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艺术鉴赏与实践
8781400000003

第3章 外国影视艺术发展概况

第一节 美国电影艺术发展概况

作为电影大国之一,美国电影无疑在世界电影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无论在商业价值还是艺术成就上都是举世瞩目。至今,美国影片仍以其雄厚的经济基础与发达的科技实力雄霸世界影坛。

一、早期美国电影

1896年4月23日,发明家爱迪生受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电影放映机的启发,研制出“维太放映机”并举行首映,由此拉开了美国电影史的序幕。

在电影艺术方面,美国导演鲍特和格里菲斯在电影创作实践中,不仅发现了电影叙事的功能,而且逐步确立了镜头作为电影时空结构基本构成单位的原则,完善了一整套叙事蒙太奇技巧,为电影成为艺术奠定了基础。格里菲斯拍摄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更是以其鲜明的艺术独创性而成为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其本人也被誉为“美国电影之父”。与此同时,美国影坛还涌现了以卓别林、巴斯特·基顿、劳拉、哈代、玛丽·璧克馥和范朋克等为代表的表演艺术家。特别是卓别林拍摄的《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和《大独裁者》等喜剧作品,成功塑造了“流浪汉夏尔洛”这样一个不朽的银幕艺术形象,通过这个小人物的坎坷遭遇和滑稽形态,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批判了人性丑恶,对小人物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卓别林以精湛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了“含泪的笑”,大大提升了喜剧片的品味。

在电影商业运作方面,1905年,美国出现了一种成本低廉但获利巨大的“镍币影院”,只要五分钱镍币便可以观看电影,使电影很快成为普通大众的娱乐项目。1908年,美国各电影公司联合成立了电影专利公司,使电影产生了更大的商业价值,但一些独立制片商为了摆脱专利公司的垄断控制,纷纷从纽约、芝加哥等电影集中地转移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的洛杉矶好莱坞,此后,好莱坞逐渐成为美国电影制片中心。经过激烈的竞争与兼并,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美国电影形成了米高梅、派拉蒙、华纳兄弟、20世纪福克斯、联美、雷电华、环球和哥伦比亚等八大公司垄断美国电影生产、发行、放映的局面,好莱坞还创立了一整套制片厂制度和明星制度,用庞大复杂的流水线生产体系来制作、发行电影,有力地推动了电影工业的发展。另外,美国电影还通过“海斯法典”这一电影审查制度和电影奥斯卡奖评审活动这两种制衡、驱动机制促进美国影片艺术质量的提高,客观上为电影艺术的发展和电影市场的开拓创造了条件。而两次世界大战更是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电影业的发展。美国电影业迎来了三四十年代的电影黄金时代。

二、美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电影业元气大伤,美国电影逐步独霸世界影坛并由此得到充分发展,最典型的莫过于类型电影的发展,主要有西部片、歌舞片、喜剧片、强盗片、恐怖片、传记片、爱情片等。这些类型片均有相同的故事题材,基本的结构元素与叙事模式,以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同时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迎合观众的欣赏趣味,大多数影片都有回避现实的主导倾向,让观众在虚构的“银幕神话”中,陶醉于幻想和错觉的世界里,从而“减轻人世的痛苦”。好莱坞也因此被称为“梦幻工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关山飞渡》、《一夜风流》、《摩登时代》、《疤面大盗》、《吸血鬼》、《弗兰肯斯坦》、《歌舞大王齐格飞》、《侠盗罗宾汉》、《小妇人》、《呼啸山庄》、《绿野仙踪》、《乱世佳人》、《怒火之花》、《青山翠谷》、《蝴蝶梦》、《爱德华大夫》、《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约克军曹》、《费城的故事》、《守望莱茵河》、《忠勇之家》、《战地钟声》、《公民凯恩》、《我们为何而战》、《马耳他之鹰》、《黄牛惨案》等,涌现出约翰·福特、霍华德·霍克斯、奥逊·威尔斯、希区柯克、费雯丽、英格丽·褒曼、克拉克·盖博、秀兰·邓波儿、卡普拉等一批优秀电影艺术家。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费雯丽主演的《乱世佳人》和奥逊·威尔斯编导并主演的《公民凯恩》。前一部体现了好莱坞电影大投资、大制作、大时代、大明星、大获奖、大回报的特点,后者则以全新视听语言开创了现代主义电影的先河,体现当时美国电影艺术最高成就,一直居于世界十大经典电影榜首。

三、五六十年代美国电影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于反共的“麦卡锡主义”的盛行,导致一批进步影人遭到迫害而离开美国,如卓别林等。随后,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政局动荡,黑人民权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此起彼伏,反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青年文化兴起,加上美国实施反托拉斯法,使制片公司放弃发行和放映业务,导致财源紧缺,影片生产大幅减少,同时,电视、体育、唱片业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观众,美国电影业遭到重创,走向消沉。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主要有《雨中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正午》、《原野奇侠》、《搜索者》、《热情似火》、《桃色公寓》、《奇爱博士》、《毕业生》、《狂热》、《码头风云》、《后窗》、《精神变态者》、《群鸟》、《罗马假日》、《最长一日》、《非洲皇后号》、《欲望号街车》、《午夜牛郎》、《巨人传》、《宾虚》、《斯巴达克斯》、《杀死一只知更鸟》、《埃及艳后》、《音乐之声》、《窈窕淑女》、《日瓦戈医生》、《邦妮和克莱德》、《逍遥骑士》、《猜一猜谁来吃晚餐》等,其中,《邦妮和克莱德》以黑色幽默的方式重新界定了银幕暴力,而被认为是美国“新好莱坞电影”兴起的标志。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马龙·白兰度、伊丽莎白·泰勒、奥黛丽·赫本、格利高里·派克、约翰·韦恩、查尔顿·赫斯顿、达斯廷·霍夫曼、库布里克、威廉·怀勒、希区柯克等。

