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技万事通(时尚生活指南)
8531100000032

第32章 地学(18)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

1986年4月28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成为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核污染事故。造成31人死亡,233人受到严重的放射性损伤,附近13万居民紧急疏散,损失惨重。据前苏联官方公布的数字,损失达35亿美元,其潜在损失和间接损失还难以估计。预计有千人受辐射致癌。事故产生的放射性尘埃随风飘散,使欧洲许多国家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震撼了全世界。

莱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11月,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吨剧毒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大约有60余万条鱼被毒死,300英里内的井水不能饮用。据前联邦德国环保部门监测,流入莱茵河的有毒化学品达30多种,河中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也使沿岸居民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同时,有可能使莱茵河因此“死亡”20年。

伦敦烟雾事件

英国伦敦位于泰晤士河河谷之中,历史上有“雾都”之称。1952年12月初,伦敦上空受冷高压影响,处于无风状态,家庭及工厂燃煤烟尘大量积蓄在空中,大气中烟尘浓度及二氧化硫浓度越来越高。几千市民感到胸口窒闷、咳嗽、喉痛、呕吐,四天死亡4000多人。以后于1956年、1957年、1962年又多次发生严重的烟雾事件。英国自1873~1962年曾发生有据可查的类似的烟雾事件12起,受害人数达万人。

洛极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美国洛杉矶市依山傍海,是风景优美的滨海城市。自1936年开发石油以来,发展了军事、航空等工业,汽车数量剧增,至20世纪40年代初就有250万辆汽车。每天有1000多吨的石油废气、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铅烟等有害气体排人大气。这些气体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含有臭氧、乙醛等氧化剂的浅蓝色烟雾。这是一种对人的眼、鼻、喉刺激性很强的光化学烟雾,它不但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危害家畜,妨碍植物生长,腐蚀材料和建筑物,使橡胶老化开裂。1946年发生~次明显的危害,1954、1955年又相继发生两次较大危害,死亡400多人。

日本骨痛病事件

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原来是主要的粮食产区,1913年日本三井金属矿业公司在此建炼锌厂、炼铅厂。从1931年起就多次发现怪病,病人的手、脚、腰等全身关节疼痛,几年后骨骼变形、软化、萎缩、自然骨折,直到饮食不进,在衰弱和疼痛中死去。1955年神通川河里的鱼大量死亡,两岸稻田死秧减产。至1965年近100人因骨痛病而死亡。直到1961年,才查明是工厂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水体。人们因食含镉大米和饮用含镉的水而中毒,仅1977年12月因此病死亡就有79人。

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初,日本九州、四国等地生产米糠油的副产品黑油做家禽饲料,造成几十万只鸡死亡。

不久在北九州、爱知县一带发现一种怪病,有人开始是眼皮肿、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严重者恶心呕吐、肝功能下降,慢慢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有的因引起急性肝炎或治疗无效而死亡。同年七、八月份患者就达5000多人,实际受害者13000多人。后查明是由于九州大牟田市一家粮食加工公司食用油工厂在生产米糠油的脱臭工艺中用多氯联苯做热载体,因管理不善多氯联苯混入米糠油中,造成食用者中毒或死亡。

鳊博帕尔市毒气事件

1984年12月13日,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一家农药厂的地下储罐爆炸,泄漏出剧毒的甲基异氰酸酯,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据调查,有6000到2万人死亡,10万人可能终生残废,其中5万人可能双目失明。毒气泄漏使大批食物和水源污染,4000多头牲畜和其他动物死亡,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农业技术概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合成化学工业兴起,促进了对各种农药、除草剂和农用塑料等的研究,植物保护手段日益改进。随着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遗传工程等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开始取得成果,预示着育种技术的一场新的革命。而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在农业中的应用,则从宏观上为农业科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和领域。

与此同时,由核技术、电子计算机和遥感、遥测等提供的新的研究手段,也已经使和正在使农业科学研究更加精密化。现在,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者不但已有可能几倍以至几十倍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各种动植物产品的单位产量,有效地改进产品的品质,并极大地减轻因有害生物和不良自然条件而造成的损失。农业科学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力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农业现代化和高速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必要条件。

