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魅力经济学
852100000170

第170章

第21章第6节调节进出口的经济手段——货币贬值

讪滴戌村位于泰国北部阳光明媚的平原上,10多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该村村民便开始自行印制货币了。当时,由于大量热钱涌向国外,泰国货币——泰铢急剧贬值。当地村民无奈之下,便通过自行印制货币以求自保,这种山寨货币上的图案是当地儿童绘制的水牛和寺院。在村子里的集市上,许多村民都用当地货币购买日用品,如新鲜蔬菜、猪肉、水果。而这种货币的流通范围还在不断扩大,甚至连附近的碾米厂也开始收这种钱。

其实,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泰国的法定货币泰铢不断贬值,导致当地村民不愿意使用本国货币。那么,什么是货币贬值呢?

货币贬值是货币升值的对称,是指单位货币所含有的价值或所代表的价值的下降,即单位货币价格下降。从国内角度看,货币贬值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是指减少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属量,降低其对金属的比价,以降低本国货币价值的措施;货币贬值在现代纸币制度下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超过所需要的货币需求量即货币膨胀时,纸币价值下降。从国际角度看,货币价值表示为与外国货币的兑换能力,它具体反映在汇率的变动上,这时货币贬值就是指一单位本国货币兑换外国货币能力的降低,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

例如,如果100美元去年兑换300元人民币,今年兑换400元人民币,则人民币贬值了。货币贬值在国内引起物价上涨现象。但由于货币贬值在一定条件下能刺激生产,并且降低本国商品在国外的价格,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把它作为反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实际上,当一种货币大幅度贬值是不是真的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贬值是否能促进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好转?恐怕答案未必是肯定的。有效贬值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两个国家、两种货币,即只有本国与外国、本币与外币,本币贬值即是外币升值。现实情况却是,目前全球有200多个经济体,出于主权的考虑,几乎每个经济体都有自己的货币,因此,一种货币面对的不是一种外币而是多种外币。外国也是一个集合概念、一个国家的外国,同时也是他国的外国,每个国家面对的是一个共同的而不是分割的国际市场,况且出口市场也并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进口国还会设置很多进口限制措施。国家之间不仅存在贸易伙伴关系,还存在出口竞争。

为简便起见,假设某一商品的国际市场只有a、b两个供应国即出口国为出口竞争关系,其他国家均为需求国即进口国,a、b各占市场份额50%。a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为改善其逆差状况,采用货币贬值政策,a国的货币贬值有效,增加了出口,而扩大的份额正是b国丧失的份额。b国不甘心份额的减少,也采取贬值措施争回失去的份额。由此开始产生一轮又一轮恶性贬值竞争,形成“贬值陷阱”。

首先,从单个国家来看,a、b两国的每一轮货币贬值都是有效的,第一轮贬值中,a国货币贬值10%,市场份额由50%增加到75%,出口需求弹性2.5(2.5=25%/10%),b国的贬值同样也是有效的, b国货币贬值10%后市场份额由剩下的25%恢复到50%,弹性也是2.5,第二轮贬值同样具有弹性,且同样有效,如此可以循环往复。

其次,从总体而言,贬值却是无效的。经过两轮甚至多轮贬值,市场份额又回到初始状态,仍然是50%对50%。再深入的结论是,这种贬值对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无效,它实际上会恶化一国的国际收支,并通过联动效应恶化所有参与恶性贬值竞争国的国际收支。经过两轮贬值后,两种货币的汇率比初始期均贬值19% (19%=100%—90%×90%),而市场份额却保持不变,即出口量保持不变,意味着两个国家的出口收入均下降19%。这种从单独一次来看贬值有效,而从总体来看贬值无效的现象,可称之为贬值陷阱。

贬值陷阱是一个怪圈,因为从每一轮贬值来看,好似效果都很明显,刺激了各国运用货币贬值政策来解决国际收支问题的偏好,而将效果不明显归咎于贬值力度不够,从而更加大幅度贬值。然而,这种货币贬值的结果却使国际收支状况更加恶化,是无效的,而且连带其他国家同陷国际收支失衡泥潭。

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某个国家的货币贬值还有可能引发周边国家的货币连锁贬值。果真如此的话,这会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轮番恶化,不仅无法刺激本国出口,反而将国内资源补贴给了国外消费者。贬值即便可以产生短期效应,但对于长期效应而言,无疑是泼瓢冷水。此外,货币贬值会刺激资金外流,一旦外资形成货币贬值预期,将会大规模流出,从而导致资本市场更加动荡,不利于经济稳定。

【相关词语链接】

货币贬值 又称通货贬值,是货币升值的对称,是指单位货币所含有的价值或所代表的价值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