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活中的博弈
8654500000010

第10章 博弈论的诡计(7)

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说去姥姥家过。到姥姥家都快中午了,姥姥正在厨房里给我们做饭。一会爸爸也回来了,他手里拿着一个大蛋糕,我见了飞快地跑过去抢到了手里就往屋里走,那心情就像蜜蜂见到花朵一样。很快菜都上好了,爸爸说今天是我的生日,就应该由我来分蛋糕,我先给姥姥、姥爷、爸爸、妈妈每人一块大的,最后我自己分了一个小的,姥姥说;“你为什么要吃小的呢?”我说昨天爸爸给我讲了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我都7岁了应该懂礼貌了,我最小所以我应该吃最小的。爸爸妈妈听了都竖起大拇指夸我棒,是个好孩子。下午爸爸和妈妈还带我去了公园玩,晚上我听见爸爸和妈妈说我真是长大了。看到他们高兴的样子,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很简单很纯朴,也很有道理,小孩子尚且懂得谦让,更何况大人呢?

在商业买卖中,你可以与对手针锋相对,最后达成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协议;而在家庭与爱情中,讨价还价有时候得看情势,更应该有分寸,因为家庭中的博弈并是不简单的买卖与交易。

抓住对手弱点——“分蛋糕”的最高境界

可能大家小时候都曾经读过这样的寓言故事。

两只小熊在家里玩,熊妈妈去外婆家送东西,中午了还没有回家。熊宝宝们开始饥饿起来,他们觉得与其等妈妈回来做饭,还不如自己到森林里找食物吃,这样既可以给妈妈一个惊喜,也能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于是,两只小熊开始行动,幸运的是,他们找到一大块奶酪,正准备吃的时候问题出现了,怎么分奶酪才对双方都公平呢?熊宝宝们坐在地上,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时候忽然走过来一只狐狸,“亲爱的小熊们,你们做什么呢?”狐狸“和蔼”地看着两只小熊。“我们找到了一块奶酪,但不知道怎么才能分成相等的两份。”一只小熊很为难地说。“要不狐狸伯伯帮你们分奶酪吧,你们觉得怎么样?”狐狸建议道。

兄弟两人觉得这个建议不错,狐狸轻轻一掰便把奶酪分作了两半,一半给熊哥哥一半给熊弟弟。但弟弟发现自己的那份比较少,于是十分不满,狐狸笑着说:“没事,我有办法。”他拿过哥哥手中的奶酪大大咬了一口。弟弟一看自己的奶酪现在比哥哥的多了,正准备高兴地吃,哥哥不满意了。于是,狐狸又把弟弟的奶酪咬了一口,于是哥哥的又比弟弟的多了。直到最后,奶酪快要被狐狸吃完了。熊宝宝们才发现自己上当了,只好吃剩下的一丁点充饥。可这时,狐狸早已扬长而去了。

寓言中的狐狸就是一个很会博弈的高手,它能利用分奶酪的机会喂饱自己,可以说,这是分蛋糕的最高境界,也是一种极其高明的博弈。狐狸利用分蛋糕过程中的“囚徒困境”,把熊宝宝们牵着鼻子走。因为小熊都希望自己比对方分得的奶酪多一些,所以几乎忘记了奶酪在狐狸的手中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于是,熊宝宝们之间的“零和博弈”,已经逐渐发生变化,因为二者的总和已经越来越少了。

当然,现实中不会有这么天真可爱的熊宝宝,但狐狸的博弈哲学依然存在。

赧王下四十五年(辛卯,公元前270年)范雎曰:“以秦国之大,士卒之勇,以治诸侯,譬若走韩卢而博蹇兔也。而闭关十五年,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秦谋不忠,而大王之计亦有所失也。”王跽曰:“寡人愿闻失计!”然左右多窍听者,范雎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王之府仰。因进曰:“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刚、寿,非计也。齐王南攻楚,破军杀将,再辟地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敝,起兵而伐齐,大破之,齐几于亡,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今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若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强则附赵,赵强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附则韩、魏因可虏也。”王曰:“善。”乃以范雎为客卿,与谋兵事张仪之所以提出联横策略,主要目的在于破苏秦的合纵策略,因此某主要带有防守策略的意图,所以联魏联韩,使得秦国积蓄了很大的力量。公元前273年黄歇曾上书秦昭王,劝秦国不要交近攻远,因而使得楚国躲过一次战祸,而秦王也在黄歇的劝说下放弃了联魏联韩伐楚的计划,远交近攻的统一策略有了雏形。这次范雎进一步将远交近攻策略完善,把远交的“交”法具体化了。

作为“超级大国”,秦国在结交方面占有很大的主动权。六国合纵很难操作,即难以达到纳什均衡,所以合纵易被张仪的联横策略破解。但第二和第三强国联手对抗第一强国,是相对稳定的结构。如三国吴、蜀联合抗魏,就是孔明三分天下计谋,让弱小的刘备与吴、魏共分天下。二、三联合是寡头市场竞争常用的策略。

