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会见基金领袖
8551300000018

第18章 高玉良篇 (2)

高良玉:确实有不少比较优秀的基金经理现在跳槽到私募基金。这种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同样的投资运作,得到的回报报酬是不一样的。谁都会算这个账,所以就有不少的基金经理,特别是那些既有融资能力又有资金实力的基金管理人员,选择去做私募。

南方基金较早注意到这种情况,我们觉得这个现象难以回避,在相同的压力之下,不同的利益驱动大家都会做出一个有利于自己的选择。我们从2005年开始,用长期合同的方式来约束员工跟公司的关系。这种长期合同类似于俱乐部转会制度。我认为,公司认为谁是一个值得长期拥有的员工,那么就跟他签一个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合同,签了这种相对长期的合同以后,员工跟公司的关系就固定下来了,这在合同期内有利于稳定基金经理的行为。以前,公司与基金经理间的合同是每年签的,起不了任何保护的作用。

事实上,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在制度上做一些改变。我个人认为,做私募的收入很高,基金经理转投私募的趋势是阻拦不住的。那么公募基金能不能也做出类似的制度安排,来提高基金经理的收益?其实也是可以做到的。因为我们现在的利益分配基本上是支付人员工资和税收之后,有一块税后利润是属于股东的。那么如果我们能够在公募基金里跟股东做合理的分成,即收入的一部分是属于股东的,另外一个部分属于公司的费用和员工的绩效。如果能够有明确的比例关系,在属于员工的比例之内,完全可以拿出类似私募基金的激励办法来操作。这样,也能够起到稳定基金经理队伍的作用。

做基金投资的波段操作其实是划不来的

主持人:2007年一季度,基金集体跑输大盘,大多散户取得超越大盘的收益后,心态有了变化,觉得基金的价值投资、专业技术无非如此,自己做一样能赚钱。而从“5?30”开始的深幅调整,许多中小投资者的信心遭到了沉重打击。特别是一些基金重仓的蓝筹体现出的抗跌性,使得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策略。从你们的实际运作中,能否感到中小投资者跟基金的关系会发生变化?

高良玉:现在市场的波动性比以前大了许多,所以在这种恐惧之下有很多基金持有人选择了离场。不过,从目前的基金规模来看,还是有更多的投资者选择购买基金。因为市场本身是波动的,基金持有人在波动中去选择时机是比较困难的。我个人的观点是,基金是不能光靠选择时机,我们一直教育投资者长期持有一个产品。事实上,赎回的资金并不见得有更好的收益。当然,有一种可能是你选择赎回是对的,暂时回避了风险。但是做错的概率也比较大,把钱拿回去存在银行里面实际上没有增值,过了一段时间市场发生新变化的时候,就可能措手不及。可见去做基金投资的波段操作其实是划不来的。所以我们希望投资人把闲钱放在基金里面,然后以比较长的时间段来看待收益。而不是说短期我看到市场涨了我买,市场跌了就赎回基金。

主持人:快速的申购和赎回是否也使得投资人很难分享基金收益的全部甚至是主要的部分呢?

高良玉:正是如此。其实有很多投资人部分地把基金当做股票来炒作。有些人炒股喜欢做短线,快进快出。这样,他有可能在公司业绩储存阶段就抛掉了筹码,当然,他也许赚了10%、20%,但最后,100%却没有赚到。基金也是如此。所以,我觉得基金持有人由于专业的能力以及掌握信息的程度,很难去选择最佳的买卖时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资金放在基金里长期持有,如果你信任这个公司,喜欢这个产品,你就长期持有。

把闲置资金更好地运用到资本市场

主持人:很多国外的研究人员对中国市场的现象感到不解:中国经济一直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2001年以后,可是证券市场却没有成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那么,经过股权分置改革以及目前机构投资者壮大以后,市场是不是会比较有效地反映宏观经济的增长,还是两者之间很难有一个完全的正相关关系?

高良玉:这跟机构投资者壮大与否关系不是太大。我认为这跟资本市场上的上市公司数量有关。2000年以前,代表着国民经济主流的一些公司在上市公司中的比例是很低的。反过来,我们上市公司占GDP的比例可能还不到30%。那么,国民经济增长的成果在股市里只得到了很小的体现,甚至没有体现。

现在不同了。根据统计,上市公司的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0%,主流的公司大部分已经进入了市场,他们的表现一方面代表着GDP的增长,另外一方面,他们的表现一定会支撑市场的表现。所以,随着更多的蓝筹公司的上市,上市公司、股票市场一定会成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主持人:南方基金管理公司2008年就成立十周年了。你如何去展望未来?也许不要说下一个十年,未来三五年内,你对中国基金业的整体发展以及南方基金的战略前景如何看?

