沃克(Wolk,1979)研究发现,当视崖深度为26cm时,68%的7-9个月的婴儿爬过深滩,而10-13个月的婴儿只有23%。其结论是:1.婴儿很早就有了深度知觉;2.婴儿深度知觉的能力随着年龄的递增在不断发展;3.9个月以前的婴儿的深度知觉阈限为26cm。对婴儿视崖研究还发现,婴儿存在着深度恐惧。

3.口头言语训练

婴儿期与言语有关的中枢发育成熟。因此,应多与婴儿交谈,鼓励婴儿说话。说话要合乎规范化,成人尽少使用儿语,以免影响婴儿标准化语言的发展。训练婴儿说话时要耐心,而且要讲究方式、方法。

4.注意婴儿智力的开发

婴儿期已经有了求知欲、探究欲,而他们又什么都不了解,所以他们喜欢发问,对任何现象都想知道为什么,父母切不可责骂,胡编乱造或以深奥的科学知识加以解释,应深入浅出地、用能让婴儿理解的言语给予解释。

5.培养婴儿良好的习惯

婴儿期应注意培养:①睡眠习惯,睡眠对儿童身心发育极为重要,如果睡眠不足会引起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同时,父母也会因整天陪伴孩子而产生厌倦情绪,进而影响父母教育孩子的耐心及教养方式。②进食习惯,培养婴儿自己进食,以锻炼手的灵活性及学会自己动手处理力所能及的事。但要注意不要让他们狼吞虎咽或将饭含在嘴里,或进食时间过长。要注意饮食中的营养搭配,防止偏食。③卫生习惯,婴儿期要训练大小便的控制及排泄等卫生习惯,训练时要耐心、和蔼,不要埋怨、斥责。有人研究,通过严厉斥责,甚至打骂来训练孩子的大小便,不但训练时间过长,而且还会使孩子产生紧张、恐惧、自卑等情绪,留下心理创伤,严重者出现病态人格。

6.及时矫正婴儿期儿童常见的不良行为

如跺脚、吮指、咬指甲、口吃等。

(三)幼儿期心理特征及其心理卫生

幼儿是指4~7周岁的儿童(此概念与儿科学中的幼儿期概念有区别),即学龄前儿童。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学龄前儿童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在不断增强,兴奋过程也比以前进一步增强。儿童每天醒着的时间,比以前相对增加。7岁儿童每天睡11个小时就足够了,这使儿童有更充足的时间参加游戏和学习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进一步复杂化以及在与成人交际的范围日益扩大的基础上,语言能力也迅速发展起来。学龄前是完整的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连贯性语言逐步发展的时期。3岁左右儿童掌握词汇约1000—1100个,4—5岁儿童的常用词约2000—3000个,5—6岁则可掌握3000—4000个词。3岁左右儿童语言的表达仅限于与其他儿童或成人对话、提问,而缺乏连贯性的叙述,不可能讲述完整的故事。如能给予正确的教育,则儿童语言的连贯性会逐步发展,到5—6岁,已能讲述完整的故事。语言连贯性的发展是儿童语言能力和逻辑性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此期儿童虽然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能用语言表达各种印象,但其表达能力一般还是差的。在言语中开始使用“我”这个代词,意味着自我意识的开始。

在学前期,儿童的情绪、情感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期儿童的情绪易激动、不稳定,情感也具有易变性和富有冲动性,情感和情绪的受调节性差,成人有时不得不用转移的方法消除他们的某种消极情绪。到学前晚期,儿童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才逐步增长起来,并能多少有意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甚至控制情感本身。成人的不断教育和要求,以及儿童所参加的集体活动,都有利于儿童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冲动性。儿童情感的发展对儿童个性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从小培养儿童良好感情,如教育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公物等,同时也注意克服一些不良情绪,如虚荣心、嫉妒心等。

