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8689900000028

第28章 多年以后…… (8)

原来把我从梦中惊醒的鸟儿是因为春天来了,闻言不由得独自微笑。人与鸟儿一样,敏感的追寻期盼是自然赋予的天性,把握时机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是吗?有自由的外在条件,静动就在自身了。然而,对于人,对离聚都致以盈盈祝福,便也能体会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怀来 。

任我评说:没事做,坐移民监玩玩?

回就回吧,想起来真是好笑,相当的好笑不记得了。在国内活得好好的,要移民,在这里坐了几年移民监,弄了一个身份,就回去了。

文章里说大部分就是商业移民(投资移民),老公在国内依然做着生意,老婆就是家里的代表,代表来坐移民监。

新西兰移民法规定,即使是现在依然要坐移民监,投资1000万新西兰元的移民申请人,三年中最后两年每年要住满73天;而投资150万新西兰元的申请人四年中的后三年每年要住不少于146天。投资额的大小与移民监的长短成反比。相比主流的移民国家的移民监,新西兰的移民监还算比较宽的。

这就是这篇故事的由来了。另外就是由于中国经济的诱惑力,以及那种生活习惯,和那种发自内心的对中国永恒不变的认同。

不过,这种故事还在重复着……

有时候海龟和海带并不容易区分,有的人放弃永久身份回国,自然应该属于海龟了,但是,有的人持有国外的护照回国,长期居住在国内,这问题就较为复杂。不过,也算另一种“归宿”吧。我们需要找一个对立面,就是那些想实实在在生活在国外的人们,看他们又是怎么说的。

海带——我们是主人:经常遇到一类与你我相同的新移民朋友,他们总是在犹豫不决中徘徊,去?留?是上学进修?还是打工维持生计?毕业后仍未找到理想职业者,就在考虑是为了孩子再坚持下去?还是打点行装全线撤退?

亲爱的朋友,请不要犹豫。在这个三四十岁的年龄,我们没有可以犹豫的时间了,因为这一犹豫,三四年转眼间过去,我们有几个三四年可以浪费?

来加几年后仍在犹豫的朋友大有人在。一种飘荡、居无定所的感觉始终萦绕在他们心中。甚至平时讲话时,常称世代久居这里的人为“外国人”,这是一种太过封闭的过客心态,实际上是把自己隔绝于本地居民之外,认为这里还是“外国”。

亲爱的朋友,你我来到这里,是永久居民身份,过上三四年,你我还将是这里的公民。对这个国家来说,你我都不是外人,就像以前在国内受教育时所讲的,“我们是国家的主人”。而主人们目前暂时有点语言上的困难,工作上的辛苦,就犹豫着是否回到祖国母亲的怀里去撒娇打滚,实在是大错特错。你我是祖国母亲培养出来的精英,我们有机会出来支援祖国母亲,为她缓解人口的压力、资源的压力,让我们的同胞兄弟姐妹延续祖国的历史。我们也有机会在这里再创造一个历史,你却因个人的一点压力想在关键时刻当逃兵?静夜深思,你会与我有同感。

你在国内时的荣华,我也曾拥有;你在这里的落魄,我也曾感受。但你不能用在国内时的最佳状态来与在这里的最差状态相比,那不公平!在国内,我们也有败走麦城的时候;在这里,我们也将会有辉煌的日子。

另外,没有我们这一代目前的吃苦劳累,哪会有我们下一代在这里像我们以前在国内一样的风光?没有付出怎能获得?还有什么比下一代更重要的呢?你我的父母若为了当年他们省事省心,少生个孩子,哪里有今天的你我烦恼于尘世之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是人类得以繁衍生存的自然规律,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律,你我在老朽之时会有无限的悔恨。所以,看在下一代的分儿上,看在自然法则的分儿上,我们要坚持下去,奋斗下去,直到我们的下一代成长壮大起来为止。

你觉得在这里工作很辛苦或很难找到如意的工作,即便如此,你还可以在这个国家里生存着。与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相比,加国的工作与生存环境宽松多了。在这里,只要你有一份哪怕最低收入的工作,你全家的吃住就有了保障,你就能生存下来。而且,你我从中国来,有知识,有能力,只是有时英语讲得差些或加国工作经验少些,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困难。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印度裔、斯里兰卡裔的移民们说的英语好吗?不好。但他们敢说,不怕那印度腔的英语让人不懂或被人笑话,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学习。

