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问题首富黄光裕
8630100000036

第36章 附录二:对话黄秀虹 (1)

2003年,英才杂志社、搜狐网、北京晨报社共同主办“财智女性”评选活动,时任北京国美电器总经理的黄秀虹,与俞渝、胡晓珅、翟美卿、杨文蕾、陈爱莲、吴艳芬、俞翟薇等8人入选当年度“财智女性”;其后,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了《红颜财富》一书,黄秀虹名列其中。为此,笔者在一个月内两次采访了黄秀虹。在那个初秋的下午,黄秀虹首次详细地向外界披露了自己的家世及四兄妹艰辛的成长经历。

对话黄秀虹

◇采访时间:2003年8月

◇地点:北京鹏润大厦国美总部

◇新闻事件:黄秀虹当选2003年“年度财智女性”

关于成长

“自己没钱不能让别人知道”

问:听说你出生于广东一个农村的家庭?

黄秀虹:是的。那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村庄,整个村子才300多口人。村子叫凤壶村,在广东省潮阳县铜盂镇。潮阳县现在已经改成市了。

问:你们那个地方的经济条件如何?

黄秀虹:我们那个村庄既不靠山也不靠海,属于丘陵地区,比较贫困。我们种的都是水稻。家里好几口人,一个人才一二分地,我家六口人总共才一二亩地。

问:能介绍一下你家里的成员吗?

黄秀虹:除了我父母,我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妹妹。大哥叫黄俊钦,比我大7岁;二哥叫黄俊烈(后改名黄光裕),比我大4岁;妹妹叫黄燕虹。大哥出来做生意时,我还很小,正在上学。

问:那时你家的主要收入就是靠种田吗?

黄秀虹:不是。主要靠我妈做小菜、腐乳之类的东西,然后拿出去卖。但生意不是很好做,一个月也就挣个十几块钱,要供养四个孩子确实比较困难。在我的印象当中,家里头常常出现断粮的情况,也没有钱去买菜。为了分担家里的负担,两个哥哥还常常出去捡破烂。有时一天能挣到两三块钱,他们回来时心里会特别高兴。虽然生活特别艰苦,但家里的气氛很好,没有那种愁苦的味道。

问:主要捡一些什么东西?

黄秀虹:废纸、废塑料什么的。但不是每天都出去,一般都是在周末或放暑假的时候。

问:那时候他们大概有多大年龄?

黄秀虹:二哥也就十三四岁吧,初中还没毕业。二哥十六七岁时,就跟着大哥跑到外面做生意去了。

问:父母对你们有什么样的影响?

黄秀虹:我妈很重视对我们的教育。大概1984年,记得我还在读小学三年级,当时我家里还特别穷。那一年缴学费时,其他的孩子都缴完钱把新课本领回家了,但我因为家里穷,几块钱的学费一直没办法缴。有一天,一位同学问我,为什么还没领到新课本?我说,我家里没钱了。我妈知道后,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说自己没钱不能让别人知道、有钱也不能让别人知道,妈肯定会想办法让你去上学的,以后这种事情不要在别人面前表露出来,否则的话别人会看不起你。那时我爸经常在外面跑,一个多月才回来一次,我妈是整个家庭的支柱,对我们影响非常大。

问:你们兄妹之间相处得如何?

黄秀虹:非常好。我妈对我们的教育非常严格,但从不打骂。我们兄弟姐妹之间也从来不会打架、对骂。我们都非常懂事。

问:如果你在外边受了欺负,两个哥哥会帮你吗?

黄秀虹:记得我四五岁时,我二哥也才10岁左右,他有一次带我出去玩。村口有一堆沙子,村里面的孩子都爱在上面玩。他们总爱打赌什么的,有一个小男孩总是输,于是冲我发脾气说,有女人在这里太晦气了!我哥听了特别生气,于是跟他打了起来。那个男孩打不过他,撒腿就跑,二哥一直追到对方家里。对方实在没地方躲了,干脆就躲到床底下去了。那时我家总受人欺负。

问:为什么?

黄秀虹:因为我爸是外乡人,属于倒插门,再说家里没有多少劳动力,条件不好,在这个村里是最没有实力的。我哥一般不欺负人,如果要是别人欺负我们,那他肯定会跟人家去拼命。

问:有没有因为家里穷而让你特别伤心的事情?

黄秀虹:没有这种感觉。我们有什么事也从不回家说,免得父母操心。记得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因为学习成绩还可以,在班里当了个小干部,特别乐于帮人,路见不平爱和人较劲。有一次和一个女同学对打起来,弄得满手是血。回家后,我妈问我怎么了,我说不要紧,是不小心摔的。

关于创业

“刚经商时总是提心吊胆的”

问:你二哥什么时候开始出来经商的?

黄秀虹:他十五六岁就开始出来打天下了,大概在1984年的时候。那时候国家的经济政策还没有开放,所以刚经商时总是提心吊胆的。

问:具体做什么?

黄秀虹:电子表、收音机之类的小电子商品,拿到北方来卖。我妈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人,那时候家里没有钱,怎么办呢?她就去跟人家贷款、借高利贷,给大哥、二哥做本钱。

问:那时候贩卖电子商品属于投机倒把吧?

