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做事枕边书大全集
8718400000073

第73章 做事要有策略(2)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为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一。富兰克林从这一准则中受益终生,后来,他功勋卓越,成为一代伟人,他在他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启发帮了我的大忙。”

做人不可无骨气,但做事不可总是仰着高贵的头。

做事的时候最怕失去自我。

有意识地牺牲自己而帮助别人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但许多人却在无意识不自觉地牺牲自己而迎合别人,这些人是失去自我的人。

你是否因为别人表露出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就改变自己的立场?你是否因为别人不同意你的意见而感到消沉、忧虑?你是否在饭馆吃饭时,饭菜的口味并不令你满意,而你不敢提出意见,或者退回去,因为这样你怕服务员会不高兴?你是否处心积虑寻求别人的赞许,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未能如愿时就情绪低落?

曾有位年轻朋友这样诉说他的苦恼:

每当听到同事吆喝下班后一块去吃饭、喝酒、唱歌时,他便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中。按个人意愿,他一点也不想去,只希望回家好好休息,看书,听听音乐,静静地享受独处省思的乐趣。但是他知道若是把这些想法讲出来作为婉拒的理由,会被同事取笑而成为笑柄。于是他压下了自己的意愿,顺从同事的模式,在喧闹、放荡、嬉笑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吃喝玩乐的夜晚。他越来越不快乐,越来越痛恨自己,想改变这种令他厌恶的上班式无味之友谊,想大声向同事们说“不”,可又总提不起勇气。他甚至觉得自己就像头被人牵来牵去的猪。

还有一位书生气很浓的人下海经商。朋友们都说他不是一块经商的料:不抽烟、不喝酒、不会拉关系,不会与人讨价还价等等,好像商人应具备的资质他全没有。但让大家跌破眼镜的是:他的公司在经过了一段艰难的沉寂之后,竟然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他说:我只做好了最基本的几点,以诚待人,守诺守信,保证质量,客户们刚开始有些不习惯,现在都挺喜欢同我打交道的,省心省力还踏实。

有些约定俗成的东西或大家都习惯的做法未必是完全正确的,也未必适合于你,只要你认为自己是对的,坚持一下又何妨?

一旦寻求别人的认同、赏识和赞赏成为你的一种需要,并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潜意识的习惯,要想做到保持自我并逐渐进步就很困难了。如果你非要得到别人的夸奖不可,并常常向他人做出这种表示,那就没有人愿意坦诚相见了。有些人虽然会奉献出他们的赞美之辞,但其内心未必对你有什么好感。同样,你更容易无法明确地阐述自己在生活中的想法,你会为了迎合他人的观点与喜好而放弃你的观点,甚至牺牲自己的价值。

万事万物皆可为我所用。

《庄子》讲过这样一个寓言:

宋国的一家人,有一祖传秘方,冬天时涂在手上不生冻疮,皮肤不会皲裂。这家人靠这个秘方世世代代卖药为生。有人路经这里,听说这家人有此秘方,提出用100两金子来买他们的秘方。客人买到手后,就去南方游说吴王。吴越地处海疆,主要靠海军守卫国土。他游说吴王成功,做了吴国的海军司令,替吴国练兵。到了冬天,吴越两国发生了海战,吴国的水兵涂了他的不皲之药,不怕冷,不生冻疮,结果打败了越国,此人因此立了大功,被赐地封侯。同样一件东西,用法不同,效果就会有天壤之别,差别不在于东西本身,根本的原因在于“善不善假于它”。

中国古代有个“凿壁偷光”的典故,说的是汉代匡衡的故事。匡衡少时家贫却勤勉好学,他白天要干活赚钱糊口,晚上才能有时间学习,可他又买不起蜡烛。富有的邻居不肯“照顾”,他便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那样邻居家的灯光就可以透过来,匡衡也就可以读书学习了。这个典故虽然是说一个人在困厄时的勤奋努力,但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给予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和思维倾向,那就是“善假于物”地来解决问题,走出困境,求得快速发展和进步。

不要对小事掉以轻心。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防患于未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后才寻求弥补。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于事无补。我们做事时应该时时保持谨慎的态度,对事情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件小事都不要掉以轻心。

一箭双雕是做事的高招。

南北朝时,北周有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叫长孙晟。他具有百发百中的射箭技艺,无人敢与他相比。