学前期儿童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好提问题、易冲动、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模仿性强。故针对儿童以上的特点,应给予正确指导,使发展为勤奋好学、进取心强的良好性格,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儿童创设良好的榜样,使儿童在模仿中学习。

幼儿期心理卫生应注意以下问题:

1.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训练幼儿的各种运动技能

在游戏中对幼儿提出更高的协调使用手脚的要求,训练身体的平衡功能,训练幼儿的反应速度。

2.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儿童的主要生活环境,温馨和谐而又民主的家庭气氛,对培养良好的情感和性格,形成终生道德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反,家庭不和睦,争吵不休,常使孩子无所适从,恐惧不安。离异和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心理负面影响尤为突出,易形成退缩、自卑、好斗、攻击、违纪等不良行为。

但应指出,对孩子爱护,但不应溺爱,不能以孩子为核心,事事迁就,否则,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私、缺乏独立性、怯懦等不良性格特征,导致其社会适应不良。

3.口头言语的进一步训练和书面言语的培养

幼儿期是培养儿童口头言语表达能力、丰富词汇量、发展连贯性言语、完善句子结构的重要阶段。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儿童应该经常给他们讲故事,并要求复述。书面言语主要靠有计划的学习而形成,应在此期开始让幼儿认一些简单的字及数字。

4.注意数概念的培养

儿童是否掌握抽象的数概念是衡量儿童思维发展的标志。幼儿期儿童已经有了数的概念,但这种数概念还脱离不了物体,如他们能知道2个苹果,4块糖,也知道4块糖吃掉一块,还剩3块。但他们不知道4-1意味着什么。也就是说幼儿最初的数概念必须与他所熟悉的事物相联系。整个幼儿期数概念发展很迅速,如果能注意幼儿数概念的培养,对幼儿抽象思维的发展非常有利。

5.注意幼儿的社会化训练

幼儿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适应自己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应该让幼儿与同伴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交往,学会合作、谦让、为别人着想、讲礼貌等。幼儿上幼儿园是他们社会化的开端,在幼儿园中应学着处理与小朋友、教师的关系,独立完成各种任务,游戏中扮演各种角色,应该提倡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

6.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

对幼儿的错误和过失应注意一下几点:①不打骂、不压服;②鼓励孩子心情舒畅地、正确地认识过失,改正错误;③批评教育孩子时,父母口径要一致。

7.培养良好的习惯

幼儿期要注意培养良好的习惯:①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如自己穿衣服,刷牙等;②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以体现自我价值;③学会处理一些简单的人际关系,在客人面前顺其自然地让孩子自己回答问题,若出现一些失误,应以适当的方式加以指点,父母不替代孩子回答问题。及时矫正幼儿期常见的不良习惯:如遗尿、咬指甲、作怪相、口吃、厌食、多动等。

(四)童年期心理特征及其心理卫生

童年期是指7~12周岁的儿童,即学龄期儿童。此期儿童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开始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他们的社会地位、交往范围、生活环境都发生巨大的变化,促使儿童的心理产生质的飞跃。

与幼儿相比,儿童的认知不仅有量的丰富,而且有质的变化。在认知来源上,发生了由口头语言、形象实物为主逐渐过渡到以书面语言、不用实物伴随的概念为主。在认知过程方面,由情景或表象相随的认知过程逐渐变为经验归纳型的过程,同时无意识的、自然情景下的学习也逐渐失去了为主的地位,由有意识、有目标的、在专门的学习环境中有教师指导的学习来代替。认知方面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儿童在道德认知方面有较大的发展,他们逐渐理解社会的道德规范,根据行为的实际效果或用这个规范来评价别人的行为与思想,并由自己对他人的评价,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逐渐转向自己对自己行为的道德评价。然而,在这方面,儿童的认识与实际行为还不能做到完全一致,无论是对外部事物的认知,还是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儿童还都带有情绪色彩,也没有达到高度抽象的水平,总的来说,认知还处于较粗略的水平。

