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绒对芳丛,
由来趣不同。
发从今日白,
花是去年红。
——唐·法眼文益
佛家的本性便是自然、不做作,自然的天性就是率真,追究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回归自然,回归本性。
有一次,慧忠国师看见耽源禅师提着篮子,往方丈室走去,便问他道:“你盛那么多的青梅子做什么用?”耽源禅师答道:“供养诸佛菩萨。”
慧忠国师接着问道:“那么青的梅子,还没有成熟,又酸又涩,怎能供养呢?”耽源禅师很随意地说道:“所谓供养,只是表示诚意罢了。”
慧忠国师责备道:“诸佛菩萨不接受如此酸涩的诚意,我看,你还是供养你自己吧!”
耽源禅师不解地问道:“我现在就已在供养。心、佛、众生三者没有差别,国师何必计较呢?”慧忠国师说道:“我不像你那样,我要等梅子熟了才肯供养,我非常认真计较!”
耽源禅师问道:“国师的梅子什么时候才熟呢?”慧忠国师答道:“其实,我的梅子早就熟了。”耽源禅师又问道:“既然早就熟了,为什么国师不供养呢?”慧忠国师说道:“我喜爱梅子,留着它,不随便给人。”耽源禅师逼着问道:“国师怎么那么贪呢?有慈悲心的人,很愿意把好的东西与人分享。”慧忠国师假装不明白,接着问道:“什么东西是好的,我不知道?”耽源禅师说道:“就是青梅子。”
慧忠国师笑道:“如果青梅子是好东西,那你应该好好珍惜它,可不能随便给人”
耽源禅师也笑了,说道:“说不过你,你太吝啬了。”慧忠国师认真地辩解道:“吝啬的应该是你,可不是我呀!”耽源禅师一时无语。
慧忠国师见状,开示道:“青梅子还是留着自己用,不能随便给人,那才是慈悲呀!”
我们自身往往有许多虚伪的陋习,不以自己的真面目见人,不以自己的本意示人。禅宗讲究率真,讲究真诚,讲究自然。抛弃俗世的一些愚昧与无知,追求完美的人格。我们再看另外一则公案。
从前有一位居士,他到一所有名的禅院去拜访一位禅师。与禅师见面之后他们谈话非常投机,不知不觉已到了午饭时间,禅师便留居士用餐。
侍者为他们做了两碗面条,面条味道很香,只不过是一碗大一碗小。两人坐下,禅师看了一下面条,便将大碗推到居士面前,说:“你吃这个大碗。”
本来按常理居士要谦让一下,将大碗再推回到禅师面前,表示恭敬。没想到居士却看也不看禅师一眼,径自低头大吃起来。禅师见状,双眉紧锁,有些不悦。居士并未察觉,一个人吃得津津有味。
等他吃完,抬头却见禅师的碗筷丝毫未动,于是笑问禅师:“师父为何不吃?”
禅师叹了一口气,一言不发。
居士又笑着说:“师父生我的气啦?嫌我不懂礼仪,只顾自己狼吞虎咽?”
禅师没有答话,只是又叹了一口气。
居士接着问道:“请问禅师,我们如此推来让去,目的是什么?”
“让对方吃大碗。”禅师终于答话了。
“这就对了,让对方吃大碗是最终目的。那么如您所想,争相推来让去,何时将面条吃下肚去?我将大碗面条吃了下去,您心中不悦,难道您谦让的目的不是真心?你吃是吃,我吃也是吃,如此推来让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禅师听完居士的一番话,心中顿悟。
人生抛弃了无聊后,将获得一个完美的世界,不必再在一些俗事上浪费我们的精力。
龙潭崇信禅师未出家前在道悟禅师的寺旁摆了一个摊,靠卖饼子为生,生活十分贫困,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天黑了就在别人的屋檐下睡觉。
道悟禅师见他生活如此艰苦,就把寺中的一间小屋让出来给他住,崇信为了感谢道悟禅师,每天送给道悟禅师10个饼子。每当崇信送饼子给道悟禅师的时候,道悟禅师总是非常高兴地收下,等崇信回去了,道悟禅师就叫人从10个饼子中取出一个还给崇信。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了两年的时间。
两年后,崇信终于忍耐不住了,他问道悟禅师:“我既然送你饼子,你为什么要每天还我一个呢?你这样做是因为看不起我吗?”
道悟禅师听了他的话,向他解释道:“你能每天送我10个,我为什么不能每天还你一个呢?”
崇信辩道:“我既然能每天送你10个,难道还在乎你还给我的这一个吗?”
道悟禅师哈哈大笑说:“我不嫌你的10个多,难道你嫌我的一个少吗?”
这几句话让崇信顿有所悟,从此以后他决定出家,不再沉迷在世俗的笼罩之下了,他要去寻找真正的禅理,来诠释生命的真正意义。
道悟禅师说道:“一生十,十生百,百生千万,万物皆从一而生。”
崇信应道:“一生万法,万法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