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世民管理日志
8551700000019

第19章 六月 扬人之善 (2)

“正人先正己”,唐太宗教育臣下仰慕学习历史上的贤臣,与一般帝王每每敦促大臣们尽心尽职,看起来并无二异。但是,唐太宗此举令人叹服之处在于,他做到了正人先正己,既然自己已经做到了向明君学习,那么,臣下当然有义务好好效仿贤相了。如果放在今天的管理学领域,唐太宗此举要比今天许多管理者高明得多,无数的管理者习惯于要求员工,而自己反省却不足。因此,这样的说教根本无法让员工信服,当然也就没有任何效果可言。三是唐太宗真实客观地告诉臣属,仰慕前人并非全在于为公,还在于保存自身。正如当下管理者往往要求员工只为公司贡献,而不去考虑员工自身利益一样,这样的宣传无法提高员工积极性。太宗把臣下自身利益摆在了正确的位置上,这时,这种仰慕前人的号召就不再是纯粹的口号了。号召员工向有成就的杰出人才学习时,首先需要自己摆正心态,只有敢于承认自身不足,才能真正把慕贤思想贯彻到位。同时,要把这种仿效学习和员工们自身利益关联起来,不要流于漂亮的口号。

星期三理国

要道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贞观政要公平第十六》【译文】臣听说,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公平正直。帝王们为了实现治国的目的,往往不惜玩弄权术,甚至实施政治阴谋,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刘邦、朱元璋的诛杀功臣,无不充满着血腥。相对于历史上这些富于算计和阴谋的政治家而言,唐太宗继承皇位本身就是一次巨大的政治阴谋。“玄武门之变”在为唐太宗夺得帝王宝座的同时,也给他蒙上了不光彩的一面。作为唐太宗最得力的谋臣房玄龄,当然对于主子的为人心知肚明。因此,当唐太宗大讲治国之道,表白自己如何效仿仰慕此前圣君,并劝勉臣子们也像他一样仰慕效仿前代名臣之时,房玄龄聪明地回答说,治国之道的关键在于公平正直,其中大有深意。

一方面,房玄龄的主观意图在于告诉唐太宗,想让国家太平久安,帝王必须保持高洁的品格,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才是帝王治国之道的根本。另一方面,房玄龄在客观上揭示了帝王治国之道的一个秘诀,那就是企图通过政治欺骗、阴谋权术来实现国家太平的思想,也许在短时间内有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靠不住的。现代商战中并不乏商业欺骗、物质诱惑等不光彩手段,其中固然有许多成功人士和成功企业。但是,在市场规律约束下,这些终将露出破绽并失败。究其原因,没有懂得房玄龄劝谏太宗的“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应该富有智慧,但是不应该把聪明用在玩弄权术、欺骗阴谋上。正直的品格固然不能为企业带来一时的效益,但是,最终会被市场认可。

星期四善善恶恶

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善善明,则君子进矣;恶恶著,则小人退矣。——《贞观政要公平第十六》【译文】臣听说做君主的关键在于喜欢好的而厌恶坏的,亲近君子而远离小人。鲜明地喜欢好人好事,君子就会进用;明确地反对恶人坏事,小人就会退缩避让。君子对待好人坏人的态度,一方面,直接关系到选拔任用人才是否恰当;另一方面,与君王个人品性道德也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作为唐太宗的得力助手和主要谏官,魏徵的谏言可谓关涉整个大唐帝国政策的实施。

当时的唐太宗正为宦官常常蒙蔽君王甚至违法乱纪而气愤不已,魏徵提出杜绝宦官外出办事的建议,无疑解除了唐太宗的心腹大患。这是魏徵谏言“善善恶恶”的现实背景。在魏徵看来,君主应该亲近善人、远离小人,因为这不仅可以让宦官充当使者的恶劣作风被有效压制,还可以在全国形成善人进用、恶人退缩的良好风尚,其意义当然远非用人是否得当可以涵盖的。事实上,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者,往往面临着类似的问题,领导者因为种种原因信任了小人,远离了德才兼备的人才,导致的结果并不是一个职位被荒废,而是整个团队风气的败坏。不要把亲近贤才、远离小人放在口头上。首先需要学会如何辨别和区分哪些是善人、哪些是恶人。在区分辨别善恶的基础上,摆脱情感喜好,坚持善善恶恶的用人原则。

星期五慎待小善小恶

小人非无小善,君子非无小过。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铅刀一割,良工之所不重,小善不足以掩众恶也;白玉微瑕,善贾之所不弃,小疵不足以妨大美也。——《贞观政要公平第十六》【译文】小人并非没有小小的长处,君子也不是没有一点点的小错。君子小的过错,就好像是白玉上小的瑕疵;小人的一点长处,就好像用铅刀割一下的效果。铅刀割一下的效果,良匠并不会重视,因为一点的长处不足以掩盖整体的缺陷;白玉虽然有小的瑕疵,精明的商人并不会因此抛弃它,因为小的瑕疵不足以影响美玉整体的美。人无完人。虽然这个简单的道理谁都明白,但是,真正能够在现实中实践这个思想的,往往非常困难。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要受到自己情绪好恶的影响。即使知道某个人是小人,但是,因为个人主观情感的喜好,却偏爱之。

