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84994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什么是格调呢?人们常说某人穿衣很有格调,这样看来格调是个对美的欣赏标准。什么是历史的格调?我先讲个例子。秦朝末年,楚汉相争,刘邦胜出,项羽一败涂地,就成败方面,刘邦打败项羽。可是,从欣赏的角度讲,这场争战最美丽的一幕发生在项羽自刎的前一夜里,项羽的爱妾虞姬为霸王跳了最后一场舞蹈,自杀在项羽面前。《霸王别姬》成为中国戏剧中的经典,一遍遍在舞台上演出。在艺术世界中,项羽打败刘邦,大家情不自禁为霸王吸引。

所以格调是成败标准以外的另外一种评价历史的标准,不是那么正式的。人们常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传统上评价历史的除了成败外(成败当然是最直接的评价方式,所谓历史为胜利者书写),比较得势的是道德标准。不过,传统道德对于今人来说太狭隘,再说,道德标准也解释不了为什么人们会怀念霸王项羽。而现在大家喜欢讲格调,干脆借用来评论历史人物,倒也可以自成一格。

有人认为只有成败是现实的,道德、格调都是虚幻的东西。有首词说得透彻:“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历史都是过去的事物,从根本上讲一切已经化为虚空了,时间像流水一样带走一切。刘邦、项羽不都是化为黄土了?以过去发生的事情来看今天,今天终将变为历史,和我们一样,变为虚空。成败也不是那么现实,那些我们喝酒时候喜欢谈论到的,也许才是现实的。所以虚幻的格调也有其现实性。

这本书中收入的大部分人物的格调都不错,很有欣赏价值。格调在比较中才能看得清楚。比如同为平民,范雎和范仲淹两个人,有高下之别。这两个人能力都很强,都曾经主持过国政,范雎做事出于私人好恶,强暴凶悍;范仲淹能够从一己私利上升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比如同为负责方面的大将,班超、祖逖、岳飞也不一样。个人判断,班超最高,祖逖其次。标准在于德国人揭示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身为大将,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班超文武结合得最好,他胆敢以区区三十几个人攻杀匈奴使者,勇气是足够的,特别是在平定西域最后一战他表现出的手腕,那是高明政治家的境界。祖逖谋略胆量没有问题,但是政治上不如班超那么出色,而岳飞对南宋的政治形势认识不清,以他的理想作为实际情况,难怪死得悲惨。

当然,格调还有品类的差别。比如,贵族和平民的对比。像贵族王羲之和平民范仲淹,两人的文采都很好,但气质风度却大不相同。这种评价比同品类的高下之别更加难以着手,很难有一致的看法,更多地看评价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反过来,也可以说,如果自己受了谁的影响更深,就会更为看重他。比如,一个追求风流典雅的人会偏爱王羲之,追求朴实坚韧的人会更加欣赏范仲淹。作出怎么样的判断,就是表示自己是怎么样的人。

古希腊有一句谚语:认识你自己。读历史,听历史故事,也是认识你自己的一个手段。超越胜败来评价历史,目的是为了进入一个开放的历史世界。别人是自己的镜子,我们只有在别人身上才有认识自己的可能。希望大家进入这个开放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