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和尚笑着对他说:“孩子,你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有很多比你年长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怎样解释,都不可能使他们真正明白重要的道理,就只好随他们去了。”
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丝毫得意之色。
智和尚接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说:您是不是说,在我感到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淡一些?”
智和尚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而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智和尚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智和尚哈哈大笑:“阿弥陀佛,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智和尚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阅历。”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
后来少年变成了壮年,又变成了老人。再后来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人都还时时提起他。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到过他的人带来了快乐。
一个年轻人,基于“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郁郁心态,终日深觉自己过得十分不快乐,周围的友人看到他的这种情形,都十分热心地提供许多快乐秘方,或是推荐知名的心理医生,希望能改善年轻人的心情,但均未能奏效。
经过好长时间的折腾,年轻人认为自己的忧郁症状已然绝望,索性放弃寻访名医,找了一处山,打算将自己放逐于山野之间,就此终老一生。一日,正当这个年轻人皱着眉头沿着一道山涧踱步,双眼的余光蓦然发现有位中年和尚坐在溪水中的一块石头上。
“在这人迹罕至的深山里,怎么还会有其他人呢?”一年轻人诧异地打量着那个中年和尚,这一看之下,使得年轻人更是惊奇不已。他发现坐在溪中石头上的和尚,眉宇之间充满慈爱安详的神色,眼光极其柔和地望着潺潺的溪水,周身上下,散发着一种令人感觉十分愉悦的非凡特质。
年轻人仔细地想了想,认为一直困惑自己的问题,或许可以从此人的身上获得答案,当下便冲口而出:“嘿!你为什么看起来是那么的喜悦?”
中年和尚丝毫没有遭到惊吓的反应,转头看了看年轻人,眼光中充满智慧地答道:“想要让自己心灵平静、获得无限快乐,先要懂得‘以水为师’……”
年轻人不懂为什么平淡无奇的水,可以发挥如此神奇的效能?接着又开口提出心中的疑问。
和尚开始告诉年轻人其中的奥秘哲思:“水,是万物的根源,充满无限生命的可能。水,不具固定形态,随方就圆,可依任何容器改变它的外形,深谙圆融之道。水,利于万物而不居功,为善而不欲人知。水,能洁净万物,却不与之同流合污;借由三态变化,永远保持纯真本性而不变。水,看似柔弱无比,但却是大自然中最强大的力量。水,服从自然法则,哪里卑下,就往哪里去,拥有谦冲美德。”
为什么世人常常干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却不愿干那些利己利人的事呢?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才应该是人生的真谛。
有一个农夫,礼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禅师!你认为我的太太能从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利益呢?”
无相禅师照实说道:“当然!佛法如慈航普度,如日光遍照,不止是你的太太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无不得益。”
农夫不满意道:“可是我的太太是非常娇弱的,其他众生也许会占她便宜,把她的功德夺去。能否请您只单单为她诵经超度就好,不要回向给其他的众生。”
无相禅师慨叹农夫的自私,但仍慈悲的开导道:“回转自己的功德以趣向他人,使每一众生均沾法益,是个很讨巧的修持法门,‘回向’有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小向大的内容,就如一光不是照耀一人,一光可以照耀大众,就如天上太阳一个,万物皆蒙照耀,一粒种子可以生长万千果实,你应该用你发心点燃的这一根蜡烛,去引燃千千万万支蜡烛,不仅光亮增加百千万倍,本身的这支蜡烛,并不因而减少亮光。如果人人都能抱有如此观念,则我们微小的自身,常会因千千万万人的回向,而蒙受很多的功德,何乐而不为呢?故我们佛教徒应该平等看待一切众生!”
农夫仍是顽固地说道:“这个教义很好,但还是要请法师破个例,我有一位邻居老胡,他对我可说是欺我、害我,能把他除去在一切有情众生之外就好了。”
无相禅师以严厉的口吻说道:“既曰一切,何有除外?”
农夫茫然,若有所失。
万事无如退步休,
本来无证亦无修;
明窗高挂菩提月,
净莲深栽浊世中。
--宋·慈受怀深
执象而求
速度是时间与空间的转换,真正的禅师可以不昧时空。他给弟子们留下的是其参禅悟道的精神,而不是其行为,精神是模仿不到的。这些也正是禅的精髓所在。
承德寺的僧众非常敬仰善昭禅师,三番几次要善昭禅师去那里当住持。禅师厌烦俗务不愿去,不得已之下对众弟子说:“我怎么能够丢下你们去做住持呢?如果带你们去,你们又都赶不上我。”
有一个弟子便向前说:“师父,我能跟您去!我一天可以走上80里。”
禅师摇摇头,叹了口气说:“你走得太慢了,赶不上我。”
另一个弟子高兴地喊道:“我去!我一天能走120里路!”
禅师还是摇摇头说:“太慢了!太慢了!”
徒弟们面面相觑,纷纷猜测师父的脚程到底快到什么程度。这时有位弟子慢慢地走出来向善昭禅师叩首道:“师父,我跟您去。”
禅师问:“你一天走多快?”
那弟子说:“师父走多快我就走多快。”
善昭禅师一听,微微点头道:“很好!那我们现在就走吧!”
说完,善昭禅师就坐在法座上微笑着圆寂了。那个弟子也恭恭敬敬地站在法座旁立化了。
临济禅师禅功高深,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对弟子们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这一天临济禅师意识到自己即将圆寂,于是他召集众弟子说:“我西去后,你们不可让正法也随着灭却!”