基因工程育出的种子颗粒。育种与栽培

种子革命

“绿色革命行动”实质上是一次X“种子革命”。美国的大豆生产,曾经因为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危害,陷入无法维持再生产的困境。当美国育种家从中国的豆类品种资源中筛选到抗病基因,培育出抗病品种之后,才使美国的大豆生产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多次进行过类似的“种子革命”。现代国际上广泛展开的生物技术研究,正在加速一场生物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它描绘了未来种子的蓝图。我国科学家按照小麦黄矮病毒基因序列,人工合成新的抗黄矮病毒基因,将其导入小麦,并且稳定遗传。这一成果,成为彻底解决小麦黄矮病之星,在基因工程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突破。它预示着基因工程将对未来的种子起到极广泛的重大影响。

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又称“营养液栽培”,指完全不用土壤而用化肥溶液(营养液)供给作物养分的栽培方法。它的优点是产量高,节省水肥,产品品质好,清洁卫生无污染,病虫害及杂草极少,便于工厂化生产。无土栽培有水培、砂培、熏炭培和喷雾培等,它可以广泛用于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育苗和栽培。

人工种子

人工种子技术到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1971年,著名的植物组织培养学家林繁最早提出了“人工种子”的术语。人工种子是相对于天然种子而言的,是指经过人工包裹的单个体细胞胚而形成的具有与天然种子相同机能的一类种子。首先应该具备一个发育良好的体细胞胚(即具有能够发育成完整植株能力的胚);为了使胚能够存在并发芽,需要有人工胚乳,内含胚状体健康发芽时所需的营养成分、防病虫物质、植物激素;还需要能起保护作用以保护水分不致丧失和防止外部物理冲击的人工种皮。

人工光照又称“人工照明”,指用人工控制光照时间、强度和波长来提高家禽生产力的技术措施。光照对家禽的性成熟、产蛋量和产蛋时间等有明显影响。为弥补自然光照的不足而人为地给予补充照明,便可延长产蛋时间和提高产蛋量。产蛋鸡一般每天给予14~16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10勒克司。

绿色革命

墨西哥的培育技术

墨西哥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从1953年始,经十余年工作,广泛刊用日本品种“农林10号”的矮秆基因源,培育出一系列墨西哥半矮秆小麦。这些品种具高产、抗倒、抗病和适应性广等优点,使墨西哥从一个小麦输入国变为完全自给的国家。其中一些品种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国家推广,大幅度提高产量,在小麦生产上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为此,小麦育种主持人勃劳格博士获1970年诺贝尔和平奖。

新绿色革命运动。

从1951年到1971年的20年中,墨西哥的技术革命使世界谷物产量增加了1倍。现在,这场“绿色革命运动”虽然已经告一个段落,但全球粮食问题目前仍然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一场以基因科学为基础的现代生物技术主导下的新的“绿色革命运动”正在酝酿一次新的突破,将很有可能最终导致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对此,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紧张地工作着,全世界的人们都在翘首以待着。

具有保健功能的彩色小麦

河南省南阳市小麦育种基地的育种专家经多年潜心研究和精心培育,终于在中国首次培育出了彩色小麦。

作为中国小麦生产基地之一的河南省南阳市,在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周中普的带领下,科研小组经过十多年的艰辛努力,采用“化学诱变”、“物理诱变”和“远缘杂交”三结合育种方法,终于在200多亩农田里长出了黑色、紫色、绿色、咖啡色、蓝色等五颜六色的小麦。其中新培育出来的绿色小麦在全世界较为罕见。

这些彩色小麦因富含碘、硒、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因此在小麦种皮上呈现出了不同的色彩;而这些微量元素对人类能起到保健作用,因而又被称为“保健小麦”。

彩色小麦一旦开发成系列彩色保健食品批量上市,可促进品种改良,带动良种生产、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收贮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及生化药品业的开发。

