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谓无知,居高听卑;勿谓何害,积小成大。乐不可极,极乐生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贞观政要刑法第三十一》【译文】(身为帝王)不要说不知道,处在高位就应该了解下情;不要说没有祸害,积累小毛病可以成为大祸害。享乐不可达到极点,乐极生悲;情欲不可放纵,纵欲成灾。用日理万机来形容古代帝王们的忙碌是相当精确的,大到国家政事,小到君臣关系,无一不牵涉到天下的安定,帝王必须每天面对繁杂的事务并作出决断。当然,也有懒得处理乐于逍遥享受的帝王,但其下场往往是,要么昏庸误国,身死国破;要么碌碌无为,毫无建树。因此,下情虽然繁杂,但一旦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就不应该被帝王漠视,帝王也没有理由以自己国事繁忙为借口而不去了解下情。由此,臣下劝诫太宗“勿谓无知,居高听卑;勿谓何害,积小成大”。第一,不要以太忙而推卸知晓下情的责任,否则,日积月累,必会隐藏大的祸端。第二,对企业问题的知情并不意味着事无巨细全部过问,而是要善于对企业事情分类处理,剔除无关紧要的小事。
星期四勿辱士
拒谏勿谓我尊而傲贤侮士,勿谓我智而拒谏矜己。——《贞观政要刑法第三十一》【译文】不要自以为尊贵就态度傲慢,贬低侮辱贤能之人;不要自以为智慧聪明就拒绝臣下规劝,骄傲自满。臣下劝诫唐太宗保持尊敬人才之心,而不要凭借个人智慧骄傲狂妄,这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就前者“勿谓我尊而傲贤侮士”而言,据说当年的夏禹为了接待访问的人,经常在吃一顿饭的时间里要站起来十次,绝不怠慢来访的人,由此获得圣贤之君的美名。就后者“勿谓我智而拒谏矜己”而言,据说三国时期的曹丕要从冀州迁移十万户去充实河南,群臣上谏反对,曹丕不从。当时有个大臣辛毗再去上谏,曹丕不答应而入内,大臣辛毗竟然直接拉住他的衣服谏言,最后曹丕终于免去十万户的迁移之苦。臣下以此事例企图劝谏唐太宗保持对待人才的尊敬之心,同时警惕自恃智慧而拒绝臣下的谏言。对待人才要始终保持尊敬的态度,不要因为自己权位高而傲慢对待人才。不要依仗个人的聪明才智拒绝员工的谏言,始终保持言路的畅通。
星期五无偏无党
《书》曰:“无偏无党。”一彼此于胸臆,捐好恶于心想。众弃而后加刑,众悦而后命赏。弱其强而治其乱,伸其屈而直其枉。——《贞观政要刑法第三十一》【译文】《尚书》中说:“不偏私,不阿党。”君王在心中要一律平等对待他人,抛弃个人的好恶情感。众人都厌恶的就加以刑罚,众人都赞扬的就加以奖赏。使强悍的被削弱,混乱得到治理;使冤屈得以昭雪,诬枉得以纠正。在古人看来,所谓的“无偏无党”,就如同用秤来称重量,不用数字显示物体的重量,但是,悬挂上去东西的轻重自然就会得以显示;如同水面和镜子,不显示物体的形象,却可以让照到的东西的美丑自然显露。体现在治国之道上,可以从如下几个层面来分析: 一是人的内心要力求无私。只有保持主观意念的无私,才有可能保持行为的无偏无党状态。
因此,古人劝诫帝王做事实现无偏无党,首先要做到净化内心,这就是“一彼此于胸臆,捐好恶于心想”。二是人的行为要保持公正。即使人的出发点是无私的,但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总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何防止赏罚不公呢?就要依据公正的客观原则。例如以人心向背来决定赏罚,这就是所谓的“众弃而后加刑,众悦而后命赏”。三是在事态效果的追求上,要保持整个局势的稳定。对于过于强势的力量,帝王在处理过程中要加以削弱,以此增强弱者的实力,维护整个大局的平衡,这就是“弱其强而治其乱,伸其屈而直其枉”。要达到无偏无党的状态关键在于如何根据客观情况加以调节,从大局出发,做到赏罚分明,内心无愧。第一,处理问题之前,内心要去除偏好私心,从源头上保持处理问题的公正性。第二,处理问题过程中,要按照公正客观的原则,不混淆颠倒是非。第三,对处理问题效果的控制和把握,要树立大局观,抑强增弱。
第三周星期一应言以行
吾王拨乱,戡以智力;人惧其威,未怀其德。我皇抚运,扇以淳风;民怀其始,未保其终。爰述金镜,穷神尽性。使人以心,应言以行。——《贞观政要刑法第三十一》【译文】陛下凭借才智平定隋末的战乱,老百姓却惧怕陛下的威严,并没有感念陛下的恩德。陛下掌握了国家的命运,倡导敦厚的民气;老百姓感念好的开端,但并没有保持到最终。因此,要尽心竭力倡导道义,显示陛下洞察一切。用真诚之心驾驭百姓,用行动履行诺言。唐太宗父子从隋炀帝手中夺取了江山,经过两代人的努力经营,终于构筑了强大的李唐王朝,期间经历的战乱灾祸不计其数。这给百姓造成了一个非常强烈的印象,即唐太宗是依靠武力征伐获得天下的,因此人们往往对其敬而远之。
