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向来自视多才多能,然而却未在军事上有所建树,这使和珅终身引为憾事。尽管乾隆帝对他大加照拂,每次朝廷在边疆或内地取得战争胜利时,不忘给和珅加官晋爵。但和珅心里并不感觉特别高兴,因为他十分清楚,自己靠撰写谕旨混迹军功,前线浴血作战的将领怎能服气!
不说别人,他自己的胞弟和琳就比他强。乾隆末年,清朝反击廓尔喀(今尼泊尔)入侵西藏时,和琳奉命督运粮饷。清军作战地区人烟罕至,空气稀薄,民夫连正常走路都很艰难,何谈转运粮食。和琳命令民夫把米绑在羊背上,驱羊随军前进,以保证军队粮食供应。和琳这个方法的确高明,用羊运粮,既节省了民夫运力,羊本身又可以为清军解决肉食之需,因而得到前线将领交口称赞。和琳多次被乾隆帝派出领兵作战,后来病死在镇压苗民起义的战场上。
和珅要为自己争这个面子,他就不信,别人能为朝廷建功立业,他和珅为何不能?皇上因众将不服他的瞎指挥,不再派他到边疆领兵打仗,但在内地为朝廷铲除大奸大恶,同样能够立下殊勋。和珅心里想,你阿桂打苏四十三,不就是镇压内地百姓吗?这样的事情做起来,是难不倒我和某人的。于是和珅命令属下,为他四处查访,寻找机会。
和珅兼任权力极大的步军统领一职,可以为他找机会立功提供些方便。清代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指挥步兵两万人,负责保卫首都安全,维持京城社会治安。和珅利用这个条件,派出不少衙役,侦察民间动静,探听各种传闻。有一次,衙役们在小酒馆里,听到有位山西商人讲,前些年在山东起事的王伦实际未死,正潜伏在他的家乡某地。衙役们听了如获至宝,一面暗中派人监视这个山西商人,一面赶紧去禀报和珅。
王伦何许人也,能得到和珅如此关注?
王伦是山东寿张县党家庄人,擅长武术,精通医学,能用气功为人治病。他生性慷慨,济危扶困,治病不收报酬,在乡亲中威信很高。他利用走村串乡之机,往来于寿张、堂邑、阳谷等县,念经聚会,图谋反对清朝统治。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秋天,王伦看到寿张地方粮食歉收,地方官仍然照旧催粮,引起群众强烈不满,便决定趁机发动反清起义。他率领起义农民攻进寿张县城,杀死知县沈齐义,声势大振,数日之间,起义军人数即达两千之众。
清廷大为恐慌,乾隆帝忙派大学士舒赫德为钦差大臣,前往山东进行镇压。起义军攻占山东临清旧城,挖掘地道,准备夺取新城时,舒赫德率清军赶到。王伦率起义军主动出城迎战,终因寡不敌众,被清军冲入城内。城破后,王伦坚守在原河南巡抚汪灏的大宅院内,继续与清军战斗,最后在院内小楼上举火自焚,壮烈牺牲。据目击者回忆:当时火势浓烈,王伦须发已经焦灼,仍端坐楼上一丝不动,表现得极为英勇。
王伦虽死,清军得到的只是一具烧焦的尸体。由于清军未能活捉王伦,被镇压的群众纷纷传闻王伦未死,以鼓舞反清意志。清廷自然不会相信这种传闻。
唯有和珅一人相信王伦未死!
他想如果自己能派人生擒王伦,为朝廷立下大功,肯定能得到乾隆帝的更多青睐。所以他听了衙役汇报后,马上让他们继续跟踪这个山西商人,但千万不要打草惊蛇,坏了大事。衙役们经详细调查了解到,这个商人名叫董二,家住山西林县,已超出和珅的管辖范围。
和珅有他的办法。当山西巡抚觉罗长麟进京时,和珅就嘱托觉罗长麟办理此案,并且一再强调说:“无论其真伪,务坐为逆党,吾与公偕得上赏矣。”言外之意就是不管真假,只要认定某人是王伦就行。
然而和珅碰了个钉子。因为觉罗长麟是清朝皇族,他不想为和珅草菅人命。
清代皇族分为两种: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的后代,称“觉罗”;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失的后代,称“宗室”。长麟是觉昌安的后裔,故名字之前冠有觉罗二字以示尊崇。觉罗长麟是进士出身,面色红润,修髯伟貌,言语儒雅,以部员升为督抚,性聪敏,历任外省大吏,以廉能出名。他在江苏巡抚任上,擒获强暴,禁止奢侈,曾经私行市井,访查民隐,经常就食于面馆,当地人传为美谈,是一个堂堂正正的清官。
尽管觉罗长麟出身皇族,但和珅是乾隆帝的红人,何况所托之事关系重大,他不能置之度外。所以他一回到山西,就亲自调查此事,原来是董二与某家人有仇,故意到处散布谣言,以假王伦事陷害对方。觉罗长麟不由怒道:“我已经是白发垂肩之人,奈何灭人九族,以媚权相也。”根据调查结果,董二被判以诬告罪。
觉罗长麟因此得罪了和珅,后来被和珅寻找机会,充军伊犁数年。到嘉庆帝亲政后,觉罗长麟才被召回,任为陕甘总督。
此事到此还没有结束。
和珅属下有个衙役,知道主人不会善罢甘休,他想利用这个机会讨好和珅,于是向他献计,说大人还应当在山东查找,或许能得到某些线索。和珅觉得很有道理,便签发一道密令,让这个衙役与另外一人结伴前往山东暗中访查王伦踪迹。
和珅手下的衙役,平时倚仗和珅的权势,在北京城中横行霸道,不仅平民百姓敢怒不敢言,连普通官员也惧怕三分。
岂知和珅的这两个衙役,在山东博山碰了个硬钉子!
