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均赋役为中心,厚商利农,发展社会经济。明朝的赋税制度是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田税,按人头派差役,所以土地和户口是王朝财政和劳动力的主要来源。随着兼并势力的发展,民间的土地和人口逐渐集中到勋臣、贵戚和大地主的名下。他们倚仗特权,贿赂官府,隐占户口,瞒田偷税,逃避差役,到万历前夕法定的征粮地比明初已减少一半,人口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大批的土地、人力流进私人腰包,使国家的税源衰竭。本来国家征收田赋是田多的多征,田少的少征,按亩核算,从法制上说是公平的,这也就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条件下的均税实质性内容。有的农户土地被豪强侵占,田赋却留在原田主的名下,造成产去税存,这就发生了赋税不均的社会问题。考成法只能解决一部分欠税的问题,大量的瞒田逃税和税役不均亟须从赋役制度上加以整顿,这才能开辟理财安民的新途径。万历五年开始调查,次年即通令清丈全国田地,详审细核,三年查出漏税土地八十余万顷,从而严厉打击了违法的权贵地主,迫使他们守法,不敢轻易欺隐,小农免受赔累,国赋按时收纳,扭转了财政亏损。后人评价这一举措说:“既不减额,亦不增赋,贫民之困以纾,而豪民之兼并不得逞。”确实做到了公私两利。
在赋税不均的现象初步纠正后,立即着手解决逃役问题。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将赋役中的各项名目,如杂泛、均徭、力差、银差等各种税收合并为一种,将力差归入田赋,一律按田亩核算,减化手续,统一征收,并可改折银两,允许被征调的差役出银雇人代役,这就扩大了货币流通的范围,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使商贩和工匠获得了人身自由,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在调整经济政策的同时,又把兴修水利作为发展生产的重要课题。历来治河的方针只顾漕运,为朝廷运粮,不顾民生,因此大多采用分疏黄河的办法保障运河渠道的畅通,也就是在黄河下游多开支流,分泄河水,这种办法容易淤塞河道,垫高河床,但却急功近利为历代王朝惯用。张居正大力支持水利专家潘季驯摒弃传统方法,采取漕运与民生兼顾的方针,筑堤束水,以水攻沙,利用奔腾的河水,冲沙入海,自此多年没有大患,使得黄河两岸“十年弃地转为耕桑,河上万艘捷于运输”。保障了生产,稳定了政府的财源。
以近民便俗为宗旨,提倡面向实际,为改革提供有力的思想资源。张居正自从政以来,就倡导治国理政不外乎谋求富强大事,这在当时并不容易为一些官僚士大夫们所接受。因为自宋明以来,理学被尊为儒学的正宗、统治阶级的官方思想,到明后期愈来愈走向空疏。它宣扬心外无物,不假外求,把做学问的功夫引向发掘内心世界,否认客观真理,这种完全脱离实际的学风,养育出一批文人学士谈玄说虚,好说大话、空话,鄙薄民生实事。他们嘲讽张居正说:“吾辈谓张公柄用,当行帝王之道,今观其议论,不过富国强兵而已,殊使人失望。”张居正对此报之一笑说:“过誉我矣!吾安能使富国强兵哉!”
为了批驳迂腐的文人反对革新,张居正总结商、周、秦、汉王朝兴亡盛衰的教训,提出因时顺势的变法思想,强调:“法制无常,近民为要,古今异势,便俗为宜。”从近民便俗出发考察先朝的法规,凡是不能顺应时势,违背民众要求的,可不用遵守;只要顺时安民的,即便是凡夫俗子的见议,也不该不听从。要使各级官员摒弃旧规,面向实际,以富国强兵为首要任务,大力提倡扫无用之虚词,求躬行之实效。强调:“人情物理不悉,便是学问不透。”这在言必称孔孟,道先贤的时代,提出不体察民情,便是学业不到家的见解,大大突破理学的禁锢。他自憾位居高官,对民间猥俗犹如隔岸观火,不如底层下属了解民间疾苦。要求当官、做学问的走出衙门和书斋,面向实际,把治学理政与解决国计民生结合起来,这对陈腐的思想界是一大触动。
对于改革的成效,清代历史学家张廷玉评论说:“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重现出强有力的政府机制。嘉靖末年国家粮仓不足一年之储,改革前财政空虚,财政赤字超过三分之一,改革后国家储粮可支十年,国库积银四百万两。《明通鉴》赞誉:“是时,帑藏充盈,国最完备。”这丰硕的成果已经载入史册,在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张居正的钢铁意志和雷厉风行的魄力,给当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人据此指责他“时政苛猛”、“刚鸷”等等,也有人为之辩解说:“人习于玩,一旦法绳,若见为苛,而居正持之益坚,争之益力,以是遂与世龃龉,而又一二非常奇举,其迹不无似愎、似少容、似专权、似挟术。”在因循守旧,积重难返的社会风气中,如果没有这样果敢而又凌厉的魄力,改革将会寸步难行,张居正正是具有过人的胆识和勇气,才使中央政权内部没有出现北宋改革那样强有力的反对派,不像王安石变法几起几落,因而新政较少引起正面冲突,比较顺利地从政治推向经济,功效显著。可以这样说,改革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张居正在主观上具有把新政引向胜利的忠诚和能力,16世纪后期的社会环境给他提供了充分活动的舞台,使他主导了王朝败落时期复苏的新局面。