耐强光和高温的转基因植物

英国科学家近日培育出一种转基因植物,它耐受强光和高温的能力比普通植物要强。这一方法有助于培育可耐受恶劣条件的农作物。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在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在培育过程中并没有给植物添加来自其他物种的外源基因,而只是给植物增加了一个它本来拥有的基因。

为植物增加叶黄素

植物要有阳光才能生长,如果阳光太强烈,植物就会过量产生一种名为“活性氧”的物质,使植物叶子产生黄斑,最终卷曲死亡。通常在光合作用中,植物使用“活性氧”制造糖类等物质,如果“活性氧”产量超过需求,就会破坏植物细胞里的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

植物进化出多种方法来对付“活性氧”过多的情况,其中一种是产生叶黄素破坏“活性氧”,安全地疏散多余阳光的能量。科学家正是利用这一原理,以模型植物拟南芥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一个对叶黄素合成过程非常重要的基因,给植物增加了一个这种基因的副本,使叶黄素的产量增加。

这种转基因拟南芥在气温为40摄氏度、光照强度相当于赤道地区正午光照强度一半以上的环境中生长两个星期,明显比在同样条件下生长的普通拟南芥要健康。

水利科技建设

水利工程与技术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现代大农业的发展对水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灌溉、排水、防洪、除涝的基础上,调动自然界的大气水、地面水、土壤水、地下水的相互转化,调整农田水利设施范围内的水量平衡、水热平衡、水盐平衡,以建立有利于人类长远利益的水利环境和生态环境。为此,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水文特征、气象条件、水情动态变化规律,采取不同的农田水利措施。一般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汛期重防洪、排涝,旱季要补充灌溉;在干旱地区以灌溉为主,根据需要适当排水;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洪、涝、旱害以不同的组合出现,且常伴有土壤的沼泽化、盐碱化,所以农田水利措施要因地、因时制宜。

卫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卫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由遥测站、中心站两大部分构成。遥测站安装在野外,实时收集雨量和水位信息,然后将有关数据发送给卫星;卫星再将接收到的数据转发给设置于大型水利枢纽处的中心站;最后,由中卫星拍摄的伊泰普水电站心站进行数据处理;工作人员根据处理后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实际水情加以利用或控制。

现在的遥测站,安装在防洪设施的上游,向卫星发送雨量水位信息。太阳能光板和天线被架装在筒体外部,分别负责收集太阳能和发送信息。降水首先通过漏斗进入雨量计。翻斗式雨量计可根据杠杆原理将雨量信息传递给仪器提桶内的遥测仪。雨量数据由仪器桶内的设备处理转换成水量信息,再通过天线发送给卫星。当然,这一系列设备运行的动力来自于安装在遥测站底部的蓄电池组。中心站将接收到的水情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及洪水模型演算,得出洪峰到来的时间和流量,并进行预报。

伊泰普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是世界已建最大的水电站。它位于巴西和巴拉圭两国界河巴拉那河上。巴拉那河发源于巴西东南部,流经3000公里在阿根廷汇入拉普拉塔河注入大西洋。1973年两国政府签订协议,共同开发界河长200公里一段水力资源,修建伊泰普水电站。水电站枢纽左岸属巴西,右岸属巴拉圭。工程于1975年开工,1979年8月主坝混凝土浇筑,1983年第一台机组发电,1991年全部建成。

俄罗斯的罗贡坝

俄罗斯的罗贡坝是世界最高的土石坝,也是世界的最高坝,罗贡水电站枢纽中的主要建筑物之一。水电站枢纽位于塔吉克共和国阿姆河支流瓦赫什河上,距下游的世界第二高坝努列克坝70公里,是该河最上一个梯级。工程所在地区的岩层由砂岩、粉砂岩和泥板岩组成,地震烈度为9度。工程于1975年开工,大坝于1989年建成。中国水利工程

三峡水利枢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我国黄河中游、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山西省平陆县境内,以防洪为主,兼防凌、灌溉、发电和供水等综合功能的水利枢纽,对下游关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