大弟子惠然立即表明态度说:“身为您的弟子,我们决不会将师傅的正法灭却,我们会谨记在心。”众弟子听后也一致表态。
临济禅师看到这些点了点头,然后问:“那么,假如日后有人问起我的禅法是什么,你们如何作答?”惠然马上学着临济禅师教导他们的方法,高声大喝!临济禅师脸色一沉,非常不以为然。
他叹了一口气说道:“真没想到,我的正法却会在你们这些大喝一声的人那里灭却,你们真让我失望!”说完,临济禅师端坐在法座上悄然圆寂。
看到临济禅师已经离去,惠然伤心不已。他对大师的言行感到非常不解,于是对大家说:“师傅平时教导我们时都大喝一声,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学着他也大喝一声呢?”
众弟子正在犯疑,这时临济禅师突然开口搭话了,他说:“我吃饭你们能当饱吗?我死你们能代替吗?”弟子们听后急忙跪拜在地。
大弟子惠然请求说:“师傅!弟子不明白您的教诲,请不要着急离开,再多给我们一些开示吧!”
临济禅师却突然大喝一声道:“我才不给你们留下模仿的机会!”说完,临济禅师真的圆寂了。弟子们呆在那里,禅师的话久久在耳边回荡。
未曾生我谁是我?
生我之时我是谁?
来时欢喜去时悲,
合眼朦胧又是谁?
--清·顺治
种因得果
现实生活中天堂和地狱并不存在,我们没有理由去相信。但是天堂般的生活我们曾憧憬过;地狱般的感受我们曾经历过。但为什么没有用心去体会它们的存在呢?这一切是可以改变的!
有个小和尚总埋怨生活太辛苦,每天烧水、做饭、打禅,琐碎的事太多。有一次,他向禅师诉苦,禅师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人死后,去了阎罗殿。他到了那里,看到那里生活非常安逸。这个人想:我活着的时候生活太辛苦了,现在我死了,终于可以享受了。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没有别的事情,也不用每天辛苦地工作了,这样的生活实在是太好了!这简直就是天堂!
然后,他向负责人问道:“这里是地狱吗?我实在难以想像地狱居然是这样好!”一负责人说:“没错,这里就是地狱!在这里你什么都不用做,好好享受吧!过一段时间你就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地狱。”
这个人心想:怎么会呢!这里天天山珍海味,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还有舒适的床铺,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从来没有人管。早知道这样,我早就不活了,活着还不如死掉呢!
于是他就整天吃了睡,睡了吃,快乐得像个神仙。可是时间长了,他就觉得十分寂寞和空虚,于是他去找负责的人,说道:“我每天除了吃饭就是睡觉,和猪有什么区别?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了,你还是给我找一份工作吧!辛苦点我也愿意。”
负责人答道:“这里从来就没有工作,想要什么只要一想,马上就能得到,只有工作不能得到!”那个人没有办法只好回去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又去找那个负责人,说道:“我不想在这里住了,这种生活实在是难以忍受,你还不如让我下地狱!”
负责的人说:“已经告诉过你了,这里本来就是地狱,你还以为这里是天堂呢?实在是太笨了!这才是真正的地狱。”
故事讲完了,禅师问小和尚:“现在你还觉得生活太辛苦吗?”
小和尚答道:“弟子明白了。”
还有一个关于怀德大师的故事。怀德大师带着小和尚云游四方。这一天两个人沿着一个山间小路往前走,感觉又困又累。突然发现前面一个老人背着一个看起来非常沉重的包袱往前走。怀德大师忙拉着徒弟赶过去说:“老人家,我们帮你拿一会儿东西吧!”
怀德大师和徒弟帮老人拿了一段距离的包袱,恰巧老人的儿子赶车来迎接自己的父亲,就让他们师徒搭上了顺路车。
小和尚的脸这才由阴转晴。
怀德大师开导他说:“有因才有果。帮助别人就是强大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比如你帮助别人提了东西,你能耗费了自己的体力,耽误自己的时间;但是,你现在就不用自己赶路了。”
看着徒弟似懂非懂的样子,怀德大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被带去观赏天堂和地狱,以便比较之后能聪明地选择他的归宿。他先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狱。第一眼看去令人十分吃惊,因为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包括肉、水果、蔬菜。
然而,当他仔细看那些人时,他发现没有一张笑脸,也没有伴随盛宴的音乐狂欢的迹象。坐在桌子旁边的人看起来沉闷,无精打采,而且皮包骨。这个人发现每人的左臂都捆着一把叉,右臂捆着一把刀,刀和叉都有四尺长的把手,使它不能用来吃。所以即使每一样食品都在他们手边,结果还是吃不到,一直在挨饿。
然后他又去天堂,景象完全一样:同样食物、刀、叉与那些四尺长的把手,然而,天堂里的居民却都在唱歌、欢笑。这位参观者困惑了一下子。他怀疑为什么情况相同,结果却如此不同。在地狱的人都挨饿而且可怜,可是在天堂的人吃得很好而且很快乐。最后,他终于看到了答案:地狱里每一个人都试图喂自己,可是一刀一叉以及四尺长的把手根本不可能吃到东西;天堂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喂对面的人,而且也被对方的人所喂,因为互相帮助,结果帮助了自己。
最后,怀德大师说:“这个启示很明白。如果你帮助其他人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你也因此而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且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生活中的得与失就像山谷中的回声,你付出什么,你就能够得到什么。所以善待自己的情感你也就能够得到真情的回报。
禅为金刚铁,
能遮烦恼箭。
虽未得无余,
涅槃分已得。
--《大智度论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