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魅力经济学
852100000087

第87章

第12章第5节守夜人也会打盹——政府失灵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打破了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金融神话”。他所奉行的宽松货币政策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导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批评者认为,格林斯潘当初奉行的低利率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剩,正是这种宽松货币政导致了房地产泡沫以及次贷危机的爆发。

格林斯潘在回答美国众议院监督委员会主席沃克斯曼的问题时表示,他从自己的思路中“发现了一个缺陷”。格林斯潘说:“当时我犯了一个错误,以为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各银行和其他企业有能力保护自己股东的利益和公司内部的公正性。”格林斯潘承认他遵循了18年的“自由资本主义”指导市场的信条出了问题,并为此道歉。他承认信贷危机“与我所能想象的任何情形相比,涉及面都要大得多”。

格林斯潘也为自己辩解:“纵观当时的情况,美联储作出的哪一次加息、减息不是必要的呢?”格林斯潘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的文章中承认,他任职期间实施的低利率政策可能助长了美国房价泡沫,但他同时认为次贷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全球经济扩张,正是一段时期以来全球经济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导致投资者低估了风险。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金融危机之所以发展成为全球性经济危机,与美国政府没有很好地处理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有关。“当时泡沫破裂美国经济就应该陷入衰退,但那次衰退很短。为什么那么短?因为是美联储用降息来刺激房地产经济。”经过一年多加息,美联储又大幅度减息,基准利率从3.5%降低到过去近50年来的最低点1%。他认为,由此造成美国房地产市场一度高度繁荣,“代价是房地产更大的泡沫,泡沫破灭以后就更难解决”。随着2006年年初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次贷危机逐步显现,并愈演愈烈成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

美国的金融危机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政府失灵”的一个反映。在经济学中,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1.政府决策失灵。第一,政府决策没有达到预期的社会公共目标;第二,政府决策虽然达到了预期的社会公共目标,但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大于收益;第三,政府决策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社会目标,而且收益也大于成本,但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

2.政府机构和公共预算的扩张。由于政府官员也是个人利益最大化者,他们总是希望不断扩大机构规模,增加其层次,以相应地提高其机构的级别和个人待遇,结果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社会福利减少。

3.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由于缺乏竞争和追求利润的动机,以至于提供公共物品的出现低效率。由于缺乏竞争者和淘汰机会,公共机构低效率运转也能生存下去,这对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不利的。

4.政府的寻租活动。政府的寻租行为造成严重社会浪费。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布坎南认为在寻租行为下,“那些本可以用于价值生产的资源被用于那些只不过是为了决定分配结果的竞争”,因此,寻租行为从总体上看并没有配置价值,是一种纯粹的社会浪费。政府的寻租行为其实质量是“权力寻租”。即政府官员通过各种政府行为,对资源进行调控,以满足个人或某集团利益。加上客观环境缺乏对政府官员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从而导致社会浪费,出现政府失灵。

【相关词语链接】

寻租理论 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管制,妨碍了市场竞争的作用,从而创造了少数有特权者取得超额收入的机会。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和克鲁格的论述,这种超额收入被称为“租金”,谋求这种权力以获得资金的活动,被称作“寻租活动”,俗称“寻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