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星期一恐心力不至
朕每防微杜渐,用绝谗构之端,犹恐心力所不至,或不能觉悟。——《贞观政要杜谗邪第二十三》【译文】我常常防微杜渐,禁止谗言和诬陷之事的出现,还是担忧有心力不能照顾到的地方,或者有无法察觉警醒之处。唐太宗以政治家异乎寻常的敏锐眼光,发现历代帝王常常被小人佞人包围,为了防止重蹈覆辙,常常警醒自己,要防微杜渐,在谗言和诬陷之事有可能发生之时,就将其扼杀在摇篮里。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阻止朝廷中恶人阴谋的得逞,还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损失。仅此一点,足以证明唐太宗作为政治家拥有的过人的观察力和处理事变的能力。
但是,在我看来,唐太宗此言精妙之处还有另外一点: 即他在处理好奸佞小人谗言诬陷之事的情况下,仍常常心怀不安之心。虽然已经殚精竭虑,但是还怕考虑不周;虽然已经尽其所能,但是还怕有不足之处。唐太宗此举一方面属于政治家考虑问题必求周全的本能;另一方面,还在于优秀政治家对外界社会保持高度警惕的心态。事实上,今天的许多企业管理者,在这方面非常欠缺,尤其缺少唐太宗“恐心力所不至,或不能觉悟”的能力。即使把谗言扼杀在摇篮里,但由于缺乏更为深远的考虑而自我满足,这就埋下了小人进谗的隐患。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把问题考虑和处理得毫无遗漏之处,更何况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优秀的领导在成功地处理谗言诽谤之后,不要自满得意,而是要继续反思是否有不足之处。
星期二近习
人之善恶,诚由近习。——《贞观政要杜谗邪第二十三》【译文】人们品行方面的善恶,确实受到亲近之人的影响。古往今来,中国民间一向以“好人学好事,坏人学不良”,警示要和善人相处,此生活经验也被哲学化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唐太宗此说,无疑与此传统紧密相承。唐太宗此说还有另外一个更为现实的背景: 贞观十年(636),唐太宗和手下大臣谈到自古以来皇帝和贤臣之间的关系时,说当年周成王幼年继位,由于辅佐他的周公和召公都是贤人,所以,周成王受到影响而成为贤明的君主。由此可见,周成王的善良和周围善人的亲密相伴有极大的关系。
而秦始皇的儿子胡亥,由于让奸臣赵高成为自己身边最亲密的人,受到赵高的影响,胡亥也成了诛杀忠臣、残暴昏庸的暴君。于是,唐太宗由衷地感叹人的品行善恶,受到亲近之人的影响甚为深远。唐太宗贵为帝王,难免有人为了各种目的而投机钻营、阿谀奉承。如此一来,身边亲密者中有小人并不奇怪,这当然应该引起帝王们的戒备。在现代企业中,身为整个团队最高领导的管理者,因为手中拥有令人羡慕的权力,必然有人出于不同的目的而亲近。如此一来,如何选取和辨别身边亲近之人,就不再是纯粹私人行为的交往,而是关涉领导者人品德行修养的问题。唐太宗的“人之善恶,诚由近习”,应该可以提供足够的借鉴意义。第一,在团队内部,要亲近品德修养高的员工,疏远品行恶劣者。第二,在人际交往中,尽量多和正直的商人交往,通过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更多的启发。
星期三与善上智之人
中人可与为善,可与为恶,然上智之人自无所染。——《贞观政要杜谗邪第二十三》【译文】智慧一般的人可以为善,也可以作恶,但是,智慧上等的人自然不会被他人熏染。
唐太宗在谈到与善人相近的重要性之时,曾对臣下提出这样的疑问: 自己年轻的时候只和柴绍、窦诞等人亲密交往,而这些人并算不上正直、诚信、博学的那类人;但是,后来他继承王位的时候,在治理天下的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年轻时候亲密友人的影响而走向邪路,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对此,魏徵回答,虽然太宗年轻时候最亲密的人属于一般人,有可能对太宗带来不好的影响,但是,由于太宗本身属于上等智慧之人,所以,无法对太宗造成太多的负面影响。魏徵的谏言,看起来多少有点迎合夸耀李世民聪明绝顶之味道;但是,无论是从魏徵个人品格的刚直不阿,还是唐太宗个人能力卓绝上看,我们都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 魏徵此语的确道出了居高位者如何与资质不同人相处的问题。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孔子看来,具有中等资质或道德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而具有中等资质或道德水平以下的人,无需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魏徵此言难道不是一样的道理吗?与上智为善并不等于和中智之人断交,而是要和上智之人保持亲密的关系,和中智之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星期四好读书
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并在书内。——《贞观政要悔过第二十四》【译文】做人非常需要学问。我以前因为群凶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主持军务,没有时间读书。近来国家安定,我身居殿堂之上,即使不能自己手执书卷阅读,也要命人读给我听。君臣父子之间的伦理纲常,政治教化的道术,都在书内。古人对待读书的态度非常耐人寻味: 一方面,“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通过刻苦读书,不仅可以“学而优则仕”,实现个人仕途上飞黄腾达的梦想,还可以获取人格高尚、修养高深的美名。因此,无论是以读书为职业的文人,还是以政治斗争起家的帝王将相,都以好读书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百无一用是书生”。虽然骂的是读书人的迂腐,但是,读书毕竟受此影响而成为无用的代名词。