四、七八十年代的美国电影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美国好莱坞电影制作的鼎盛时期。由于越南战争给美国人心灵造成的创伤,因此,反思越战的“越战片”成为电影创作的热门题材,《归来》、《猎鹿人》、《现代启示录》、《野战排》、《全金属外壳》、《生于七月四日》、《第一滴血》等是其中的佼佼者。另外,由于受欧洲新浪潮电影的影响,好莱坞电影开始融入欧洲电影的特色,体现创作者对社会、对生活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对美国电影的振兴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代表作有《巴顿将军》、《教父》续集、《出租车司机》、《安妮·霍尔》、《三个女性》、《矿工的女儿》、《克莱默夫妇》、《金色池塘》、《母女情深》、《美国往事》、《雨人》、《为戴茜小姐开车》、《洛奇》、《愤怒的公牛》、《曼哈顿》、《开罗的紫玫瑰》、《陆军战地医院》、《走出非洲》、《爱情故事》、《驱魔人》、《飞越疯人院》、《性·谎言·录像带》、《广播电视网》、《莫扎特》、《法柜奇兵》、《人鬼情未了》等。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高科技的发展,科幻片、灾难片、惊险片从70年代开始获得新的发展,《2001,太空漫游》、《星球大战》系列、《大白鲨》、《第三类接触》、《ET外星人》、《超人》系列、《苍蝇》、《异形》、《回到未来》系列、《太空英雄》、《深渊》、《大地震》等一系列大制作、大场面、大动作、大震撼的商业巨片为美国电影赢得相当可观的票房。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乔治·卢卡斯、史蒂夫·斯皮尔伯格、弗朗西斯·科波拉、伍迪·艾伦、梅丽尔·史翠普、汤姆·克鲁斯、奥利佛·斯通、里察·基尔、哈里森·福特、亨利·方达、凯瑟琳·赫本、罗伯特·迪尼罗、史泰龙、杰克·尼柯尔森。

五、90年代至今的美国电影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数字技术介入电影制作,美国电影掀起了大制作剧情片的热潮,如《与狼共舞》、《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阿甘正传》、《燃情岁月》、《勇敢的心》、《阿波罗13》、《英国病人》、《泰坦尼克号》、《拯救大兵瑞恩》、《黑客帝国》系列、《角斗士》、《珍珠港》、《黑鹰坠落》、《U-571》、《独立日》、《冷山》、《特洛伊》、《亚历山大大帝》、《海神号遇险记》、《金刚》等。另一方面,美国独立制片也悄然兴起,拍摄了《蓝丝绒》、《我心狂野》、《丛林热》、《落水狗》、《低俗小说》以及其他如《肖申克的救赎》、《杀无赦》、《沉默的羔羊》、《费城》、《冰血案》、《美国丽人》、《男孩别哭》、《永不妥协》、《高斯福德花园》、《八英里》、《毁灭之路》等一批关注边缘人群和社会现实问题的影片。特别是2001年“9·11”恐怖事件爆发、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恐怖阴影一直笼罩在美国人的心中,甚至不愿面对和提及。美国电影业适应观众需要,拍摄了《红磨坊》、《芝加哥》等大型歌舞片及魔幻片《哈利·波特》系列与《魔戒》系列片,让美国观众在音乐歌舞中和魔幻世界里忘却痛苦的记忆,抚慰受伤的心灵,直到2006年,美国电影人终于勇敢直面当年的噩梦,拍摄了以“9·11”事件为背景的《93航班》和《世贸中心》以及反思伊拉克战争的《锅盖头》。

纵观美国电影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追求电影商业价值是美国电影发展的主要动力,善于吸收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艺术是美国电影保持领先地位的根本原因,而开拓并占领电影广阔市场并获取高额回报则是美国电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在梦幻般的影像传奇背后是崇尚自由、崇尚冒险、崇尚个人奋斗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美国精神,全世界的观众在官能的快感中不知不觉地认同或接受了美国文化价值观念。今天,经济快速发展而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中国,又将成为美国电影创作与市场开拓的重要对象,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即将开拍中国神话大片《西游记》便是佐证。我们也希望中美两国影人携手合作,共同创造世界影坛新景象、新奇迹。

第二节 法国电影艺术发展概况

法国是电影诞生的摇篮,也是电影艺术的重要发祥地,法国电影有如法国香水、法国红酒一样浪漫、醇香,富有某种优雅的艺术气质。一、早期法国电影

从1895年电影诞生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是法国电影史上最辉煌的鼎盛时期。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拍摄了一批真实记录生活的影片,并将其推广应用,被称为记录性现实主义的创始人。梅里爱则利用电影特技手段把自己光怪陆离的幻想或别人的科幻小说、舞台剧拍成大量幻景片和舞台纪录片,完全改变了卢米埃尔兄弟的拍片方法,创造了电影戏剧美学,使电影向艺术大大迈进了一步。其最著名的代表作是科幻片《月球旅行记》。

然而,最早把法国电影推销到国外,扬威世界影坛的是法国人查尔·百代,他创建的百代影片公司,最早把影片生产纳入工业化轨道,并实行制作、发行、放映统一管理的经营模式,使影片销量成倍增长,短短几年就成为世界最大电影公司,业务遍及五大洲,从1903年至1909年,在世界电影史上开创了一个“百代”时期,其雄鸡的公司商标吸引了全世界观众。另外,“高蒙”、“闪电”两家影片公司也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成为强大的电影企业。在1908年至1914年,法国电影占世界各国进口影片的60%~70%,法国电影达到了鼎盛时期。可是,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蓬勃发展的法国电影,甚至使之濒临消亡,从此,法国电影好景不再,美国电影趁机取而代之,成为世界影坛的霸主。

二、法国电影革新运动

从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法国电影一直处于不断变革、流派纷呈的艺术探索时期,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电影运动。一方面是由于两次世界大战使法国乃至整个欧洲不断遭到战火的蹂躏,社会政局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出于对历史、战争、社会、人生的反思,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层出不穷,对文学、绘画、电影等艺术门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商业娱乐化的美国电影长期称霸欧洲影坛,素有高贵艺术气质的法国艺术家们不愿屈服,更不愿与之为伍,惟有在电影艺术表现形式上不断试验、创新,以抵制美国好莱坞电影,也为法国电影复兴寻找一个突破口。这种执著探索虽未能达到收复失地、重振雄风的效果,但起码让法国电影在世界影坛独树一帜,在困境中求得生存,而且成为世界艺术电影的排头兵。

20年代,法国剧作家路易·德吕克等一批电影艺术家创立了印象派电影,拉开了电影革新运动的序幕,与德国、苏联的电影革新运动相呼应,形成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欧洲先锋电影运动。而其中时间最长的是1918年至1929年的法国印象派电影运动,期间还产生了抽象主义电影和超现实主义的电影。1935年,诗意现实主义电影悄然兴起。从20年代至40年代,法国电影这一浪高过一浪的先锋电影运动,创作了一批技术新颖、思想前卫的先锋电影,如《微笑的布德夫人》、《黄金国》、《忠诚的心》、《圣女贞德受难记》、《贝壳与僧侣》、《车轮》、《拿破仑传》、《红色旅店》、《巴黎屋檐下》、《百万法郎》、《鬼魂西行》、《一条安达鲁狗》、《操行零分》、《雾码头》、《幻灭》、《游戏规则》、《托尼》、《天堂的儿女们》、《海滨浴场上的女人》等,代表人物有路易·德吕克、阿贝尔·冈斯、谢尔曼·杜拉克、让·爱浦斯坦、马塞尔·莱皮埃、让·雷诺、马塞尔·卡内尔、雷内·克莱尔、让·维果等。

