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的天堂
8610700000236

第236章 吴江的金木水火土(15)

创建“国际大厦”和联合进行国际采购后,盛友泉及他的公司又频频出手在苏州、太仓、上海等地置地开辟新产业,尤其是他在自己的家乡投巨资建盛泽第一条“步行街”,使盛泽这个东方丝绸之都的国际化水平大大提升。

那天离开盛泽之前,遇上了一位浙江温州籍的新盛泽人,叫潘云飞。之前,潘是温州永嘉的农民,后来他跟着同乡在东北沈阳有名的“五爱”市场上做生意,200元起家,十年下来积了一定资本。更重要的是潘云飞做人深得人心,当地市场管理机构对他很看重,让他当市场的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多次来过盛泽,有同乡鼓励他到这里从商,潘云飞顾虑那边的浙商总会的“书记”职位没人接,不好意思到这边来。后来孩子上学的问题让他头痛了:由于东北的市场社会治安等环境欠佳,他不敢将孩子送那边上学去。“到盛泽来嘛!这里社会风气好,离家乡又近,学校教育质量更好,快来吧!”同乡人再次劝他。

“潘总,我们愿意无偿给你10亩地,你可不能走啊!”东北市场的管委会领导如此挽留他。但为了孩子,也为了生意,这回潘云飞下定了决心。

来到盛泽后,连纺织机是什么样都没见过的潘云飞,凭借着他对盛泽市场的理解和认识,很快置了26亩地,买了48台纺织机,开始融入丝绸之都的纺织行业之中。仅两年后,他看准盛泽经济的发展势头,联合另一位浙江商人在“东方丝绸市场”旁建了一条“温州街”,专门吸纳来盛泽做生意的温州商人。现在这条“温州街”在盛泽市场独显风采,因为特别能经营的温州人带着他们薄利多销的理念和善于吃苦耐劳的精神,给盛泽市场注入了新的血液。

潘云飞没有因此满足,之后他又根据盛泽市场缺少纺织机械的情况,联合几位浙江老乡投资13亿多元兴建了一个55000平方米的“纺织机械市场”。这一市场的建立,不仅使潘云飞本人在丝绸之都的行业中名声大振,更主要的是为健全、完善盛泽丝绸产业搭建了更好的平台。

现在盛泽镇本地户籍人口只有十几万人,在此生活和经商的外地人却也有十四五万人,其中光潘云飞家乡的温州人就有五六千人,他们中已经有不少人把户口都迁到了盛泽,成为真正的新一代盛泽人。

盛泽,正是被盛友泉、钱阿玲、潘云飞这样的实干家打造得更加光艳美丽,东方丝绸之都也是这样越来越红火和充满魅力……

吴江是水的天堂,水的文化,水的历史与现实,还有小桥、人家。

吴江的水文章在整个苏州市的区域发展史中占有最典型、最突出的位置。吴江离开了水就没有精彩的特别文章,吴江的一切精彩皆与水关联、皆因水生辉。故而所有到过吴江的人都感觉到,吴江之地乃是苏州之苏州、江南之江南……

我读过一位北京姑娘写的一篇“吴江漫忆”,很有“小桥流水”般的情致意韵。她这样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曲江南小令正是道出了人们对于梦里水乡缠绕数千年的眷恋。她的富庶与平和,笃厚与安详可谓古来有之。

某日,天高云淡,我们走出上海虹桥机场,不足三四十分钟路程,便抵达了吴江境内。迎面一股温和的带着少许凉意的湿气缓缓地在身周晕染开来,轻柔地将你拢在南方特有的水气氤氲中,整个人也便在不经意间变得轻柔细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