一日,和珅的两个衙役带着十几个地痞无赖来到山东博山县境。他们找到一处饭铺,大吃大喝,酒足饭饱之后,就打算继续上路了。这在北京城里,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不打算付钱的人,当然是惹不起的人。特别是和珅属下的衙役经常如此,店家也都有所了解或熟知,遇到他们,自认倒霉罢了。
此次和珅的衙役们却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他们忘记了这是在山东,不是在北京城内。特别是博山县令武亿,手下的衙役从来不敢吃饭不付钱,因此在当地百姓心中,是一个秉公执法的青天大老爷。
博山县令武亿,字虚谷,取成语“虚怀若谷”之意,河南偃师人,进士出身。武亿未做官之前,在家乡就是个著名的仁孝君子。当年他与长兄一道赴京赶考时,长兄突然得了重病,因身边所带盘缠太少,请不起名医,用不起好药,病死在京中客栈里。长兄死后,武亿强忍悲痛,将身边仅剩下的一点钱,买了一辆手推车,把长兄的遗体装在车里,一路上吃尽千辛万苦,将哥哥的遗体运回家中。到达家乡时,他的双脚全走烂了,一连几个月无法走路,令乡亲们感动万分。武亿还有一个族孙,自小父母双亡,他将这个族孙领回家中,抚养15年,直到长大成人。武亿特别敬重老师。他的老师在外地去世后,武亿赶了一千多里路前去吊唁,使老师家乡的人十分钦佩。武亿出仕前在学术上已有很大名气,他对经学很有研究,同时还是金石学的权威。武亿中进士后,出任博山知县,以廉洁奉公闻名遐迩。
有一次,武亿审理某煤窑争夺案件,其中一个窑主通过县中的典史,请他转送给武亿两千两银子,好让自己打赢这场官司。这个典史几次寻找机会,想把这笔银两交给县令,但都没有找到讲话时机。为人极为精明的武亿,很快发现了这个典史的行贿企图。武亿在一次天旱祈求降雨的仪式上,故意对天祈祷说:“请老天爷、各路神仙保佑,我武亿虽然家贫,但决不做贪官污吏,为官一天,就为博山百姓做一天好事。若老天爷保佑我这样的清官,就请打雷下雨吧!”
武亿刚刚说完这些话,天空就响起了隆隆雷声,接着瓢泼大雨下了起来。那个收了两千两银子的典史,被这一切惊得目瞪口呆,以为武亿有神仙暗中帮助,吓得立刻向武县令交代了所收贿赂事。这件事随之传开,当地上自县中官吏,下自地方土豪乡绅,都把武县令供若神明,博山县得到大治,再没有人做欺压小民之事。
所以当和珅的衙役拒不付钱时,店小二立即上前揪住他们,叫他们结了账再走。和珅的衙役吃惯了白食,没想到在小小县城中,居然还有人敢要他们付饭钱,当即把要钱的店小二打得鼻口出血,又把饭铺砸了个稀里哗啦才离去。当地人从他们的口音中,听出这些人来自京城,急忙报告知县武亿。
武亿得到报告,说有人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赖账不给,还将店小二毒打了一顿。他马上下令县衙役全体出动,速将这群不法之徒缉拿到县。
两天后,衙役报告武亿,已将歹徒全部捉拿到县,听候开庭审理。武亿命令升堂审案,将歹徒押上大堂。当这群人被带上大堂时,为首的两人昂首阔步而入,见武亿不但未按照规定下跪,反而从身上掏出腰牌说道:“我们是京城提督衙门和大人属下,奉命出差到山东暗中访查朝廷钦犯,命令沿途地方官配合,知县大人凭什么将我们捉拿?”