进入50年代,由于经济好转,人民生活改善,法国电影界拍摄了一批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浪漫主义风格的影片,如《红与黑》、《玛戈王后》、《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佐罗》、《基督山伯爵》、《白昼美人》以及喜剧片《虎口脱险》、战争片《拿破仑在奥茨特里茨》等,以俊男美女、豪华气派赢得观众的喜爱,不少还引进到中国来。1955年,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和他的《电影手册》团结一批青年影评人发起一场新浪潮运动,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左岸派电影。新浪潮电影强调电影的纪实风格,而左岸派电影则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发掘。60年代末,法国“五月风暴”还催生了强调战斗性的政治电影。这一时期,电影代表作有《四百下》、《精疲力尽》、《漂亮的塞尔其》、《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Z》、《中国姑娘》等,代表人物有特吕弗、夏布罗尔、戈达尔、阿仑·雷乃等。

三、当代法国电影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法国电影由于国内外市场萎缩而走向低迷。而法国社会问题日趋严重。电影由关心政治转向关注社会现实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一批青年导演不再固守法国本土,而是走出去,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印度之歌》、《阿黛尔·雨果的故事》、《爱之亡灵》、《普通的故事》、《绿光》、《野芦苇》、《诱饵》、《大西洋城》、《再见,孩子们》、《罗丹的情人》、《理发师的男人》、《亲密》、《芳名卡门》、《爱的挽歌》、《最后一班地铁》、《我的美国叔叔》、《人人都爱唱的歌》、《在撒旦的阳光下》、《一个女人的故事》、《包法利夫人》、《冬之心》、《地铁》、《碧海情天》、《妮基塔》、《亚特兰蒂斯》、《杀手莱昂》、《第五元素》、《圣女贞德》、《企业战士》、《三个男人和一个摇篮》、《歌剧红伶》、《巴黎野玫瑰》、《印度支那》、《狼族盟约》、《情人》、《熊》、《天使艾美丽》、《放牛班的春天》、《微观世界》、《喜马拉雅》、《鸟的迁徙》、《帝企鹅日记》等。除了老导演仍有贡献外,更涌现出一批视野广阔、更具想像力的年轻导演,如吕克·贝松、雷克斯·瓦吉内、让·雅克·阿诺、雅克·贝汉、埃里克·罗麦尔、贝特朗·塔维尼埃、安德烈·特希纳、路易·马勒、帕特里斯·勒扎特、布吕诺·尼唐等。他们汲取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有效元素,在不放弃艺术追求和民族文化的同时,积极调用商业元素,巧妙安排故事情节,使法国电影商业性和国际性不断增强,因而重新赢得电影市场,加上法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法国电影的票房收入已逐年上升。同时,科幻片、警探片、喜剧片等类型片大量涌现,甚至出现类似《罗曼史》、《钢琴教师》、《魔鬼情人》等以色情、性变态、性暴力为题材的影片。靠牺牲艺术的商业化、大众化电影能否造就法国电影的辉煌,彻底改变颓势,与美国电影一争高下?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三节 德国电影艺术发展概论

德国电影虽不曾有过像法国电影或美国电影那样辉煌的时刻,但作为一个有过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却又战败、被一分为二之后又实现统一的不平凡历史的国家和民族,德国电影忠实地记录了这个国家、民族近现代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与错综复杂的民族心理定势和动机。

一、早期德国电影

在电影发明前后,作为19世纪末工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德国人也在电影放映机、制片发行和电影商业运作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试验,并作出了贡献,德国电影开始了萌芽时期。主要作品有《另一个他》、《布拉格的大学生》、《泥人歌连》、《欢乐岛》、《威尼斯之夜》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电影凭借发达的光学、电气和化学工业,发展起电影制作设备相关的产业,组建了一个庞大的电影公司即乌法公司。恩斯特·刘别谦导演拍摄了《卡门》、《法老之妻》、《牡蛎公主》、《杜巴瑞夫人》等豪华喜剧片,其他影片还有《奥塞罗》、《萨福》、《彼得大帝》、《亨利八世秘史》等。

二、德国电影革新运动

一战后,战败的德国人既要面对由此造成的经济危机,又要承受战败造成的心理压力,对权威的憎恨,对信仰的怀疑,对现实的无奈,对前途的迷茫,导致表现主义盛行一时,到处张贴着表现主义绘画作品:夸张失实、扭曲变形的形体和奇特失真、过分渲染的色彩,表现出不安的骚动情绪。在电影方面,《卡里加里博士》成为表现主义的代表作。此外,《三生记》、《泥人歌连》、《吸血鬼诺斯费杜拉》、《演皮影戏的人》、《蜡人馆》等也通过一个个阴暗、恐怖、狂躁、刺激的银幕造型,揭示了德国混乱而惶恐的社会现实和错乱不堪的精神面貌。代表人物主要有卡尔·梅育、弗立茨·朗格和茂瑙等。后来,他们又转向风格比较温和、写实、具有强烈戏剧色彩的“室内剧”电影的拍摄,如《最卑贱的人》、《街道》、《杂耍场》等。后来,在达达主义影响下,德国电影又出现了抽象主义电影,力图通过活动的抽象图形来表现“音乐的旋律”,形成“视觉的交响乐”。主要作品有《对角线交响乐》、《平行线交响乐》等,后来转向了面向实景的记录,如《柏林———一个大都会的交响乐》。此外,侦探系列片《马布斯博士》、神话片《尼伯龙根》、科幻片《大都会》、爱情片《蓝天使》也是德国电影鼎盛时期的代表作。

从1933年至1945年“第三帝国时期”,进步电影人纷纷流亡国外,德国电影沦为宣传纳粹主义的意识形态工具,拍摄了《柯尔贝克》、《意志的胜利》、《奥林匹克》等大型政论片和纪录电影以及大量报道前线战事的新闻片。

二战结束后,德国一分为二,联邦德国称为西德,民主德国称为东德。在西德,好莱坞电影占领了电影市场。至60年代初,西德电影主要以本土影片、喜剧歌舞片为主,总体水平低下。1962年2月28日,西德一批青年导演联合发表《奥伯豪森宣言》,掀起了一场摆脱传统商业电影的束缚、探索新电影语言的新德国电影运动。该运动至20世纪80年代初结束,共持续了20年,在政府、自助性经营机构及国外的资金共同支持下,德国电影进入制作、发行的繁荣稳定发展期。代表作品有《向昨天告别》、《狐狸禁猎期》、《进餐》、《剧烈的争吵》、《猫与鼠》、《丧失了名誉的卡特琳娜·布鲁姆》、《铁皮鼓》、《阿基尔·上帝的愤怒》、《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玛丽亚·布罗恩的婚姻》、《莉莉·玛莲》、《艾丽丝漫游城市》、《德克萨斯州的巴黎》、《柏林苍穹下》等。代表人物有克努格·施隆多夫、赫尔措格、法斯宾德、文德斯和斯特劳布等。他们作品大都敢于深入剖析与透视德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特别是纳粹历史和法西斯主义,大胆展现新一代德国青年人对传统和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抗争。除此外,个人自身成长经历、外籍劳工问题、同性恋、妇女生存、家庭伦理、婚姻状况等都成为影片关注的对象。这些角度新颖、手法独特、题材广泛且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新德国电影不仅推动德国电影业的发展,而且在国际影坛上绽放异彩,大受好评,屡获殊荣,营造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三、统一后的德国电影