儿童的情感体验开始复杂化。儿童的情感主要是由结果是否成功,活动内容或形式、过程是否丰富、有趣,他本人在活动中担任的角色是否是自己希望承担的,教师和其他同学对他的表现是否重视和给予积极的评价等引起的。儿童还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但已经开始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

儿童的意志在童年期有较大的发展,儿童期是发展儿童意志的最佳时期,由于儿童的意志力还较薄弱,因此,更需要教育者的积极引导和帮助。如果一个孩子在小学毕业时还不能自觉地、独立完成他能承担的任务,这将成为今后发展中的一个不利因素。

儿童对自己的行为能加以有意的注意,能反思自己的行为过程及其后果,他重视别人对他的评价与态度,还会比较这些评价,作出自己认可的选择。儿童会对自己不同方面的能力作出不同的评价。这些都使他关于自我的意识丰富化、整体化,这是个体整体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

童年期心理卫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童年期应培养儿童迅速的默读及有表情的朗读的能力,初步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促进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让他们学会思考,启发他们的思维、想象等。

2.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

此期主要培养的良好习惯有:①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缺课,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独立完成作业,自己整理学习环境。②培养集体意识,让儿童体会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集体的荣辱就是自己的荣辱,要为集体争光。③学会有始有终,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④学会为为人着想。⑤培养儿童对家庭的责任心,帮助学做一些家务。

3.及时纠正儿童期常见的不良行为

①逃学,儿童在学校如果学校成绩不好,受到老师的批评,同伴的排斥,便会引起学习积极性下降,交往障碍,甚至产生厌学、逃学。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了解其原因,针对原因予以纠正。②说谎,儿童的兴趣极为广泛,自制力有较差,他们常常会因玩游戏而忘了时间,忘了学习,同时又担心家长及教师的批评,所以采用说谎来“补救”自己的错误。若发现儿童的说谎行为,不能过分严厉地责备,也不能置之不理,应以说理的方式教导他,并让他自觉犯错而惭愧。③偷窃,有些是因为对物质的羡慕,而有些则是精力得不到正当的发泄而寻找刺激。对个别行窃的儿童要说服教育,切忌当众令其出丑,引起同学的嘲笑,伤害自尊心。对集体行窃的儿童,要注意让他们的精力正当发挥,注意榜样教育,如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注意防止同伴间不良行为的影响。

二、青少年期心理特征及其心理卫生

青少年是指12~28周岁。可分为青春期(12~18岁)、青年中期(18~22、23岁)和青年后期(23~28岁)。

(一)青少年心理特点

青少年期作为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在心理发展方面更是错综复杂的。青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如下:

1.智力发展显著

这个时期,青少年的感觉、知觉灵敏,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来反映事物的关系和内在联系,并从一般的逻辑思维向辨证思维过度,更多地利用理论思维,而且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有显著的提高。青少年逐步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事物,有独到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这时,他们会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提出许多有关“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生活理想”等一类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常会为此感到苦恼、迷茫、沮丧与不安。

2.自我意识增强

个体进入青少年时期,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方面进行关注和评价,并且凭借这些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也就是说,他们的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在对自己作出评价时,有时会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突出优点,对自我评价过高,导致沾沾自喜,甚至居高气傲、盛气凌人。由于对事物识别能力不足,看问题时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他们往往又会走入另一极端,灰心丧气、怯懦自卑、抑郁不振、甚至自暴自弃。评价别人时也常常带片面性、情绪性和波动性。而且,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如何建立起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变得自信而强大,是青少年期常遇到的心理问题。

专栏4-6

你可以用外在美来对待一朵鲜花和一只蝴蝶,却不可能用它来判断一个人。

——戈尔泰

3.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所谓性意识,一般是指青少年对性的理解、体验和态度。性意识的觉醒,指青少年开始意识到两性的差别和两性的关系,同时也带来一些特殊的心理体验。青少年性意识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疏远异性阶段。