衙役满以为小小博山知县,一听和珅威名,还不吓得屁滚尿流,立刻向他们赔罪,然后乖乖地将他们释放,说不定还要摆酒向他们道歉呢。
谁知武亿听罢,一阵冷笑,然后大声喝道:“你们既然奉命暗中访查,地方官理应协助。那么你们已经来到博山县三天,为什么不来见我?再说只有两个腰牌,为什么却有15人出来办案?这哪里是暗中访查,简直是一伙明火执仗的强盗,给我狠狠地打!”两旁的衙役听令,立即将十几人按倒在地,高举大木板,不由分说一顿痛打。
这两个衙役吃了一顿板子,回去向和珅告状。和珅听到武亿敢打手下的衙役,勃然大怒道:“这个博山县令是不是疯了,连我手下的胥役也敢打?”后来经过派人调查,得知武亿是不畏权势的清官,怀疑他是有意所为。和珅便授意山东巡抚,寻找借口将武亿罢职归乡。
武亿虽遭和珅报复,但和珅的衙役们遭此痛打,再也不敢轻易离京了。
江苏金坛县贡生蒋衡,是个著名的书法家。他于乾隆初年手书《十三经》一部,呈献给乾隆帝。乾隆帝非常喜欢,赐给蒋衡国子监学正衔。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年逾八旬的乾隆帝闲来无事,命人拿出蒋衡手书《十三经》赏玩。他看着蒋衡令人赏心悦目的雄浑书法,忽然想到这样俊逸的字迹只有自己看到,实在可惜,应当把它刻在石碑上,放在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里面,供在里面读书的太学生们学习临摹。学生们一面可以读经,一面又能欣赏书法,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想到这里,乾隆帝立刻派人找来礼部尚书彭元瑞,让他具体办理此事。清代人称此项工程为“勒石太学”。
礼部尚书彭元瑞,来自江苏苏州府一个著名的教育世家。他为了使刻在石碑上的《十三经》文字准确无误,以利太学生学习并能流传千古,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将蒋衡手书原文与清朝内府所藏宋朝以来各种善本校对,考证其文字同异原因,著成《乾隆御定石经考文提要》一书。凡是蒋衡手书原文与内府所藏善本文字不一致处,统统加以改正。工部尚书金简根据彭元瑞的定本,组织雕刻工匠,将《十三经》全文刻在石碑上,总共刻了190块石碑,刻成后立在国子监中,被当时人称为“石经”。
因此事关系重大,彭元瑞事先上疏乾隆帝说:“石经将垂训万世,只臣与金简二人列衔办理。臣以末学,金简又是高丽(朝鲜)人,恐不足取信世人。”乾隆帝认为彭元瑞言之有理,遂加派大学士和珅、王杰二人为总裁,董诰、刘墉、金简、彭元瑞四人为副总裁,金士松、沈初、阮元、瑚图礼、那彦成五人随同校勘。
事成之后,两个总裁、四个副总裁、五个校勘官员,总计11人中,只有彭元瑞本人受到乾隆帝奖赏,加太子太保衔,和珅与其他十人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这且不提,乾隆帝还下令在《十三经》的每部书后,把彭元瑞所写《乾隆御定石经考文提要》的相关内容附在后面,成为石经的组成部分。
彭元瑞校对石经,写了著作,加了官衔,又留了名,引起和珅的嫉恨。和珅极力诋毁彭元瑞《乾隆御定石经考文提要》一书,说“非天子不考文”,彭元瑞的著作有私书之嫌,提出从重惩治彭元瑞。乾隆帝出来干涉说:“彭元瑞本以‘乾隆御定石经’加其上,何得目为私书?”这样,彭元瑞才免于被治罪的命运。
乾隆帝出来讲话,和珅仍不肯罢手。
他私下组织了一些文人,针对彭元瑞的《乾隆御定石经考文提要》写成《考文提要举正》一书,重点是挑彭元瑞的错误。然后,和珅署上自己的名字,呈献给乾隆帝,说彭元瑞的书没有学术价值,而且会误人子弟,请求将彭元瑞所著《乾隆御定石经考文提要》销毁,不准私人保存此书。
乾隆帝不赞成和珅的看法,认为和珅是小题大做。他劝和珅说,彭元瑞不过是写了一本书,即使有些错误,让它留在世上,后果再严重,也就是引起一些学者们的争论罢了,对国家产生不了什么坏影响。如果现在把这书销毁了,倒显得朝廷不允许学术自由。和珅听了,无话可说。
和珅知道不能通过乾隆帝惩治彭元瑞,他便自己行动。和珅让自己的亲信们趁深夜来到国子监,将碑中文字从古者,即彭元瑞改正的字全部挖掉,换成和珅《考文提要举正》认可的字。由于和珅的反对,彭元瑞所著《乾隆御定石经考文提要》一书,没人敢刊刻出版,看来乾隆帝有时也让和珅几分。