1990年10月,分属东西方两大阵营的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随着柏林墙被推倒而实现统一。德国电影集聚了更强大的电影创作队伍,赢得了更广大的市场,并开始在主流电影向好莱坞影片发起挑战。他们建立起庞大的“巴贝司贝各电影制片厂”及其电影城,拍摄了《寂静的夜晚》、《阿布策》、《恶魔》等,取得不俗的票房收入。其他较有代表性的还有《开路,特拉比》、《施泰因》、《使用截断机进行屠杀》、《镰刀与斧头》、《老烟枪》、《四海为家》、《男人客栈》、《施通克》、《沉睡的兄弟》、《没有一个男人爱我》、《冬日恋曲》、《你好,同志》、《运动的男人》、《爱上爱情》、《罗拉快跑》、《毒品网络》等,其中,蒂克威导演的《罗拉快跑》,以颠覆传统叙事结构而大获好评,被称为新世纪德国电影复兴的象征。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和惨败者,如何表现战争中的德国人,多年来一直是德国电影人不愿正面触及的敏感题材。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政府的多次诚恳“认罪”,使电影人大胆拍摄了一批二战题材影片,如《斯大林格勒大血战》、《兵临城下》、《希望与反抗》、《何处是我家》、《帝国毁灭》等,特别是2005年纪念二战结束60周年推出的《帝国毁灭》,展现了希特勒自杀前十多天的生活,观众看到的再也不是声嘶力竭、凶神恶煞的希特勒,而是一个老态龙钟、惶惶不可终日的老人,这个“人性化”的希特勒引起了争议。而描写德国慕尼黑一个反希特勒的地下组织斗争的《希望与反抗》则让观众对敢于反对法西斯的德国人的正义之举肃然起敬。

第四节 意大利电影艺术发展概况

意大利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意大利电影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以其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和浓郁的地中海气息而深受影迷的喜爱。

一、早期意大利电影

意大利电影起步较早。1896年,罗马人阿尔伯里尼也发明了“电影机”。电影作为一种新的娱乐方式风靡意大利。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电影不断发展壮大,并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文化传统,拍摄了《攻陷罗马》、《你往何处去》、《卡比里亚》、《庞贝城的末日》、《特洛伊的陷落》等场面豪华、壮观的古罗马巨片,出现了电影美学理论家乔托·卡努佐,为世界电影美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0世纪30年代前后,意大利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政权企图利用电影为其法西斯统治服务,投入大量物资与资金,拍摄了大量故事片,建起欧洲最大的电影城,培养电影人才,并企图称霸欧洲影坛。然而,这些为政治服务、艺术质量低劣的影片并不能挽救墨索里尼及其法西斯政权的垮台,反而为战后意大利电影发展打下基础。

二、意大利电影革新运动

二战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电影同样面临对战争的反思、好莱坞商业电影与电视的冲击以及电影严格审查制度等问题的考验,意大利电影人为此进行不懈努力与抗争,掀起一次次电影革新运动,不仅促进了本土电影艺术的发展,而且对世界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兴起的是1945年前后出现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这是一次具有社会进步意义和艺术创新特征且最有影响、声势的电影运动。罗西里尼、德西卡、德·桑蒂斯,捷尔米、维斯康蒂等电影大师,拍摄了《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游击队》、《大地在波动》、《偷自行车的人》、《罗马11时》、《擦鞋童》、《橄榄树下无和平》、《艰辛的米》、《希望之路》、《温别尔托·D》等影片。这些影片打破传统的戏剧性叙事结构,以“日常性”为基本原则,从人道主义的世俗关怀精神出发,通过真实反映当时战后意大利现实社会生活问题,揭露法西斯战争给人民群众造成的巨大伤害,引导人们思考意大利的未来。

50年代中期,由于意大利政府的管制,加上新现实主义电影选材过于狭窄、手法缺乏深度等缺陷,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风格开始发生改变,从过去表现外部生活、注重社会型和纪实性转向更关注生活中的个体生存境遇、心理状态和情感矛盾,偏爱生命的孤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难题、人生的荒诞意识和异化感、生存困境中的茫然失措等主题,侧重于表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纷繁复杂的意识或潜意识。青年导演米开朗基罗和费里尼打着“内心现实主义”旗号,掀起了一股反传统现实主义电影潮流,即盛极一时的非理性主义电影,代表作有《奇遇》、《夜》、《蚀》、《红色沙漠》、《道路》、《骗子》、《卡比里亚之夜》、《甜蜜的生活》、《八部半》、《罗马风情》、《我的回忆》、《乐队排练》、《与船同行》等,同时,一批被称为“玫瑰色的新现实主义”的社会喜剧片如《警察与小偷》、《爱情,面包与幻想》、《意大利式的结婚》、《被引诱者和被遗弃者》等,以幽默喜剧的生活对话与夸张的动作,辛辣地讽刺守旧、落后的人和事而受到观众喜爱。

三、当代意大利电影

进入70年代,由于意大利社会和政局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与黑暗势力相勾结牟取暴利、工人失业率上升,意大利电影更多地从政治层面去揭示和批判各种社会弊端,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政治电影。代表作有《对一个不受怀疑公民的调查》、《工人阶级上天堂》、《马太伊事件》、《一个警察局长的自白》、《朱利亚诺》、《控制城市的手》、《我害怕》、《以意大利人民的名义》、《等待审判的人》等,代表人物有埃里奥·佩特里、弗朗切斯特·罗西、达米亚诺·达米亚尼等。他们的电影在注重内容真实性的基础上,勇敢揭露社会丑恶与腐败的根源,具有很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色彩,而且注意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艺术感染力,对世界电影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另外,一些导演如帕索里尼,贝尔·杜罗契等则依据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理论,利用意大利名著中的性文化,改编拍摄了《十日谈》、《阿拉伯之夜》、《那夜四次》、《萨罗-索多玛120天》、《夜间守门人》等十分露骨和充满自然主义的性描写的影片,有的因场面令人作呕而遭禁映。