由张居正个人主导的这场改革的成功,也预示身后隐伏的危机,这就是人在政在,人亡政息。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六月张居正病逝,同年十二月反对派开始发难,张居正家被满门查抄,凡被认为与张居正结党的官员,统统被削职。至于他一腔心血建立的新政,更是付诸流水。
废除新政,首先从放松驰驿的限制开始,恢复权贵乘驿的特权,继而取消考成法,一切皆与新政反其道而行之,“由是,上下恬熙,法纪渐至不振”。张居正改革连同他本人全遭覆灭,恰如明人笔记《野获编》所述,“身后一败涂地”。
亲自上阵的无奈皇帝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九月中旬,光绪从每日朝见慈禧太后的感觉中,觉察到大事不妙。于是,他写了几道“密诏”,要康有为到上海办报馆,实是要他去避难。光绪密召杨锐入宫,向他说明变法可能遭到太后的镇压,要他设法解决,杨锐惊慌失措,竟冒出了一句书生气十足的话:“这是陛下的家事,应当同您家人商量。”至此,光绪已完全绝望,他紧张、焦躁、愤怒,但却一筹莫展。
九十天前,光绪还意气风发。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这实质上是变法的宣言书,诏书斥责了顽固守旧的官僚,指出变法图强是救国的必由之路,还对顽固官僚空有救国之言而无救国之实的虚伪行径进行了揭露。从这一时刻起,光绪帝接连不断地下诏进行变革,光绪在六月十六日不顾守旧大臣的阻挠,召见康有为,破了皇帝不召见四品以下官员的成例,并且长谈两三个小时。在这次召见以后,光绪不仅增强了变法信心,而且对变法的内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样,光绪就坐在他的龙椅之上,大发革新诏书。
从下达《定国是诏》起一百多天里,光绪共下诏书一百一十多道,有时一天竟五六道之多,其改革内容包括:设立学堂、学习西学、派人出国游历学习;改革科举、废除八股;奖励创办报刊、提倡上书建议;鼓励修铁路、开矿业及农工商业;奖励新发明、新著作;撤驿站、办邮政;裁减官员、精简机构、改订规章条例;改革军队训练、对海陆军用新法操练;改革财政、制定财政预算;准许旗人自谋生路等。
9月21日,慈禧太后从颐和园突然回宫,光绪慌忙跪地迎接,慈禧太后声色俱厉地把他训斥了一番,以光绪的名义下了两道“上谕”,宣告光绪退位,自己重新训政。
慈禧把光绪囚于中南海的瀛台,又捉住了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六人,并将他们斩首于北京菜市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六君子”。
从公元1898年6月11日光绪发布《定国是诏》始,到9月21日慈禧重新执政,前后共一百零三天,史称“百日维新”,又因光绪二十四年是戊戌年,故又称“戊戌变法”。这场维新变法运动就像变戏法一样地失败了。
变法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主角光绪皇帝没有权力。同治皇帝在年仅十九岁时病亡,其母慈禧太后害怕立了同治帝的儿子当皇帝自己会失去权力,于是就选中了醇亲王四岁的儿子即位,这就是光绪帝。光绪的父亲是慈禧的丈夫咸丰帝的弟弟,因此,光绪就是慈禧的侄子,而光绪的母亲又是慈禧的亲妹妹,光绪又是慈禧的外甥。光绪即位时年仅四岁,大权完全操纵于慈禧一人之手。慈禧教光绪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叫他畏惧自己,二是让他学习。慈禧对光绪管教很严,企图把他培养成自己驯服的工具。她让光绪叫自己“亲爸爸”,并经常训斥教导,可谓“教子有方”。
至于学习,光绪却十分主动,十分好学。他认真完成宫廷规定的学习科目,不仅在上课时间努力学习,就是在假期和课外,他也从不停止,总是手不离卷,口不离经史子集。有时,慈禧让他去看戏,他表面上答应,但到戏园子遛了一圈之后,就又回去学习了。连慈禧太后都称赞他“可谓好学”,宫廷内外,交口称誉。
在老师翁同■等人的悉心指导下,光绪十多岁就精通经史易理,能写出一手好文章,而且在文章中经常表露出宏图大志,他还能时不时地提出一些深刻的见解。由此,翁同■等人断定他将来必是一位有为皇帝。
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光绪十六岁,按照传统,光绪“亲政”,慈禧太后也做出姿态,“撤帘归政”。但实际上,朝廷的军政大权仍把持在慈禧的手里。
光绪“亲政”之时,正是帝国主义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关键时刻。中日甲午海战的惨败,使中国的有识之士彻底看清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不变法就要亡国。于是在知识分子中间掀起了一股倡导变法的热潮。