而范雎提出的远交策略,就是第一强国破解二、三联合的策略。即与第二强国争夺联合第三强国。楚强秦就交赵、赵强秦就交楚。第一强国与第二强国争夺第三强国,除非第二和第三强国达成共识,否则第一强国总是有更多的资源争取第三强国。

范雎这一“远交”策略,可以叫做狐狸帮小熊分奶酪策略,谁的奶酪大就咬谁一口。

以上例子的博弈策略可以说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分蛋糕博弈”。当事者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为了限制对方的势力,谁大就咬去他一口,保证对方对自己不构成威胁,但就在这一小口一小口之后,对方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瓦解。

此外,还有一种明智的分蛋糕法,叫人读了不禁拍手叫绝。

哥哥和弟弟获得一块蛋糕,弟弟很想多吃点,哥哥就做出了退让:“好吧,你都吃了吧,以后有了我再吃。”弟弟很高兴,但还是分给哥哥一些,尽管很少,哥哥也尝到了蛋糕的香甜。事后弟弟觉得哥哥对自己很好,便开始储蓄自己的零花钱,终于在几天后弟弟捧回了两块蛋糕:“哥哥一块,我一块,谢谢哥哥上次让我多吃了好多!”

很显然,哥哥的谦让使得他比预期多得了一些报酬,本来只能获得半块,而现在却得到了一块加一少半,这种分蛋糕的方法是在注重长远利益,高瞻远瞩的基础上产生的。

唐代有个叫夏彪之的人,到新昌做县令。刚上任的时候,夏彪之问当地村官:“鸡蛋一文钱可以买几颗?”村官答道:“三颗。”这位县官就掏出十吊一万文钱来,叫村官替他买三万颗鸡蛋。然后说:“这些鸡蛋今天我不便带走,你让各家母鸡代为孵一下吧,”于是三万颗鸡蛋一下子就成了三万只小鸡。过几个月,小鸡长大了,县官又吩咐手下把它们都卖掉,一只三十文,一下子搜刮民财九十万文。

夏彪之到了另一个村子的时候,又问村官,“竹笋一文钱可以买几根?”村官答道:“一文钱可买五根。”于是又拿出一万文钱来,委托村官帮他买五万根竹笋。继而对村官说,“我也不需要那么多笋,就先养在竹林里吧。”到了秋天,竹子已经都长大了,一根可卖到十文钱,这次又搜刮了五十万。

不能否认,这一百四十万文钱中间,县令也进行了二万文的投资,但无奈之处在于没有追加投资并转嫁了风险而坐享其利。

通过以上的故事与实例,我们可以发现“分蛋糕博弈”中的一些精华所在,如果希望自己在这场博弈中能收到最高的利益,就必须学会利用对手的弱点,高瞻远瞩地对待面前的事。

小猪躺着大猪跑——智猪博弈

猪圈里有大、小两头猪,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一些食物。也就是说,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落下的食物。而当小猪踩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吃光落下的所有食物;若是大猪踩动踏板,则仍有机会吃一点残羹。现在的问题是:“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一动不动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为什么要让小猪坐享其成呢?因为如果让小猪去踩踏板它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所以对小猪来说,无论大猪做出什么决定,自己的最好的选择是趴在投食口等着。如果大猪去踩踏板,自己可以分得一杯羹;如果大猪不踩踏板自己就闭目养神,反正自己去踩的话只是白费力气。而对大猪来说,它知道小猪肯定不会去踩踏板,自己去踩的话虽然吃得少一些,但总比不吃强得多,所以,大猪只好为了一口食物辛辛苦苦地跑来跑去。

我们可以把“智猪博弈”同现实中的企业管理联系起来,大猪就相当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小猪就相当于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在生产与盈利的过程中,我们看一看二者是怎样的。假设每踏一下踏板,投食器可以投放10个单位的食物。由于踏板和投食口距离较远,所以踩踏板的体力耗费相当于2个单位的食物。

如果两只猪一起去踩踏板,再回来一起吃,则大猪可以吃到7个单位,小猪可以吃到3个单位,减去各自2个单位的体力耗费,大猪净收益是5个单位,小猪净收益为1个单位;如小猪去踩,大猪就能先吃,它可以一口气吃到9个单位,净收益也是9个单位,小猪只能吃到1个单位,再减去2个单位的劳动耗费,净亏损1个单位;若大猪去踩,小猪等着先吃,大猪吃到7个单位,去掉劳动耗费净得5个单位,小猪净得3个单位;当然,如果两只猪都不去踩,天上就不会掉馅饼,大猪和小猪的收益就都是0。

两只猪都想吃到食物,现在的问题是:大猪和小猪该如何选择?

