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时多?
去似朝云无觅处!
——唐·白居易
修禅修心,倘若自己心中对禅理一知半解,光凭嘴上空说,没有任何意义。对于禅机的参悟就需要一颗玲珑的禅心,与佛学融为一体。
云岩禅师正在编织草鞋的时候,洞山禅师问道:“老师!我可以跟您要一样东西吗?”
云岩禅师答道:“你说来听听吧。”
洞山正色道:“我想要的是你的眼珠。”
云岩禅师一边编鞋,一边平静地问道:“要眼珠?你的眼珠哪里去了呢?”
洞山答道:“我没有眼珠!”
云岩禅师淡淡一笑,说道:“如果你有眼珠,怎么安置它们呢?”
洞山不知从何对答。
云岩禅师严肃地说道:“我想你真正想要的眼珠,应该不是我的眼珠,而是你自己的眼珠吧?”
洞山禅师又改变话题道:“事实上,我要的不是眼珠。”
云岩禅师对这种矛盾的说法很恼怒,便大喝一声道:“你给我出去!”
洞山禅师并不觉得惊讶,非常诚恳地说道:“出去可以,没有眼珠,我看不清前途的道路。”
云岩禅师用手摸一摸自己的心,说道:“这不早就给你了吗?怎么还看不到呢!”
洞山禅师终于言下省悟。
禅心只能靠自己参悟,别人只能点播。没有自己的苦心修炼,又能如何明了深奥的人生哲理呢?
一天,无德禅师问诸位学僧:“各位来此参学,长者数年,短者数月,不知各位找到禅心没有?”
学僧甲说道:“我是个主观意识特别强烈的人,除了‘我’或‘我所’之外,世界上没有什么值得我关心的。但自从参禅以后,我才发觉世上的万事万物都要靠因缘才能成就,除了我以外,还有人,还有佛,我想我握住禅心了。”
学僧乙说道:“以前我的眼光总以能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具体实质为标准。但自从参掸以后,现在我不再短视而有远见;不再心胸狭小而量大如空;我想我找到禅心了。”
学僧丙说道:“以前如果说我一天能行三十里路,我绝不去走五十里。但自从参禅以后,才感受到,自己是以有限的生命去证悟永恒的法身,恨不得不眠不食,日行百里。我想我已知道什么叫禅心了。”
学僧丁说道:“我由于资力低,经验不足,在处事方面相对显得笨拙,甚至有时会很自卑。但自从参禅以后,才发觉自己可以担当弘法利生的重责大任,因此,也不自觉笨拙,也不感觉自卑,我想这就是禅心了。”
学僧戊说道:“我身材只有五尺,平常总抱着‘天塌下来总有别人会顶住’的心态。但自从参禅以后,才感受到禅宗的信念;现在总觉自己有丈二之高的身材,我想我已体悟到什么叫样心了。”
无德禅师听后,点头说道;“你们所说的只是一种参究的‘初心’,而非‘禅心’。真正的禅心在于明心见性。好好精进修持吧!参!”
学僧们听后,个个敛目内省,继续去寻找禅心。
对于佛学中的智慧,我们要灵活运用,不要只学其形,不知其意,一知半解,僵化运用。这样不但学不到一点智慧,反而适得其反。
临济禅师意识到自己即将圆寂的时候,召集弟子开示道:“我人灭后,你们不可让正法眼藏也随着灭却!”
大弟子三圣惠然禅师立即表明决心,说道:“身为弟子的我们,怎敢将老师的正法眼藏灭却呢?”
临济禅师点点头,然后问道:“如果日后有人问起我的禅法是什么,你该怎么回答?”
惠然禅师马上学着临济禅师一向教导学人的方法,高声大喝!
临济禅师眼光一暗,不以为然地摇头说道:“谁能想像,我的正法眼藏却会在这些大喝一声的人那里灭却!说来真叫人伤心!”说完,临济禅师坐在法座上端然而寂。
看到禅师已经离世,惠然禅师伤心不已。“老师平时对来访者都大喝一声,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学着老师也大喝一声呢?”他非常不解地对大家说道。
临济禅师突然开口搭话,说道:“我吃饭你们不能当饱,我死你们不能代替。”
弟子们急忙跪叩在地,惠然禅师请求道:“老师!请原谅我们不能理解您的教诲,不要离开我们,多指导我们我们!”
临济禅师大喝一声,说道:“我才不给你们模仿!”
说完,临济禅师就真的圆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