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8499400000009

第9章 心灵的小小寰球:金丹与念珠(2)

鉴真十四岁出家,二十岁到京城求学,二十六岁回到扬州。此后数十年,他在江淮一带建造佛寺、传教讲学,遇河架桥、见病施药。这种平静的传教生活一直持续到鉴真五十五岁那年。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其中有两个年轻的和尚,一个叫荣睿,一个叫普照。他们到中国除了学佛教,还有一件重要任务,就是邀请中国的高僧到日本去讲学和授戒。他们在中国已经住了十年,虽然学到了不少佛学知识,可是却一直没有邀请到愿去日本讲学的高僧。就在他俩准备动身回国的时候,打听到扬州大明寺的鉴真和尚德高望重,学问高深,曾给四万人授戒。他俩就立刻从长安赶到了扬州。可是当见到鉴真的时候,他们又犹豫了。鉴真已经是一个满脸皱纹、年近六十的老人。这么大的年纪还肯远离家乡,漂洋过海吗?但恐怕再也找不到比鉴真大师更合适的人了。两人深深地向鉴真施礼,恳求他能到日本讲学授戒。

鉴真被他俩的真情和诚意深深地打动了。他想了想,然后说道:“我答应你们的请求。”

他又看了看站在周围的弟子,问道:“我已经决定随荣睿、普照二位法师东渡日本,你们有谁愿意同我一起去呢?”

听到鉴真的问话,那些弟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天没人吭声。过了一会儿,一个叫祥彦的和尚站起来说:“大师,不是我们不愿意传播佛法,只是日本和我国相隔大海,路途遥远。听说十人中难得有一个能平安渡过去,如果在路上出了危险,就要白白送命。”

听了这番话,鉴真很是生气,他抬高了声音说:“为传佛法,何惜生命,你们不去,我一个人去。”

祥彦见师父态度这样坚决,马上说:“师父要去,弟子一定跟随。”接着又有二十几个人也表示要随鉴真一起去日本。

第一次东渡,鉴真他们在扬州附近的东河造了船。准备从扬州出发,出运河口,下扬子江,然后横渡东海,前往日本。但是当一切都准备就绪时,却因一件意外的事故,而使计划遭到了失败。结果,“其所造舟没官”,船既被没收,东渡自然成为泡影。

次年底,鉴真一行进行了第二次东渡。这一次,他们从扬州登船,出了运河口,进入浩瀚的扬子江,倒是一帆风顺。正当扬帆东下,壮志欲酬的时候,“到狼沟浦,被恶风飘浪击,舟破”。船在狼沟浦被暴风击破了。

鉴真此行尚未入海,就在长江中遭到了失败。当时正值隆冬,天气凛冽,而鉴真一行人却只能毫无遮挡地站立在江滩上。除了鉴真站在稍高的芦苇地上之外,大家都半身浸在冰冷彻骨的江水之中,更何况江风又在猛烈地吹。这种极其艰辛的境况是可以想象的。

鉴真就在这种困难的情形下,指挥大家抢救好船只,又重新登程东航了。他们胜利地冲出了长江口,进入了东海。但可惜在海上不幸又遇到大风,船只触礁沉没。人幸而未死,被救到明州(今浙江宁波)的阿音王寺。第二次东渡就这样失败了。

当鉴真准备开始第三次东渡时,当地僧侣为了挽留他,向官府告发说,两个日本僧侣诱骗鉴真东渡日本。官府下令逮捕了荣睿,普照在这次抓捕中逃脱了。官府押送荣睿去长安,途经杭州,荣睿称病不能前行,伪称“病死”得以逃脱。第三次东渡就此作罢。

不久鉴真动身前往福建,计划在那里进行第四次东渡。但途中发生意外,被官兵阻拦。东渡事业又一次失败。鉴真不得已,又回到故乡扬州。两个日本弟子荣睿和普照,为了使师父能够精心修养,恢复精神,决定暂时离开他。

