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王伟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一、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一些值得重视的新问题当前我国各种关系基本协调,政局基本稳定,社会基本和谐。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基本协调、稳定、和谐的前提下,人民内部各类关系和矛盾出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新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在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不同程度地普遍得到实惠的情况下,人民内部一些关系与矛盾趋于复杂和紧张,存在某些不安定的隐患、不和谐的因素,影响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第一,社会差别问题。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别,以及城乡差别、区域差别等社会差别呈继续拉大的趋势,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深层表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合理协调分配差别、城乡差别、区域差别等社会差别。
第二,贫富差距和社会贫困问题。部分社会成员贫富差距趋于扩大,社会贫困凸现,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表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解决贫富差距和贫困问题。
第三,社会成员分化和流动问题。阶级、阶层发生分化,一些新的阶层和利益群体产生了,社会成员流动性加大,构成结构重组,呈多元化利益格局,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表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科学分析社会成员构成结构,正确认识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的新变化,坚持工人阶级领导地位、巩固工农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正确处理各原载于《学习时报》2005年3月21日。
王伟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教授。
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关系。
第四,社会就业问题。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供求矛盾紧张,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直接表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降低失业率,提高就业率。
第五,群体性事件问题。近些年突发的群体性事件,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集中表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积极预防、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
除以上问题外,少数领导干部的腐败和官僚主义问题,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内的问题,民族宗教问题,都引起复杂紧张的矛盾,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诸多表现。正确处理领导与群众的关系,处理政治、思想、文化、民族、宗教问题,也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科学认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是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前提。面对人民内部各种矛盾扭结、碰撞、摩擦所形成的错综复杂的局面,需要我们头脑清醒,审时度势,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认清人民内部矛盾的新问题、新动向、新形式、新特点,牢牢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正因为有矛盾,才要和谐,也正因为要和谐,才要协调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必须有效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认识和谐,首先要认识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前提是协调矛盾。所谓和谐社会,不是否定矛盾,而是强调社会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求得统一和谐。妥善处理各类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在中外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中,有经验教训值得汲取。
—苏联斯大林时期的经验教训表明:正确区别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承认不承认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存在矛盾,存在什么性质的矛盾,怎样区别和处理矛盾,是极其重大的现实和理论问题。前苏联早在斯大林时期就长期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错误观点:一是根本不承认社会主义国家内部还有矛盾;一是虽然承认社会主义国家内部有矛盾,但却把矛盾扩大化,把一切矛盾都夸大为敌我矛盾,搞阶级斗争扩大化。斯大林首先提出了苏联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的论点。这是违反对立统一规律的形而上学观点。理论上不承认苏联国内有矛盾,又怎样解释苏联大量的现实矛盾呢?斯大林在理论上不得不把苏联国内的各类矛盾都说成是外部原因造成的敌我矛盾和阶级斗争。斯大林的错误观点给苏联发展带来极其有害的影响:由于否认人民内部存在矛盾,严重混淆不同性质的矛盾,把阶级斗争扩大化,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运动和镇压活动,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制。这是最终造成苏联社会各类矛盾积累激化、直至解体的一个深层原因。
—我国的经验教训表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随着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人民内部矛盾也就成为全社会范围内的全局性问题,特别是当时苏东发生的问题也促使我们党对人民内部矛盾进行研究和思考。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标志着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形成。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然而,我们在实践上逐渐背离了正确的理论。1957年犯了反右斗争扩大化的错误,1959年错误地开展了所谓“反右倾”斗争,60年代在“左”的路线指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十年“文化大革命”严重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造成全国性内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恢复和发展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走上了稳定、和谐、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处于社会发展风险期的一些国家的经验教训表明:高度重视协调各类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相对和谐与稳定,至关重要。从各国现代化进程来看,当一个国家处于人均GDP1000美圆至3000美圆时,增长与问题、发展与矛盾交织在一起,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矛盾最易激化的高风险期。发展必然带来利益格局的变化,一些人利益满足,一些人利益受损,矛盾加剧;经济高速增长,同时衍生一些社会问题,如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矛盾激化,再遇到经济滑坡、金融风险等突发情况,会发生社会动乱,影响政局稳定。被称之为“拉美陷阱”或“拉美病”的现象就是例证,其含义主要是指拉美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因贫困化和两极分化导致社会动荡的状况。