青少年在青春发育初期,由于生理上的急剧变化,性别发育差异,往往对性的问题感到害羞、腼腆、不安和反感。于是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不愿接近异性、彼此疏远、男女界限分明、喜与同性伙伴密切相处等情况。这一时期的性意识是对两性关系由无知到意识状态,是一种朦胧状态。

(2)接近异性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的进一步成熟,青年男女之间会产生一种情感的吸引,相互怀有好感,对异性表示出关心,萌发出彼此接触的要求和愿望,开始喜欢一起学习、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但这时是将异性作为一般朋友,还不属于恋爱。这个阶段的性意识带有朦胧的向往的特点。

(3)恋爱阶段。

随着生理上的进一步成熟及社会生活的全面影响,青年男女之间开始萌生爱情。他们仅把特定的异性视为自己交往的对象,持续地交往,相互爱慕,进入恋爱。这个阶段的爱情多为内心隐蔽的爱情,多以精神内容为主,重视纯洁的感情。

4.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

青少年在情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丰富的心理特点,并非孤立地存在,它们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各种矛盾。这些矛盾集中反映了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心理特点,研究这些矛盾可以很好地认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现将这一时期产生的几个主要矛盾作一简单的分析:

(1)闭锁性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

青少年期的青少年自尊心强,思想情感、个体秘密不愿轻易向他人吐露,如果长辈不能正确对待,他们极易造成心理上的闭锁性。这种闭锁性导致了他们与父母、师长及交往熟悉的人之间产生距离,由于感到缺乏可以倾诉衷肠的知心人,于是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孤独感。这种状态与青少年随生活空间的扩大而出现的强烈的交往需要,二者构成了一对难以排解的矛盾。

(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一方面,尤其是自认为已经成人的青少年,强烈要求自作主张,竭力摆脱家长的管束,在思想言行的各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独立性,表现出心理“断乳”愿望。然而另一方面,他们对父母、成人及长辈又存在较多的依赖性。因为青少年阅历还不够丰富,面对陌生或复杂的环境时,往往缺乏信心,难作决断;同时,在经济上大多还靠父母,对家庭的依赖作为一种惯性影响仍然存在,青少年要摆脱这种影响并非易事,报考大学、选择就业,甚至择偶都要听从父母的意见。

(3)求知欲强与识别力低的矛盾

青少年具有极强的求知欲,这有利于增长知识,但由于识别能力低,往往瑕瑜不分,糟粕不捐。这一矛盾在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必须正视这一问题,给予适当引导。

(4)理智与情感的矛盾

青少年情感丰富,情绪不够稳定,往往容易感情用事。虽然他们也懂得一些世故道理,但不善于处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常常不能坚持正确的认识和理智的控制而成为情感的俘虏,事后却往往为此追悔莫及、苦恼不已。

(5)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青少年多朝气蓬勃,富于幻想,胸怀远大的理想与信念,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然而他们往往又是急躁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以致在升学、就业、恋爱等问题上遭受挫折,或一旦困惑于现实生活中某些不正之风,又容易引起激烈的情绪波动,出现沉重的挫折感,有的甚至悲观失望,严重的陷入绝望境地而不能自拔。

(6)性意识的发展与道德规范的矛盾

这个时期的男女交往有一个特点,就是极其敏感、容易冲动,常常表现为激情,而他们此时思想尚未成熟,道德观念不强,意志力薄弱,强大的生理冲击力有时会使他们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给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这个时期应特别注意将性科学知识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使他们的性意识发展走向健康的道路。

(二)青少年心理卫生

1.促进自我意识的健全发展

青少年是心理上的“断乳期”,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强烈要求对自己的各种需求行为进行独立的选择和思考,甚至常常产生对父母师长的对抗情绪。另一方面因阅历不深,知识与经验不足,生活中又常常会碰壁,形成困难与矛盾,因而有时又会产生依赖性。因此,对青少年需要加强引导,不能事事过问,样样安排,但又不能放任不管,要在尊重他们选择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加以引导教育。

