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卫士回忆录:红墙警卫
8534200000022

第22章 “首席教授” (2)

我怀着既激动又依恋的心情,跑回家专门取出一本黑皮面的学习练习本,随后跑到毛泽东那儿请他题词留念。毛泽东抓起笔,想了想,便在练习本的扉页上写下了下面的两行字:

努力学习,学好后再做工作,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一九五○年七月十二日

大概因为我是毛泽东的卫士,而且又是毛泽东最信任的卫士,所以我的面子极大,一听说我要去上学了,几位中央领导干部都为我题了词。

朱总司令的题词是:

提高文化是学习一切的先决条件。

朱德一九五○年七月十三日

刘少奇的题词是:

学好本事,做好工作,不图虚名,自有你的好处。

刘少奇七月二十五日

周恩来的题词最长:

加紧学习,提高文化,不骄不躁,好好地学做一个人民的勤务员。

李银桥同志

周恩来一九五○八十二

后来,邓颖超大姐知道后,也给我本本上题道:

学好本领,做好工作。

李银桥同志

邓颖超一九五○十十六北京你们一定会非常惊叹吧!是的,当时我也非常激动、兴奋,我知道中央领导这么热心为我题词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与他们相处得好;二是他们作为无产阶级的老一辈、人民领袖,出于对我们年轻一代的关怀,希望我们成为一代既有政治觉悟,又有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带着首长们的嘱托,我满心欢喜地去补习学校上学。可是到那里一看,傻眼了:哪里是学校啊!一个空荡荡的大院,没有课堂,没有黑板。学校的学生中有老头,有年轻人,乱哄哄的。我大失所望,加之跟随毛泽东多年了,一离开他便总觉得有什么不踏实的,心里成天七上八下,于是,我硬着头皮坚持了一个星期,便回到了中南海。

毛泽东一见我,先是一愣,问清情况后,便高兴地说道:“回来好啊!回来就继续工作,你瞧,这一个星期,我也不知像是缺少了什么似的,现在你回来了,我很高兴。”

我说:“主席,我也一样,人在学校心里总惦念着您!”

“好啊好啊!”毛泽东喜形于色,过来拍着我的肩膀,一个劲地说:“我们俩合得来,合得来。”

不久,我便被提拔为副卫士长,正卫士长是警卫处处长汪东兴兼的。从那短短的一个星期,我深切地感受到我是多么离不开毛泽东呀,而毛泽东也同样非常希望我在他的身边。从那以后到1962年,我再也没有离开毛泽东。关于1962年我离开毛泽东,如果不是有人从中作梗,也许他老人家会让我伴他度过生命中最艰难的十四年。这是后话。

大概是因为我外出学习没有学成这件事触动了毛泽东,1954年的一天,毛泽东叫我与叶子龙一起到他办公室:“有件重要事跟你们说。”

我和叶子龙去后,毛泽东非常慎重地告诉我们:“最近我要办一件事,就是给你们警卫战士和身边的其他工作人员办个业余学校。这个学校的开支从我的工资里拿出。因为学生都是我身边的人,都是为我在工作,所以不能再让国家掏钱了。”

当他把这一重要决定告诉我们后,又习惯地吮吮嘴唇,说:“没有文化、没有知识建设不好社会主义。我身边的同志都是些好同志,但文化程度都太低,不学习不行。教育不普及,文化不提高,国家就永远也富不起来。”

毛泽东的这几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坎上。他老人家对我们这些普通战士、年轻一代多么关心,并且用自己省吃俭用节余下来的钱为我们办学校,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

警卫中队的战士、我们卫士班的同志,听到这个消息后,个个激动万分。

毛泽东让我们从他工资中拿出钱后,请了管理员张国兴同志为我们七十多名学生每人买了课本和笔墨、字典、地图、作业本等学习材料与用具。毛泽东又以个人名义,请来了王近山、朱进礼、周启才等五位老师,给我们教授语文、数学、地理、政治、自然等课程。

