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自然辩证法纲要
8530600000015

第15章 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反思(1)

4.1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从出现了人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从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到积极能动地改造自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实现了由自然的“奴隶”向自然的“主人”的历史性转变,今天正在走向人与自然成为朋友和平等伙伴关系的转变。

1.远古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约在三四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人类。人由动物界的古猿进化而来,仅就自然属性而言,人与其他高等动物并无本质的差别,人也依赖于自然而存在。但是,就社会属性而言,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存在物有着比较大的差别。自然界中的生物进化主要是通过突变和自然选择,即通过遗传因子适应各自的自然环境而实现的,而人类能够利用自己的大脑和由其创造的文化来改变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遗传因子,从而在应付周围环境的过程中不需要通过生理突变。这一点体现在人类发展的全过程。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在技术方面取得的进步非常微小,人类几乎是在完全顺应自然环境变化的情况下生存的。只是到了距今约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不断加速的技术进步,人类才进入到狩猎-采集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人类以小规模的狩猎采集群体而存在,人类知识与狩猎采集实践混为一体,科学没有从生产中分离出来,而是以萌芽形式存在着。当时人们还没有今天意义上的价值观念、社会制度,但已出现了社会化的萌芽。在“准劳动”的过程中,人们依靠自己制造的石器、木器等工具,在住地附近收集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和猎取动物(包括水生动物)。而且,这时的人类已经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这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第一个伟大胜利。它说明了人类已经掌握了通过敲击和摩擦把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知识,也掌握了通过燃烧利用燃料能源的方法。这是人类第一次迫使某种无生命的自然力为自己服务,也是人类利用非食物能源的开始,引导人们沿着能源利用的道路一步步向前迈进,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火除了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给人类以更多的安全感之外,还大大扩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造成了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的人类向温带和寒带的迁移,使他们能够摆脱因人口增长或原居住地区食物来源减少而带来的危机。总之,这些技术工具导致了生产力的提高,使得人类可以从非洲向中东、印度、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广大区域迁移,也使得能供养的人口大大增加。

但是必须清楚,此时的人类主要依靠自己的肌肉力量来与环境抗争,应用简单的石器工具进行狩猎和采集活动,获得自然界现成的产品;此时的生产基本上只有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几乎没有物质生产。如此,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极小,远未超出自然的恢复能力,几乎像其他动物一样把自己消融于大自然之中,使得整个生态基本上呈现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三极生态相。对自然来说,此时的自然是矢然的自然,人和自然是自然的统一、原始的协调、低层次的和谐。但是,对人来说,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只能盲目地、动物式地适应自然,屈服于自然,受自然主宰;只能通过求助于超自然的存在物,求助于魔力,祈求大自然使他们的生活富足起来,由此形成以自然神话宗教和图腾崇拜为表现形式的自然中心主义的拜物观念。

2.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约1万年前开始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开始进入原始农业阶段。在这一阶段,制造工具已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制造工具的质量、功能、数目与旧石器时代相比,都有了质的进步。真正意义上的劳动也就出现了,人从动物界中分化、独立出来,从事谷物生产和动物饲养。如果说在狩猎-采集社会中,人类是依赖自然界现成的产品来维持生活的话,那么农业文明中的人类则直接以自然界为对象进行生产活动,如栽培植物、驯化野生动物等。人类已能直接从自然界获得资源。从此,人类由依靠大自然恩赐的食物采集者转变为日益摆脱大自然束缚、掌握自己命运的食物生产者,从而完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

这次革命的意义是重大的。它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了一定提高之后的产物,是人类理性的体现。之后,手工业和商业开始繁荣起来,城市化过程开始了。这一产业革命与青铜器的发明、铁制工具的制造及文字的产生一道推动着农业社会向前发展。青铜器的发明可看作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材料技术革命,文字的产生可看作是人类历史上继语言产生之后的又一次信息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永久的意义。之后,文字与印刷技术一道,使得人类可以把劳动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知识记载下来,以间接经验的形式供后人学习参考,加速了人类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智力的发展;使古人可以记载各个时代的宗教传统、社会风俗,也使口头上的神话和传说能够被记录下来,使古代的圣训和经典着作得以永久保存,从而也使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更加确切和完整,人类不同的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播和融合;使书面语言加入到以往只能借助于口头语言和动作语言进行的教育活动中,不仅扩展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而且也大大提高了被教育者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是教育史上的一次革命。

农业文明阶段,农业、畜牧业的生产是利用动植物的特性,创造适当的条件,强化动植物的生长机制,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使用的物质资源主要是水、阳光、土地,使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如风力、水力、畜力等,所使用的工具是金属犁。由此决定了这种生产方式主要是“生物型”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不大,况且那时的环境包容能力强,所以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矛盾没有激化,人和自然的关系总的来说是和谐的。

不过,和谐之中也有不和谐之音。农牧业生产冲破了自然食物对人类自身发展的限制;矿石开采和提炼技术,如青铜技术、冶铁技术等,冲破了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限制。