总而言之,一定要高度重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极端重要性。由于复杂的国内国际因素,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在我国长期存在,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在特定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突出地、大量地、经常地表现出来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社会现阶段人际关系上的主要矛盾,是政治生活的主题。正反经验表明,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这个主题,并坚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就和谐,事业就发展;否则,社会就动荡,事业就受挫折。
(二)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毛泽东同志除了着重阐述人民内部在政治思想上的矛盾以及解决办法之外,还论及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强调从分配上处理好利益矛盾,主张要从经济利益上对人民内部矛盾进行分析,加以协调。
1.马克思主义与利益问题
利益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严肃的理论问题。马克思有句名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人对物质、精神、生活条件的直接需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利益是关系范畴,利益反映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这种关系是利益的社会本质。物质、经济利益是人的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归根到底必须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协调利益矛盾。
2.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及其特点
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由许多矛盾构成的多层次、多领域、多类型的纵横交错的复杂系统。这些矛盾分别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领域表现出来。不断提高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是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复杂紧张的根本原因。利益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根子,利益矛盾是其他各类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是影响、制约、导向各类矛盾发展的主导性矛盾。除了根源性、主导性,人民内部利益矛盾还具有群体性、非对抗性、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对抗性等特点。
3.妥善协调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关系
当前,人民内部不同社会成员在个体利益、群体利益之间,在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暂时利益与根本利益之间存在复杂紧张的矛盾。受相对滞后的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制约,群众的不断提高并趋于多样化的物质文化利益要求难以得到完全满足,利益矛盾关系愈趋于复杂,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关系,协调解决各种利益矛盾的难度加大。解决这些问题,只能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改革,以利益协调的办法来解决。一定要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正确解决人民内部利益矛盾。
(三)领导与群众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方面领导和群众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的焦点。
第一,党是执政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领域中处于领导者的地位。工作中的成败得失同领导者的作用和责任有直接的关系。
第二,最主要的一些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往往通过领导同群众之间的关系而表现出来。例如,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为物质利益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协调利益矛盾是领导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出现严重经济困难和社会问题,出现群体性事件时,领导便成为一切矛盾的中心。
第三,一般来说,领导同群众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但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对抗性矛盾。当领导发生重大决策失误,当领导犯严重的官僚主义错误,当领导中的变质分子侵吞人民财产,从而损害人民利益时,当群众提出不合理的利益要求,同时又受到坏人挑拨,而领导缺乏及时有效的工作时,矛盾就可能会激化,转变成对抗性矛盾。
第四,领导和群众的矛盾的主导方面在于领导。在领导和群众的矛盾中,如果领导方面是错误的,群众方面是正确的,那么矛盾的主导方面毫无疑问是在于领导,在于领导是否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求得群众的谅解。如果领导方面是正确的,群众方面是错误的,矛盾的主导方面也在于领导,在于领导对群众的说服教育工作,在于领导是否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当然,也不能把一切错误和问题都归咎于领导,说领导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是指领导的责任、领导的工作,不是就领导的是非而言。
第五,领导与群众的矛盾突出表现在群众对腐败和官僚主义的不满上。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将是长期、艰巨和复杂的,要特别注意防止产生既得利益集团和特权阶层。
从总体上看,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但是人民内部矛盾有可能激化或转化,出现对抗,必须对可能的激化和对抗保持高度警惕。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思路
毛泽东同志认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一门科学,值得好好研究”。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定要采取正确的原则和方法。
(一)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不同质的矛盾,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原则第一,主要用经济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的得失矛盾。利益矛盾就是得失矛盾。毛泽东同志提出主要用经济方法处理得失矛盾的原则。邓小平同志强调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调节得失矛盾的思想。运用经济方法,“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是解决人民内部得失矛盾的主要方法。
第二,主要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的是非矛盾。人民内部在思想政治上的矛盾就是是非矛盾。毛泽东同志认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争论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讨论的、批评的、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来解决。他把民主的方法概括为“团结—批评—团结”公式。邓小平同志指出,在党内和人民内部政治生活中,只能采取民主的手段,不能采取强迫命令、压制打击的手段。民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民主法治的方法;一是思想教育的方法。
第三,采取综合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各类矛盾。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性的、多种多样的方法。要针对矛盾的具体实际,动员各方力量,注意工作方法,立足于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增进理解,调动积极因素。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结合起来,建立经常化、制度化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的机制。依法及时处置群众的合理诉求,努力消除不和谐因素,从源头上解决矛盾,尽可能地把矛盾和隐患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第四,根本方法是深化改革,发展生产力,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奠定物质、精神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