业余学校的课堂设在一溜小平房里。每天除值班人员外,大家都去上课,一般上下午各上一堂课,每堂上两小时。

毛泽东十分关心这个业余学校,有空就来转转,特别是对我们几个卫士的学习情况,他更是关心,经常要检查我们的作业本。

在卫士中间,封耀松的文化基础差些,故他的学习情况更受毛泽东的重视。有一天,封耀松从业余学校上课回到毛泽东身边,便忙把作业本交到毛泽东手上——小封今天得了一个大大的“5”。

“好么,有进步!”毛泽东知道小封开始几次吃过“0”蛋,现在能得5分了,自然喜形于色。

谁知毛泽东看着看着,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说:“你的那个老师也是个马大哈呀!”

小封紧张地凑过来,踮起脚尖瞅着作业本。那上面是这一天的作业,老师让默写白居易的名篇《卖炭翁》。

毛泽东用手指着其中的一行:“你看看,这句怎么念?”

“心忧炭贱愿天寒。”

“你写的是‘忧’吗?哪里伸出来一只手?你写的是‘扰’,扰乱的扰。怪不得炭贱卖不出价钱,原来是你给扰乱了么。”毛泽东说得幽默,小封直抓头皮窘笑,脸早已红了。

“再念念这句。”

“晓驾炭车辗冰辙。”

“这是‘辙’吗?到处插手,炭还没卖就大撤退、逃跑主义,这是撤退的撤。”毛泽东抓起他的笔,一边帮小封改正作业,一边喃喃道:“虚有5分,名不副实。”

于是,小封的作业由5分变成了3分。

“怎么样,服不服?”

“服。”

毛泽东笑了,说:“学习就得认真,我们中国的字不像洋文,一笔一画都有讲究,可不能随便少了多了。这次错不能全怪你,老师没看出来也说明警惕性不高,不过,你自己以后要提高警惕呀!”

小封赶忙点头,表示一定记住。

业余学校的同志们称毛泽东是“校长”、“第六位老师”,对此毛泽东当之无愧,因为那五位老师每人只教我们一门功课,可毛泽东哪门功课都教我们。从查字典、四则运算,到地理、历史、时事,他老人家都要为我们上课。别的不说,就那个“的、地、得”的用法,毛泽东不知给大家讲过多少遍。

业余学校从1954年开办到1957年结束,老师教得认真,大家学得努力,七十多名警卫战士和毛泽东身边的另外一些工作人员,都达到了初中毕业的文化程度,在那时,可算是“知识分子”了。

学习能如此圆满,毛泽东很高兴。他说:“课堂上的知识是有限的,你们还要学专业知识,学社会知识。一句话,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学习。学习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我们全体同志都把他的谆谆教诲牢记在心。

1957年10月2日,毛泽东给秘书林克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钻到看书看报看刊物中去,广收博览,于你我都有益。”平时,毛泽东自己就博览群书,每天除开会、看文件外,就是看书看报,连吃饭、上厕所的点滴时间也不放过。

现在中南海对外开放的毛泽东故居——丰泽园的菊香书屋,你们去过了吧?对,毛泽东进京后,直至文化大革命前,一直住在这里。这也是我跟随他老人家待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

菊香书屋是一个正四合院,东西南北四面皆有五间房。北房即正房的正中一间,是毛泽东的小会客室,靠墙摆满了书架,东面两间是毛泽东的卧室,靠北墙和东墙两面也是一排书架。这两处放的书,是我最熟悉的,因为这些都是毛泽东使用率最高,经常翻阅或查找的书籍,也有些是正在阅读的书。你们也许不相信,这中间有几部光在我背上就放过好几个月呢。那是在转战陕北时,中央机关撤出延安时能丢的都丢了,可毛泽东惟独舍不得丢他的书。于是,他的书一部分埋了起来,一部分让一个家在陕北的警卫战士用马驮到家里去保存,他那几部常用的《辞海》、《辞源》、《资治通鉴》,便随身带着。我当时就承担了这个背书任务。