青少年情绪易波动且不稳定,遇到满意的事可以兴奋地手舞足蹈,稍遇挫折不快,则又可以垂头丧气;“理想我”与“现实我”会有较大差距,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引起事端,也易冲动、激惹、影响人际关系。因此,要引导他们正确地、客观地评价自己,有效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并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扩大知识面,丰富生活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意识。

2.科学的认识和对待性意识

青少年在第二性征和性激素的刺激下,逐渐出现了性心理变化——性意识。如何对待和处理性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矛盾以及学习与异性相处,对青少年的心理、情绪及行为的影响颇大。因此,在这一阶段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性教育十分重要,如正确认识月经、遗精、性梦等正常生理和心理现象,以免除对月经初潮的困惑、紧张,对梦遗的焦虑和担心。青少年手淫的发生率较高,除过度手淫和病态手淫外,手淫一般对身体影响并不大,而手淫的追悔和焦虑情绪却往往危及心理健康。

进入青少年期后,逐渐产生追求异性的需要,可出现性爱、性冲动和性行为,因此,应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性教育,有步骤、有系统地向青少年介绍科学的性医学知识,让他们正确地认识性生理、性心理的本质,消除性紧张、性迷惑、性心理障碍及可能产生的各种错误观念。进行性道德教育,让青少年学会克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学会将精力正确转移。加强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制、道德观念,防止性犯罪。

3.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青少年期是学习的重要时期,学习问题也是青少年的主要压力之一,各种心理问题均可干扰学习活动而影响学习质量,反之,学习障碍又可困惑人的精神生活,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出现学习障碍的心理因素主要是学习兴趣不足,成就欲望缺乏,抱负水平不高,情绪波动,班风、校风不好,同学关系紧张,受教师歧视以及学习能力低下等。要针对性地指导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问题,教给其合理的用脑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确定合适的奋斗目标,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发挥学习的潜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

要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同心同德、同舟共济的人际关系,就会使自己常常处于积极的情感体验之中。应鼓励他们多接触品德好,热爱学习、工作的伙伴,鼓励他们多参与有益的集体活动。引导他们妥善处理好父母、兄妹、朋友、师生、领导与同事以及与异性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使精神振奋、心情舒畅,有利于身心健康。

5.学会悦纳自己

悦:喜悦,高兴。纳:接纳,接受,承认。高兴地接纳自己。带有一种愉悦的心情接纳自己,容纳自己。能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明白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而达到调节自己行为愉悦身心的目的。悦纳自我包括三方面。第一,接受自己的全部,无论优点还是缺点,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第二,无条件的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程度不以自己是否做错事有所改变。第三,喜欢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有愉快感和满足感、只有能够真正的做到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的悦纳,认识自我。

专栏4-7

希腊哲学家毕达格拉斯告诫人们:“尊重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举世闻名的教育家卡耐基说:“不要浪费时间担忧自己与众不同,你在这世上完全是崭新的,前无古人,也将后无来者。”

做一个优秀的人,勇于挑战自己。每一个人只要努力去做,不断挑战自己,是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

专栏4-8

央视名嘴白岩松在谈到什么样的人是优秀人才是说:“一个优秀的人,不能以他对社会做了多大贡献作为一个最直接衡量的标准。我觉得人的一生不过是在和自己不停的挑战。一个优秀的人总是能给自己提出一个新的目标,然后是攻克。我认识一个人,他18岁时的了一种怪病,他一生的努力就是如何由瘫痪变成走一步,然后走两步。你能说他给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了么?但是我觉得他是一个优秀的人,因为他一背子都在挑战他自己。”

