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体系的形成和确立,还受到社会整体文化知识水平的制约。一个工程技术体系中,如果主体的文化水平很低,则先进的工具、高度的自动控制、高效的能源动力和优质的材料都不可能被有效利用,即使配备得很完美,也只能闲置、浪费甚至损坏。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体系是与这些国家的国民文化素质相联系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必须同步进行人员培训,其原因也就在此。
2)技术体系的演化
技术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因此,技术体系也同样经历着历史的演化和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技术体系中的某些技术要素从主要地位退到次要地位甚至退出技术体系的行列,而另一些技术要素则会产生、兴起,加入技术体系的行列,并成为占据主要地位的要素。无论从具有全局意义的社会整体技术体系来考察,还是在一个局部、一个产业的范围内来讨论,技术体系既具有相对稳定性,也不可避免存在变革的内在因素。任何一个技术体系,在它开始形成的时候,总是具有较大的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潜力,然而这种满足社会需要的潜力并非没有极限,当社会需要不断发展超过技术体系原有的容纳极限时,相对稳定的平衡就被打破,从而导致技术体系的演化,并产生出新的技术体系逐步取代旧的技术体系。
日本技术论学者星野芳郎认为,从社会整体技术体系的角度来看,在近代技术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技术体系更迭。第一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从18世纪末开始到19世纪末。这一时期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推动下,由于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提供一种能代替手工劳动的强大动力能源,促成了蒸汽机技术的诞生。随着蒸汽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制造蒸汽机和各种工作机器所需的坚固耐用金属材料的需求大大增加,钢铁工业技术大为发展,并带动纺织、采矿、机械加工和制造、交通运输、化学工业各部门技术的变革。在第一技术体系中蒸汽动力技术是主导技术,决定着这一时期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随着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阶段向垄断阶段发展,随着社会生产的高速增长,蒸汽动力已经难以满足需要了,社会要求提供更为强大和廉价的动力能源,从而出现了第二技术体系。第二技术体系中的主导技术是电力和内燃机技术,主导技术的更替引起了原有技术体系的更替,整个技术体系发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促使一系列与电气技术相关的新材料出现;寻找制造电热设备所需要的耐高温大电阻导体,促进了镍铬合金的研制开发;铁镍合金的发现最早与寻找电灯泡中不漏气的引线相关;各类气体、液体、固体物质的电性能也因电力技术应用的需要而被发现,一大批导体、绝缘体为人们所认识并制造出来;电力的应用还带动了控制技术,一系列新兴的技术涌现产生。第二技术体系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到20世纪上半叶,而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则进入了第三技术体系时期。第三技术体系至今仍在延续,其发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的需要刺激了火箭、雷达、核能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又出现了尖端技术群,其中微电子技术处于核心的主导技术地位,并已经逐步取代了工业化时代的第二技术体系。星野芳郎关于三个技术体系更迭的观点对我们把握技术体系演变具有很好的启迪意义。
如果对技术体系演变作进一步的思考,我们还可以寻找在技术体系演变背后的若干原因。首先,技术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技术体系变革的动力来自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于新技术的需要,这种需要规定了技术体系本身及技术体系内部各类技术发展的先后序列,并引发主导技术的产生和新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其次,近代技术体系变革过程与自然科学理论的重大发现密切相关。18世纪经典力学的完成和分子热运动原理的发现,为蒸汽动力技术的出现提供了现实科学背景,19世纪中叶法拉第-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则为电力的应用提供了直接理论依据,20世纪初期以来的物理学革命和系统科学理论,则是第三技术体系得以形成的理论背景。第三,社会宏观技术体系的变革与主导技术和主导技术群的更替直接相关。因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技术代表了一定时期技术体系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决定着其他相关技术的性质和方向。
3)技术联系方式与技术结构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任何技术系统或技术体系的功能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而结构就是系统内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方式。技术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主要从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的关系上考察技术之间的联系方式,这是因为,任何技术之间的联系并不是任意的,技术之间的各种结合,都必须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符合技术目的的需要,离开技术目的的各种技术结合或者是不存在的,或者是没有意义的。
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联系会出现一个目的对应多种手段的情况。比如为了选取铁矿石这一目的,有重选法、磁选法、浮选法等各种技术手段。重选法利用比重不同达到矿石与废石分离的技术目的,属于机械技术;磁选法利用铁矿石的磁性使矿石与废石分离,属于物理技术;浮选法则通过不同化学药剂的作用让矿石与废石分离,属于化工技术。这些技术手段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在一个地方、一个企业甚至一个作业过程中以不同的组合方式采用。这是基本处于同一技术水平上多种技术手段的联系结合。还有处于不同技术水平上各种技术手段的联系。像实现控制的技术手段有人工控制、机电控制、电子程序控制和计算机智能控制等各种处于不同层次的技术,但为了达到控制的目的,这些不同水平的技术在不同的生产部门或不同企业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构成了现实的技术结构。
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联系还有一种手段用于多种目的的情况。瓦特对蒸汽机的革命性改进起初仅是为了提高纽可门机的热效率,帮助矿工抽取矿井中的水,限于作为采掘生产技术系统的一部分。后来这一动力技术手段被广泛用于其他技术目的,最终导致整个社会技术体系的重大变革。事实上,许多新技术手段刚发明时,其应用范围是难以充分预料到的,像电瓶的发明不是为了电炉炼钢,纯氧制造技术也不是因为炼钢要吹氧脱碳而发明的,但是这些手段后来都进入了炼钢的技术系统,成为其重要的结构组成部分。