从70年代末开始,由于电影市场陷入低潮,意大利电影人开始走与电视或国外电影机构进行合作的“合拍片”的路线。为了赢得市场,新一代电影人更多从观众需要与国际制片路线出发,拍摄了一批探讨人性善恶及心灵成长过程的电影,并取得成功,在国际屡获大奖,如《我主我父》、《木屐树》、《地中海》、《末代皇帝》、《随波逐流的人》、《巴黎最后的探戈》、《天堂电影院》、《美丽人生》、《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老虎与雪》、《云上的日子》、《儿子的房间》等,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地位又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如贝尔、纳多·贝尔托鲁奇、朱塞佩·托纳托雷、迈克尔·雷福德、罗伯托·贝尼尼等,他们的作品不仅未迷失于商业化电影大潮中,反而将反思与哲理寓意于意大利民族特有的幽默与轻松的喜剧风格中,使意大利电影在融入国际电影的大潮中升华。

第五节 英国电影艺术发展概况

英国电影由于其独特地理位置和传统保守的思想文化观念而自成一派,对法、德、意等国接连不断、遥相呼应的电影革新浪潮,表现出一副处变不惊、泰然自若的绅士派头,然而,面对国际电影特别是同种语言文字的美国电影的冲击,英国电影人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默默应对,悄然出击。

一、早期英国电影

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而电影又是工业革命、科技发展的产物,英国人不仅积极参与了电影发明的研究活动,而且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1896年3月26日,英国人保罗放映了其摄制的《多佛港的海浪》,拉开了英国电影的序幕。

进入20世纪,英国电影出现第一个流派“布赖顿学派”。他们拍摄了一系列具有较强商业喜剧紧张色彩的“追逐片”,为了表现追逐者和被追逐者之间相互追逐、营救的紧张气氛和节奏而使用了电影特技和简单的平行蒙太奇手法,为电影成为艺术作出重要贡献。然而,由于英国人的保守、严苛,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和美国电影的冲击,优秀演职人员如查理·卓别林等纷纷投奔美国发展,使英国电影业在20多年内处于低谷状态。

1927年,英国议会公布了维护英国电影业的电影法,给电影业带来转机,不仅电影作品数量大幅增长,而且涌现出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亚历山大·柯尔达、约翰·格里逊、阿瑟·兰克、大卫·里恩、劳伦斯·奥立弗等电影名人,至50年代前后,摄制了如《维卡尔小姐》、《海军上尉》、《39级台阶》、《谋杀案》、《失踪的女人》、《知情太多的人》、《卖花女》、《亨利八世的私人生活》、《万世师表》、《唐璜》、《鬼魂西行》、《红菱艳》、《雾都孤儿》、《孤星血泪》、《哈姆雷特》、《亨利五世》、《相见恨晚》、《第三个人》、《天堂里的笑声》等故事片,及一批典型风格的纪录片如《工业的不列颠》、《锡兰之歌》、《煤场》、《英国风貌》等。二战期间,为了宣传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拍摄了纪实性的战争片《伦敦能坚持下去》、《今夜轰炸的目标》、《真正的光荣》、《效忠祖国》等,使英国电影呈现繁荣景象,甚至可以与美国电影一争高低。

二、英国“自由电影”运动

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英国电影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强大的美国电影冲击而衰落,年轻一代对战后英国社会现实弊病和英国电影停滞不前极为不满,一批号称“愤怒派”的青年导演发表宣言抨击逃避现实、苍白无力、观念保守的英国电影,强调电影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要求重视现实问题与创作中的个性表达,实现创作的自由。以林赛·安德森、卡雷尔·赖兹和托尼·理查森为代表的青年导演拍摄了《愤怒的回顾》、《蜜的滋味》、《长跑运动员的孤独》、《一点爱意》、《如此体育生涯》、《骗子比利》等,这些朴实平实、清新流畅的电影给沉寂的英国影坛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与不景气的英国电影相反的是,英国著名导演大卫·里恩却在好莱坞开创了一片广阔天地。他拍摄了一系列气势恢弘的史记巨片《桂河大桥》、《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戈医生》、《瑞安的女儿》、《印度之行》,不仅票房连创佳绩,而且在奥斯卡奖项上屡获大奖,成为20世纪最杰出导演之一。另一位著名导演库布里克也以科幻片《奇爱博士》、《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而扬名世界影坛。其他题材、风格、样式的佳作还有《假如》、《艾尔菲》、《梦幻者比利》、《那瓦隆大炮》、《奥立弗》、《汤姆·琼斯》、《儿子与情人》、《诀窍》、《处女与吉卜赛人》、《麦克白》、《尼罗河上的惨案》、《送信人》、《天外来客》、《青年时代的丘吉尔》、《远镜头》等。而集科幻、间谍、爱情、悬疑、动作、枪战于一身的“007”系列片成了英国电影的招牌影片。

三、当代英国电影

到了80年代,由于英国政府大力扶持,加上与好莱坞联合制片,英国电影特别是优秀的青年编导获得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和机会,拍摄了一批反思英国殖民历史与文化,批判当代英国社会的保守、腐败,重塑民族精神的影片,如《法国中尉的女人》、《火的战车》、《士兵归来》、《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莫里斯》、《韦瑟比》、《不列颠医院》、《丑闻》、《甘地》、《热与尘》、《杀戮之地》、《白色祸害》、《为自由呐喊》、《我美丽的洗衣店》、《希望与光荣》、《我的左脚》、《虹》、《亨利五世》、《蒙娜丽莎》、《一条名叫旺达的鱼》、《画师的合同》、《湮没在数字中》、《使命》、《四重奏》、《隔离的世界》等。

90年代以后,走出传统、保守的英国电影进一步与国际电影接轨,题材更广泛,手法更大胆,风格更奇特。詹姆斯·艾弗里、尼尔·乔丹、迈克·李、彼得·格林纳威等新锐导演纷纷向世界影坛奉上一部部现代英国电影,令人刮目相看。《霍华德庄园》、《哭泣的游戏》、《夕阳余晖》、《迈克尔·柯林斯》、《屠夫男孩》、《厚望》、《生活是甜蜜的》、《赤裸裸》、《秘密与谎言》、《红粉贵族》、《戏剧人生》、《维拉·德雷克》、《厨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枕边禁书》、《八又二分之一女人》、《爱玛》、《疯狂乔治王》、《伊丽莎白女王》、《恋爱中的莎士比亚》、《诸神与野兽》、《光猪六壮士》等影片,既有英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特色,又有现代好莱坞电影和现代电影的手法,使英国电影融入到国际化电影大潮中,为世界观众所喜爱。

第六节 苏俄电影艺术发展概况

由于苏俄这个国家复杂的历史,苏俄电影实际上应称俄苏俄电影,其电影发展也应分为沙俄电影时期(1896—1917)、苏联电影时期(1917—1991)和当代俄罗斯电影时期(1991年至今)。而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当然是苏联电影时期。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电影曾以其独特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品质在世界电影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章。