著名的“公车上书”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要求变革的一次运动。《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引起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极大愤怒,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一千二百多人联名上书,要求变法、拒和、迁都,是为“公车上书”,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因清廷等级森严,“公车上书”的奏章没有送到光绪的手里。康有为等人十分气愤,在二十多天后,又写了一篇万余言的长篇奏章,经过辗转反复,光绪终于看到了这篇奏章。光绪对康有为提出的许多观点十分赞赏,并发出“上谕”,实行新政改革。当然,这种“上谕”的力量实在是太微弱了,要想改变积年陈旧的官僚体制,实行所谓新政,那就像清风吹泰山一样无济于事。
见自己的奏章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康有为又于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愤然上书。在此封奏章中,他措辞激烈,指出日本国会及报纸天天讨论如何瓜分中国的问题,而中国却无动于衷,再不变法图强,中国就要亡国。但这一奏章又被顽固派大臣压住不报,光绪没有看见。后来,奏章传开,在舆论界引起巨大反响,许多报刊杂志都加以介绍摘转,光绪从报纸上看到了这篇奏章。深为感动,马上就要召见康有为。
然而大清成例,非四品以上官员不得召见。光绪无奈,只得派了翁同■、李鸿章以及荣禄等人考察康有为,其中翁同■是光绪的老师,主张变法。他把康有为的答词如实地报告了光绪,光绪再次为康有为的见解和抱负所深深打动。他下令收集康有为的著作,认真阅读,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坚定了变法的信念,并特别下诏,凡康有为的奏章,随到随送,不得扣压。
光绪虽然急于变法革新,但实权却操纵在慈禧太后手里,光绪实际上是个徒有虚名的皇帝。为了能够推行新法,他多次向慈禧太后索要权力,甚至有一次说出了这样的话:“太后若不给我权力,让我变法强国,我宁愿不做这个皇帝,也决不做亡国之君。”
当时的形势是变法的呼声极为高涨,而朝中的守旧派却紧紧围绕在慈禧太后的周围,不愿变“祖宗之法”。为形势所迫,慈禧不得不暂时放一点权给光绪,让他先试一试,若不成功,她再以收拾残局的姿态整治光绪。这种做法,比死命阻挠变法要高明得多。于是,慈禧太后在加以严格限制的前提下,同意光绪试行变法。光绪和梁启超等人获悉慈禧太后同意变法,欣喜若狂,以为变法成功指日可待了。
慈禧太后对改革本不同意,她是守旧派的代表,根本就没有改革的思想和素质。更重要的是,她绝对不愿意放弃权力,如果光绪的改革继续深入发展下去,取得一定的成效,在朝野之上赢得人心,她就再也无法把持朝政了。因此,慈禧太后决不会允许光绪的改革获得成功。
全面改革的措施对于增加中国的国力是有用处的,但其中许多措施触及了守旧派的观念和利益,因此引起了他们的恐慌和愤怒,他们鼓动慈禧太后坚决消灭改革。在“百日维新”中,许多守旧大臣对维新措施拒不执行,不仅当面“劝谏”光绪皇帝,还压住诏令不往下传达,或是扣住奏章不向上报,一怒之下,光绪罢免了许多人的官。在处理一次扣压奏章的事件中,光绪一下子就罢免了六个大臣,造成了轰动一时的“罢黜六堂官”事件。
当然,慈禧太后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光绪的警惕,她虽躲在颐和园里,对光绪的一举一动却都清清楚楚。早在下达《定国是诏》的时候,慈禧就连下三道“上谕”,罢免翁同■,使光绪失去了左膀右臂,并命凡二品以上的大官均须到太后面前谢恩,牢牢地掌握了人事大权。在“罢黜六堂官”事件之后,慈禧更是加紧密谋,准备以武力挟制光绪。
慈禧让掌握军队大权的荣禄调派军队,包围北京。于是,荣禄把当时清朝最为精锐的几支陆军调到北京的周围,一是把聂士成的甘军调驻天津,一是把董福祥的武毅军调驻长辛店。慈禧还派亲信重兵严密护卫颐和园。这样,慈禧就有恃无恐了。
相对于慈禧太后的十万雄师,光绪的改革者只是几个文弱书生。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授予了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等人四品官位,担任军机处章京,做文书工作,人称“军机四卿”,再加上康有为、梁启超,也不过六人。而这些人一点军政实权都没有,只能今天上一个奏章,明天上一个奏章,连光绪的面也见不上。而光绪呢?今天一个诏令,明天一个诏令,至于能否实行,天才知道。
从运作方式上讲,“戊戌变法”是从光绪到康有为等一群书生在那里舞文弄墨,正所谓“下笔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他们只知道为什么要变法,该变哪些法,至于怎样变法,尤其在危难临头之时,他们就一筹莫展了,只好以一腔热血来祭奠神圣的改革灵坛。
没有军权、没有政权而谈改革,历来是中国书生的一贯做法。然而,有了军权、政权的人为保既得利益又害怕改革。这真是中国改革的二律背反。俄国沙皇彼得大帝、日本明治天皇都主持了国家的变法运动,成就显著。俄国、日本都在两代人之内富国强兵,变为近现代国家。同样是皇帝,中国光绪落得被软禁的下场,并一直到死不得自由。皇帝也变不了法,为传统中国变法史打上一个悲怆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