其实,唐太宗能够颠覆隋朝,并在诸侯割据混战中获取胜利,从最根本的层面上说,来自于为人的智慧和安抚民心的政策,并不是仅仅依靠武力征伐就获得了天下。为此,帝王建立功业之后,需要澄清本来面目,把长期被遮蔽的仁慈一面还原出来,这既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安抚民心,还有利于教导民风,使之淳朴。唯其如此,臣子上书太宗要警惕百姓对帝王形象的误解,要通过仁爱行为践行其当初的诺言。现代管理者能够在激烈竞争中获取一方天地,实属不易,管理者的聪明智慧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获取成功之后,领导人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往往与最初差异极大,这既有损管理者个人形象,也有碍于整个团队和谐气氛的建设。第一,用实际行动还原个人形象,不要给员工造成威严可怕的感觉。第二,要消除员工对领导的误解,需用真诚之心打动员工,而不是仅仅依靠口头宣传。第三,积极倡导正直道义,培养洞悉一切的能力,时刻把握和控制整个团队的发展状态。
星期二易事不劳
夫上易事,则下易知,君长不劳,百姓不惑。——《贞观政要刑法第三十一》【译文】国君容易侍奉,臣子就容易了解旨意,那么国君就不需要劳苦操心,百姓也就不感到困惑。《礼记》云:“为上易事,为下易知,则刑不烦矣。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矣。”意思是说,如果国君容易侍奉,臣子们就容易了解君王的意思,刑罚就不会太繁琐不堪了。如果国君犹豫不定,天下百姓就会感觉迷惑不解,臣下就难以了解君王旨意,国君就会为此而劳苦疲惫。贞观十一年(637),魏徵上书唐太宗,依据《礼记》中的这段话,劝谏唐太宗要易事不劳。如何能够做到呢?一方面,帝王要随和宽容。
帝王容易侍奉必须做到不拘泥于细小繁琐的礼节,那种小肚鸡肠的帝王,往往难以侍奉。从表面上看,这里说的是个人心胸是否开阔的问题。但是,其深层含义在于一个帝王治国之道与个人胸怀的紧密关系,如果连生活中的小事情都无法拿得起放得下,那么,怎么可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呢?所谓“上易事,则下易知”,就是来源于此。另一方面,帝王做事要果断,不要多疑。帝王多疑,则臣子无法揣测君王意图,这样往往导致许多不必要的误会。而且,君王若对他人不够信任,凡事亲力亲为,必然十分劳苦,长此以往,并非治国之道的根本。应为人谦和,易于相处,让员工感到亲切,而不是敬畏。切忌疑虑多变,考虑问题慎重固然应该,但不要把慎重演变为对员工的不信任。
星期三与天下为画
一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之所以与天下为画一,不以贵贱亲疏而轻重者也。——《贞观政要刑法第三十一》【译文】刑罚和赏赐的根本,在于鼓励善行而惩罚罪恶,帝王们使用的刑罚和赏赐应天下一致,就在于不能因为亲疏贵贱而改变刑罚赏赐的轻重。希望得到褒扬是人的天性,厌恶和躲避惩罚也属于人之常情。作为统治者需要充分利用人性中的这两点,制定严密合理的奖惩制度,用于治国之道,这是天下共通的道理。所以,自古以来,帝王们无不重视奖惩措施,这正是魏徵所说的帝王们能够自觉做到“与天下为画一”的意思。但这并不等于说,只要拥有了奖罚措施,就拥有了毕其功于一役的法宝,就可以坐等天下太平了。
虽然谁都知道刑罚的本意在于扬善除恶,但真正在实践中能够坚持公正奖罚的又有多少呢?姑且不论人的主观情感好恶问题,单以人际关系中亲疏远近的客观因素来看,就对公正奖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以,奖罚与治国的关键并不在于国君是否重视奖罚,而在于能否避开亲疏远近而保持奖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即魏徵所说的“不以贵贱亲疏而轻重者也”。今天,任何企业或团队中都有一套奖惩制度和规定,领导者也往往在实施上乐此不疲,但是如何做到“与天下画一”中的“不以贵贱亲疏而轻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一,善于通过前人的奖罚经验,制定更为合理而严密的奖罚制度,注重古今通用的内容。第二,奖惩“不以贵贱亲疏而轻重”,力求对事不对人。
星期四奖惩与道消
长刑滥则小人道长,赏谬则君子道消。小人之恶不惩,君子之善不劝,而望治安刑措,非所闻也。——《贞观政要刑法第三十一》【译文】滥用惩罚,小人的胡作非为就会增加;赏赐荒谬,君子的正确主张就会损害。小人的罪恶不加以惩罚,君子的善行不加以勉励,却希望国家治理有道、刑罚停止,我还没有听说过。魏徵为了劝谏唐太宗慎用奖惩措施,把奖惩这一管理手段与民风善恶之道直接挂钩,不仅说出了管理手段的重要性,还从侧面道出了影响世风的重要因素。魏徵谏言的要义在于,帝王在扬善惩恶手段运用上,常常因为个人主观情感而陷入人为的误区。
诚如魏徵所言,帝王遇到高兴的事情,就会在惩罚他人之时寻找可以原谅之处;遇到心情不好的事情,即使对应该表扬的人也会寻找罪过。这往往导致奖惩手段实施当中出现巨大偏差,从而冤枉了贤能有功之人,助长了奸诈小人的嚣张气焰。治理国家如此,管理一家企业也是如此。现代企业无不有一套明确完备的奖惩制度,这是保障企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是,有的企业领导,往往把奖惩手段当作自己驾驭员工“必杀技”,而且在实施时,又受到个人情绪的左右。对于喜爱的人,就会钻开皮肉去寻找羽毛,极力为其开脱;对于厌恶的人,就会洗净污垢寻找伤疤,极力对他挑刺。这些都是现代管理者应当戒除的问题。要认识到奖惩制度对于整个团队风气好坏的重要影响,不要滥用奖惩。尤其在奖惩之时,不要带着个人的好恶情绪。
星期五慎先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