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强调的是,广大服务人员在工作岗位之上运用口语时,不仅要了解口语的上述基本特点,更重要的是要努力使自己在运用口语与人交际的过程之中,真正做到口齿清晰。惟有做到了这一点,自己之所言才能被交往对象听清楚,搞明白,真正实现双向沟通,否则就极有可能劳而无功。
口齿清晰,不但是文明用语的基本要求之一,而且也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先决条件之一。对此,广大服务人员均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服务人员要做到口齿清晰,主要有待于在语言标准、语调柔和、语气谦恭等三个方面合乎服务礼仪的基本规范。
其一,语言标准。语言标准,是语言交际的前提。语言不标准,就有可能让服务对象听不懂自己的话,甚至会因此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从而影响到服务质量。
语言标准,主要的要求有二:一是要讲普通话,二是要发音正确。在这两个方面完全做好了,才能称得上是语言标准。
一是讲普通话。普通话是我国法定的现代汉语的标准语言。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推广普通话,既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提高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人口众多,方言土语极多,不同地方的人到了一起,时常会因为双方之间存在语言障碍而苦恼。此刻,双方如果都采用普通话进行口头交际,语言障碍便会迎刃而解。在服务过程之中,除面对外国友人、少数民族人士、个别听不懂普通话的人士之外,服务人员一定要在与对方交谈时使用普通话。面对不懂本地方言土语的外地人而又执意不讲普通话,只能表明自己保守排外而已。
二是发音正确。它本身包含双重含义。一方面,它要求服务人员在运用口语时,不能够念白字。另一方面,它则要求服务人员在讲普通话时,要注意其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基本声调的区别。只有发音完全正确,实际上才能算是讲好了普通话。比如,“妈”这个词的正确发音应为阴平声,如果把它念成了去声,便变成了“骂”字。那样一来,意思可就差远了。
其二,语调柔和。语调柔和,也是口齿清晰的基本要求之一。语调,一般指的是人们说话时的具体腔调。通常,一个人的语调,主要体现于他在讲话时的语音高低、轻重和快慢的具体配置。要求服务人员语调柔和,主要应当在语音的高低、轻重、快慢方面多多加以注意。
一是音量适中。它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人讲话音量的高低轻重的问题。服务礼仪要求,服务人员在与服务对象进行口头交际时,在音量方面,应当使对方既可以听得清楚,又感觉舒适悦耳为宜。
对服务对象讲话时,服务人员的音量如果过高、过强,就会使自己显得生硬、粗暴,而且还有可能会让对方震耳欲聋,感觉不适。相反,如果服务人员的音量过低、过弱,则又会使自己显得有气无力,因而会令对方感到沉闷不堪,甚至还会产生一种被怠慢的感觉。
服务人员在交谈时,要真正做到音量适中,不高不低,不强不弱,一般并不困难。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必须注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跟常人在正常条件下交谈,固然音量适中即可。而与耳背之人交谈,或在人声噪杂之处与人交谈,则在音量上显然应当适度有所提高。
二是快慢有度。讲话时的快慢,通常指的是语速方面的问题。服务人员在与人交谈时,必须注意保持适当而自然的语速。运用普通话与人交谈时,通常每分钟所讲的字数,以在60个字至80个字之间为宜。在交谈之间,还应注意适时地进行必要的停顿。语速过慢或过快,都有可能被理解为自己感到厌烦,而且也会破坏交谈对象的情绪。
其三,语气谦恭。语气,即人们说话时的口气。在服务人员的口语里,语气一般具体表现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否定等不同的语句形式。
在人际交往中,语气往往被人们视为具有某种言外之意,因为它往往会真实地流露出交谈者一定的感情色彩。服务人员在工作岗位之上与服务对象口头交谈时,一定要在自己的语气上表现出热情、亲切、和蔼和耐心。特别重要的是,不要有意无意之间使自己的语气显得急躁、生硬和轻慢。
