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
张师傅从公司下岗半年多了,如今他又上班了。最令他得意的是,这次的工作是主动找到他的。当然,这主要得益于几年前张师傅结识的一位朋友。
两年前,张师傅为了给孩子筹集上大学的学费,决定将自己的房子出租。在出租房子时,张师傅认识了一家房屋中介公司的刘女士。在交谈中,双方谈得十分愉快,于是,就互留了电话。不久,张师傅就把家搬到了另一个区内。因为与刘女士的公司离得远了,双方的联系也就少了。
一年后,张师傅所在的厂子破产了。因为张师傅的工作是个技术活,一时之间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所以,下岗后,张师傅就一直赋闲在家。
一次张师傅去原来居住的地方办事,遇到了刘女士,两人就聊了起来。在得知张师傅下岗在家待业后,刘女士说自己的公司正在扩大,需要一个办理产权手续的员工,不知道张师傅是否愿意屈就。听完刘女士的介绍后,张师傅没有多想,因为他觉得两人只是因为出租房子打过几次交道,而且已经好长时间不联系了,所以,他就把刘女士这句话当成了客套话,并未往心里去。
哪里知道,张师傅刚办好事回到家,刘女士就打电话问他第二天能否上班。刘女士说,办房产手续对于公司而言是一个重要岗位,交给陌生人不放心,张师傅是个热心肠,又是熟人,如果方便的话,可以马上上班。
第二天,张师傅就赶到刘女士的公司去上班了。如今刘女士的公司又扩大了,张师傅成为公司的经理。
张师傅深有感触地说:“朋友多了路好走,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呀!”
朋友越多,路子越宽,事情就越好办。几千年来,这个道理已经被无数的经验和教训所验证。人们现在说的“有关系,就没关系;没有关系,就有关系了”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许多人在办事不顺或者四处碰壁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触:“如果我有足够多的关系,一定可以很顺利地完成这个工作!”因为,只要你和那些关键人物有所联系,当有事情想要去拜托他或是与其商量讨论时,你总是能够得到很好的回应。
这种与关键人物取得联系的有利条件,就是好人脉所拥有的巨大力量。事实上,你编织的关系网越宽广,你做起事来就越方便。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答的话,就要从信息不对称来说。
信息不对称指交易中的个人拥有的资料不同,一般是指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比如二手车的买卖,卖主对该卖出的车辆比买方了解。这就是信息的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公平、公正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例如,买者对所购商品信息的了解总是不如卖商品的人,因此,卖方总是可以凭信息优势获得商品价值以外的报酬。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座山其实就是信息不对称,占有信息多的人在交易中就更有优势。
在现实生活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很普遍。就拿人际交往来说,人和人之间掌握的信息量是不同的,而现代社会又是一个信息的时代,掌握信息越多的人,其成功的机会就远远大于那些信息量少的人。造成的结果就是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获取太多的剩余,出现因信息力量对比悬殊导致利益分配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
一般而言,不同的人掌握着不同的信息,就像马太效应一样,掌握信息量越多的人,他的信息量也就会越来越多,而没有信息的人,只能是信息越来越少。由于信息不对称,人们的成败、创造的财富也就不一样。而信息的获得,除了日常的积累、关注以外,人际关系也是一条最广泛的获取信息的途径。所以,如果你能广泛拓展你的人脉,你能互通有无的信息也就越来越多;你掌握的信息越多,你成功的希望也就会越大,你的出路也就会越多。
所以,你要学会广泛地结交朋友,这也是多个朋友多条路的经济学解释。
每天多学一点点
如果想成功或者想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你就应当广泛地结交不同的人,你的人脉越广,你的信息量也就越大,你的成功当然也就越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