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工会主席工作手册
8748700000044

第44章 学习型、智能型组织的创建(5)

从上述这些知识管理的定义来看,由于中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知识管理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所以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同时,人们对知识管理理论的研究还仅仅处在初期,因而对其内涵和外延的认识难免带有几分片面性。但是,如果进行归纳分析则不难看出:近年来,关于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基本上沿着两条主线进行,第一条是把重点放在信息管理上,因为信息是知识的载体,通过对错综复杂的信息内容和信息工具的管理来实现知识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们大都是具有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人,他们致力于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工具方面的设计研究。另一条主线是把重点放在对人的管理上,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家、学者一般都具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专业的背景,例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或商业管理等。他们着重研究人的行为、技巧和思维方式。对他们来说,知识等于过程,是一个对不断改变着的技能等的一系列复杂的、动态的安排。

由上可知,知识管理兼有技术和人文两个范畴,具有高度复杂性和跨学科的特性。因而,我们应该利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来加以综合研究。

如果利用系统方法从整体上加以综合分析,并根据已有的定义,结合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具体做法,知识管理可以表述为:知识管理是指将知识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充分运用集体的智慧,通过对知识资源进行开发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应变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的管理活动。

知识管理的概念包括五点含义:

(1)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这一点与其他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一致的。但知识管理的直接目的是要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这是知识管理在新经济时期之所以必然出现并广泛兴起的直接驱动力。

(2)知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是企业重要的管理对象。

(3)知识管理的任务是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全面和充分的开发以及有效的利用,这也是知识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

(4)知识管理的本质是提高企业员工对知识的有效共享。这些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容易通过计算机进行整理和存储,而隐性知识则难以掌握,它存在于员工的脑子里,是员工的个人经验和管理者的管理技能。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

(5)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侧重的是建立并维持一个通畅而且高效的信息网络,从事信息的收集、检索、分类、存储、传送和分析等。尽管信息管理发展到高级阶段后信息管理人员也参与一些商业竞争方面的战略分析,但对如何利用信息来进行企业创新等活动没有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信息管理者和信息的使用者之间沟通不够。而知识管理是对包括信息在内的企业所有的知识资源实施全面的管理,并且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有机联系起来,与其他资源相结合以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中的一部分内容。

以上五点含义,是正确而全面把握知识管理概念的关键所在。

知识管理的特点

以往的管理主要是围绕信息、财务、物流和人力资源而进行的。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焦点是:如何开发、共享、利用和衡量知识,以便为顾客、员工和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因而对知识的管理就成为企业班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知识管理的出现是因为人力资源中知识的作用超过生理上和体力上的作用,资金、物料的作用让位于知识的作用,所以,知识管理必然表现出自身一些明显的特点。

(1)人是知识管理的关键要素之一。知识产生并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知识运作必然是以人为主导的,人是知识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

人之所以是知识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因为人的大脑不仅是隐性知识的载体,而且是知识创造和传播的内生力量。在知识创造和传播的包括社会化、外化、组合、内化的四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人的参与,特别是社会化和内化阶段,几乎完全是人的因素在起作用。例如,在社会化阶段,人们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播隐性知识,其中人的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起决定性的作用,技术几乎不起任何作用。在内化阶段,人们通过团体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培训消化和吸收新获取的显性知识,进而创造新的隐性知识。可以认为,人是知识创造与传播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维度之一。

(2)知识管理是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生产。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全球市场一体化趋势的增强,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必须拥有比别人领先一步的产品、技术或管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领先一步的创新从哪里来?主要来源于企业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生产。从某种角度说,企业知识的生产过程就是知识价值链的形成过程,它是从知识的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到知识的应用,并在这几方面的基础上进行领导、计划、控制、组织、测评,最终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无论哪种类型的知识,只要知识生产先入一步,就可能给企业创新带来极大的便利与可能。创造适宜的条件与环境,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企业的知识资源,不断进行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生产,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特征。

(3)知识管理鼓励和推进知识共享,而知识共享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企业知识的共享是指企业通过各种交流方式,能够在最佳时机、最佳地点,以最合适的形式,将最合适的知识传递给企业中最合适的成员的过程。实现知识共享要抓住三个环节:

①是知识的挖掘,即企业内部需要某种知识的部门单位或员工个人从组织内部通过学习、交流等方式搜索和选择知识的过程。

②是知识的转移,是通过人才流动,建立国际网络工作小组或内部的出版物、知识库等手段将知识从一个组织单位或个人转移到另一个组织单位或个人的活动。

③是知识的集成,是指将转移的知识内化为接受方的结构化的知识。在知识管理中,通过各种方式来促进知识的共享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

为了鼓励和推进知识创新,首先,企业应尽可能地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立起各种形式的企业知识网络,为知识的共享奠定基础条件。如美国的安达信公司把它分散在世界各地的2万多名咨询师通过一个“知识交易中心”网络连接起来,24小时全天开放,2000个数据库由这2万名咨询师不断地提供最新知识。其次,企业文化要相应地向着知识管理的方向转变,使企业内的每一位员工都认为贡献知识与人共享是一种自然的行为,并自然与企业组织内外的人员形成知识网络团队。最后,企业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方式创造一种鼓励知识共享的环境,着力营造员工之间知识共享的氛围,使大家在这种适宜的环境中,通过学习交流,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存在于人脑中的难以编码化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保证企业创新活动的不断进行。

知识管理的理论框架

知识管理以知识管理战略为首,通过战略管理来推动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的升级和改造。