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另外存在一种相互连锁的联系。
一项技术总是具有某种特定功能,可用于实现特定的目的。但这一目的有很多时候并不是或不完全是人们所期望的最终目的。例如用选矿技术选铁矿,选出铁矿以后还要炼铁、炼钢、轧制才成为钢材,才能用于制造机器的技术目的。这样,各种技术手段和技术目的之间就存在连锁关系,上一个技术过程中的技术目的会成为下一个技术过程中的手段,从而把一系列技术联系起来。在生产过程中,技术目的与手段的连锁关系的另一种形式是技术目的引发新的技术手段的出现,而新的技术手段又成为一种技术目的,引起相应的其他手段的产生。例如由于飞梭的发明,引起了纺织技术、印染技术、动力技术的变革,而印染技术又引起了制酸、制碱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生产过程中的不平衡导致了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运动,并推动了技术体系的演化发展。
相互依存和渗透是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联系的又一种形式。为了实现一种技术目的,很多情况下仅仅使用单一技术手段难以做到,从而就需要若干种技术手段通过一定的相互依存关系组合起来。例如石油化工技术的目的是生产各种石化制品,为此目的需要有耐高温、耐高压和耐腐蚀的化工机械技术,有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计量测试技术,有关于产量、质量、人流、物流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等,只有各种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预定的目的。
技术之间的联系方式决定了技术的结构,而技术结构组成是否合理,存在若干基本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①目的同一原则。各种不同的技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结成一个整体,这里的结合,都必须围绕同一目的。例如人类要实现开发宇宙空间的目的,就要把火箭技术、人造卫星技术、控制制导技术及电子、电机、通信、气象、化工、材料等相关技术组织起来,形成航天工业技术系统。
②功能匹配原则。任何一个技术体系,要达到一定的技术目的,需要把各种功能的专门技术,按照它们各自的特点匹配成一个能实现相应技术目的的功能整体。工业机器人实际上是一个由电脑控制的多功能机器装置,它需要把电子传感技术、电视技术、录像技术、图像识别和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不同功能的技术按照功能匹配原则组合构成一个技术系统。
如果各项技术之间的功能不匹配,就难以实现既定的技术目的。
③生产平衡原则。技术总是要用于产品生产之中,生产中既有产品质的要求,也有产品量的规定。为了在生产上保持均衡,技术的结构必须与之相适应。生产中因某些技术落后成为制约生产效率提高的瓶颈时,就必然促进先进技术的发明、引进和应用,以维持系统的平衡。
④社会协调原则。技术结构的形成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民族传统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采用,都应当与已有的技术基础、文化价值观念、使用新技术的人员和环境相协调、相适应。
技术结构是一种历史形态,技术的构成关系总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它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必然要在技术内外矛盾的综合作用下,随着技术整体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技术结构是技术功能的基础,技术结构的变化将引起技术功能的变化,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8.4 技术发展的规律
历史上,许多学者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技术整体的不同侧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以期认识和把握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本节将结合技术发展的史实,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介绍关于技术发展规律的若干观点。
1.技术发展的宏观规律
在内外矛盾作用下发展起来的技术,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而对社会矛盾和技术自身矛盾的理解不同,就有不同的技术发展模式提出。
日本学者石谷清平从技术结构与技术功能的矛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技术时代更替模式。石谷清平认为,技术结构决定技术功能,技术功能满足社会需要。当社会需要增加时,技术就靠不断提高原有结构框架内的单位功能来解决。而如果社会需要进一步增加,则原有的技术总是力图维持固有结构以适应新要求,这就导致技术发展的停滞状态。但是,社会对技术的需要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永无止境地产生,当原有技术功能发挥到极限而无法满足社会需要时,就必须改变旧的技术结构,开发出功能更强大的新技术。新技术诞生后结构不断完善,功能日益增强,最后取代原有技术。原有技术或者被淘汰,或者革新后继续存在发挥作用。由于技术结构与技术功能的有限性和社会对技术需求的无限性,这种新技术产生替代原有技术结构和功能的过程就构成了技术永无止境发展的石谷模式:社会需要→技术的开发和发展→新的社会需要→新技术的开发和发展……历史上当铜器功能不能满足高强度生产工具的制作需要时,铁器技术及其结构得以产生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例证。
另一位日本学者星野芳郎则从技术发展的渐进性和跳跃性相互统一的思想出发,提出技术发展阶段论。星野芳郎认为,技术发展可分为原理性发展和局部性改良两种形式。所谓原理性发展,就是为达到技术目的,技术从一个原理变到另一个原理,如把自然界的热能变为机械能,产业革命时有蒸汽机技术,19世纪又出现了内燃机技术。所谓局部性改良就是在一个原理范围内发展,如瓦特时代的蒸汽机输出功率不过10马力,而20世纪蒸汽机输出功率可达1万马力,但机械装置的核心原理未变,只是在局部有了无数改进。当社会需求的增加使得无论怎样进行局部性改良也无法满足时,就会要求新技术原理的出现,也即出现了原理性发展。新原理刚刚出现时技术一定是粗糙的,需要通过局部性改良得以逐渐完善,使原理的效能达到最大限度。无论多么优越的原理,如若没有巧妙的局部性改良,则原理还是原理,不能成为技术。然而如果只进行局部性改良,则无论如何也不能出现全面代替旧技术的新技术。当然,技术的原理性发展和局部性改良也是相对的,从蒸汽机变为内燃机应该说是原理性的发展,但又同为获得机械能这一大原理的不同方法,所以也是热能变为机械能的某种局部性改良。因而,技术的原理性发展和局部性改良之间是无限连续的关系,如同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一样,如果把一种手段当作目的看,则有达到这一目的的下一种手段,再把这一手段作为目的,也依然如此。一般技术的发展是从局部性改良开始,接着是原理性发展,然后是局部性改良过程和新的原理性发展。
这就是星野的技术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