同样,即使知道对方是君子,也很可能因为自己对这个人“感觉不爽”,往往避而远之。另一方面,人的相貌丑俊、性格好坏、能力高下等,并不因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分而泾渭分明。让我们理性接受的君子,往往引发我们情感上的失望;让我们排斥的小人,往往春风得意。如此看来,房玄龄给唐太宗的上述谏言,具有特殊的启示意义: 一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小人和君子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我们都会耳闻目睹。君子非圣人,不能避免过错;小人非魔鬼,也不乏小善。如果我们仅仅根据他们表现出来的小恶小善来判断他们,就掩盖了他们的本质。二是人的道德品行与功过无关。人们常说勿以成败论英雄。但是,成败功过对每个人的形象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往往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把道德品行和事业成功画上等号。房玄龄的话足以让今人对此警醒。要看清员工的两张“面孔”: 一是人品道德的面孔,二是能力的面孔。既不要被工作上的小恶、小善而掩盖人品,也不要因为人品而完全取代工作上的功过。

第三周星期一扬人之善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闻恶必信,则小人之道长矣;闻善或疑,则君子之道消矣。——《贞观政要公平第十六》【译文】君子称赞别人的好处,小人攻击别人的缺点。听说别人的缺点就深信不疑,这样小人攻击别人的手段就增长;听说别人的优点就感到怀疑,这样君子扬善之道就减少了。君子扬善,小人施恶,魏徵对唐太宗的谏言,其实早已经是中国数千年经验的总结。因此,魏徵所言的第一层意思仍然属于“旧事重提”,问题的关键在于魏徵劝谏的第二层意思,即对待善恶的不同态度对君子和小人之道的影响十分深远。一是“闻恶必信”。对于他人身上缺点的言论,人们往往深信不疑,唯恐避之而不及。即使是君王,也难免落入俗套。但是,魏徵此言的适用范围,显然超出了帝王个人。

我们身边每个人,固然不能说个个听到他人缺点就深信不疑,但是不乏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津津乐道的人。由此导致的后果则是“小人之道长矣”。既然大家都对他人缺点感兴趣,那么,小人们的谗言攻击自然有了滋生的土壤和广阔的市场。二是“闻善或疑”。人们往往出于妒忌自私之心,对于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多有怀疑。长此以往,君子之道被堵塞,小人嚣张气焰日炽,最终往往是“君子之道消矣”。任何一个团队内部的人际关系都并非铁板一块。对于相互攻讦之言,管理者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魏徵向唐太宗提出的“扬人之善”也许可以提供足够的借鉴。君子成人之美。除了当面肯定员工的成绩,还应该在私下里多夸耀员工的能力和品德,塑造整个团队扬人之善的良好风气。对待他人反馈的员工们善恶的评价,不能听到员工缺点的评价就深信不疑,而听到优点的赞誉就怀疑是否是编造的。

星期二同德

夫以善相成谓之同德,以恶相济谓之朋党,今则清浊共流,善恶无别,以告讦为诚直,以同德为朋党。以之为朋党,则谓事无可信;以之为诚直,则谓言皆可取。此君恩所以不结于下,臣忠所以不达于上。——《贞观政要公平第十六》【译文】用善相互成全叫做“同德”,用邪恶互相帮助叫做“朋党”,现在却清浊合流,善恶不分。把告密攻讦他人当作诚实正直,把同心同德看作是结党营私。把同心同德看成是结党营私,就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没有什么可值得相信的;把告密攻讦他人当作诚实正直,就认为他们所说的话都可以听取。这样就会使得国君的恩惠不能施行于臣下,臣下的忠心也不能表现给国君。同心同德对于治国之道的意义不言而喻。魏徵提出的同心同德,其意义可以分成如下几个层面: 一是同德。在魏徵看来,君臣同僚之间都采取善意的态度成全对方,是为同德。

这里重要的不是相互帮助,而是帮助者之间坦荡无私。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帮助对方往往意味着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失。所以,成全对方无疑是把整个团队看成一个整体,把自己的利益融入整个团队。二是同德和朋党的区别。从表面上看,同德和朋党都是相互帮助,但是,二者的本质不同。同德不仅在于帮助对方,还在于采用了君子之道,是光明正大的行为。而朋党则是为了一小撮人的利益而不惜损人利己的自私行为,名为帮助对方,实际为帮助自身。三是慎重对待同德和朋党。魏徵痛陈不要混淆同德和朋党,把同德当作朋党,则导致忠言无法传达给国君;把朋党当作同德,则奸人当道。现代企业管理者常常宣扬团队精神,其实,每个大团队中都存着“小团队”,他们究竟是共同奋进的同德还是损人利己的朋党,需要领导者仔细辨别、分别对待。鼓励员工相互帮助,但是,要注意不让员工的同德互助沦落为朋党;鼓励员工坦诚直言,但是,不要让员工的直言成为相互揭发的攻讦。

星期三罚不致理

然则仁义,理之本也;刑罚,理之末也。为理之有刑罚,犹执御之有鞭策也。人皆从化,而刑罚无所施;马尽其力,则有鞭策无所用。由此言之,刑罚不可致理,亦已明矣。——《贞观政要公平第十六》【译文】仁义是治国的根本,刑罚是治国的末事。用刑罚来治国,就像用鞭子赶马车。百姓们都服从了教化,刑罚也就无处可施了;马匹能自觉尽力奔跑,鞭子也就没什么用处了。因此,刑罚不能使国家太平的道理,也就很明显了。仁义治国之道由来已久。但耐人寻味的是,无论是孔子时代的诸侯列国,还是此后的历代封建王朝,大多都把仁义放在口头上,都没有从根本上实行仁义治国之道。其中的原因当然很复杂,但是,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那就是古人并不是不想实行仁义治国之道,只是受制于各种特定情况或原因,而往往无法遂愿罢了。那么,仁义治国究竟有何巨大的魅力,能够让历代帝王谋臣念念不忘呢?魏徵给太宗的谏言,表明仁义治国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理解仁义和刑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