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人生在世天地宽
87458400000056

第56章 好玩

包装打好,李树星提着走,个子大就是方便。

至于当搭头的那个粉彩人物故事同治官窑赏盘,用两张报纸一包,塞进个网兜,舒辉随手拎着。

这网兜还是午门前送的那条,这次出门逛,李树星兜里塞着呢,为的就是在必要时装东西方便。

这年月,还没见塑料袋长啥样,网兜最流行。

这下四人想再装低调就不行了,无论走到哪,都是小街上众人注意的焦点。

不过有点可惜,再没遇见什么大件的好东西,单瓷器一项上,连个官窑都没再见。

几十个摊,各式嫁妆瓶倒是能有50只以上,青花、粉彩皆有,有几个貌似还是北方民国时期名家的作品。

画工不错,看着精细,工艺也好,但地域不同,上辈子玩的圈子也不同,没买这几个其实不错的瓶子。

地方名家、区域名家,出了一定地域范围,谁认识呀?

这就像21世纪初那会,在西川等西南地区火得一塌糊涂的容中尔甲,单单一首《高原红》就足够红得发紫。

但出了那个范围,当时真没太多人认识他。

其实,他的歌真的很好听,人也不错!

这会的几个疑似名家制瓶子看着做工挺好,上头也有制作者与作坊的名号、款识在,但不在这区域混过,真不认得这些名号...

反正也不是什么顶级货色,就是个不错,干脆不要。

“总得给别人留点不是。”自我给出的理由挺高尚,其实就是个看不上!

为自己而活,只要是自个真喜欢的,还会管不相干的人有没有饭吃?

外人死活,关我鸟事!

除了瓷器,杂项倒是乱七八糟品种多,核桃、鼻烟壶、鸟笼、玉器、老旧但能用的小座钟...

就是没字画。

这会,倒腾古玩基本还处在个求个实用的阶段,就像嫁妆瓶买回去,真有为插鸡毛掸子的。

字画?

不感兴趣,拿回家都没地方挂。

也不玩核桃,这玩意在京城这一片才玩得最顺溜。

至于鸟笼这东西,有几个有点年纪,做工也细,但在这就不算古玩,是为城里的那些个养鸟爱好者准备的。

那些个小座钟嘛,嘿嘿,要是贵金属怀表倒还有看一眼的兴趣。

玉器,这是今儿个真没瞅到能看上眼的,运气不好。

鼻烟壶...

大名鼎鼎,值钱、珍贵品种不少。

但说出实话不丢人,相伟荣是江南人,能看懂某个鼻烟壶到底是个啥材质就算厉害,懂个毛的好坏!

走到头都没再买东西,这就个多小时过去了。

这是天桥,1957年前整个京城最热闹的地方。

如今曾在这卖艺的人早就不见,那些个民间绝活也无从一观,但吃个早饭的地还是有的。

就路边摊,专为这附近赶早的人服务:不远处都还有个蔬菜早市,分不清是农民自留地的货,还是国营市场的外围。

洒满芝麻的烧饼不错,可没豆浆,只有令外地人几乎都皱眉的豆汁!

那味道飘散...

买上包烧饼就撤,那股空气中的酸爽,真是另爱者死忠疯狂,初闻者闻风丧胆!

连在京城待过多年的相永强都扛不住,更别说其它几位。

特别是舒辉,这位老底子粤省的伙计,跑远了才道:“班长,哪天到我老家,或者去香江,我请早茶!”

大概是被逼得想起了家乡味道。

这一听,相伟荣笑着道:“好,早茶就要慢慢吃慢慢耗,那个舒坦!”

上辈子在鹏城住过两年,开的车子还是双牌,自然也去过N次香江。

粤式早茶,不错!

至于他为什么会怎么说,还貌似对粤式早茶挺熟悉的样子,其他人都没想着要刨根问底,犯不着。

起来快两小时,都饿了,烧饼不错,赶紧整。

吃完口干,想找冷饮这会还没,倒是卖大碗茶的出来了。

一人一碗,“咚咚咚”下去,相伟荣都没管泡这茶的茶叶到底是个什么货色,至少解渴,爽!

上辈子上了年纪后,自个喝茶,要么是剡县本地卖一百多、两百一斤,本地产的绿茶“辉白”,那个汁水浓。

职业驾驶员时期留下的习惯,出门茶杯里泡辉白,但得是春天第一批出的最新货,即浓又够清爽。

在家喝,就是是本地山区茶农那产价800一斤以上,顶级货,外头卖至少买个七、八千,甚至两万以上一斤,清明前出的“明前龙井”中的顶级货。

龙井还得是剡溪北面山上产的“越乡龙井”,全是芽才行,一片叶子都还没长那种。

茶园海拔要在300米以上,每天早晨云雾包围,南山片区出的都觉得缺了点啥。

挑,不是一般的挑!

西湖龙井?

剡县人谁喝那个呀,只有在送外省朋友的时候,会问要不要给你整部分西湖龙井的包装?

出了产区就贵死人的明前龙井,就算是友人送的,人家十有八九还会分出一半再去送人。

搞不同包装,名头问题。

至于相伟荣自己,喝茶有本土优势,都挑到同个县产区,都要看地形、水汽条件、光照和炒制工艺的程度。

其它茶叶,不喝的。

喝完茶,转回来再拿车,看到停车位置边上,有人围了个圈。

这大上午的,已经有人围观。

这是有人要公开练习摔跤,大概这是天桥这一片,改开后最先自发恢复的传统技艺场面。

当然,这会不是卖艺,而是自发的群众体育锻炼。

看了一会,一帮年轻人轮番上阵切磋,还有上了年纪的老师傅在一旁指点,充满活力。

天桥,它正在慢慢恢复。

注意到那个瘦瘦的小伙子也在看热闹,手上还拎着个自己之前注意到过的民国名家赏瓶。

觉得好玩,就走上了过去,主动问了句:“兄弟,眼光不错,你也喜欢这些老物件?”

这位正看摔跤呢,感觉到有人靠近,一听这话,这才注意到和他说话的是谁。

有点出乎意料,但还是很快就接话:“还行,刚开始喜欢,可比不上您几位。”

“好好玩,这一行有前途,别像那些贩子一样,赚点差价就给卖了。

收藏古玩,多收多藏是正理。

你慢慢玩,先走了。”

就打个招呼,没头没尾,反身就走。

好玩,找到点上辈子提点年轻人的感觉,还是对这位,真好玩!

其实...

被自己搞得有点莫名其妙,觉得碰上个怪人的这位,才比自己小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