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战国那些CEO们
8549900000042

第42章 最是那回眸一笑 (1)

一、最新版市场分析报告

齐威王在位三十六年,其中前几年充分享受了董事长的特权,吃喝玩乐,极尽奢侈;后三十多年,充分承担起了董事长的责任,脱胎换骨,终于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到他去世前,他连续两次分别在桂陵和马陵,打击了当时的老大——魏国的嚣张气焰,连胜魏国,带给齐国的只是有名无实的荣誉,齐国的地盘并没有扩大,实实在在的好处却给了秦国。

马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41年,之后魏国实力大衰,一直虎视眈眈的秦国瞅到了下嘴的机会,连续攻打魏国:公元前330年,秦国大败魏国,魏国割河西、少梁给秦国;公元前329年,秦国收购了魏国的汾阴和皮氏分公司;公元前328年,秦国攻取魏国的上郡。自打收购了魏国的河西分公司,秦国就打开了窥视东方六公司的门户。在这之前,秦国如果想出函谷关,必经河西之地,现在河西分公司归自己掌控,也就是说秦国随时可以便利地东出函谷关,征伐其他公司。

就这点来说,齐国跟魏国当年的争雄,恰恰给了秦国趁势崛起的机会。而秦国也很好地把握了这个机会,并且制定了相当精准的对外市场计划——稳住齐楚,蚕食魏、韩、赵。大概也就是在公元前330年前后,东方六国发现了这个问题。弄了半天,我们都白忙活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于是六家公司开始商量联手对付秦国公司,把失去的从秦国要回来。但是这个问题就像癌症,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这时的秦国已经占据了心理上的优势,好整以暇,窥探着每家公司的破绽,然后精准地上来就是一口。

也是在这个时候,秦国还做了一件事后看来相当正确的事——撤掉公孙衍,任命魏国人张仪为CEO。他的大名如雷贯耳,他就是战国最著名的连横策略主张者。张仪当上秦国CEO后,一直致力于瓦解六家公司针对秦国的合纵行为。他瞅准的却是自己的母公司——魏国。就这点来说,魏国确实踩到狗屎,倒了大霉。

公孙衍又是谁呢?其实公孙衍跟张仪一样,老家也是魏国的,出道比张仪还早。商鞅被车裂后,秦国就任命公孙衍为CEO,沿着商鞅的路线继续实行改革开放。也正是这个公孙衍帮助秦国占领了魏国的河西门户。失去了河西后,魏国鲜血淋漓地意识到了秦国的威胁,于是重金贿赂自己的老乡公孙衍,让他顾及同乡情深,帮帮魏国。公孙衍收了魏国的礼,就劝秦国掉转进攻方向,暂时放开魏国,转而去西面、西南消灭秦国的后顾之忧——巴、蜀。

恰在这时,张仪来到了秦国,凭借着那两片惊天地泣鬼神的嘴皮子,把利害得失给秦惠文王这么这么一说,惠文王也不是吃素的,随即明白了公孙衍的把戏。于是秦国宣布解雇公孙衍,任命张仪为CEO。这是公孙衍、张仪的人生转折,也是秦国小宇宙开始爆发的转折。

公孙衍因为魏国的贿赂下了岗,他无处可去,只能投奔自家公司魏国。还算不错,魏国让公孙衍在公司重新上了岗,当了一个部门经理。秦国铁定是回不去了,公孙衍为了巩固自己在魏国的地位,想到了一个办法:联合其他公司,一块对付秦国的威胁。这就是合纵论的最初雏形。

公孙衍可以说是一位相当有水平的能人,他能就能在看清了当时的大形势,也看清了以后的大趋势。

当时的大形势就是:秦国对其他六公司的威胁越来越大。

当时的大趋势就是:单靠某一家公司已经无力对抗秦国,六公司必须联合起来。

于是,公孙衍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合纵”这场大运动中。

为了破坏六公司的合纵,秦国CEO张仪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连横”这场大运动中。

二、搞笑的合纵

确认了大方向后,公孙衍就马上投入了行动。他把自己“合伙欺负人”的这个理论首先在赵国身上牛刀小试了一下,成功地说服了齐国的田朌,和魏国一起去赵国打了个胜仗。得胜后,公孙衍心里很高兴,看来“合伙欺负人”是行得通的,也必将适用于秦国。但是他这个实验产生了巨大的蘑菇云,当即引起了秦国的警惕。秦国马上猜到了这位曾经的秦国公司下岗职工的意图,于是派张仪软磨硬泡,拉拢齐国和楚国两家最大的公司,以图破坏公孙衍的合纵新招。