后来学者阮元外任浙江巡抚,嘱托门人许绍京以个人名义刊刻了《乾隆御定石经考文提要》,使这本书得以保存下来。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发生了一场大火灾,宫中所藏宋版书全部化为灰烬。宋本《十三经》幸亏彭元瑞校对石经,尚存其大概面目。嘉庆八年(1803年),彭元瑞提出重新查对国子监石经,把和珅挖改的文字恢复原貌。嘉庆帝委派董诰、纪昀等人负责改正。石经文字尽管恢复了本来面目,但好端端的一块石碑,经过两次刀砍斧凿,损失之大是可以想象的。
清朝人称:“自和相(珅)秉政后,人无远志,政以贿成。”乾隆帝晚年的政治局面,基本上可以用“政以贿成”四个字来概括。地方督抚官员,谁不给和珅送礼,谁就要被他置之死地而后快。浙江巡抚福崧就是一个例子。
福崧,乌雅氏,工部尚书海望之孙。福崧的仕宦生涯,在某种程度上沾了祖父的光。原来乾隆帝的头一个皇后富察氏,乾隆十三年(1748年)随同乾隆帝东巡时,死在山东德州附近的船上。乾隆帝十分悲痛,下令把富察皇后的遗体连同船只一起运回北京城。皇后乘的船很大,到北京城时,负责的官员连城门都拆除了,还是运不进去。工部尚书海望想了个聪明的方法,他叫人在城楼上搭个架子,然后把菜叶层层地铺在架子上,让拉船的纤夫将皇后所乘之船拉到木架上,利用菜叶的柔滑性把船拉入城内。乾隆帝因此对海望另眼相看。
福崧借了祖上的光,20岁就任大吏。甘肃撒拉族苏四十三起义时,他率清军首先冲入华林寺,被义军火枪击中帽顶而面不改色,阿桂因此极力荐举他忠勇可以重用。福崧先后两次出任浙江巡抚,在任内处事果断,有能吏之风,下属很敬重他。福崧为官廉洁奉公,除正常俸禄收入外,不接受任何人的礼物。浙江人在清朝吏治日益腐败的情况下,对遇到这样的好巡抚十分庆幸。福崧政绩昭然,因此不像那些贪官污吏,经常送给和珅大笔白花花的银两。和珅为此总想找福崧的麻烦,恨不得将他置于死地。
福崧对母亲最孝顺,而他的母亲有出外游览风景的嗜好。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浙江省湖山名胜为天下之最。杭州西湖风景秀丽,自南朝以来留下诸多名胜古迹,如灵隐寺、花港观鱼、平湖秋月、岳王坟等。福崧的老母朝夕出游不说,经常是乐而忘归。福崧的属下虽然极尽地主之谊,但天长日久,招待费负担太多,对巡抚大人母亲的这个嗜好产生了强烈不满,但碍着长官的面子,又不好公开反对。就是福崧母亲的这个嗜好,使他的儿子丧命。
福崧属下盐运道员柴桢,庸碌无能,向来被福崧讨厌。但柴桢花了些钱送给和珅,竟然当上了两淮盐运使的好差使。柴桢临上任前,福崧发现柴桢管理的盐运道库银出现亏空。经调查,是柴桢给和珅送礼买官所为。柴桢答应福崧,到两淮盐运使任上,就想办法把亏空银两补上。他到任后,果然如数送来银两,补足了浙江盐运道库的银子。
这件事到此本已完结。但福崧是负责任的清官,他担心柴桢拆东墙补西墙,送来的银子仍然是出自国库。于是他叫人行文两淮盐运库,了解运库贮银是否出现了亏空。
岂知这事给和珅找到一个报复福崧的机会!
两淮盐运库库使戴金德是和珅的亲信死党。他从福崧调查柴桢的行文中,得知福崧允许属员赴任后填补亏空。按照清朝规定:官员调动,必须保证所管银两没有亏空才能赴任。但当时政以贿成,各地官员任内普遍出现亏空,福崧叫柴桢抵任后补足亏空,这种做法早已司空见惯,但显然是违反朝廷规定的。戴金德秉承和珅的旨意,上疏弹劾福崧庇护下属短缺国库银两。朝廷遂派钦差来处理此案。
钦差事先受和珅的委托,一定想法找到治福崧死罪的证据。在审理柴桢管理的账目中,发现写有“馈福公金一千两”的条目,这一千两银子,本来是送给尚书福长安的,却硬说是送给福崧的。加上福崧老母平时到处出游,得罪了一些官员,影响了他的官声,没有人站出来替他辩护,于是罪名成立。乾隆帝认为福崧本是好官,此事有些蹊跷,便下令把福崧押往北京,欲亲自审理此案。
福崧自恃平时两袖清风,根本不怕到北京受审,遂在途上扬言,他是受害者,要到北京揭发和珅。和珅知道如果真的让福崧到北京见到乾隆皇帝,说出自己几件有真凭实据的受贿事来,会给自己带来极大危险。和珅便更改了案件供词,把福崧母亲出游的事加以无限夸大,说福崧不理政事,一年四季都在陪老母巡游。福崧携其母今日雁荡山,明日天台山,后日栖霞岭,弄得怨声载道。福崧不顾百姓死活、属下官员反对,他还说这是仿效当今皇帝,以尽孝子之心。
和珅太了解乾隆帝的心思了,欲将福崧置于死地,真是举手之劳!