先看小猪。如果大猪去踩的话,自己也去踩踏板,这样自己的净收益是1,如果自己在食槽边等着先吃,净收益是3,很显然等待合算;如果大猪不去踩踏板,自己去踩,自己的净亏损为1,如果自己也不去踩,那么净收益是0,依然是等待合算。

因而,选择等待是小猪的占优策略。

我们再来看一看大猪。如果小猪去踩踏板,自己也去踩,自己的净收益是5,自己等待,则净收益是9,等待合算;如果小猪不踩,自己去踩,则自己的净收益是5,自己等待,则净收益是0,踩踏板合算。

那么,大猪如何做才合算呢?大猪的最佳选择取决于小猪的行动,如果小猪去踩,大猪最好选择等待;如果小猪不去踩,则最佳选择是大猪亲自去踩。

也就是说,在“智猪博弈”中,大猪没有占优策略,而小猪有占优策略,它的最佳选择就是耐心等待大猪去踩踏板,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结果。

在现实中,很多人往往都在充当小猪的角色,他们认为小打小闹,搭个便车很方便,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一些回报。股市上等待庄家抬轿的散户;等待产业市场中出现具有赢利能力新产品,继而大举仿制牟取暴利的游资;公司里不创造效益但分享成果的人,等等,他们都在“智猪博弈”中捡着便宜。

小猪在这个博弈中虽然看似占尽便宜,但从整体上来说,这并不是一种合理的配置,不能使博弈双方都充分发挥积极性。在现实社会中,因为小猪未能参与竞争,小猪搭便车时的社会资源配置并不是最佳状态。为使资源最有效配置,规则的设计者是不愿看见有人搭便车的,政府如此,公司的老板也是如此。

我们试着去改变一下这场大猪小猪的游戏规则,看情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看一看是否还会出现“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

首先,把原来的食物投放量减半。那么,如果小猪去踩的话,结果和没有改变前一样,均是自己无法享受任何食物;而如果是大猪去踩,再跑回来吃食,净收益是零。所以,无论是谁去踩踏板,都会是徒劳的,食物总会在自己跑回来之前被对方吃完。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大猪与小猪谁也不愿意去踩踏板,大家都静静地趴着,宁可饿着。

其次,如果把食物的投放量增加,成为原来的两倍。那么,无论是小猪还是大猪,当它们踩过踏板跑回来时,对方都不可能把食物吃光,所以谁饿了谁就可以去踩踏板,然后不紧不慢地回来吃食。这种情况下大猪与小猪都会处于一种没有竞争、物质条件相对充裕的环境中。这是一种不错的假设,至少大猪小猪都在这次博弈中行动了起来,而且博弈双方都处于有劳有得的“理想社会”模式下。

最后,实行减量加移位方法,即投食改变为原来的一半分量,但同时将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那么,小猪和大猪都会处于一种高度竞争的模式下。如果小猪去踩踏板,那么投放食物后小猪很快就可以把食物吃掉,而没有劳动的大猪也无能为力;如果大猪去踩踏板的话,小猪也同样不能分享食物。这样就构成了一种“按劳分配”的原则,大猪和小猪为了能吃到食物拼命地抢着踩踏板。谁懒得踩,谁就得不到食物,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可见,在“智猪博弈”中,采用减量加移位的方法是最理想的选择,这就需要积极地调动大猪小猪的积极性,让它们都参与到竞争中去,否则为了扶持小猪的成长而饿瘦了大猪,那就不合算了。

小猪莫要抢风头——遵循智猪规则

“所有通往地狱的路,原先都是准备到天堂去的。”

对于哈耶克的这句话,我国众多二、三线液晶电视企业,必然感触尤深。因为他们正是踩着一条看起来直通天堂的路,却陷进了地狱。

2004年5月18日,一场商业“阴谋”正在广州上演。这天,TCL举行“开启中国大屏幕液晶电视新时代发布会”。当天晴空万里,微风过处,彩旗飘飘。

这天,TCL向国美、苏宁、永乐等国内电器零售连锁巨头宣布他们将全面下调大屏幕液晶电视价格,降幅为30%!这个消息对这些零售商来说,犹如一针兴奋剂。

祖国各地的大批媒体记者也都来到了现场,他们也等来了一个好消息——TCL多媒体事业本部总裁史万文向他们宣告:“今天进入大屏幕液晶电视的未来!此举标志着中国大屏幕高品质液晶电视普遍进入百姓家庭的序幕已经徐徐拉开。”

第二天,各地报纸的黄金版面上都出现了这段话,一字不遗。

这些宣言,这些新闻,让一些二、三线液晶电视企业的老总们坐卧不安。其实,经过多年的竞争之后,国内传统电视机市场的强弱格局已经形成,一时之间很难改变;而高端彩电消费市场,例如液晶电视已经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听着TCL已经吹响了号角,这些二、三线企业岂能袖手旁观,坐以待毙?

此时,液晶电视市场的真实现状是:(1)市场总容量偏低;(2)成本结构不稳定;(3)消费者对液晶电视认知度不高。

然而,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够改变的,即商业的“情人”是风险,而暴利则是风险的“兄弟”。

那些二、三线品牌急于分一杯羹,于是快速做出反应。为了抢占先机,他们不管结果如何,就引进了液晶电视生产线设备。

在之后的一年里,市场一直活跃着二、三线品牌的身影。而且,他们发布了大量广告,让人看不见都难。

事实上,这些二、三线企业都充当了先踩踏板的小猪角色,并不能取得什么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