公孙衍没办法只好去找了几家小公司凑数,在公元前323年,魏国、燕国、赵国、韩国、中山国五家公司举行了隆重的“五国相王”典礼。典礼上,五家公司签署了共同宣言,承认彼此称王的合法性。这次活动,在名义上完成了一次合纵。但是齐楚的缺席,使得这次活动的权威性和声势都不够。因此魏国董事长对齐楚很有意见。

秦国见分化起了成效,马上又出了一招,釜底抽薪。张仪借调停齐楚和魏国的关系,跟魏国董事长见面,拉拢魏国加入了秦韩联盟,共同对付齐楚。魏国董事长本来就对齐楚有意见,在张仪那张神嘴的劝说下,魏国放弃了合纵的政策,加入了秦韩联盟。魏国作为发起人,居然临时反水,这招釜底抽薪,张仪够狠。但是,更狠的还在后面。

过了一年,公元前322年,田婴出任齐国CEO,开始走上了个人权力的巅峰。也是在这一年,秦国为了进一步瓦解合纵,给出了历史上最最毒辣的一招,堪称“无间道”的经典案例:秦国“辞退”了张仪,紧接着张仪凭借魏国董事长对他的信任,成功挤掉了魏国CEO惠施,自己鸠占鹊巢当上了魏国的CEO。实际上张仪此时脚踏两只船,明里是魏国公司的CEO,暗里仍旧是秦国实际的CEO。

公元前320年,齐威王去世。秦国这时已经成功拉拢了韩魏,打通了东进的道路,于是当年秦国借道韩魏,东征齐国,试探水深。结果齐国的章子很轻松地搞定了远道而来的秦国。魏国见形势对合纵方有利,认识到了错误,重新回到了合纵的队伍。魏国这棵墙头草,比起当年的郑国来,简直不分伯仲。张仪此时留在魏国已经失去了意义,他干脆脱掉羊皮,回到秦国继续当CEO。张仪走后,魏国任命公孙衍为CEO,这标志着魏国彻底回归了合纵。秦国先后这几手耍得实在漂亮,魏国就跟白痴一样,被耍得团团转。

总之一句话,齐威王折腾了三十多年,胜多败少,后人也给了荣誉无数,崇拜若干。但是,齐国的小小得意却只是在为秦国的辉煌做铺垫,他在位的这三十多年,秦国从不被重视的一家公司,崛起为所有上市公司心腹大患。从威王五年,秦国任用商鞅搞改革开放,直到威王三十七年去世,六国不得不合纵抗秦,这就是三十年的大趋势。

如果说此时的上市公司,谁有冠军相的话,大概就是秦国、齐国、楚国了。至于谁是最后的冠军,就要看每家公司自己的造化了。

齐威王走后,儿子齐宣王即位。元年,无大事。宣王二年,是个大事年。

首先说说最北边的燕国,这时的董事长燕王哙不知道中了哪门子邪,居然想学古代先贤,在公司实行禅让制。他要把董事长的位子让给公司的CEO子之,子之也不客气,欣然笑纳。就这样,燕王哙和子之的位置调了个个儿。从当时的民主水平看,这纯属没事找事,给公司添乱。

接着,魏国CEO公孙衍继续高举合纵大旗,在他转正后的第二年,就发起了一次超大规模的市场行动,组织六国联合去搞秦国。可是公孙衍在提议设立“六家联盟总盟主”的位子时,出了纰漏。各家参加合纵的董事长自己不好意思说想当总盟主,于是都让头号合纵积极分子公孙衍做主。谁承想,公孙衍也不搞个民主集中制讨论一下,他自己大嘴一张,推荐楚怀王为盟主。

咱都知道,楚国向来实在,给啥要啥,不给兴许还抢呢。楚怀王对这个名头照单全收,连声谦让都没得。这当然引起了宣王的不满。齐国公司当时在整个证监会,那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公司。虽说这时秦国势头已经很猛了,可是齐国的实力丝毫不在秦国之下啊。一米多高的豆芽,你愣没看见这棵菜!岂有此理。所以当其他公司出人、出钱的时候,齐国出了一堆吆喝,站在五家后面大喊:冲啊,上啊。自己一个大子儿没出,一个人没上。少了齐国的参与,合纵的效果也只限于声势了。很快,一帮乌合之众被精干的秦国一一击破,所有人都失去了一次最好的压制秦国的机会。

这次合纵的松散,已经预示了六国永远不可能在秦国面前体现出团队凝聚力。他们各自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儿,咔咔响,可就是没人想想“合纵”这盘大棋。不但如此,大家吃了败仗回来后,都一扫颓废的精神状态积极,开始内耗。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齐宣王紧紧揪住了公孙衍的工作失误,怨恨他没提议自己当盟主,拉上宋国小弟,一起找借口攻伐魏国,直至吞并了魏国的观泽分公司,这才心满意得地作罢。

一群“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伙计,怎么能抵挡住秦国的虎狼之师?