乾隆帝一生都在四处巡游,他曾赴东北谒陵祭祖,到五台山讲道拜佛,常年前往承德围场狩猎,先后六次南巡江浙。在这些巡游活动中,以南巡路途远,时间长,耗费多,对老百姓骚扰最大,因此不少官员反对南巡。尤其是浙江地方官员,最不赞成南巡。所以乾隆帝每次南巡,都携其母亲钮祜禄氏同行,打着尽孝道的旗号,以减轻阻力。即使如此,还是有一些正直的官员公开反对。
有一次,乾隆帝到了杭州西湖,召当地官员作诗,在籍养病的礼部侍郎齐召南表示,有病不能写诗,实际是反对乾隆帝在浙江游山玩水。几天后,乾隆帝又召见齐召南说:“朕闻天台山的景色胜过杭州,你是天台县人,愿意为朕做向导吗?”齐召南回答:“山皆峭壁悬崖,虎豹所居。臣虽生长于此,敬尊‘孝子不登高、不临深’之义,从未登过此山。”乾隆帝听后不便发作,只得解嘲道:“你真是个土人啊。”
乾隆帝第四次巡幸江浙时,想从杭州至湖州游乐,由大学士于敏中指使浙江巡抚出面邀请,另一浙江籍大学士嵇璜坚决反对未成。于敏中又让地方官以两浙乡绅名义,吁请乾隆帝前去临幸。嵇璜无法再次反对,就将己意转告绍兴知府赵某。绍兴为通往湖州必经之地,赵某暗中派人先在经过的河道中抛下木头石块。乾隆帝叫先行人员探测路线时,船只触石木未能通过,赵知府便借机奏报说疏浚河道要用大量时间,乾隆帝只好作罢。
乾隆帝晚年有感于南巡劳民伤财,写了一篇《南巡记》。他在这篇文章中说:“朕临御天下数十年,并无失德之处。惟六次要去南巡。”福崧胆敢在浙江到处游玩,还说是效仿皇帝,简直是把乾隆帝的谕旨当做耳旁风。何况连皇帝没去的地方,他都玩个痛快,真是活到头了!
乾隆帝览过和珅改后的福崧供词,大发雷霆,下令中途将福崧赐死,即强迫自杀。据山东人说,福崧被押解到红花铺驿站时,押送官员收到了乾隆帝的谕旨,向福崧传达时,福崧对众人大声疾呼,表示决不自杀,一定要上北京讲清楚再死。山东巡抚吉庆亲自出面,假意为他打抱不平,然后请福崧喝酒。酒中事先已下好毒药,福崧喝完酒后,便一命呜呼。
乾隆六十年(1795年)春天,全国各地举子云集北京,参加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此次会试主考官,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窦光鼐,副考官二人,皆资望较浅,因此一切事务,全由窦光鼐主持。举子们三场试毕,静待发榜。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均称贡士。四月十五日发榜,第一名王以铻,第二名王以衔,皆为浙江归安人,而且是同胞兄弟。士子们纷纷到浙江会馆,向王氏兄弟道喜。虽然举子们的会试名次只是起参考作用,还要经过皇帝主持的殿试,才能决定最后名次,然而兄弟二人同列会试前两名,也实在不易。
和珅听到王氏兄弟高中的消息后,立刻向乾隆帝揭发说,此事系主考官窦光鼐徇情舞弊所为,据他所知,王氏兄弟都是窦光鼐的门生。乾隆帝经过调查,知王以铻、王以衔二人确实是同胞兄弟,也觉得大有可疑之处,因此派和珅率大臣复试。在和珅的干预下,复试结果是:王以衔名列二等第四,王以铻列三等七十一名。复试大臣奏报乾隆帝说,王以铻中式之卷,第二道题为“参也鲁”,所作八股文中有“一日万几,一夜四事”等字,于先贤身份,尤为用词不妥。和珅提出窦光鼐考试舞弊有据,请求从严治罪。开下谕斥责窦光鼐说:“像王以铻这样的肤泛失当之卷,何以拔置第一名?而且所出的考试题,错误纰缪处甚多。该考官对于抡才大典漫不经心,殊非慎重衡文之道。窦光鼐人本迂腐,不晓事体,朕因为经常听说他擅长八股文,所以才派他做正考官,不料他糊涂至此,连文章高低都看不出来。三月初九日主考接受会试任命,召见窦光鼐时,他不但奏对不明,跪下谢恩时差点儿站不起来,这样年老昏聩之人,岂能再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这样的重任?副主考刘跃云、瑚图礼及推荐此卷的同考官等人,即按和珅等所请,交部严加议处。其余之人按照所拟罪名分别办理外,窦光鼐立即解除所任左都御史一职,听候处理。”
