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8499400000015

第15章 宫廷政治中的例外

在中国历史上,皇宫是个可怕的地方,里面住的人多半人性扭曲,皇帝多残暴,后宫多秽行。然而,万事都有例外,朱元璋的夫人马皇后却像一道耀眼光芒,划破了夜空,显示出了人性之美,女性之美。

这种形象才是中国女性的本来面目,就像朱德的母亲一样,平凡而伟大。马氏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彰的妻子,出生于民间,贤良的马氏在成为皇后以后可以说是很好地保持了自己的本色。

首先马氏极其贤惠,多次帮助朱元璋,是个贤内助。甚至可以说,若无马氏的协助,朱元璋不仅成不了大明的开国天子,恐怕早就成了孤魂野鬼。

朱元璋早年寄身寺中做和尚,穷困潦倒,后见郭子兴起兵反元,就投到郭子兴的军中。朱元璋作战勇敢,智勇兼备,打了不少胜仗,郭子兴对他就更加器重。后来郭子兴将义女马氏许配给他。马氏不是郭子兴的亲生女儿,而是他收养的义女。在郭子兴微贱的时候曾与宿州的马公结成了生死之交。马公是宿州新丰的豪富,为人慷慨仗义,疏财济贫,天长日久,家业就衰落下去,他的妻子生下一女,不久就病死了。此女从小无人照管,过惯了贫苦的日子,寄养在郭子兴的家里。此女聪慧,郭子兴教她文字,一经指导,无不立会,到了十六岁,既出落得一副好身材,又知书达理、勤劳贤惠,可谓秀外慧中。马氏早就听说朱元璋之名,朱元璋也知马氏是郭子兴的义女,二人相互倾慕,婚后十分和睦。

朱元璋做了郭子兴的乘龙快婿,不久就被提升为镇抚,再加上他战功赫赫,大家都尊称他为朱公子。郭子兴的两个儿子看了心怀嫉妒,密谋想驱除朱元璋。屡屡在郭子兴面前谗毁朱元璋,郭子兴害怕朱元璋真的擅权自专,将来会危及自己。而这时朱元璋并不知道郭子兴对他已起疑心,在军事会议上还是率先发言,不免有顶撞郭子兴的地方。郭子兴发怒,找了个借口,把他关了起来。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听说了,觉得害死朱元璋的时机已经到来,便偷偷嘱咐膳夫,不要给朱元璋送饭,把他活活饿死。

朱元璋未能回家,马氏便探知了此事。她偷偷地跑进厨房,拿了一块刚刚出锅的热饼,准备送给朱元璋吃,谁知刚出门就撞见了义母,她怕被义母看破,连忙把热饼塞进怀中,热饼贴在皮肤之上,疼痛难忍。马氏一面向义母请安,一面眼睛瞅着别处,脸上也显出很不自然的神情。义母见她神情有异,叫住她寻根究底,后来实在烫痛难忍,她就伏地大哭,说明了原委。等取出饼来一看,胸乳都被烫烂了。义母了解到这一情况,连忙劝告郭子兴,郭子兴也觉得关禁朱元璋显得过分,两个儿子再加暗害更于情理不容,于是放出了朱元璋,对两个儿子大加训诫。朱元璋知道了马氏揣饼烂胸的事以后,大为感动,尤其是马氏以此打动义母,再由义母说动郭子兴,救出了朱元璋的性命,还能使他恢复原职,朱元璋更觉得马氏德足可敬,才足可佩。

郭子兴猜忌朱元璋,削弱了朱元璋的兵权。有一次,朱元璋打了胜仗,向郭子兴报功,但郭子兴只是冷淡地敷衍了几句。朱元璋非常懊丧,回到自己家中,长吁短叹。马氏见了,关切地问:“听说夫君打了胜仗,我正为你高兴,为什么夫君却闷闷不乐?难道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朱元璋说:“你怎么会知道我的事?”马氏说:“莫非是我义父薄待了你?”朱元璋被妻子猜到心事,更加烦闷,说:“你既然知道,那有什么办法吗?”马氏说:“你可知道义父为什么这样对待你吗?”朱元璋说:“以前怕我专权,已削了我兵权。现在怀疑我不肯尽力,我却争先杀敌。虽然打了胜仗,你义父仍然对我冷淡。我不知道什么地方得罪了他,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才好。”

马氏想了一会儿,问:“你每次出征回来,有没有给义父礼物?”朱元璋听了一愣,说:“没有。”马氏说:“我知道其他将帅,回来时都有礼物献给义父,夫君为什么与别人不一样?”朱元璋愤然说:“他们是掳掠来的,我出兵时秋毫无犯,哪里会有礼物!就是有从敌人那里夺来的财物,也应该分给部下,为什么要献给主帅?”马氏说:“体恤民生,慰劳将士,理应如此。但义父不知道这些,见别人都有礼物,只有夫君没有任何表示,反而怀疑你私吞金帛,因此心中不高兴,这才薄待了夫君。我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你与我的义父前嫌尽释。”朱元璋问:“你能有什么办法?快讲出来!”马氏说:“我这里还有一些积蓄,把它们献给义母,请义母向义父说明情况,义父一定高兴,不会再难为你。”朱元璋觉得十分过意不去,说:“这样做太委屈你了,但就按你说的办吧!”第二天,马氏将自己积蓄的贵重首饰等物品一一捡出,送给义母张氏,并且说是朱元璋孝敬义父、义母的一点儿心意。张氏满心欢喜地告诉郭子兴,郭子兴神色怡然地说:“元璋这么有孝心,以前倒是我错怪了他。”