北房的西头两大间屋、西房的北头三间屋、南房的西头两间屋后来全都成为毛泽东专门藏书的屋子。古人说“家藏万卷书”,毛泽东的藏书何止万卷!据我估计少说也有六七万册。你们现在去参观看到的仅是一部分,在其他几个他生前住过和工作过的地方,还有大量的藏书。

毛泽东刚进北京时,大约只有十来个书柜。后来,书慢慢积累了起来,并且有了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在丰泽园的书屋,大部分是我和毛泽东的图书管理员——曾任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的逄先知及卫士们,还有田家英秘书等同志,经过几年努力,慢慢建设起来的。

毛泽东曾打开书屋的门,对我说:“这里有不少课堂上学不到的书籍,你们有空可以自由出入翻阅、学习,但必须给放回原位上,如果要拿走就得打个招呼。”我知道,这是毛泽东的习惯,他不许随便有人动他的书,可为了我们卫士的学习,他居然作出了如此的宽谅。这使得我们卫士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越的条件。毛泽东一生爱书,爱读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版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使他有了近百万元人民币的稿费,但毛泽东并不把它当做私有财产,除了买书和资助别人外,都交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保存,并且从不随便作他用。

在毛泽东的关心和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我们卫士班的同志也养成了自觉的学习习惯和良好风气。

解放后,毛泽东身边的卫士换过几次。凡每次新来卫士,毛泽东总是很关心这些虽然参加工作,但年龄还都在“孩子”行列的小卫士们。

有名卫士,平时毛泽东很喜欢他,这位卫士也铁了心在毛泽东身边做事。可是老人家舍不得耽误别人,便提出要送这位卫士去上学,偏偏这个卫士借理由不想走,毛泽东半是爱抚、半是责备地说:“你呀,就是没志气。跟我在一起,我当然不反对,可我不能耽误你呀!总不能让你一辈子跟着我呀!好吧,我们订个协议,等你什么时候想上学了,我一定再送你去。但是,在你不想走之前,你得完成我给你定下的学习计划。”就这样,毛泽东专门为这位卫士定了个学习计划,并且经常督促检查其学习情况。后来,这个卫士年龄也大了,要结婚了——除我这个卫士长以外,一般来说,卫士一结婚就要从事其他工作了,这位卫士要离开毛泽东之前,他老人家说:“几年前我们有约,现在机会到了,我还得送你上学校学习。”就这样,在毛泽东的亲自关怀下,这位卫士和他的新婚妻子,两人一并被送到了人民大学去学习。

“你们哪,都得向张宝金学习!他就是有志气有出息,在大学里学习好,很有上进心。”

张宝金曾是毛泽东的卫士,工作一般,在香山时,因为劈木柴吵醒了毛泽东,受到了毛泽东的批评。但这个同志爱学文化,这一点他在我们卫士中很突出,毛泽东非常喜欢。后来毛泽东送他上了大学,成绩不错,张宝金在上学期间,逢节放假都回来看望毛泽东,毛泽东每次必见,再忙也跟他聊上一会儿。因此,毛泽东总是在我们卫士面前提起这位好学习、好上进的同志,并一再要求我们向他学习。

“我十几年在毛泽东身边,看到来他身边工作后来又离开他的卫士和警卫战士一茬又一茬。毛泽东从来没有对这些同志日后的工作安排或者职务问题有过半点照顾,或向有关部门暗示过什么,倒是一再强调‘你们要夹着尾巴做人’、‘不要一张嘴就是我是毛泽东什么什么人’、‘我是历来反对在我身边工作的人做大官’之类的话,但惟独在学习问题上,他老人家不论对谁都关心备至。后来离开毛泽东的卫士封耀松、田云玉、李连成等,毛泽东都把他们送到大学去读书了。就连在他家当阿姨,后来成为我爱人的小韩,也是毛泽东亲自过问上了人民大学。这就是毛泽东对我们年轻一代所用的一片苦心。”卫士长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