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最有用的心理学全集
871200000163

第163章 安慰剂效应

第16章第8节安慰剂效应

在健康心理学中,人们把由于服用或注射安慰剂药物而引起的心理、生理发生积极变化的现象,称为“安慰剂效应”。

所谓安慰剂,是用生物学上的本属中性的物质做成使受试者或病人相信其中含有某种药物的药丸或制剂,如用没有药物活性的物质淀粉等制成与真实药物一样的剂型作为安慰剂。药物的安慰剂效应是通过服药者对药物的认识、感受以及服药行为本身,通过心理——生理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效果的。其效应既有加强药物生理效应的一面,又有削弱生理效应的一面。许多研究表明:至少有1/3以上的人对安慰剂有反应,出现了临床症状的好转;如果再结合言语、宣传和其他途径,安慰剂的效果还要更显著,这正应了中国一句俗语:“信则灵。”其实,不但是安慰剂,所有真实的药物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安慰剂效应”。

美国有一位生理心理学家曾将吐根碱(致吐剂)通过胃管注入呕吐病人胃中,并告诉病人这是止吐药物,结果在短时间内病人的恶心呕吐感消失。经过一段时间后病人又出现呕吐,重新注入吐根碱,恶心感又很快消失。这个实验说明药物不但有生理效应,而且通过一定的诱导会产生心理效应。在这个实例中,心理效应(镇吐和安慰)的作用超过了药物的生理效应(催吐)。这里的心理效应就是安慰剂效应。

心理学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均有一定程度的暗示性。人类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部分与暗示性有关。因此,临床工作中不得忽视这一作用,尤其药物治疗的护理过程中,须高度注意。

通常一个人患病后,一般都需要药物治疗,通过药理作用对机体的生理机能发挥作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是药物的生理效应;研究证明,不仅如此,药物还可通过非生理效应,以“接受药物治疗”的方式,在病人心理上引起良好的感受而导致疾病的好转,即药物的心理效应。一般认为,药物的心理效应与其药理作用无关,但可借用药物的生理效应来强化言语暗示效果,这在暗示性心理治疗中则显而易见。

药物的心理作用并非人人都一样,它与病人的各方面条件(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状况、经济水准等)以及个性特征、心理状态、服药时的心情、医护人员的言语态度有密切的关系,而其中较重要的是病人对药物的认识与态度以及接受暗示性的程度。例如一些来自边远地区的病人到大城市大医院求医问药时,即使给他们一些普通的药物,他们也会觉得此药来之不易,服药后会产生较大的心理效应;而一些公费医疗者经常光顾医院,尝遍各种药物,大夫即便给开出一些对症药也往往不信,负面心理效应使药物的正常生理效应受到影响,反倒干扰了治疗。对他们来说,那些价格昂贵、包装精美、又经广告大力吹捧的新药才是“灵丹妙药”。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与病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或使用安慰治疗。如在疾病诊断不明确或在误诊情况下用药,实际上就是安慰剂,关键是如何用得更妥当,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在用药时,医护人员或家人可通过言语和态度来提高药物的心理效应。那么如何提高药物的心理效应呢?

在护理中,要因势利导,适时适度地运用心理效应来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这取决于亲属的心理素质和掌握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及使用技巧。

一般而言,言语暗示对药物的心理效应影响极大,因而家人或医护人员可通过言语加强其效应,也可通过言语消除其不良反应。有时还可利用药物来加强语言暗示作用,如癔症病人常用葡萄糖酸钙或溴咖静脉注射而奏效。国外有人发现,1/3的病人在用安慰剂后可获止痛效果,此类事例举不胜举。

用安慰剂作保护性医疗,减少病人痛苦。如癌症,在缺乏有效药物和治疗措施时,若医护人员或亲属说:“这种病无法治疗。”将会引起病人的绝望。此时,用安慰剂可解除病人精神上的痛苦。

护理中要熟练掌握安慰剂的应用,并应仔细观察和了解病人的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用药时机,配合恰当的言语暗示,排除不良反应的影响,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医务工作者在针对病情科学用药的前提下,应根据病人的心理特征,努力创造条件使药物成为一种良好的信息刺激,充分发挥其生理和心理效应,以达到最大的疗效。

在日常生活中“安慰剂效应”也随处可见。

一天,几个很少接触乡村环境的城里人到野外郊游,到达山腰时,他们为眼前清澈的泉水、碧绿的草地和迷人的风景所深深吸引。休息时,其中一人很高兴地接过同伴递过来的水壶喝了一口水,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山里的水真甜,城里的水跟这儿真是没法比。”水壶的主人听罢笑了起来,他说:“壶里的水是城市里最普通的水,是出发前从家里的自来水管接的。”

这一事例说明,我们在对现实进行分析的时候,明显地掺杂了很多个人因素,包括我们的期望、经验和信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