一忌语气急躁。它是指服务人员在与服务对象交谈时,语气上显得焦急、暴躁、激动,或者很不耐烦。比如不可以说“抓紧时间”,“快点,我还有别的事”,“想不想买”,“挑够了没有”,“快下班了”,等等。
二忌语气生硬。它是指服务人员在与服务对象交谈时,语气上显得勉强、生冷、僵硬,或者不够柔和。例如,不可以说“着什么急”,“喊什么”,“等着”,“废话”,“别乱动,你赔得起它吗”,等等。
三忌语气轻慢。它则是指服务人员在与服务对象交谈时,语气上显得轻狂、歧视、怠慢,或者失敬于人。例如,“知道吗,你”、“听说过没有”、“你见过吗”、“看清价格再说”、“买得起吗”、“瞧一瞧自己”,等等,都是服务人员不宜采用的轻慢他人的语气。
第三,用词文雅。人们在任何情况下进行交谈时,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语句与词汇。没有语句与词汇的选择与使用,不仅难于表白自己的思想,而且还会使交谈难于进行下去。
服务人员要做到文明用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努力做到用词文雅。离开了用词文雅,文明用语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从谈起。
用语文雅,对于广大服务人员来讲,主要包括着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即尽量选用文雅词语,努力回避不雅之语。前者属于对服务人员的高标准要求,后者则是任何服务人员在其工作岗位上都必须做到的。
其一,尽量选用文雅词语,即多使用雅语,主要是要求广大服务人员在与服务对象交谈时,尤其是在与之进行正式的交谈时,用词用语要力求谦恭、敬人、高雅、脱俗。在注意切实致用,避免咬文嚼字、词不达意的同时,应当有意识地采用一些文雅的词语。这样做,自可展示自己的良好教养。
例如,在正式场合欢迎服务对象到来时,使用雅语说“欢迎光临”,显然比说“您来了”要郑重其事得多。而对一位上了年纪并看上去有文化的老人使用雅语说“敬请赐教”,自然也比对对方直言“有什么意见快提”更为中听。
其二,努力回避不雅之语,主要是指服务人员在其与人交谈之时,不应当采用任何不文雅的语词。其中粗话、脏话、黑话、怪话与废话,则更是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可出现于服务人员之口。
一是不讲粗话。粗话,一般是指那些意在侮辱他人人格的粗野或带有恶意的话语,也就是所谓骂人的话。服务人员在工作岗位之上服务于人时,不管遇上何种情景,都不允许骂骂咧咧,在口语中夹杂骂人的话。就算是别人首先辱骂了自己,也不允许与对方相互对骂。无意之中说话带上一句“国骂”,则更是有失自己的脸面。
二是不讲脏话。脏话,主要是指庸俗、低级、下流的话语,其中尤以涉及男女关系者为其代表,并以色情、黄色内容为主。在服务于人时,服务人员不论自己与对方是同性还是异性,是故旧还是初识,是晚辈、平辈还是长辈,均不得在交谈中讲任何脏话,带任何脏字。有些话具有双关性质或暗示作用,极易引起误会,亦不可使用。
三是不讲黑话。黑话,通常泛指那些帮会、地痞、流氓、盗匪以及其他黑社会人士在其相互交往中,专门使用的暗语,或者含义隐晦的一些话语。从角色定位的角度上来讲,只有涉“黑”之人才会讲黑话,而讲黑话的人则多与黑社会不无关系。服务人员若是在服务于人时有意对对方讲黑话,不仅会使自己显得匪里匪气,身份叵测,而且也会惊扰对方,令其心生疑惑或戒心。
四是不讲怪话。怪话,在这里实际上指的主要是牢骚话。在日常生活之中,服务人员一定要做到不因为个人的委屈、不满,而当着服务对象的面阴阳怪气,乱讲怪话,以泄私愤。至于因故对服务对象产生意见,进而指桑骂槐,旁敲侧击,则更是有悖服务宗旨,应予禁止。
五是不讲废话。废话,一般是指无用之言、多余之语,或者是在没话找话时所讲的话。服务人员务必牢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之上,不宜主动去找服务对象攀谈与服务内容无关的题外话,尤其是不宜主动询问对方的个人隐私问题。如果在工作之中没话找话,大说废话,只能说明自己对于本职工作心不在焉。
除此之外,服务人员还应当在总体上注意,自己在运用文明用语时语言内容要文明,语言形式要文明,语言行为要文明。只有三者并重,三位一体,才能够真正地使自己做到用语文明,文明用语。三者之中缺少任何一点,都是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