一、苏俄早期电影

苏俄电影诞生于1908年,第一部故事片是由德朗科夫拍摄的《斯捷潘·拉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外国影片停止输入,俄国电影数量大增,艺术水平不断提高,涌现了不少人才。

十月革命后,旧俄电影收归国有,列宁提出了“在所有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极大地鼓舞了苏联电影工作者。一批热爱电影艺术的电影人如库里肖夫、柯静采夫、格拉西莫夫、维尔托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杜甫仁科等深入探索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及其理论。特别是爱森斯坦,不仅拍摄了震惊世界影坛的《战舰波将金号》,而且提出了“杂耍蒙太奇”理论,形成了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奠定了苏联电影的国际地位,也为世界电影艺术发展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苏联电影人在二战前拍摄了《母亲》、《圣彼得堡的末日》、《成吉思汗的后代》、《土地》、《兵工厂》、《夏伯阳》、《马克辛》三部曲、《我们来自喀朗施塔德》、《波罗的海的代表》、《列宁在十月》、《伟大的公民》、《带枪的人》、《被开垦的处女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政府委员》、《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等影片,不仅发挥了电影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宣传教育功能,也使苏联成为世界一流电影大国。

在40年代至50年代初,由于德国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破坏和国内“个人崇拜”、“无冲突论”等错误思潮的干扰,苏联电影出现了严重衰退与停滞。

二、苏联电影繁荣期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苏联电影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在五六十年代,拍摄了《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伟大的转折》、《攻克柏林》、《巴甫洛夫》、《米丘林》、《乡村女教师》、《真正的人》、《忠实的朋友》、《狂欢之夜》、《第四十一》、《保尔·柯察金》、《没有说完的故事》、《雁南飞》、《一个人的遭遇》、《士兵之歌》、《伊万的童年》、《晴朗的天空》等,代表人物有梁赞诺夫、卡拉托佐夫、邦达尔丘克、丘赫莱依、塔尔柯夫斯基和罗姆等。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电影创作更加活跃、题材更加广泛,不仅迎来电影繁荣期,而且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一大批题材各异、风格多样的影片如《解放》、《莫斯科保卫战》、《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升华》、《只有老兵去战斗》、《这个甜蜜的字眼———自由》、《礼节性的访问》、《自由战士》、《红钟》、《德黑兰四三年》、《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静静的顿河》、《德尔苏·乌扎拉》、《两个人的车站》、《战地浪漫曲》、《恋人曲》、《个人问题采访记》、《秋天的马拉松》、《辩护词》、《红莓》、《鲍里斯·戈都诺夫》、《办公室的故事》、《没有陪嫁的新娘》、《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遭遇》等汇成一股电影艺术创作高潮。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实行改革,一批被禁影片如《主题》、《女政委》、《悔悟》、《垂死挣扎》、《途中考验》等解禁,还拍摄了反思、批判甚至否定斯大林以及极“左”路线的《斯大林与我们在一起么》、《斯大林综合症》、《1953年寒冷的日子》、《明天发生的战争》、《我们的装甲列车》等影片,以及反映当代苏联人失去精神支柱的焦虑与困惑的社会问题片《小薇拉》、《国际女郎》等。

1991年,苏联解体,原有的国家电影体制也随之瓦解,电影产业随着经济危机到来而不断变化,苏联电影面临整体混乱和改革、调整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当然,由于取消了电影审查制度,创作人员获得彻底的思想解放和创作自由,为新的俄罗斯电影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当代俄罗斯电影

从90年代以来,面对每况愈下、萧条冷落的电影业,俄罗斯电影人秉持对电影艺术的热爱,克服困难,调整策略,改变创作方向,汲取欧美电影的有用元素,拍摄了《再来一次》、《爱情三部曲》、《通向巴黎的窗户》、《美国女儿》、《出租车布鲁斯》、《高加索俘虏》、《乌尔加》、《月亮爸爸》、《小偷》、《自由就是天堂》、《婚礼》、《太阳灼人》、《西伯利亚的理发师》、《一个乘客的剧本》、《云彩天堂》、《星》、《布谷鸟》、《战争》、《寡头》、《俄罗斯方舟》、《父与子》、《最后一列火车》、《回归》、《第九连》、《生死倒计时》等全新面貌的俄罗斯电影。这些影片大多数由中青年导演拍摄,既保留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特色,又带有强烈个人风格和国际化、商业化倾向,有的怀念过去美好的时光,呼唤俄罗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回归,也有表现和揭示当代俄罗斯社会存在的战争、恐怖、黑帮等问题;既有改制后原国营制片大厂的作品,也有民营电影机构的佳作;有的在本土赢得票房佳绩,有的在国内外获奖,叫好叫座,名利双收。这些可喜现象说明俄罗斯电影已经走出低谷并开始复苏,而要全面复兴,仍需俄罗斯电影人不懈努力。中俄电影人也可加强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创佳绩,开创电影新天地。

第七节 欧美其他国家电影艺术发展概况

一、瑞典电影

瑞典电影业开始于1908年成立斯温司卡影片公司,斯约史特洛姆和斯蒂勒两位导演拍摄了《罢工》、《煤矿女》、《生死恋》、《黑色面具》、《边界争执》等新片,享有很高的声誉。1920年,丹麦的优秀导演本杰明·克利斯登森和卡尔·德莱叶来到瑞典,拍摄了一系列结构严谨、富有诗意的影片,片中优美的自然景色,倒叙的叙事手法,叠印的摄影技巧给人留下美好印象,被称为“全世界最美的电影”,其艺术风格被称为瑞典电影学派而受到世界电影人士的推崇。但由于美国电影的冲击,瑞典电影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陷于低潮。但瑞典女演员葛丽莱·嘉宝和英格丽·褒曼却走红于好莱坞并享誉世界影坛。二战后到五六十年代,瑞典电影才重现蓬勃生机。特别是著名现代派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从50年代至80年代几乎成为了瑞典电影乃至北欧电影的一面旗帜,他拍摄的《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野草莓》、《处女泉》、《犹在镜中》、《呼喊与细语》、《秋天奏鸣曲》、《假面》、《芬妮与亚历山大》等,从影像到结构到主题都具有现代派艺术的明显特征而成为现代派电影的代表作。他以一种悲悯的胸怀和庄重的态度探讨了人类自古以来就面临的尖锐问题,如人与上帝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善与恶的关系、人类如何面对死亡等,创造性地用具象的电影影像来表达抽象的哲学概念,从而震撼了影坛,被称为是“灵魂拷问”式的电影。不过,在80年代中后期,伯格曼退出影坛后,瑞典电影除拉瑟·霍尔瑟特勒姆以《我的生活像条狗》曾赢得国际声誉外,其他后继者未能再创辉煌。