3.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

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理性获得高度弘扬。在机械论哲学和科学的作用下,自然的历史性和复杂性被简单取消,自然成了一个没有经验、没有情感、单调的存在,不具有自我维护、完善自身的功能。人类成了一个神性的、无畏的存在。自然在人类面前不再神秘,而是充满秩序的图景,人类在自然面前也不再毕恭毕敬。既然自然界缺乏任何经验、情感、内在关系,缺乏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志、目的;既然动植物只有肉体没有灵魂,不能感受痛苦;既然自然客体没有内在价值,只有使用价值和工具价值,所以它就没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而只是一个完全按照人类的目的被加以利用、改造、操纵、处理、统治的对象,成为人类达到目的的工具手段。

伽利略认为自然界是用数学语言写就的,自然的真理存在于数的事实之中。培根深信人类控制自然的力量深藏于知识之中,科学的作用在于运用正确的方法寻找这种知识。笛卡尔强调人的理性力量,他运用“我思故我在”的演绎推理方式,赋予自然以逻辑秩序,并把人置于中心支配地位。借助科学的力量,近代技术,尤其是机械技术获得了惊人的发展,随之建立起来的近代工业体系展示了人类征服和控制自然的巨大能力。

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成功地实现了对自然力的控制和转换。从此,机器工业代替了手工业,开始了社会化大生产过程。这意味着机器工业生产方式不再受到自然界变化的影响,而能稳定地获得物质财富。电力的使用再次显示了人对自然力的支配。它表明人类不仅能驾驭自然力,而且还能利用被改造了的自然力去控制和改造其他自然物质和自然过程。

在此基础上,原有工业部门被改造更新,一批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如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通信产业等。电力的应用带来高效益生产的大机器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营造了全新的生存环境。然而,片面地夸大“人是自然主人”的观念,片面地以物的追求为社会目标,以致不惜毁灭自然界,就会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意义上,自然界在人的影响和作用下开始异化,自然开始与人对抗。

4.2 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

1.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存在,一旦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就成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种特殊力量。与一般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活动不同,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往往是主动索取的主体性活动,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类成为这种关系中的主体,而人的认识和实践所指的对象则成为客体。这种对象性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人必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人的一切,从肉体到意识,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无不依赖于自然界,无不是在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才得以持续下来。人类的生命机体的构成依赖于自然界的物质。人要维持自己的生存、成长、繁衍后代,要进行各种体力和脑力劳动,就必须不断地从自然界汲取营养。人类要进行物质财富的生产,更离不开大自然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即使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其原材料也是由自然界来提供的。

另一方面,作为人的对象的那部分自然界也由于人的存在和活动而改变着面貌。自从人类出现以后,作为人的现实对象的自然界就不再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孤立存在,而是作为人的感性对象,作为人与之作用的对象,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而存在着,这部分自然界不仅按自身的趋势演化,而且也按人的活动指向演化。人所生活的自然界,不仅从人类出现时起就是打上人类活动“烙印”的自然界,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人类活动的“作品”。

2.实践是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的纽带

事实上,在其他自然物之间,也同样可以存在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将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和其他自然物之间的关系区分开的特殊之处,在于人和自然界之间主要是一种实践关系,即作为主体的人通过实践而有目的地、能动地探索和改造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由实践作为中介而建立起来的。这是因为:首先,人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人的第一个实践,正是这一实践使得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而成为与自然界互为对象的自然存在物;其次,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了解自然界的现象,探索自然界的性质和规律,认清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再次,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改造自然界,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实践是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实践是人具有能动性的一个基本标志。人作为有意识和有意志的自然存在物,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界的本来面貌。“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这种具有能动性的实践活动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自然存在物的主要特点。

另一方面,人又具有受动性。由于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命、意识、活动都起因于作为客体的自然界,所以人的认识、活动必然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这就是人的受动性。自然界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性,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人只能在正确认识这些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规定和协调自己的实践活动,而不能以纯粹自我规定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不能对人所具有的能动性滥加发挥。

3.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1)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以系统方式存在着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按照自己的规律而发展和演化着。作为连接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的纽带,人的实践活动是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人类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的一切活动及扩大人工自然的全部努力,就其直接目的而言,都是为了给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但是人类实践活动所导致的后果,特别是其远期的或间接的后果,却往往达不到人的初始目的,甚至适得其反。

自然界在演化的过程中,其本身存在着再生产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并时刻都在努力地吸收、净化、转换人类对环境所造成的各种影响。在人类生产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很低的条件下,人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还是有限的,在自然界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不会酿成明显的恶果,不致出现全球性的生态环境的改变,所以远古时代人和自然之间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之中。但是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的干涉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在全球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自然界所面临的问题也达到了空前的尖锐程度。现代人类对自然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不同水平上的自然平衡都濒临自我修复的极限,引出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自然灾害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