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
高中毕业后,刘洪宇被保送到四川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读大学之前的刘洪宇一直是个听话的乖孩子,尽管父母并没有给他太大的压力,可他总觉得存在无形的拘束。进了大学,学校宽松的环境让他思考起自己以后的路:“一进学校,我就有一种感觉,医生不是我理想的职业。我上大学之前的人生是父母安排的,后面的日子,我想自己走。”
2006年,大学毕业后的刘洪宇没有像父亲希望的那样成为一位医生,而是选择到一家外资医药公司做销售。一年半之后,刚刚由于销售业绩好获得了升职机会,他又从网络游戏中嗅到了商机,辞了工作,做起了网络游戏虚拟装备交易。
当时,他几乎是24小时守在电脑前,饿了就吃外卖,十天半个月不出门,甚至把生意做到了国外。这个虚拟的世界给刘洪宇带来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事业上的“第一桶金”。
2006年的一天,是改变刘洪宇命运的一天。他偶然看到央视七套的《每日农经》节目,介绍成套现代农业科技项目。刘洪宇眼睛一亮:城乡统筹正在成都轰轰烈烈开展,发展现代农业一定大有商机!
说干就干。到外地考察一圈后,2009年5月,刘洪宇就注册成立了广天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回到老家新都租下54亩地,用来自网游的第一桶金——300万元投资种菜,并引进各种现代农业技术。这些技术给他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由于基地规模总共只有54亩,限制了利润的扩大。2010年,通过团市委和新都区团委的联系,广天高科获得了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的500万元贷款,将蔬菜基地扩大到300亩。刘洪宇也开始推广“公司 农户”的模式。他给农民的条件相当优惠:先免费提供种苗、技术和肥料,蔬菜长成了卖给公司后,这笔费用再从销售款里扣除。
虽然很忙、很累,但刘洪宇觉得值得,几年的创业经历,他也有了很深的感触:“以前做网游,自己赚了钱,但没给社会带来什么。现在从事现代农业,我们可以赚钱,还可以带动农户致富,为当地经济作贡献。”
如今,很多人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如何最有效地利用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如何最大化利用自身的社会网络资源?一般,人们有两种选择:打工或创业。
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认为,不确定性是创建企业的主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必然对其选择的经济行为进行预测并承担风险,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的原因,人们的预测往往有错误。不同的人承担风险的能力也不相同,所以那些不愿意承担风险的人更倾向于做“打工者”,听从老板的调遣,拿稳定的薪水,没有心理上的压力和经济上的风险。而那些愿意承担风险的人则倾向于做“创业者”,选择创办自己的企业,以承担风险去换取更大的收益和自由。
美国经济学家斯威格列茨在他撰写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写道: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是如何选择,又怎样决定社会资源如何被利用。就业还是创业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选择,创业选择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行为,这种行为受到市场的引导,表现为“经济人”的理性选择。
很多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一般都会选择去打工,而不是去创业。人们总是想,刚出校门的学生,哪里有资金和经验去创业,最好的选择就是找个公司打几年工,等储备点经验和资金再自己创业也不迟。这样的想法本无可厚非,但是也有这样的可能:一个大学生打工几年后,赚不到创业所需要的资金,也无法学到创业的经验与技能。打工生涯学到的东西对创业基本上是没有用的,因为两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考方式不同,得到的经验体会也不同。只能这么说,给别人打工几年后,你唯一获得提高的是打工的技术技能,而创业最不需要的就是技术技能了。另外,过了几年安稳的打工生活后,年轻人普遍会丧失创业的激情,丧失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越来越沉湎于安稳的打工生活中难以自拔,创业的念头只能永远埋藏在心底,成为永远的遗憾。
从表面上看,创业面临的现实风险比打工高很多,可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给别人打工带来的风险更高。
创业的风险是失去近几年的预期打工收入,甚至破产后还得赔进去自己借来的一部分钱,但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毕竟还年轻,失败了还可以重新再来,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经商水平与能力一次比一次高。随着眼界的开阔和经验的积累,总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只要真正地跨入了生意门,将来的事业基本上是一片坦途。钱也越赚越多,财富积累越来越多,自身的价值也能得到最大的体现。
相反,打工生涯持续下来,近几年确实平安无事,可时间长了,就会害怕面对外面陌生的世界,害怕失业,心灵变得越来越敏感和脆弱。心态不仅逐渐疲惫和懒惰,整个人也没有了锐气和精神,只好安慰自己知足常乐,淡泊名利。但是生活变得越来越平庸,家庭的经济负担越来越沉重,房子和孩子教育日渐成为自己脖子上的经济绳索,勒得越来越紧,透不过气来。更可怕的是,打工者随着年龄的日渐增长,工作技能却没有获得任何提高,虽然靠着资历老工资也越来越多,可是看着那些新进来的年轻大学生,生龙活虎地干活,却只要那么一点的工资,老板的敲打在耳边响起:看人家年轻人吃得少干得多,你们这些老革命越老越不行了。难怪,打工生涯的结果是越老越贬值,尤其过了壮年期,简直是事业最悲惨的阶段,时刻濒临深渊,如同趟地雷阵,动辄就会被老板炒鱿鱼。
事实上,为别人打工才得以糊口的打工者们不是不想改变现实生活,他们也有紧迫感,也很想改变自身的“贫穷”面貌,但是总有恐惧感,因为从来没有独立把握自己命运的经历和经验,就像一个从来没有用过电脑的人,生怕按错开关和按钮把电脑烧坏了、一用力就把键盘敲坏了,或者一上网就会遭遇病毒一样。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对于恐惧电脑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插上电源,再依次开机就好了,创业也是如此。
每天多学一点点
创业必然有风险,理性的创业者在享受成功的预期时,也必须承担创业可能失败的风险。因此,客观估计自己的创业能力、科学评价创业环境和创业机会,通过市场调查获得准确数据,切实考虑现在的利益,对创业选择作出尽可能科学的经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