有人将在这里的工作分为打工和正式工作,其实是不正确的。我认为打工也是正式工作,可能只是工资低些,没有各种福利保险等;而所谓正式工作也是打工,因为只要你自己不是公司或企业的所有者,你就是打工仔,无论年薪10万或时薪7块,大家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雇员而非雇主。工资低的工作不见得不稳定,工资高福利好的地方也没有铁饭碗。大家都纳税,他收入高就多缴一点,你收入低就少付一些,大家都享受同样的纳税人应享的社会权益。

所以,在工作的选择上,没有高薪的,就从低薪做起;没有适合自己专业的,就从自己能找到的工作做起。绝不能守株待兔,要知道,变通才易存活。在找工作的问题上,千万牢记,有一才有二,只有迈出第一步,才会有第二步,罗马城不是一夜之间建成的。所以,同胞兄弟姐妹们,不要嫌弃薪低辛苦的工作,这可是你积累加国工作经验的第一步。

对那些回国念头不断的朋友,我要讲一件历史事实,那就是,早在一两万年前,我们亚洲北部祖先中的一部分,为了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步行穿越了冰冻的白令海峡,来到了北美洲大陆,他们是这块大陆的最早居民,他们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实际上,我们与印第安人可能有着共同的祖先,这可以从遗传上看出来——细小的眼睛、黄皮肤、黑头发,这些都是蒙古人种的共同特征。中国的绝大部分人属于蒙古人种,只是南部一些地区是蒙古人种与马来人种的混血后代。所以,我们的祖先早已来到这里了,这里就是你的家,你的祖先在他们之前已经管治这块大陆几千年了,你是回到了你应来的地方,为什么还会有异国他乡的感觉呢?

两年多以前,我初到多伦多,就住在士嘉堡市的Sheppard和Brimly附近的移民接待站。当时,走在Sheppard大街上,看着满街的中文店铺招牌,我一点也没有异国他乡的感觉,反而觉得像回家了一样。更别说后来到士嘉堡其他地区如Finch大街和Steeles大街上见到更多的华人店铺和超市时的感觉了。这种回家的感觉到现在也没有变。

去年,在士嘉堡市议员的竞选中,有一位竞选者在宣传广告中提到,华人在士嘉堡的人口比例中已经占到60%,这个比例让我非常欣喜。我希望某一天全多伦多、安大略省,甚至全加拿大的华人比例都超过60%,那将是决定性的一刻。

我们在士嘉堡市居住没有异国他乡的感觉,这要归功于历代华人移民们的辛苦劳作,没有他们的努力与勤奋,士嘉堡市和万锦市不会成为一个像今日规模的“大中国城”(相对于Downtown的唐人街而言)。也就是说,今天我们来了,就像昨天他们来到这里。与早期的华人移民相比,应该说我们自身的条件更好些,外在的环境更优越。因此,我们来了,仿佛是上苍的安排;我们来了,是循着祖先的足迹而来;我们来了,将通过我们的努力将华人在加国的地位从附属和陪衬转向自主与自强;我们来了,几十年后加国的领导人中就有你我的后代。

因此,我们任重而道远,需要更多的人来共同肩负,若你还想回国,说得出口吗?

亲爱的朋友,我们既然来了,我们就是这里的主人。

任我评说:我也想当主人:主人,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字眼,客观上能让他人把自己看作是主人,那是最高的待遇。我也不想推辞,毕竟来的时候办了移民签证,我们是准备留下的,这是主观方面,可我们为什么认同感总是不足?