强化自己的优点,充分肯定自己。

专栏4-9

据说有位青年常对自己的贫苦发牢骚。“你具有如此丰厚的财富,为什么还要发牢骚?”一位老人问。“它到底在哪里呢”青年人急切地问。“你的一双眼睛。你要能给我一只眼睛,我可以把你想得到的东西都给你。”“不,我不能失去眼睛!”青年回答。“好,那么,让我要你的一双手吧!为此,我用一袋黄金补偿。”“不,双手也不能失去。”“既然有一双眼睛,你就可以学习;既然有一双手,你就可以劳动。现在,你自己看到了吧,你有那么丰厚的财富!”老人微笑着。朋友,当你自叹一无是处时,就想想这则小故事,大声说:“年轻就是财富!”或许你会信心倍增,看到一片阳光灿烂的新天地。

三、中年心理卫生

中年期是个体一生中发展最成熟,精力最充沛,工作能力最强,同时也是社会负担、心理压力最大的年龄阶段。中年人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一)中年人的心身特点

1.生理上从成熟走向衰退

进入中年期以后,人的各个系统、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便逐渐从完全成熟走向衰退。从中年开始,个体的生理功能开始有所衰退。由于组织器官功能开始衰退,罹患各种疾病的可能性也日益增长。

2.智力发展到最佳状态

中年人的心理则处在相对稳定和继续发展的阶段。中年人的知识的积累和思维能力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智力发展到最佳状态。中年时期是最容易出成果和获得事业上成功的主要阶段。

3.个性的成熟与稳定

继青年时期情绪情感有较大波动和变化之后,中年人的情绪则比较成熟、稳定。中年人对自己既定的目标已有明确的意识,能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进入中年期以后,个体在个性方面的变化是不明显的。这种稳定的个性和个体表现出的突出特点,有助于排除干扰、坚定信念,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建立起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体系,并顺利完成一个个目标。

(二)中年人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中年人的心理变化是个动态过程,个体差异很大。

1.反应速度与记忆能力下降

中年时期的反应速度和机械记忆能力已经明显不如年轻人,常以为自己“老之将至”,从而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状态。

2.渴望健康与追求成就的矛盾

中年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健康的身体,但是在繁忙的工作和高度责任感的驱使下,他们往往无暇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甚至无暇参加体检。

3.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中年期的人际关系最为复杂。既要处理好与老年同事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上下级、同事间的关系以及亲属的关系。有的人在事业发达,却在人际关系上栽了跟头。

4.家庭与事业的双趋冲突

中年人要在事业上有所作为,需要一个安定、和睦的家庭作后盾。事业的成功和发展又有助于家庭的稳定。然而家庭和事业对中年人的要求和期望,又往往形成一对矛盾。

(三)中年人的心理卫生保健

1.建立可行的保健制度和监测体系

中年是各种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的高发年龄段,但真正能就诊的比例仅是其一小部分。这就需要医疗保健部门、社会保险机构及心理咨询机构联合起来,建立新型的管理监控体系,特别是加强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与中年人的定期体检制度。

2.加强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有人作过调查,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比人均寿命整整少10年。因此我们建议:对于中年人来讲在工作上量力而行,停止超负荷运转,淡泊名利、陶冶性情;掌握自我放松技巧,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广交朋友,建立社会支持体系;必要时应求助于心理医生。

四、老年心理卫生

人到老年,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都已经过了它的鼎盛时期,进入了下降的状态。

(一)老年心身发展的特点

1.老年期的生理变化:

到了老年后,随着年龄的增大,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老年人感觉器官的退化使得老年人感觉功能下降,耳聋眼花,肌肉萎缩,形体缩小,肌力下降,易骨折,应变功能下降,易体弱多病。

老年人的大脑皮层开始萎缩,脑回变窄,脑沟变宽,使得整个大脑的功能下降。大脑调节内脏的功能下降使得老年人的躯体、内脏不适感增加。

2.老年人的心理变化

认知功能下降,认知功能是一个人认知外界客观事物的能力。到了老年后,认知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弱。武汉曾对351名老年人测试认知功能:正常者占81.3%;轻度认知障碍者是14.6%;中度认知障碍者是4.1%。智力水平开始下降,人到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逐渐下降,痴呆的概率也将增长,当然这并不是说,痴呆是正常衰老的必然结果。