二、西班牙电影

西班牙是一个电影事业较为发达的国家,西班牙电影也以其浪漫、奔放的民族文化特色而享誉影坛。但是,在佛朗哥独裁政权统治期间,西班牙政府对电影创作实行相当严格的审查制度,曾以《一条安达鲁狗》而成名的超现实主义巨擘、西班牙著名电影大师路易斯·布努艾尔因反对佛朗哥政权而长期侨居国外,他拍摄的《黄金时代》、《无粮的土地》也因反映西班牙人民的疾苦而遭西班牙当局禁映。他后来拍摄的《被遗忘的人们》、《白昼美人》、《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在国际影坛上获得大奖。

1975年佛朗哥去世,西班牙电影获得新生,创作日趋活跃,从80年代开始,所拍电影纷纷在国外获奖,如《快,快》、《蜂房》、《重新开始》、《南方》、《圣洁无辜的人》、《卡门》等,这些影片在真实反映西班牙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深刻反思抨击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对人性的扭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但是,由于美国电影逐渐垄断西班牙电影市场,西班牙电影面临严峻挑战。为此,西班牙政府于1994年颁发电影保护法,同时,加大对本国电影创作、生产的投资力度,使西班牙电影在90年代后又重现生机,影片数量、质量不断提高,不仅屡获大奖,而且打入国际电影市场。代表作品有《弗拉门戈舞》、《在波尔多的戈雅》、《探戈》、《情人们》、《美好年代》、《好运气》、《乳房与月亮》、《火腿,火腿》、《心灵的秘密》、《爷爷》、《深海长眠》等。而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被称为“当代西班牙电影的一面旗帜”的佩德罗·阿尔莫多瓦,作为较年轻的导演,他广泛借鉴和吸收世界电影思潮的有用元素,尤其喜欢美国“黑色影片”、西部片与新现实主义影片,把雅俗文化对立统一起来,具有明显的后现代风格,因此,他的电影很快让世界刮目相看。而随着《我为何命该如此》、《斗牛士》、《欲望法则》、《神经近于崩溃的女人》、《高跟鞋》、《基卡》、《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对她说》等影片陆续获得国际性大奖,阿尔莫多瓦也跨入了世界电影大师的行列,成为西班牙的骄傲。三、丹麦电影

丹麦电影始于1906年成立的制片公司“北欧公司”。早期丹麦电影商业性强,大都是一些宣传奢侈生活的浮华剧或灾难片、惊险侦探片,很受欢迎,一度和法国电影一起主宰欧美电影市场。1916年后,丹麦电影却因一战而迅速崩溃,随后的70年里也一直默默无闻。直到80年代,丹麦电影厚积薄发,异军突起,在国际影坛上光芒四射,屡获殊荣,并取代瑞典电影成为北欧电影的领袖,涌现出布里埃尔·阿克塞尔、比尔·奥古斯林、拉斯·冯·提尔等优秀电影艺术家。代表作品有《巴贝特的盛宴》、《征服者佩尔》、《医院风云》、《最美好的愿望》、《破浪而出》、《白痴》、《黑暗中的舞者》等,使丹麦电影再度大放异彩并赢得国际声誉。

四、波兰电影

波兰电影在二战前曾一度繁荣。德国无情的法西斯侵略战争几乎把波兰电影破坏殆尽。二战后,波兰电影开始复苏,从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再度蓬勃发展起来。在50年代,涌现了有安德烈·蒙克、安德烈·瓦依达、卡瓦莱罗维奇等人组成的“波兰学派”,拍摄了《下水道》、《灰烬与钻石》、《带夹板的人》、《埃罗伊查》、《夜车》等反思波兰近现代历史、探索波兰社会道德与民族同一性问题的影片,因其阴郁与残酷的艺术特色而自成一派。在六七十年代,他们又拍摄了《大理石人》、《桦树林》、《大战后的景象》、《修道院长乔娜》、《法老》、《玛达莱娜》等享誉影坛的影片。新一代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在国内拍摄完《水中刀》后前往法国、英国、美国等地拍摄了《冷血惊魂》、《荒岛惊魂》、《失婴记》、《唐人街》、《苔丝》等影片,不仅获得大奖,而且在西方影坛站稳脚跟。特别是《唐人街》,更是以其黑暗阴冷的风格,成为70年代美国黑色电影的代表作。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政治变革与经济衰退,波兰电影几乎被好莱坞电影挤出市场,时至今日,仍步履维艰。波兰老中青电影人瓦依达、扎努什等拍摄了《德国之恋》、《科恰克》、《塔杜施先生》、《常数》、《命令》、《平静的太阳年》等影片并获得国际大奖。当然,更有影响力的要数已成为国际导演的罗曼·波兰斯基,拍摄了《惊狂记》、《苦月亮》、《不道德的审判》、《第九道门》、《钢琴师》等,特别是2002年的《钢琴师》为他赢得多个国际电影大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荣誉。另一位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电视系列片《十诫》以及由此剪辑而成的电影《关于爱情的短片》和《关于杀人的短片》震动了国际影坛,特别是以法国国旗的三色为片名的《蓝》(自由)、《白》(平等)、《红》(博爱)三部曲成为他电影艺术生涯最辉煌的顶点,被誉为欧洲近十多年来“最有创造性,最有才华,最无顾忌的导演”。

五、匈牙利电影

匈牙利电影在二战前曾经也比较繁荣。二战期间则受到严重影响,战后,实行国有化。匈牙利电影从50年代至70年代处于稳步发展时期,涌现了佐尔丹·法勃里、米克洛什·莱乔、翁德拉什·科瓦奇、伊斯特万·萨博、彼德·博佐、萨罗什等著名导演,拍摄了一批反思匈牙利民族历史文化、再现匈牙利社会现实生活的电影,如《旋转木马》、《蚁穴》、《十四条生命》、《红军与白军》、《静默与呼喊》、《焚风》、《寒冷的日子》、《信使》、《迷宫》、《布达佩斯童话》、《辛巴德》、《爆发》、《第三次助跑》、《月亮的亮光》等。进入八九十年代,匈牙利电影导演伊斯特万·萨博更是以其批判现实主义及其带主观色彩的叙事方式拍摄了《摩菲斯特》、《雷德尔上校》、《哈努什》、《甜蜜的埃玛,亲爱的宝贝》、《阳光》等影片,玛尔塔·梅绍罗什的《留给孩子的日记》等都从国外载誉而归,为匈牙利电影争了光。