北周的国王为了安定北方的少数民族突厥人,决定把一位公主嫁给突厥王摄图。为了安全起见,派长孙晟率领一批将士护送公主前往突厥。历经千辛万苦,他们终于到了突厥。摄图大摆酒宴,宴请长孙晟。酒过三巡,按照突厥人的习惯要比武助兴。突厥王命人拿来一张硬弓,要长孙晟射百步以外的铜钱。只听得“格勒勒”一声,硬弓被拉成弯月,一枝利箭“嗖”地一声射进了铜钱的小方孔。“好!”大家齐声喝采。

从此摄图对长孙晟非常敬重,留他在突厥住了一年,并经常让他陪着自己一块儿去打猎。有一次,他俩正在打猎,摄图猛抬起头,看见天空中有两只大雕在争夺一块肉。他忙送给长孙晟两枝箭说:“能把这两只射下来吗?”“一枝箭就够了!”长孙晟边说边接过箭,策马驰去。他搭上箭,拉开弓,对准两只打得难分难解的大雕。“嗖”的一声,两只大雕便串在一起掉落下来。

一箭双雕是做事时的高招。可是找到这种箭和技术是不容易的,要找到关联性很高的因素或事物才行。如人们的行为总是在特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员工1/3的时间是在工作场所度过的,他们通过空间去感知周围的变化,从中寻找自己的位置。通常来说,空间位置至少表示五种涵义:关系,社会地位,压力感,权力,公开性和气势。提高士气、缓解员工心理压力,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两个重要目标。通过变换空间位置来达到这两个目标,可谓一箭双雕。

据说美国有一个纺织厂,原准备给女工买些昂贵舒适的椅子放在工作台旁做休息用。后来,老板想出个花样:规定如果有人超过每小时的工作定额,她将在一个月里赢得椅子。奖励椅子的方式是:老板将椅子拿到办公室,请赢得椅子的女士坐在椅子上,然后在大家的掌声中由老板将她推回车间。老板的办公室是社会地位高的象征,将获奖员工请到办公室,本身就是对员工的赏识与价值认同;在常规思维下,员工应该为老板服务,而在这里换了个空间位置,员工坐椅子,老板推椅子,员工感受到了上司对他们的关心、尊重,突出了员工的主导地位,从而提高了“士气”。

借势造势的威力。

做事往往受环境、个人等多方面的限制。当某件事需要众人参与的时候,通过一些兵法战术才可达到领导众人的效果。

孙子说: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成功是化繁为简提高效率的学问,一个人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成功,必须学会抢占制高点,借助各种有利条件迅速实现自己的目标。正像一个科学家所言: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你才能看得更远。

古时有个卖马人在马市上蹲了三天也未把马卖出去,他找到了伯乐,请求伯乐给予帮助。伯乐一看他的马,真的是匹千里马,就答应下来。第二天,当马市上交易正繁忙的时候,伯乐出现在千里马旁边,他左瞅右瞧,观察良久,后做依依不舍状离开。伯乐前脚刚走,很多买主就围过来,千里马很快出手,并且卖了一个好价钱。

“造势”词虽新,其实历史却久远得很。春秋时的冯谖,可以说是善于“造势”的老祖宗。他的主人孟尝君被齐王免职,为了帮助主人东山再起,他四处活动,当众焚毁债券,收买人心,造成民众拥护的影响;西去秦国,说动秦王高薪聘请孟尝君,回头又把这个消息告诉齐王,使齐王不得不收回成命,重新任命孟尝君为相。

不过,比较起来,今人“造势”的水平和效率要高得多。作家余秋雨现在大红大紫,炙手可热,可他刚出道时那个窘状,很多人恐怕都不知道。据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责任编辑王国伟说,那本书稿到他手上之前已遭两家出版社退稿,他拿了决定出版之后,征订数也只有区区1400本,也就是说连最低开印数也没有达到。于是他们发动传媒造势,书出版之前之后的一个月间,组织写作300多篇评论稿在全国各地主要报刊发表。结果一炮打响,洛阳纸贵,一版再版。当然,除了“造势”有功外,还得说人家那书确实不错。

马尔克斯在因《百年孤独》成大名之前,已经写出了他最好的小说《格兰德大妈的葬礼》,但他的名气只限于文学小圈子,比起写作年龄比他短、年纪也比他轻的略萨和富恩特斯,名气小多了。可是他结交了一批朋友后,这群朋友教他并帮他“造势”,那情况就不同了。在他还未动笔写《百年孤独》之前,已向出版界大力吹风,说有一部惊人之作将要出现,刚写了几章,就同时在各报发表小说的片断。当小说快要出版时,各大报刊登他的整版访问记,朋友们组织的评论文章连篇累牍。所以,小说后来惊人地畅销,并成为世界名著,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后发制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