在这种观念下,读书就属于不食人间烟火者做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事情。因此,以追求功名利禄为目标的部分古人,截然鄙视读书。面对对待读书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如何抉择呢?唐太宗认为,“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并在书内”。其实,这种观念并非唐太宗独创,孔子早就说过“不读诗无以言”。但非常遗憾的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中,读书逐渐被功利化为一种获取现实利益的工具。唐太宗能够在获取帝王之尊的情况下,依然不忘记读书对人伦教化的作用,其中固然有倡导读书便于统治思想的原因。但是,单以对待读书重要性的认识而言,还是值得后人学习的。第一,读书有助于人的社会化,即“君臣父子,政教之道”,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教化是社会存在和良性协调发展的基础。第二,读书能够给人带来现实的经济利益,但是,如果以追求现实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读书,固然有效,但是并不能久远。第三,读书时间的有无在于自己对读书意义的认识,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读书意义的人,才会不断地挤出时间来读书。
星期五悔过
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贞观政要悔过第二十四》【译文】古人说:“不学习就一无所知,碰到事情也就没有办法处理。”这不是空话。反思自己年少时候做事情,感觉不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拥有常人没有的智慧,帝王将相也不可能如同圣贤一般不犯任何过错。可见,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一个人是否有过失,而是对待过失的态度。“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面对错误,不仅要敢于承认,还应该心悦诚服地改正,这才是衡量一个人心胸是否开阔的重要标尺。但是,碍于面子或者自尊等诸多因素,知错就改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都是很困难的;而对于普天之下地位最为尊贵的帝王来说,能够做到勇于纳谏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如果再让帝王从口中亲自承认自己错了,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唐太宗则用他自己勇于承认错误的行为,向后人证明了他是勇于自省、闻过即改、从善如流的圣明之君。在唐太宗看来,读书学习知识,是人能够立身做事的基础和前提,这就把读书的功利目的提升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上。而追忆自己年轻时代荒废时光,唐太宗大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追悔莫及之痛。其实,如果把太宗后悔年少未有更多时间好好读书,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使用,就无法真正了解唐太宗悔过的真诚,因为这与唐太宗认为的读书直接关系到做人相距甚远。唐太宗在设立文学馆之后,大力召集天下儒学文士,并且让他们轮流在秦王府值日,便于随时和他们交流学习,这样就弥补了因为自己忙于军政事务而无法看书的缺憾,实现了间接读书学习的效果。注重自我反省,多考虑自己是否有过失,把回忆的时间更多地用在检点过失而不是对成功的沾沾自喜上面。但悔过不是打击自己的信心,而是增强对未来的理性认识的基础。
第二周星期一不处嫌疑之地
魏王既是陛下爱子,须使知定分,常保安全,每事抑其骄奢,不处嫌疑之地也。——《贞观政要悔过第二十四》【译文】魏王既然是陛下的爱子,陛下应当让他懂得自己特定的名分,常常保持安全,每件事抑制骄傲奢侈,不要处在嫌疑的位置上。太子李承乾常常做出僭越法令的事情,不受唐太宗的喜爱;魏王李泰很有才能,受到唐太宗的特别器重,太宗特意让他移居武德殿。魏徵觉得此事不妥,便上书给唐太宗。他认为,让魏王住到武德殿,与他自身的名分不相配,不符合规范,会因此招惹别人的嫉妒和谋害,魏王自己也会心怀畏惧。很多管理者成就卓著,具有很大的威望,不知不觉滋生出一些与自己的身份不符的“非分之想”。这些非分之想如果不及时遏制,膨胀扩展,就会招惹麻烦。身为管理者,始终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切勿做出僭越规范的事情。
星期二直言己过
人臣之对帝王,多承意顺旨,甘言取容。朕今欲闻己过,卿等皆可直言。——《贞观政要悔过第二十四》【译文】臣下对于帝王,大多是顺承旨意,说好听的话来取悦帝王欢心。我现在想听听自己的过失,你们都可以直言不讳。“忠言逆耳利于行。”在政治斗争极其惨烈的封建王朝内部,帝王身边臣子无数,但是,真正敢于逆龙意、谏忠言的就十分难得。究其原因,对于谏言者而言,首先要考虑到说出真话有可能招致自身利益的损失,甚至有可能是杀身之祸。对于纳谏者而言,虽然明明知道很多臣子所说的话都属于奉承献媚之言,但是,出于骄纵自满的情绪,往往对于谏言者不理不睬,甚至迫害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