知识管理的核心部分,亦是企业管理中的基本职能管理,包括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其中,行政管理主要涉及企业许多的文档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主要是针对知识资产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从企业生产运营流程的角度来看,知识管理包括市场营销管理、研发管理、采购与物流管理、生产制造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的侧重点就是将客户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并在市场营销中得到体现;研发管理就是对知识创新的管理;采购与物流管理主要是指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在实践中较难实施,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数据的标准很难统一,所以统一数据标准,实现供应链和知识链的有机结合是知识管理必须考虑的问题;生产制造管理主要是运用企业资源计划进行的管理。企业管理计划不仅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模式,同时也是一个大型的运算器。

企业管理计划在上述职能管理和流程管理的基础上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这种支撑叫信息管理,或者称为知识门户与知识管理系统,底下是信息技术的支撑,这就是知识管理的模型。概括总结,企业知识管理应该包括九个方面的内容:知识创新的管理;知识共享的管理;知识应用的管理;知识资本的管理;知识管理激励系统的构建;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学习型企业的创建;知识管理的支持工具;知识产品的管理;知识员工的管理。

知识管理的模式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认为,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发展他们拥有但尚未投入应用的浩大的企业知识宝库,这些知识包括专利、技术诀窍和最佳做法等。对此,如果能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知识管理战略并付诸实施,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会大大提高。哈佛大学教授汉森和罗利亚提出了知识管理的两种模式。

(1)编码管理模式。所谓编码管理模式,就是通过技术的方法把明细化的知识编码储存在数据库里,公司任何一个人均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调用。

编码模式强调将大量的投资用于信息技术以便开发能迅速收集、传播知识的管理系统。然后通过这些知识的重复利用带来低成本、高效率,获得收益。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知识可以被极为迅速、无限多次地重复利用,它既节省了工作时间,又减少了信息交流成本,使得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十分低廉,经济效益显著。例如,戴尔公司虽然消耗巨资开发了容纳有4万种(竞争对手为100种)“组装技术”的知识管理系统,但公司的销量却迅速增加,1999年,该公司销售收入为411.9亿美元。近年来该公司利润每年都在以83%的速度增长。爱克思公司开发的门诊决策集成系统也颇为类似。据统计,这一系统每项记录1年内使用了8000余次,使得每一次电话咨询收费十分低廉,进而吸引了大量顾客。目前,该公司占到了电话求医市场50%的份额,利润每年都在以40%的速度增长。

(2)人物化管理模式。所谓人物化管理模式是指知识与知识的所有人没有分离,他的知识通过人员之间的直接交流得到传播和分享。

人物化管理模式强调投资人力资源,大量引进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积极花费巨资鼓励他们直接与公司其他人员和顾客进行交流,以便广泛地传播他们的知识。一般来说,引进的专家、学者们的知识非常复杂、博大精深,在整个社会的存量都不多,相对社会需求而言显得极其稀缺。因此,为顾客提供享用这些知识的机会,有理由索取高昂的价格。比如,1997年,麦肯锡咨询人员平均每天的收费是200美元,昂德森公司的相关数据收费达到600美元。

人物化管理模式有三个显著特点:

①以顾客为重点。旨在通过获取、开发和转移客户的需求、偏爱和业务情况等知识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②建立企业员工对知识的责任感。即通过支持员工个人建立起对识别、保持和扩展自身知识以及更新和共享知识资产的责任感,让每个员工认识到知识对他们担负高度竞争性工作的重要价值。

③重视无形资产管理,充分发挥专利、商标、经营及管理经验、客户关系。企业组织体系等企业无形资产的作用是管理模式的目的,管理的重点是无形资产的更新、组织、评估、保护、增值以及市场交易。

上述两种知识管理的模式,到底哪一种模式更好呢?从企业班组管理的实践看,各个班组应依据自己的竞争目标和内部的知识以及企业文化进行具体选择。基本上在某一时期,企业应锁定其中一种模式作为主要管理模式,另一种则用以辅助。例如,有些班组人物化的知识非常多,像拥有许多专家、技术能手等,那么就需要挖掘任务化的知识,即要根据班组内部的知识类型来进行挖掘,如果对一个没有高新知识的企业班组进行知识的挖掘,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知识管理的实施

为了更好地完成知识管理的任务,使企业发展目标和知识管理目标融为一体,企业班组在实施知识管理时应着重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和手段:

(1)明确知识管理的目标任务。众所周知,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知识大致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就班组而言,显性知识包括物化在机器设备、测量仪表、工装量具等硬件设施中的知识,以及体现在设计计算、制定图纸、工艺文件和文献资料、培训教材、说明书、报告书中的知识。隐性知识包括嵌入在员工头脑中的技巧、诀窍、经验等知识。知识管理的目标任务就是要将企业班组内涉及到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认真分析,在分析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之后通过培训等方法内化为每个员工的知识,进而实现知识共享。具体来说,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①要将那些物化在机器设备、测量仪器以及被文件化了的工艺方法、加工流程等知识整合起来,让班组所有的员工知晓和意会。那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应用其部分功能而不知其全部功能的情况必须得到改变。同时,要培养员工不但能够在正常条件下如法劳作,而且能够在出现偏差或故障情况下,能够及时发现、分析产生原因直至采取应对措施予以纠正或排除。

②要将嵌入员工个体的知识最大限度地从个体知识转变为企业班组共享知识,充分利用微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