(二)老年人的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1.不适应离退休生活

离退休的实质是一个人功能的转变,这种功能的转变意味着社会角色的转变。为了更好地适应离退休生活,应该确立生活的意义;找回并从事自己的兴趣、爱好;重视社交活动,这里也非常需要社会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

2.主观健康评价差

随着老年人体质的下降,躯体各器官功能的减弱,特别是80岁以后,衰老现象尤为明显,抵抗外部剌激的能力也随之减低,就会更多地关注自身躯体内部扮变化,主观评价逐步变得十分悲观。

3.老年人的性生活

更年期后,虽然没有了生殖功能,但对异性的要求还是存在的,只有适当的性生活才能满足这种需求。老年人的性功能随年龄的增加而衰退但不消失,性的欲望与兴趣会持续存在。

4.对死亡的恐惧

老年人最忌讳的词就是“死”,对死亡的态度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晚年的心理健康的水平。恰当的态度能使一个人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不恰当的态度则能使一个人痛苦地离开这个世界。

专栏4-10

空巢老人

所谓空巢,即“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空虚、寂寞的状态。空巢老人即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老年人。

1、无人照料,生活不易

2004年3月,75岁的中科院院士、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的陈中伟教授,在上海独居的家中意外坠楼不幸去世。

87岁的许大爷独居在北京石景山的一个小区,今年冬天连续的大雪让许大爷家里“断粮”了,老人无法外出买菜,到了深夜,刚刚忙完工作的外孙才给老人送来了食物。家住北京五棵松的王奶奶家中供暖出现问题后久等未能解决,无奈中只能抱着暖水袋躲在被窝里,给儿子打去求助电话。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我国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3,其中不乏众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学学会课题组进行了一次城乡空巢老人调研,通过抽样调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觉生活无人照料是面临的最大困难。对他们来说,吃饭、洗澡、做简单家务已成为生活的最大困境。

2、精神寂寞,郁郁寡欢

“人老了还能有什么盼头呀,瞎过呗!”一句话道出了多少空巢老人的悲凉心态。据报道,今年年初,在山东济南,一周内有三位空巢老人自杀;福州的一位空巢老人因为太想儿女,屡次轻生,在今年重阳节时跳楼自杀。

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都让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据北京、上海、武汉、厦门等多个地方对城乡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调查显示:心情暗淡、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脾气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与人相处,得过且过等等都是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体验与情绪状态,一些空巢老人甚至想到了自杀。

上海老龄办、宁波老龄办入户调查显示,9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希望与人交流、老有所乐、老有所用。南京鼓楼区对空巢老人的活动需求调查显示:希望子女多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成为众多空巢老人的首要情感寄托;多组织老年公益活动、创办老年活动室则成为空巢老人排遣孤寂生活的主要心理诉求。

《论语》里有一段“子游问孝”的故事。孔子回答子游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翻译成现代文就是,现在的人以为孝顺就是能奉养父母。但这是很不够的,因为对狗对马,人也能饲养它。如果对父母只有“奉养”而没有“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三)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保健

老年人的心理保健的目的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老年人能度过一个愉快幸福的晚年,并能有效地应对“死亡”,给自己划一个圆满的结局。因此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确立生存意义

老年人有丰富的经验,更要增强自我意识,确立生存意义。不仅应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也要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2.适度锻炼运动

老年人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包括体力与脑力运动,克服或延缓增龄所带来的各器官功能的衰退。

3.加强人际交往

离退休后影响老年人心身健康最大的因素就是与世隔绝,把自己封闭起来。世界上有许多男性在进入领养老金时,却出乎意料地不久就死亡,在德语中称为“养老金死亡”。只有走出家门,加强人际交往,才能克服“养老金死亡”,找到生活的意义、生活的乐趣。

(杜怡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