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言归正传。
关于盛泽,小时候我就随大人们摇橹划船或乘乌篷小舟来过此地,记得那时途经一座白龙桥时,便见过镌刻在石拱柱上的这副对联。儿时不懂,今复读此联,乃百感万叹:风送万机声,莫道众擎犹易举;
晴翻千尺浪,好从饮水更思源。儿时常听奶奶教训同族的女儿家时,会脱口一句话:“侬个小细娘,想标致,就嫁到盛泽去!”那时我只知盛泽是个美丽的地方,却并不甚了解身临其境“风送万机声”的特殊性。自七八十年代起的一二十年间,甚至到了今天,在苏州老家一带,这种“风送万机声”的景象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盛行,这也是为什么苏州繁荣和百姓富庶的原因之一。我的父老乡亲在二三十年前曾经为了争取温饱,盛泽风光
他们除了种好一亩三分的承包地外,家家户户做起了纺纱织布的作坊式工业致富之梦,后来大家都进入小康后仍然没有丢下织布机而更加显示了苏州百姓那种富而不满足的勤奋与崇高的品质。
盛泽之“盛”是注定的,因为它所处的地域太优越了:北靠太湖,南邻浙江的嘉湖沃地。这里沃野平展,阡陌纵横,湖荡密布,河道四通八达,气候温和又雨量丰沛,古时就是蚕桑之地。据说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种桑养蚕,纺丝织布。到唐代时,这里的丝织业已初具规模。《姑苏志》载:“绫,诸县皆有之,而吴江为盛。”而“吴江之盛”中盛泽为“最盛之地”。晚唐诗人陆龟蒙有诗曰:“尽趁晴明修网架,每和烟雨掉缫车。”到了明朝中叶,随着东南沿海的开发,苏杭地区成为中国经济中心,其商事日益繁荣,丝绸贸易尤为兴盛。作为苏杭中心地带的盛泽更是独显风情,形成了“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的盛况。
明代大文学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是这样来描绘当时的盛泽的:“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自此起,迄今五百年间,虽世事变迁,历经盛衰,然盛泽的丝绸始终闪闪发光,名扬天下。从史书上得悉,盛泽发展很有意思:在它之前,有个黄溪市,明代时的黄溪市的丝绸交易十分兴旺,当时盛泽还只是一个青草滩,五六十户居民;到了嘉靖年间,盛泽的丝绸业迅速发展,这个后起之秀借助水运交通优势,没多少时间就将近邻黄溪弱化成属下的一个村落;之后盛泽镇与浙江嘉兴间曾冒出个新杭市,该市管辖“东南90里,居民千家成市”,然而由于盛泽依靠欣欣向荣的丝绸生产与贸易,最后又将新杭市淘汰至销声匿迹……
“先蚕庙里剧登场,男释耕耘女罢桑,只为今朝逢小满,万人空巷斗新妆。”这是文人对当时盛泽的先蚕祠“戏剧节”盛况的描述,这样的赞美与白描,在我们熟悉的茅盾小说中也能多处找到。
盛泽之盛,可以从现在仍留下的一些景物中寻觅到。比如镇东的那座气度非凡的“先蚕祠”,不说其门楼高耸、飞檐昂角、三门并立之势,单内设的二层大戏台和那前面的可容万人观戏的广场,你便可知当年盛泽之盛。据说每年小满时节到来时,当地就要为“蚕神”唱三天大戏,且请的皆是江南名戏班。“就像现在央视的‘同一首歌’差不多。”盛泽的一位朋友的老爷爷如此对我说。盛泽之繁荣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最先创立了“庄面”,即延伸到现在的贸易市场。在我小时的记忆中,我老家的市镇中,凡卖布卖绸的商店皆称为“庄面”。这也是从盛泽创建的“丝绸庄面”传来的,这一点足见其影响之大。盛泽还有一大风景线,是它众多的“会馆”。即使在今天你仍然可见在小镇上残留的古会馆旧址,据说共有八大会馆,它们是金陵、山西、徽宁、宁绍、济东、绍兴、华阳等会馆,一个乡拥有如此多的商贾会馆,在天下也是惟一的。“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盛泽之所以几百年商业兴旺,与其这种务实的观念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