公元748年春天,荣睿、普照从安庆驾舟长江,直下扬州,再请大师出山。鉴真已经六十一岁了,但两位日本弟子的到来,又激起了他东行的壮志。经过一番周密的准,鉴真及其弟子第五次出发。他们在扬子江乘船,沿新河到瓜洲镇,一路好风好水,把鉴真的船只送出了江口。他们平安地离开了长江,却被无情的大海吹到了天涯海角的振州,振州在海南岛南端。他们不得已在岭南逗留了两年,才能够继续北返。

备尝跋涉之苦的鉴真回到扬州时,因为长期的辛苦煎熬而双目失明了。不但如此,他还失去了两个大弟子:荣睿和祥彦;另一个日本弟子普照因不忍看着师父晚年遭苦难,也忍痛离开他,打算独自回国。

五次东渡,五次失败!鉴真的命运可谓大劫大难。愈是失败,愈是坚强!鉴真的信仰却是如金如钢。第六次东渡的机会终于来了。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日本第十次“遣唐使”的船队要回国,鉴真被邀在长江南岸的黄泗浦(今江苏常熟市境内)会齐,同赴日本。鉴真终以六十六岁的高龄,远渡重洋。船上有同行的弟子二十四人,还有大批佛经、书籍和工艺品,其中有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和王羲之、王献之的真迹字帖等珍品。

日本天皇知道了鉴真等人顺利到达的消息,立刻下令把鉴真接到日本的都城奈良。鉴真一行被安置到奈良最大的佛寺东大寺。很快,天皇又颁布诏令,尊奉鉴真为“传灯大法师”,把对日本佛教徒的授戒、传法两项重任交给鉴真。对一位外国僧侣,给予这样的尊崇,在日本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鉴真在东大寺的佛像前,设立起戒坛,先是为天皇、皇太后、太上皇授了戒,接着又为一批高僧授戒。授戒是佛教信徒通过一定仪式,接受师父授予的佛教戒条,用来约束自己的行动。

鉴真到了日本,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听他讲解佛经,请他授戒。寺里每天都要拿出很多米做饭给这些人吃。这样一来,寺里的粮食就不够吃了。天皇知道了这件事,就拨给鉴真他们一百町(一町相当于14.88市亩)水田。怎么使用水田,大伙意见不一。有的说请人来种,每年打下来的粮食卖掉就可以有不少收入;也有的说不如租给农民去种,收取租米。

鉴真一边听,一边连连摇头,说:“你们的主意都不好,我看还是用这块地造一座寺院吧,既可以用来讲学,也可以让日本的友人学到我大唐的建筑技术。”他的话音未落,几个弟子就高兴地说:“这真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天皇知道了鉴真这一番心意,深受感动,又另赐给了一块旧宅地。新寺院就在这块旧宅地上动工了。它的图纸设计都是由鉴真大师亲自主持的。

两年以后,一组按照中国木结构建筑形式建造的殿堂落成了。整个建筑结构精巧,气势雄伟,那坡形的大屋顶,那一根根拔地而起的圆柱,那高高的钟楼和鼓楼,完美地体现了唐朝建筑的风格,一时轰动了日本,很多人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参观。天皇亲笔书写了“唐招提寺”四个字。从此,鉴真就一直住在这里讲学授戒。“唐招提寺”成为当时日本最有名气的寺院。

有一次,天皇生了病,请了一百多位医生来看,吃了很多药,仍不见好。几十个大臣来到宫中探望,天皇很伤心地对他们说:“全国的名医都请到了,还是没有效果。看来我这病八成是治不好了。”这时候,一个大臣接口说道:“老臣听说鉴真大和尚懂得些医道,何不请他来给您诊治诊治。”

天皇治病心切,急忙派人去请鉴真。不一会儿,鉴真带着几个徒弟来到宫中。他先为天皇把脉,然后开了药方,命徒弟去配药。天皇吃了鉴真配的药,没多久,病就好了。他感激地对鉴真说:“大师,您的药可真灵啊!该不是什么仙药吧?”鉴真笑着说道:“哪里是什么仙药,不过是些从大唐带来的寻常草药罢了。”天皇听了这话,很是奇怪:“先前我服用的也是从大唐传来的草药,怎么就不见效呢?”