自此以后,郭子兴对朱元璋疑虑渐释,遇到战事,都和朱元璋商议。翁婿和好,滁阳城从此巩固。

然而,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却总想找个机会除掉他。不久,郭子兴的两个儿子邀请朱元璋出去饮酒,马氏嘱咐朱元璋说:“这两个人几次三番想害你,这次一定没安好心,你一定不要喝他的酒。”经马氏提醒,朱元璋就想了一个计策。等他和郭氏兄弟一起走到半路,朱元璋忽然从马上一跃而下,对天喃喃自语,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翻身上马,驰骋而回。郭氏兄弟在后面追喊,朱元璋回喊道:“我不负你二人,你二人何故设计害我,如今天神告诉我,说你们二人在酒中下毒,天神令我勿往!”郭氏兄弟听了,吓得汗流浃背,私语道:“置毒酒中,我俩未对任何外人说过,他怎会知道,难道真有天神助他?”从此,两人再不敢陷害朱元璋了,就是在郭子兴的面前,也再不谈及朱元璋的功过。

后来,郭子兴病死,朱元璋逐渐成为主帅,马氏成为朱元璋的重要参谋之一。朱元璋每次出兵打仗,军中的文书大多交给马氏处理。史书记载,马氏仁德慈善,有智计鉴断之能,爱好文史,朱元璋每次出征,文书之类均交给马氏管理。

公元1360年,朱元璋同陈友谅会战于南京。当时,陈友谅的势力比朱元璋强大得多,很多人都认为朱元璋很难取胜,城中人心惶惶,甚至有人挖地窖埋藏金银。马氏却把自己的金帛拿出来鼓励将士,激励士气。结果,朱元璋大胜,消灭了陈友谅建立的“大汉”政权。公元1367年,朱元璋攻克了苏州,俘虏了张士诚。在扫平群雄之后,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做了大明的开国皇帝,册封马氏为皇后。

最为难得的是马氏在建国以后的表现,相比她越来越残暴的皇帝老公,在她身上体现出了女性最高贵的特点:慈爱,正是她的努力,很多人得以活命。在她被立为皇后以后,朱元璋曾深情地对她说:“我起自平民,能够登上帝位,外依靠功臣,内依靠贤后……做我的书记员,跟我一起随军打仗,为我亲手缝制衣鞋,种种劳苦,不胜枚举。古人说道,家有良妇,如同国有良相,今天我得到像你这样贤惠的妻子,我更加相信古人说的话一点儿不假。”马氏却说:“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群臣同艰难。”马皇后的话,正发生在朱元璋大杀功臣的时候,可谓语重心长而又适得其时。

在明朝建国初年,宰相胡惟庸谋反案应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大的谋反案之一,其株连范围之广世所罕见。大学士宋濂因年纪已大,早已退隐林泉,离京师千里而居,但他的孙子宋慎知道胡惟庸谋反而未举报,宋濂就被株连逮捕到了京城。马皇后听说此事,连忙跑去对朱元璋说:“听说皇上要处死宋学士,不知是何缘故?”朱元璋说:“宋濂的长孙宋慎知情不报,形同谋反,属大逆不道之罪,按律当诛,且应祸灭九族!”马皇后求情说:“宋学士闲居浦江,早已不问政事,且离京城有千里之遥,根本不知其孙谋反的事,怎么能处他以死刑呢?”但是朱元璋对谋反之事恨之入骨,所以不听马皇后的劝告,拂袖而去。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只见马皇后一直掉眼泪,朱元璋很奇怪,就问她是什么原因。马皇后说:“宋学士跟随皇上四十多年,德高望重,四海敬仰,又兼满腔赤诚,肝胆照人,如今年逾古稀,却要受刀斧之刑,我哪里能吃得下这珍馐美味?”朱元璋听了,被这些话深深地打动了,就免了宋濂的死刑,改为发配茂州。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这一点,在朱元璋一朝表现得尤为突出。马皇后在谏阻杀戮、保护功臣方面,其做法也可谓前无古人。