看了这篇文章,我不是想当主人,而是越发感觉自己当不了主人,因为上面的理由牵强的多于不牵强的。

“过上三四年,你我还将是这里的公民,你我都不是外人。主人们目前暂时有点困难,就犹豫着是否回到祖国母亲的怀里去撒娇打滚,实在是大错特错。”

不错,他至少比我还念情,知道是祖国母亲。那么,在外面实在太辛苦了,碰得一鼻子灰,对于一般人来说,回家也是一种好的选择。当然,自己立志发奋图强,在国外打出一片天也是一种选择。

就如他所说的,早在一两万年前,我们亚洲北部祖先中的一部分,为了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就来到了北美洲大陆,他们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这里就是你的家,你的祖先在他们之前已经管治这块大陆几千年了,你是回到了你应来的地方,为什么还会有异国他乡的感觉呢?华人在士嘉堡的人口比例中已经占到60%,当然是家了。

可是作为我等普通人,最看重的一点是自己在此地过得好吗?这才是我们回国还是留下的决定性因素。

但我承认一个事实,新移民最初几年是不稳定期,之后,留下来成为“主人”的可能性就大增了,因为移民国已经熟悉,中国渐渐陌生,即使在移民国过得不怎么样,回去也不适应中国的环境了。况且,移民国毕竟有许多实际的优势,收入、保险、稳定……

新移民在国外待的时间长了自然会成为老移民,“老”代表什么?一般都已经适应了国外生活,回国的可能性也逐渐降低,何况年纪也一天天“老”了,也不爱动了。成为主人,通常也只是顺理成章的事,只是与时间有关,这一代不能完成,下一代也能实现,这件事令人欣慰,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难免是一种遗憾——因为这意味着与中国的距离逐渐拉大了。

怎么对待自己与祖籍国中国的关系呢?实际上,这是一种情感,也是做人本分,往往也关系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一个没有历史、没有记忆的人是轻浮的,通常也难以被他人接纳和尊重,自然也就影响到自己在国外的生存空间。

我们再来看看新移民是怎么教育自己下一代的,这些第二代有的是在国内出生的,有的是在国外出生的。

子女教育——华裔孩子学中文:国外的中国孩子学中文,最初几乎都是在父母逼迫下的不得已而为之。而每个周末送孩子上中文学校,好像变成了家长间的毅力赛。孩子似乎把学中文看做一种负担,因为他们平常在公共的场合根本不使用,在家若有兄弟姐妹交流也绝对是英语。他们认为学中文特别麻烦,字的组成不像英文只要会读就能写出来;也有的认为学中文,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干吗要重复没有实际意义的事?

上中文课,老师在上面讲中文,他们在课本上用英文注释;下课,同学间没有一个在用中文交流。他们都是中国人,去中文学校目的是学中文,可是孩子却习惯说英文。而孩子父母间的交流,却是母语。

看到孩子们叽里咕噜地说英文,有的家长最初会站出来干涉几句,久而久之,似乎就默认了。可能是无奈后的妥协。因为说到底也只能管自己的孩子。而孩子要与一个群体打成一片,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便是彼此的交流。有位十来岁的男孩,由于父母从他在国外生活起,便规定不在家讲英文。一次朋友的孩子去他家,刹那间还以为他不会说英文。

既然孩子们几乎都勉为其难的为之,为什么父母们却要坚持下去呢?这里面牵涉一个中国情结和对自己固有文化的眷恋。孩子年龄小,对自己的祖国最多是感性方面的认识,有的连感性都没有,土生土长在美国。父母拼命地灌输学中文的意义,不如到一定年龄后的恍然大悟。但很有可能是悔之晚矣。一位凭自己的实力进入白宫的华裔实习生,说他最懊悔的便是辜负了父亲,没有学好中文。如果他具中文的优势,他能够在白宫做更多的事。如今补救不是不可能,遗憾的是他父亲再也看不到了。父亲撒手人寰永远离开了他。

但是也有的中国父母根本不让孩子学中文,有的甚至是国内最著名高校的毕业生。不但不送孩子去中文学校,连给孩子找的钢琴老师都必须是会讲英语的。理由是孩子将来在美国混,满口的中文有什么用?

多一种语言,意味着多一个空间,多一个空间,就多一种选择。况且哪怕言行举止与美国人没区别,人家还是会把你“香蕉人”当外国人。皮肤、血缘,是怎么都改不了的。何不兼容自身民族优越的一面?

要说在保持民族特色方面,我挺欣赏印度人和阿拉伯人。他们不论在哪个国家都穿具有本国特色的服装,不管什么季节,即使是夏季,也照样一层两层地裹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