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苏州,不说园林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可见园林在苏州的地位。据有关记载,苏州园林在明代时有271座,清代尚存130座。新中国成立初期,古城和近郊可稽可查的园林有114座,亭园74处。几折烟萝暗,林塘一径迷。
红泉回翠壁,绿叶间丹梯。
扪石人行倦,分巢鸟乱啼。
遥知歌舞歇,可有归乌栖……苏州园林之多、之美与苏州这块地方独特而富饶、人文荟萃和辉煌的历史有直接关系,同时与自然环境的秀美精致有关。从远古时代开始,姑苏城里修宫建亭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越国美女西施到了苏州后,吴王夫差为了讨这位绝代美人的欢心,修了不少用现代人的话说的“休闲度假村”。那些古式“休闲度假村”讲究的是有山有水有亭有桥,与院庭之外的苏州景物要一致,所以渐成苏州园林雏型。后来苏州文人墨客多了,且雅兴和修养不断提升,于是园林的审美情趣和美学思想被越来越多地渗入其中,因此现在我们看到的苏州园林无论大小,总是熔建筑、文学、书画、雕刻和工艺于一炉,结合着叠石、治水、花木、装饰等要素,为我们的中华民族留下弥足珍贵的瑰宝。
真正意义上的苏州园林建筑史是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的,那时建有姑苏台、馆娃宫、长洲苑等。东晋以后,佛道寺观、私家园林更是陆续兴起,如辟疆园、云岩寺、普明禅寺、保圣寺、玄妙观、紫金庵、沧浪亭、狮子林等。明清时代,苏州的私家园林更是蔚然成风,约有500余处。有钱人和那些文人墨客皆以修造园林为骄傲,有点儿像今天的富人置地盖庄园一般。那个时代朝廷里做大官的人也十分倾心到苏州城里捐钱修建园林,以标榜自己的显赫地位和德性。如明代王献臣的拙政园、徐泰时的留园、甫里许自昌的梅花墅,清代宋宗元的网师园、顾文彬的怡园,都是非常著名的园林。
苏州园林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由于它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到晚清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汲取了苏州园林的“写意”手法。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又是它的一大特点,可赏、可游、可居。这样的建筑,是人口密集、企盼朝夕与大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又想独处一地、不被外界所纷扰的有钱人和文人雅士所寻求的那种城市生活方式而形成的。苏州地处江南水乡,又是吴越之后的几朝皇城,非常适合上面这些人在这样的地方居住,所以其兴建园林之风常盛不衰,一家比一家精巧美观,形成了诸多千古传世的杰作。苏州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体现在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那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等,无不彰显其主人的审美情趣与处世之道。也许因为苏州园林的美太让人留连忘返,也许它的美妙不可尽言,所以才滋生了唐伯虎这样的*才子。其实苏州园林的精致与淡雅,不仅能造就浪漫,也能铸就铁骨,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便是其中一位。被称为“中华七十二伟人”之一的顾炎武,其故居在昆山千灯镇,也是一座具有明清代表性的中小型园林,占地60亩,分宅区、亭林祠和花木园林区。故居和园林融为一体,朝东座西,有五进古香古色的明清建筑,自东而西依次为墙门、门厅、轿厅、正厅和住宅楼,北侧有背弄连接的膳房、读书楼、后花园。顾宅在千灯小镇独占天地,人称“顾半街”,也就是说他顾家在千灯镇占了半条街。就在这样的乡下小园林里,诞生了一位高声呐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启蒙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