明朝建国之初,定都南京,但南京城墙不够坚固完整,朱元璋准备重新修建,但因国库中资金匮乏,朱元璋就向民间募集资金。吴兴人沈万山是一位生活在江南小镇的富商,用“富可敌国”四字形容毫不为过。他一生精明过人,老来却犯了三个大错误:一是他主动捐款要求修半边城墙;二是他修的这半边城墙比朱元璋修的那半边提前完工了三天;三是他竟然提出要犒赏皇帝的士兵。本来,朱元璋对沈万山主动要求修半边城墙就已大为不满和嫉妒,觉得一个商人竟敢同皇帝平起平坐,且是用钱来修城墙,岂不是在为沈万山自己立纪念碑,灭了他皇帝的威风?再加上比皇上提前三天完工,那就更是压倒了皇上,有“欺君之罪”。而且他还要犒赏皇帝的士兵,那不相当于公然向皇帝挑衅?朱元璋性情忌刻,怎能容他?就找了个借口说沈万山乱掘山脉,把沈万山捕入狱中,准备处死他。马皇后知道了此事,急忙前去劝谏,朱元璋说:“民富敌国,是为不祥。”马皇后抗言道:“国家立法,所以诛不法,非以诛不祥。沈万山虽富可敌国,却并未犯法,不祥的人物,上天自会降下惩罚,皇上为什么要处他死刑呢?”朱元璋理屈词穷,只得把沈万山改判,谪戍云南,沈万山最后死在云南。从此,江南富人吸取教训,更加深藏不露。

和前朝的很多皇后不同,马氏并不偏心照顾自己的娘家亲戚。朱元璋把她比做唐代的长孙皇后,马皇后谦虚地说不敢当,待到朱元璋要把马皇后的宗族故旧请入朝廷,授以爵禄时,马皇后却叩谢道:“爵禄所以待贤,不应私给外家,妾愿陛下慎惜名器,勿徇私恩。”但朱元璋为了表示对马皇后的感激之情,还是追封了她的父母,并设庙四时祭拜。马皇后的这番话,不仅令朱元璋倍加感动,就是放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今人听来,尚犹自感到敬佩。

马皇后起自贫寒,一直不忘本色,虽贵为皇后,却过着较为俭朴的生活。平时,她衣不重彩,多穿丝麻织成的练布,过去的破烂衣服什物也总是修补再用。但她并不吝啬,在许多地方,都十分大方。一次,朱元璋视察太学,马皇后听说太学生有几千人之多,便问他们的生活是怎样安排的。当她得知太学生是由国家供应饭食时,便说:“太学生虽免去了饥寒之虞,但他们的家属却不一定有生活保障,希望能给那些家境贫寒的太学生以补助,让他们的妻子老小不至于挨饿受冻。”还特别建议设立了红板仓,积聚财物赠送生员的家属,以保证太学生无后顾之忧,安心读书。

朱元璋刚开始制造纸币时,屡次试制都不成功。一天,他梦见有人告诉他说,如果想制成纸币,必须取秀才的心肝才行。梦醒之后他想道:“这难道是让我去杀读书人吗?”马皇后听他说了这个梦,就对皇帝说:“依我看来,秀才们所做的文章,就是他们的心肝了。”皇帝听了很高兴,立刻命主管的官员找来秀才们进呈有关文章,加工来用,纸币果然就制造成功了。

马皇后做了十五年的皇后,于明太祖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病重,医治无效,群臣纷纷访求名医,督责医官,马皇后却很平静地对朱元璋说:“生死由命,祷祝何益?世有良医,亦不能起死回生。倘服药不效,罪及医生,转增妾过。”这种宁静安祥而又慈悲的情怀使朱元璋及群臣大为感动。

朱元璋问她有何遗言,马皇后说:“妾与陛下起自布衣,赖陛下神圣,得为国母,志愿已足,尚有何言?妾殁之后,只愿陛下亲贤纳谏,慎终如始。”言讫而逝,年五十一岁。马皇后的遗言,朴实而又极为深刻。从朱元璋到群臣百姓,闻马皇后死讯,无不恸哭。

马皇后这种人在中国民间是不少的,但在中国历史上、在宫廷里确实是一个特例。她的特别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品德端正,处事得当,特别善于协调人际关系。马氏身为郭子兴的义女,朱元璋的夫人,其地位与作用都十分微妙。一旦她存有私心或是处事不当,极有可能导致郭子兴和朱元璋关系的破裂。如果真的出现了那种情况,不仅朱元璋当时会死无葬身之地,对于郭子兴和农民起义军来说,也会是一个极大的损失。马氏能够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义父和丈夫一时的得失,既能忍辱负重,又足智多谋,不断想出好主意,保持了他们之间的团结,发挥了朱元璋在农民起义军中的作用,为义军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第二,马皇后既能辅佐朱元璋打天下,又能辅佐朱元璋治天下,如此善始善终,实属难能可贵,贫贱而不馁,富贵而不骄,这是中国传统的做人标准,在马皇后身上确实体现出来了。

马皇后出身于平民百姓之中,她一生也保持了老百姓身上最好的特性:质朴、待人和气;摒弃了平民容易犯的毛病:粗鲁、目光短浅。民间也以质朴的方式来纪念她,通常老百姓说某人好,就说他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如来佛祖。所以有大和尚歌颂“马如来”,这和民间的亲切称呼“大脚马娘娘”一起,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