乾隆帝此旨一宣布,京城内外会试放榜后的喜庆气氛,顷刻间变得紧张无比。清政权入关后,为了拉拢汉族文人,标榜用人选才公正无私,对科举考试中的舞弊案件,惩治得特别严厉。凡是被揭露的受贿行为,一经查实,不仅主考官、副主考官和行贿之人要脑袋搬家,其余人员连同家属族人,统统要被流放充军边疆地区。满族人做官不全依靠科举,乡会试主考官多由汉族人担任,受惩治者多为汉族官员和知识分子,这也是清朝统治者在处理科举舞弊案件中能够秉公执法的重要背景。
清代科场案件中,受惩治最严重的,当属顺治十四年(1657年)同时发生在顺天和江南地区的两次乡试舞弊案件。顺天乡试同考官李振邺、张我朴、蔡元禧、陆贻吉、项绍芳,举人田耜、邬作霖7人,因受贿和行贿,被处以死刑,家属财产籍没入官,7家被流放东北的就有108人。主考官曹本荣、宋之绳尽管并没有受贿,也以失察下属被降五级职务。江南乡试主考官方猷、副主考官钱开宗斩首示众,妻子家产没收入官;同考官18人无一幸免,叶楚槐、周霖、张晋、刘延桂、田俊民、郝维训、商显仁、朱祥光、钱文灿、雷震声、李上林、朱建寅、王熙如、李大升、朱茞、王国桢、龚勋俱着即处绞,妻子家产籍没入官;已病逝的卢铸鼎,妻子家产也被籍没入官。
了解清朝对科场案件严厉打击的士人们,无人不为窦光鼐等人的命运忧虑。和珅在汉族文人心中的印象,本来是相当糟糕的,但这次他首先揭发窦光鼐以权谋私,在那些落第举人的眼中,不觉变得可爱了许多。唯有窦光鼐和王氏兄弟三人明白,是他们多年前告发贪官黄梅,断了和珅的一条受贿财路,今天才受到他的报复。
窦光鼐,山东诸城人,乾隆七年(1742年)进士,历官40余年,为人耿直,不肯趋炎附势,因而仕途坎坷。例如,他在中进士6年后,就做过会试同考官,然而几十年后,仍在浙江学政任上,由主持会试变成了乡试,即由进士考官降为举人考官。乾隆帝老是看他不顺眼,好在他为官从不贪污受贿,又在文人中享有“学行深纯,尤长于制艺”之名,因此就让他屡任各省学政,主持地方科举考试,为朝廷选拔人才。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春,年过七旬的窦光鼐总算调任回京,由浙江学政升任吏部侍郎。正当他准备行装时,得知有人揭露浙江州县仓库亏空,乾隆帝拟派朝中大臣前来查办。窦光鼐对此事虽有耳闻,但苦于手中没有证据,故一直未能上疏奏报。如今既然皇帝要来调查,向来疾恶如仇的性格使他不顾后果,立刻上奏道:
臣闻嘉兴府属之嘉兴、海盐二县,温州府属之平阳县钱粮亏空数字,都不止白银十万两以上。应当查明到底是什么人造成亏空,分别定罪。去年浙江省杭州、嘉兴、湖州三府欠收,仓库内有谷可粜者无几。浙江东部八个府,年年打着采购粮食的名义,入库时惟有折收银两,以便填补亏空之用。
乾隆帝看到他的奏折,认为问题比想象的还要严重,下谕派刑部尚书曹文植、侍郎姜晟前往浙江,会同巡抚伊龄阿彻底清查亏空。窦光鼐现任浙江学政,熟悉地方情形,以吏部侍郎衔协助查办此案。窦光鼐受到协办此案的委任,深感责任重大,立即动员他在当地的各种关系,全力调查浙江各州县亏空。当年五月,他第二次上疏乾隆帝,大胆揭露浙江省的吏治腐败,疏中称:
浙江仙居、黄岩等七县,前任知县亏空数目,多在数万两以上,全都未能弥补,以致后任知县不敢接收上任。永嘉县知县席世维,从地方秀才家中借粮食运入县中仓库,以应付查对;平阳县知县黄梅巧借弥补县里亏空名义,向百姓加征赋税,其母亲去世后照旧演戏,不顾人伦;仙居县知县徐延翰贪赃枉法,将临海县生员马实投入监狱活活打死;布政使盛住上年进京,随身携带大量金银,民间议论指为贿银;原任闽浙总督富勒浑巡查州县,各地方供应浩繁,门包或至千万。
从疏中可知,浙江省上自最高官员总督富勒浑、主管财政的布政使盛住,下至具体管理百姓的知县,几乎全部都是贪官污吏。尽管他说的是实情,却得罪了乾隆帝。在乾隆帝看来,州县官员贪赃枉法,实乃常有之事,但绝不会如窦光鼐疏中所称,全成了赃官。何况窦光鼐有所不知,布政使盛住本人便是乾隆帝的小舅子,总督富勒浑又是阿桂的族孙。由于以上关系,乾隆帝想把大事化小,便派大学士阿桂直接办理此案。