黄秀虹:对。在当时的政策背景下,是属于违法违纪的行为。所以我们特别害怕,我妈在家总是提心吊胆。其实我们也不愿意去冒险,但被生活所迫,没有办法,只能去冒这种险。后来,我大哥就出事了。

问:出什么事了?

黄秀虹:就是货物被外地的公安查封了。

问:在哪个地方?

黄秀虹:在呼和浩特市。那时候他们还没有来北京哩。当时和我大哥一起去的还有另外一个人。那个人突然得了急性阑尾炎,去医院看病去了。就在这个时候,公安机关上门来检查,查出了这些东西。当时警察问我大哥,这些东西是谁的?我哥沉默了片刻,就承认是自己的。查封了一两千块钱东西,当时算是比较多了。如果说是两个人的,就不会有那么严重了,但我大哥一个人顶了下来。

问:后来怎么样了?

黄秀虹:东西被没收了,人被关押了。那时我还很小,只记得我父母亲非常着急,到处托人找关系。但父母对这种事情也不是很有经验,最后反而被乡镇干部给“害”了。

问:怎么被“害”了?

黄秀虹:把我爸给抓起来了。

问:为什么要抓你爸?

黄秀虹:说是协助调查。你儿子在北方出了事,你一家都要接受调查。我对那一天记忆特别深刻。我们请这些乡镇干部到家里来吃饭,想让他们帮帮我们。当时家里没有钱,菜都是从店铺里面赊来的。他们还在吃饭时,我去上学。走在路上,我突然觉得特别沉闷,好像迈不开脚了。我猛一回头,发现两个警察架着我爸过来了。我一下子就傻了,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抓我爸!我赶快跑回家,发现警察正在搜查我家。我目睹了整个过程。记得有一个警察,把我家所有的柜子都撬开来翻看,但家里竟然没有一分钱,他摇了摇头就走了。对这一幕我永远也不能忘记。

问:这事最后怎么处理的?

黄秀虹:具体细节我也不知道。反正后来他们都出来了。我哥在呼和浩特被关了81天,被放出来那天正好是我爸被抓走的那一天,但我们当时根本不知情。巧合的是,后来我爸也被当地公安机关关了81天才被放出来。

问:出来后还接着做吗?

黄秀虹:我爸被抓后,我们又找了不少人,因此在当地结交了不少的朋友。让我家特别感谢的是我大姨一个孩子的朋友,他在当地比较有关系。当时我大姨的孩子带着我妈去找他帮忙,他一听我家的情况,也很同情,于是尽力帮我们疏通关系,没有花我们家一分钱。

问:后来如何报答他?

黄秀虹:后来我们一起做生意了。

问:具体做什么生意?

黄秀虹:在镇里开了一个无线电厂,专门做一些扩音器、喇叭之类的。

问:做这个无线电厂赚到钱了吗?

黄秀虹:确实挣了一些钱,这成为我家的一个转折点,从那个时候起家里就慢慢好起来了。

问:这个厂做了大概多久?

黄秀虹:大概两三年。但后来我们发现,做制造业可能不太适合,我们可能更适合去做商业。

问:后来还碰到过什么大的挫折吗?

黄秀虹:从1986年到现在,已经是第17个年头了,自然充满了风风雨雨。在1989年的时候,企业的生命力非常脆弱,出现过非常大的磨难。

问:能不能具体一点?

黄秀虹:因为卷入所谓的经济案件,导致我们好多店被关、好多货被抄,我大哥被拘留,我二哥逃离在外。

问:外面一直有这样的传言,就是说你们起步的时候,涉及一些不太正规的地方。

黄秀虹:一个企业应该是从不正规到正规,目前我们这个企业应该说是非常正规了,才可以谈到上市。企业成长的时候肯定有它不正规的一面,就像现在的连锁超市我相信好多都是从居民区的小卖铺做起来的,做小卖铺的时候也有很多不正规的东西。

问:有一种说法,就是和你哥同时做非正规渠道电器的,很多人后来都出了事,但是因为你哥抽身比较早,迅速转移到正规渠道上来了。

黄秀虹:刚开始创业时,完全按照政府的规定去做,我觉得不太可能的。对于其他人的失败,我觉得只能表明他的这种眼光和思想达不到一定境界。

关于家族

“不能把这个企业看做是咱们自己家的”

问:你什么时候来的北京?

黄秀虹:大概1990年,我高中毕业以后,就来我哥这个公司了。我一边上班一边学习财会。我哥想把财务交给我来管。刚开始连怎么填支票都不知道,后来就慢慢熟悉了,从出纳、会计一直做了上来。

问:在你两个哥哥手下做事,你有什么顾虑吗?

黄秀虹:我觉得跟我哥的配合是非常默契的,我比较能理解他们的思路。但我哥经常教育我说,不能把这个企业看做是咱们自己家的,不然做不大。

问:你两个哥哥也没读多少书,他们的经商方法是从哪里学的?

黄秀虹:一个人的经历不一样,他的思想就不一样。一个人的思想,除了你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之外,还有好多是通过自身在生活中的磕磕碰碰摸索出来的。我特别崇拜我二哥,所以对他的话我特别容易接受。

问:你如何看你二哥黄光裕的?

黄秀虹:他的心胸是一般人不能够比拟的,在用人方面也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