眼看着六国合纵散了伙,秦国趁火打劫,猛攻韩、赵,蚕食鲸吞,锋利无比。这就是宣王即位前几年的大概情况。一句话:六国乱且散,秦国坐收渔利,益发壮大。

三、致命的梁子

上节提到过,燕王哙画虎不成反类犬,把董事长的位子让给子之后,燕国公司上下一片埋怨,员工人心离散。这些人里面谁最急于改变燕国公司的现状?当然是燕王哙的儿子,燕太子平。如果不搞掉子之,那么眼看着到手的法定继承权就白白成为别人家的了。这事搁到谁身上,谁都一千个一万个不爽。我们得充分地换位思考,理解一下这位可怜的太子。他当然没闲着,老早暗地里积极筹备,等待时机造反。

齐宣王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嗯?机会啊!你们几个不识好歹的家伙不是觉得齐国当不了你们的老大吗?我偏要主持一下公道,给你们看看。宣王暗中联络上了太子平,明确地释放出了支持他起事的信号。太子平当然非常感激。就算日后事成了,齐国伸手要点东西,也是值得的,相比于失去整个公司来说,让出小利又算得了什么呢?宣王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这事要是成了,太子平一定会老老实实做齐国小弟的;如果不成,燕国公司必然更加衰弱,说不定我可以一举收购了。于是,双方达成了默契。

太子平有了齐国在背后撑腰,很快就跟公司的一个心腹经理一起发起了进攻。可是子之在公司多年的积淀不是盖的。双方你来我往,乱糟糟地斗了几个月,把整个公司糟蹋得仪容不整,一副破败模样。燕太子的手下被子之尽数剿灭,这次夺权宣布失败。而宣王的救兵到这时都还未到。

齐宣王不是不想出手,是还没到时候。这年合纵失败后秦国以讨伐公孙衍为由马上出兵攻打魏国,公孙衍无奈只好出逃到韩国。魏国再一次成为墙头草,倒在秦国的怀里,跟秦国一起去韩国追杀公孙衍,实际上秦国才不在乎一个小小的公孙衍呢,这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

韩国告急,派人四处去找昔日的合纵伙伴,求他们出兵救命。齐国也接到了求救信,宣王本来是想派人过去主持正义,让各家看看自己的老大潜质和实力,让大家后悔当年没推举他做总盟主是瞎了狗眼。但是齐国公司的一个经理田臣思有更好的计策,他劝宣王这么这么这么办。宣王听了田臣思的这个策划方案,当即表示赞赏。于是他告诉韩国,齐国不日就将派人前去帮忙,等着吧。而其他公司,比如赵国和楚国,果然不出田臣思所料,很快就出兵前往韩国救火。齐国也尽起精锐,由章子带队从公司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此时的情况是,秦、魏攻韩,赵、楚救之,这五家是没工夫搭理别的事了。而燕国内乱自顾不暇。如果此时齐国令派出去的人马掉转方向,一路向北,会是什么结果?很明显,燕国要完蛋了。而这恰恰就是田臣思给齐宣王出的市场方案,一流啊,超一流啊。

当章子一队人到了燕国后,燕国员工早就盼着有人来结束公司内部的这一切。他们居然毫不防备,大开门户,就像迎接大救星一样。章子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完全占领了燕国。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此时居然像一头温顺的小动物,任人宰割。燕国的子之、燕王哙尽数死于这次兵戈。燕国内外无主,毫无疑问,燕国公司已经被齐国完全掌控了。

帮燕国灭了子之后,齐国丝毫没有要罢手回去的意思,也不扶正一个新董事长。看这个情形,齐国不是来给燕国主持正义的,是来趁乱收购燕国的。燕国的员工这会儿想明白了。为了打虎,放进了一群狼来。燕国员工不干了,趁火打劫,这买卖便宜的。好歹燕国公司也位列七雄啊,别管是不是狗熊的熊。你齐国这么轻巧地就想并购咱燕国,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于是燕国员工反了。

紧接着,其他五雄也不干了。好你个齐国,我们五家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你趁机捞了个超大的便宜,那哪成啊?你齐国赶紧撤,否则,哼哼,打你。尤其是秦国,反应最激烈,叫得嗷嗷的,他忘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话,哦,对了,那时还没有这句话。外部舆论压力太大,再加上人家燕国内部的反对,宣王考虑再三,决定从燕国撤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