作为贪官总后台的和珅,虽然清楚乾隆帝的想法,但还是担心阿桂不徇私情,把事情弄得不好收拾。在和珅的争取下,乾隆帝任命他的胞弟原任工部郎中和琳,接任盛住兼署的杭州织造职务,这样和琳在杭州可以直接得到有关情报,以利于案情朝和珅希望的方向发展。
阿桂到杭州后,由于和琳等人做了手脚,又不能不顾及各种关系,因此案情并无进展。阿桂不作任何调查,先询问窦光鼐永嘉、平阳二县勒派之事有何证人?窦光鼐见此,只得口称记不住证人姓名。阿桂又叫窦光鼐举出盛住携带金银和富勒浑收受门包的证人,窦光鼐当然也不敢出卖举报人。而盛住则对阿桂说,他进京时确实带了三万九千多两银子,这都是内务府出卖人参的价银,他顺便将其带回,并且如数交纳给了内务府广储司。盛住明明是在撒谎,近四万两白银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他不会也没必要一路上承担这个风险。再说清朝内务府是专门为皇帝服务的机构,有谁敢去查皇帝的账目。盛住强调是内务府的人参,等于提醒阿桂别忘了他的皇亲身份。
阿桂是聪明人,况且他放过皇帝的小舅子盛住,乾隆帝也不会为难他的族孙富勒浑。阿桂放弃其他方面的调查,仅据盛住一面之词奏报乾隆帝,称盛住携银均为官物,于此案本属无过。乾隆帝便下令盛住官复原职,仍旧做杭州织造,令和琳随同查办案件。
不久,阿桂又报告乾隆帝:窦光鼐所称永嘉、平阳二县勒派,经查纯属无中生有;黄梅母死演戏一事,系黄梅为母亲庆祝九十大寿,其母在当天夜里,因痰淤突然死亡。照此推论,窦光鼐是一个造谣生事、诬陷他人的无耻之徒。乾隆帝也这样认为,他下谕批评说:“该学政不顾污人名节,以无根之谈,冒昧陈奏,实属荒唐!”他还让窦光鼐仔细考虑这样做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窦光鼐虽为人耿直,但毕竟也身居官场数十年,长期的宦海浮沉,使他深知处境险恶。事情摆在这里,皇帝的小舅子盛住碰不得,阿桂的族孙富勒浑也扳不倒,但如果再整不住知县一级的小贪官,他窦光鼐的下场可想而知。现在不用为国家分忧,不必为百姓鸣不平,为了他自己的身家性命,必须拿出贪官的证据出来。他认定平阳知县黄梅劣绩昭彰,抓住不放,第三次上疏提出:黄梅母丧期间演戏,证据确凿,系全县生童所言,平阳县的亏空,也是从黄梅开始。窦光鼐为了查明实情,不顾即将要举行的童生考试,亲自赴千里之外的平阳访查证据。
据浙江巡抚伊龄阿报告乾隆帝说,窦光鼐到了平阳县,将全县生员、监生召集到县学明伦堂上,让他们提供黄梅贪污的证据。起初众人答以不知,窦光鼐咆哮发怒,用言恐吓,锁拿县上书役,用刑逼供。在这种情况下,才有人揭发黄梅,窦光鼐立即让他们签名画押,自己扬扬得意。乾隆帝得报,以擅离职守,下令将他革职。
伊龄阿接到此谕,又参劾窦光鼐在平阳城隍庙事先预备大量刑具,召集生监平民,千百为群,一概命坐,要他们举报黄梅。用这种逼供的方式得到证据后,窦光鼐携带生监多人作为人证,昼夜兼行赶回省城,途中随行水手堕河淹死。窦光鼐还对随行人声称,他宁可不做官不要命,也要将黄梅绳之以法。
窦光鼐惩治贪官的行动,却被乾隆帝误认为是精神失常,鬼迷心窍。他第二次下谕给巡抚伊龄阿,让他速将窦光鼐逮捕,押解北京交刑部治罪。窦光鼐抵达杭州时,头一道他被革职的谕旨已经到达,巡抚伊龄阿暗中派人守卫学政衙署,以便监视其动向。学政窦大人被革职的消息,传遍了全城。
就在乾隆帝逮捕窦光鼐的谕旨尚未到来之际,事情有了出人意料的转机。
窦光鼐回到杭州,闷坐在官署中。忽然门人报告说,有归安生员王以衔、王以铻两兄弟,前来看望老师。窦光鼐觉得这是人之常情,让门人请二人进来。两人见到窦光鼐,请求进里间屋说话。但进入里面后,他们两人也没说什么,只是送上棉袄一件,称报老师识拔之恩,留下此衣做路上御寒之用,随后离去。
时下正值早秋,浙江的气候还十分炎热。窦光鼐立刻明白,连忙拆开棉袄一看,里面全是黄梅按亩勒捐的物证,田单、印票、图书、收帖两千余张。
这下子窦光鼐真的要发狂了!