高良玉:我们对基金行业发展充满信心。因为我觉得现在基金发展的规模还远远不够,离广大投资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还有大量的储蓄存款、低成本的存款在银行休眠了,这些资金实际上不应该只享受这么低的利率。所以我觉得我们承担的任务是:在中国社会资本化过程中,我们有能力、有义务把这些闲置的资金更好地运用到资本市场,来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成果。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对基金业的发展有很大的预期。南方基金生逢其时,在如此良好的环境下,我们一方面扩大产品分布,另一方面加强人员的培养,希望能有更多高水平的专业投资人员能够为持有人服务。同时我们也在其他服务方面提高水准,使得南方基金成为一个多品种、全方面提供服务的大型基金公司。

主持人语

高良玉:没有无缘无故的牛市和熊市

访问高良玉那天,采访结束后聊天的时候,他对我说:“市场的估值到底高不高,我们公司内部也是有分歧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觉得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个讲话慢条斯理、不喜欢接受采访的人,内心里是个乐观主义者。在当时,泡沫论已经在市场中流行了。

后来,南方基金公司的人告诉我,即使熊市的时候,高良玉也很耐得住性子。他的口头禅是:“市场跌到一定时就有机会了,没有什么必要悲观!”他经常要研究员去研究具体的公司,而对指数涨跌不要过分关注。他认为:“没有无缘无故的牛市和熊市,牛市是一种结果。所有参与者都有热情去买,参与度高了,自然就涨了,涨了牛市就来了。而长期来说,市场的走向还是取决于市场提供的公司的质量,能否给投资者一个高的回报预期,如果回报预期高市场就好了。”他发现熊市中,质量好的公司跌幅仍然不多。

只要有好的公司,就不该对证券市场失去信心。在高良玉看来,市场有不确定性,去预测整体不如仔细研究公司,预测整体市场等于算命,没有人看得清楚的;而个体、局部是可以预期的。

由于把对单个公司的研究看得如此重要,高良玉甚至很极端地说过一句话:“没有投资,只有研究!”所谓投资,只是研究最终的一个程序,一道工序,很难想象没有研究凭什么去投资。“这就像踢球一样,研究就是从后场带球一直带到前场,投资就是临门一脚。”

在基金圈子里,经常有人谈到南方基金重仓中信证券和中国船舶大获其利的故事。高良玉认为,这都是研究的结果。2006年初,市场上还找不到什么推荐中信证券的投资报告,而南方基金经过独立研究,认为从历史经验看,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历长期熊市后的爆发性大牛市初期,配置证券类股票会比配置银行股有3~5倍的超额收益,于是从2006年建仓到2007年,获得20倍以上的收益。中国船舶并不是南方基金最早发现的,当2007年中国船舶公布整体上市计划,所有信息全部明朗后,南方基金从50元到60元之间开始建仓投资。这个价格已经很高了,但是后来一直涨到300多元。这两个例子,一个反映的是没有人关注时的独立性判断力,一个是得到信息时的专业决断力,都是研究的结晶。

到了2007年下半年的牛市狂欢阶段,基金规模飞速扩张,南方基金却没有大力去推进持续营销。高良玉说:“在快变天的时候,牧羊人还把羊往山上赶的话,虽然羊还会吃上几口草,但接下来就会损失巨大,这时候就需要正确的引导。”

对于2008年的市场,南方基金认为,大农业板块是2008年超额收益板块的重要候选对象之一。因为当工业乙醇打通了油价和农产品价格之间的通道后,廉价农产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此外,奥运、医改中都蕴涵着一些超额收益的机遇。

南方基金认为,2008年的股票投资,外部经济因素的影响(如次贷危机),只能对我们的市场形成一定拖累,但不会逆转A股投资的趋势。最大的不确定性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内部,如加强调控的措施。从总体看,A股市场单边大幅上扬的趋势将削弱,但是股票投资仍然是具有吸引力的资产。这里的不确定因素就是通胀如何发展,以及相关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