说着,他就命人把以前为他治病配制的草药拿给鉴真看。鉴真拿起这些药,用鼻子闻一闻,用手掐一掐,还用舌头舔了舔,然后说道:“这些药有的是假的,有的是制作方法不对,您吃了这样的药,怎么能治好病呢?”

天皇恍然大悟,立刻请鉴真把所有草药,一一辨别真伪,还请他把每种药的用途、制作方法记述下来。从此,鉴真被日本奉为医学始祖,还把他的头像印在药袋上面。

还有一次,几个日本朋友到寺里来拜访鉴真,正赶上吃饭的时候。鉴真特地让人做了一锅豆腐来招待客人。当时日本人还不会做豆腐,那几个客人一尝,都赞不绝口,马上向鉴真请教豆腐的做法。鉴真详详细细地告诉了他们。后来,豆腐这种食品就在日本传开了。直到现在,日本有一种豆腐干的包装口袋上还印着“唐传豆腐干”的字样。

鉴真在日本度过了十年。公元763年,有一天,鉴真预感到自己就要离开人世了,就急忙让人扶着他,脸朝着西方,双腿盘坐,一会儿就停止了呼吸。不幸的消息传出以后,日本人民都难过极了,很多人赶到唐招提寺,进行吊唁。

在鉴真逝世之前,弟子思托为了能使师父的形象永久地保存下来,就照着师父鉴真本人的样子,用干漆夹苎(苎麻织的布)的方法,为师父塑了一尊坐像。鉴真塑像闭目含笑,面容慈祥平和,逼真地再现了他那仁慈的性格和坚韧的意志。这尊塑像,一直保存到现在,被奉为日本的国宝。

郭沫若有一首诗说得好: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鉴真作为中日两国友好的使者,值得人们永远怀念。

不识字的宗教大师

在一般印象中,宗教大师大多是一个老和尚的样子:银须拂胸,遍诵经书。这其实是把信仰者和知识人搞混了。很多宗教大师知识修养极高,但是知识并非信仰的必要条件。在各种宗教信仰中都能体现这点,比如俄罗斯东正教传统中的“疯僧”(疯癫的修道士),藏传佛教的狂修行者,多是没什么文化的,但并不妨碍他们的宗教修行。汉人重知识,但也出现像济癫活佛一样的疯僧。汉传佛教中的禅宗,首开顿悟成佛的法门,研究佛经不再是修行佛法的必要条件。这种情形可以追溯到禅宗六祖慧能,而他本身是个少数民族人,大字不识。

唐朝初年,禅宗五祖弘忍在湖北省黄梅县东北的五祖山结庐传法。山中古树森森,松竹交映,为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东山法门”之东山。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年)的一天,山中来了一位青年,粗衣麻鞋,风尘仆仆,径自来拜访弘忍大师。一见弘忍大师,口称弟子,纳头便拜。弘忍见他相貌土气,举止粗俗,心想准是来求乞的穷光蛋,便不客气地问:“你是哪里人?为什么来山中礼拜我,想要求取什么东西呢?”那青年答道:“弟子是岭南人氏,新州(治所在今广东新兴县)百姓。老远来拜师傅,不求别的,只求作佛。”大师不禁笑了,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獠,怎么配作佛?”那青年回答说:“人有南北之别,佛性不分南北。■獠虽不如师傅尊贵,佛性又有什么差别呢?”(注:■獠是当时人对岭南土著的贱称,属于南粤少数民族,文化水平很低,生活风俗和汉人有差异,一向为汉人看不起)。佛经有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又言:一阐提即有佛性。说的就是,人人都有佛性,不管他多么卑贱。这青年很深切地体会了这一点,所以答得理直气壮。大名鼎鼎的弘忍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虽说这青年土里土气,却是悟性非凡,有胆有识。这青年就是日后成为禅宗南宗开山祖师的慧能。