窦光鼐虽然亲自赴平阳县查找证据,但由于和琳等人的安排,上自巡抚下至府县,早已预为布置,故对于黄梅赃款虽略得佐征,仍未获其确实凭据。但是谁也料想不到,王以衔、王以铻二人以邻县生员的身份,偷偷地收集到黄梅的大量证据。于是窦光鼐第四次上奏曰:
臣窦某亲赴平阳县,绅士民人呈送(乾隆)五十年派捐田单二百余张,供称知县黄梅以弥补亏空为名,计亩捐钱,每田一亩捐大钱五十文,户给官印田单一张,与征收钱粮无异。又呈送供票九张,共计大钱二千一百千文。四十四年、四十七年两次勒捐富户,自一百余千至三十、五十千不等。
窦光鼐在奏疏中还说,知县黄梅每次采买粮食入仓,从不给百姓价银,巧立“飞头、印票、谷领、收帖”各种名目。黄梅在任8年,仅侵吞的粮价与勒捐赃银,就不下二十余万两。朝廷赏赐老年人与廪生应得的廪饩(即助学金),8年来从未给过。至于黄梅母亲丧事期间演戏,主要是为了延长奏报“丁忧”(指父母之丧)的时间,以便处理赃款,掩饰罪证。在奏疏之外,窦光鼐将田单、印票、图书、收帖,各拣一张呈递,作为物证。
他的奏折刚刚派人送出后,巡抚伊龄阿就收到乾隆帝的第二道谕旨。伊龄阿马上遵照执行,派人到学政署锁拿窦光鼐,押往京城。
乾隆帝并不是昏君,他接到窦光鼐附有物证的奏疏,当即改变了对此案的看法。用乾隆帝的话说,“凡事都可能有假,而官印与私记不可能有假,即使有假,也绝不能造假至二千余张之多,况且字帖俱有业户花名排号,确凿可据”。因而他命令阿桂返回浙江省城,途中见到窦光鼐,将其释放并一同回杭州审理此案。乾隆帝还告诫阿桂,此案就审理黄梅本人,不必牵连他人。
阿桂根据乾隆帝的旨意,返回杭州城,很快查明黄梅勒借民钱,匿丧演戏,侵用田单、公费等属实。乾隆帝除将黄梅斩首外,对办理案件失实的阿桂、曹文植、姜晟、伊龄阿四人分别给予处分。窦光鼐本应升官,但黄梅被杀使和珅断了一条受贿财路,得罪了和珅,因此窦光鼐回京后署理光禄寺卿,等于是降级使用。
后来窦光鼐小心翼翼,靠资历总算当上了左都御史,但和珅不想放过他。本次会试,二王兄弟名列前两名,是两人确有真才实学,纯系偶然因素。窦光鼐身居官场五十余年,这一点避讳还是知道的。但和珅则认为,他终于找到了报复的机会。
然而吉人自有天相!
八天之后,王以衔顶着巨大的压力,参加了由乾隆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按照科举制度规定,殿试为天子策士,故主考官称“读卷大臣”,他们将前十名卷子进呈,由乾隆帝决定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名次确定之后,才开封看答卷者的姓名,以示科举考试至大至公,连皇帝也不例外。结果乾隆帝定的第一名是王以衔,和珅与诸大臣瞠目结舌,因为前十名的卷子是他们选中的,只好如实奏报:“此次阅卷诸臣,皆秉公认真,毫无私弊,如有失当的话,不妨易置。”乾隆帝回答说:“照此看来,前次王氏兄弟联名高中,或许是出于偶然。科第功名高下,是命中注定之事,非常人意志所能左右,根本没有必要改变名次。况且既然已经拆开密封试卷,若再重定名次,岂非怀疑皇上吗?”
殿试发榜日,北京城内舆论普遍认为,本科会试主考窦光鼐取士公正无私。二王兄弟文才卓著,一为会元,一为状元,可谓珠联璧合,遂传为佳话。
窦光鼐可没有这样好的运气,尽管事实已充分证明,他并没有任何舞弊行为,但乾隆帝还是被和珅说服,以窦光鼐年迈为由,给予四品衔的待遇退休归乡。不到半年,一生正直的窦光鼐便死于山东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