慧能小时候父亲去世了,家境贫寒,靠卖柴养母,不识文字。有一天卖柴,听人读《金刚经》,不觉心有所悟,又得知弘忍法师正在黄梅东山大开法门,心中不胜羡慕,决心去东山求法。安顿了老母,便辞亲上路。

弘忍见慧能出语新奇,决意将他收下。碍于他出身卑微,便派他到碓房做了个舂米行者。慧能在碓房踏碓舂米,遇到讲堂中弘忍升座说法,他便竖起耳朵细听,默默地思考微言大道,慢慢地有所领会。有时沉浸到玄妙的禅理当中,竟然忘记了环境和自我。

一晃就是8个月过去了。适逢弘忍大师打算挑选一位学禅心得最深的弟子传付衣钵,做自己的继承人。他命诸弟子各作一偈,借以观察各人对佛性的领会情况。上座僧神秀作了一偈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此偈一出,众僧称妙,神秀自己也暗暗得意。慧能也作一偈,请人书于壁上。其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弘忍见了慧能的偈语,知他已经真正把握了求佛精义,有心将衣钵传付给他。但是,因为怕人知道后加害慧能,故意不动声色。当晚三更,才暗唤慧能入堂,传付衣钵,嘱他快快逃去。

慧能连夜就起程南行。一路上历尽艰险回到岭南,从此混迹于农商之中,销声匿迹十六年。时间久了,这场争夺衣钵、法统的风波渐渐平息下去,慧能投到南海(今广州市附近)印宗法师门下听法。

一天,印宗问众人:你们看,那旗杆上头挂着的旗帜,被风吹着,是动还是不动?众人意见不一,议论纷纷。有的说旗帜动;有的说不是旗帜动,是风自动。慧能忽然从座上站起来,高声说:“法师!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帜动,只是众人心动。佛法本来不存在动与不动。”印宗法师一听,自知佛学修养不如慧能,转向慧能请教,并亲自领着徒众来到慧能住处,为慧能剃发受戒。

从此之后,慧能名声大振,公开收徒传教。不久来到韶州(今广东韶关市一带)曹溪,广收徒众,多创寺院,大力传播他自己开创的佛教新学说。

慧能传教,在形式上有两个特点。

一是不立文字,因为慧能本人就是文盲,不像别的教派的高僧大德,大多出身于名门世族,文化素养高深,能够著书立说;同时慧能收的徒众,也没有身份地位的限制,有许多贫贱百姓,也是不识文字的。因此,慧能教授徒弟,只是口耳相传,心心相印。

二是教外别传。教是经教,指佛像、经卷和其他各种法物。教外别传就是不要佛像、经卷等复杂的道具和形式,大家心中自有佛性,修行的关键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这两个特点使其教派具有强烈的平民宗教色彩。慧能认为人人具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打破了贵族、官僚对成佛作祖的垄断。他把人人向往的天堂从遥远的西方搬到每个人的心中,同时又把修行的方式尽量简化,革去了繁琐的仪式。甚至说“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无异于拓宽了进入天堂的途径,自然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

他肯定“真如”的真实性、永恒性,反对一切皆空的颓废虚无思想,把禅道从虚无主义中超拔。

他认为功德不在于造寺、布施、供养,而在于自性清净平直,不轻视一切人。提倡对人,特别是普通的穷苦人们的尊重。

实际上,慧能以一个出身贫贱的“■獠”,居然登上禅宗六祖之位,这一事实本身就富有向传统决裂的意味。以后他传教成功,声名远播,武则天、唐中宗先后下诏礼请他入朝,他都托疾不行,也说明他与那些趋炎附势、以交结权贵为荣的大和尚们不同,反映出他和他的教派的不同寻常,因而赢得了广大信众的尊敬和爱戴。

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巨大优势,使得慧能的信徒迅速扩大。他在韶州大梵寺升座说法,座下僧尼、道俗曾达1万余人,韶州刺史韦璩和诸官僚30多人、儒士30多人也来听他说法。他在韶、广二州传法行化30多年,其下弟子常不下三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