六、捷克与斯洛伐克电影

从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动画片一直处于世界一流水平。故事片除了斯捷克利导演的《黑工》获得国际大奖外,总体水平不高。60年代后,由于受法国新浪潮电影影响,捷克斯洛伐克涌现一批称为“捷克斯洛伐克新浪潮”电影人,他们勇敢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主义,追求现实主义和真实可信,艺术上追求诙谐、怪诞的风格,不少影片在国际上获奖,如《雏菊———并非童话》、《消防队舞会》、《代我向燕子问好》、《紧盯着列车》、《内心深处的光照》、《夜间的宝石》、《一个可悲的形象》、《每个青年男子》等。从60年代末到八九十年代,由于政局动荡以及后来国家分裂,捷克斯洛伐克电影遭到重创。直到1996年捷克导演杨·斯维拉克拍摄的《戈亚》获得奥斯卡奖,捷克电影又回到世界影坛。他的另一部影片《青青校树》也深受观众喜爱。

七、南斯拉夫电影

建立于1918年的南斯拉夫,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其电影业不发达,产量少、质量低。在6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一批对南斯拉夫社会现实进行讽刺、批判的导演及其作品,被称为“贝尔格莱德学派”,其作品有《羽毛收集者》、《人非小鸟》、《塞尔维亚的早晨》、《老鼠醒了》、《埋伏》、《资本》、《一个积极分子的生活场景》等,后来由于当局实行严格审查制度,这类批判片不再生产。到了80年代以后,以埃米尔·库斯杜里卡为代表的南斯拉夫电影有了转机,他所拍摄的《爸爸出差去了》、《茨冈人的时代》、《白玫瑰的夏天》、《地下》、《你还记得漂亮的陶丽吗?》等在国外纷纷获得大奖。90年代,南斯拉夫解体成几个国家,并且长期处于民族与宗教的武装冲突中,电影业几乎陷于停顿状态。1994年,独立出来的马其顿共和国的米尔齐·曼切夫斯基导演了以揭露巴尔干半岛战火不断、民族间相互残杀的《雨前》,赢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反映了全世界希望和平、反对暴力的良好愿望。而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最熟悉的南斯拉夫电影则是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二战片,如《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

八、希腊电影

作为文化古国,希腊电影也得益于丰富而宝贵的文明遗产和良好的艺术氛围,电影创作长期处于相对稳定发展过程中,期间也出现过较繁荣兴旺的时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希腊电影更加独具魅力。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比较出色的电影导演有乔治·柴维拉斯、亚尼科普洛斯、米歇尔·卡科杨尼斯、尼科斯·孔杜洛斯,其作品主要有《心中的声音》、《掌声》、《史泰拉》、《黑衣女郎》、《厄勒克特拉》、《雅典的吃人魔鬼》、《亡命徒》等。而让希腊电影赢得国际声誉则要数希腊电影的代表人物泰奥·安哲洛普洛斯及其作品,如《流浪艺人》、《猎人》、《亚历山大大帝》、《雾中景》、《尤利西斯的目光》、《永恒与一天》、《八音盒》等。在这些具有典型个人与民族印记的影片中,他为了探讨古希腊神话、国籍、疆界及身份问题,常常借片中主人公来寻找一种信念而展开漫长的旅程,从而使他的影片具有沉重的民族历史感,因而获得国际影坛的认可和嘉奖。

九、其他国家电影

欧洲其他一些小国家由于电影业不发达,电影市场狭小,电影放映更多依赖进口,但不时也有几部优秀影片让世界影坛瞩目。

荷兰是个小国,电影数量不多,却以质取胜,从1987年开始至今,已有三部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在一些电影大国都少见。这三部影片分别是冯斯·拉德梅克斯执导的《袭击》、玛琳·戈里斯编导的《安东尼娅的方式》和米凯·范迪姆的《角色》。这不仅是荷兰电影的骄傲,也是欧洲电影的荣耀。

瑞士电影由于不同语言的障碍而受到影响。60年代末,曾有一批年轻导演发起电影革新运动,被称为“日内瓦电影学派”,但影响不大。在八九十年代,瑞士电影《危险的行动》和《希望之旅》赢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些独立制作的电影的获奖,有力促进了瑞士电影业的发展。

爱尔兰电影的代表人物、著名导演吉姆·谢里丹于1989年和1993年向世界影坛贡献了两部优秀影片《我的左脚》和《因父之名》,并获得大奖;而葡萄牙电影大师曼努艾尔·德·奥利维拉则以旺盛的创作精力和对电影艺术的执著追求,以“爱情挫败四部曲”《今与昔》、《贝尼尔德》、《毁灭的爱情》、《弗兰西斯卡》奠定国际大师地位,特别是从90年代以来,不顾年事已高,推出《神曲》、《阿布拉昂山》、《聚会》、《世界源头之旅》、《情归何处》、《我要回家》、《不确定的原则》、《会说话的照片》等一系列深刻探讨爱情、婚姻、两性关系乃至人生问题的影片,为国际电影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提起奥地利电影,中国观众就会想起素有“战后欧洲第一美人”之称的法国女演员罗密·施奈德扮演的奥地利茜茜公主,她那甜美、青春、活泼却又不失高贵的银幕形象已永远留在观众心中,而奥地利电影也多以轻松、甜美的爱情音乐风格片而被称为“糖果式”的电影。90年代以后,因好莱坞电影冲击而一蹶不振的奥地利电影人也被迫转变风格,把镜头对准社会现实,以探求普通人的真实心理,拍摄了享誉国内外的《农庄风云》、《钢琴别恋》等影片,其中的黑色荒诞或压抑、阴郁的风格和独特的题材使奥地利电影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

一直笼罩在美国电影阴影下而艰难发展的加拿大电影在20世纪80年代后因涌现了一批有志振兴加拿大电影的电影工作者而有了新希望。著名导演德尼·阿尔康因拍摄《美洲帝国的衰落》、《蒙特利尔的耶稣》等影片而名噪一时,甚至被称为“加拿大电影之父”。女导演帕特里夏·罗泽玛则努力探讨真理、艺术本性和女同性恋等问题,拍摄了《我听见美人鱼在歌唱》、《当夜幕降临》等影片,显示了女导演与众不同的才华。阿汤·埃戈杨的《评定员》、《甜蜜的来世》则抨击了当代加拿大社会现实中的弊端。2005年,丹尼斯·阿坎德凭《野蛮人入侵》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把加拿大电影艺术水平推向高峰。

第八节 亚非拉与大洋洲国家电影艺术发展概况

一、日本电影

日本是亚洲电影大国,日本电影以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不断创新的艺术形式而著称。它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一点也不亚于欧洲一些电影大国。

1.早期日本电影

电影在诞生后的第二年即1896年就传到了日本。日本人第一次拍摄电影是在1899年,由此拉开了日本电影历史的序幕。最早的日本电影大多是在固定机位上拍摄的传统的歌舞伎或新派的舞台剧。直到1922年,田中荣三才拍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真正表现日本普通人生活的《京屋衣领店》和《骷髅之舞》。最早的进步电影创始人佐佐元十则用摄影机拍下工人罢工斗争的实况。从20年代至30年代,日本电影掀起“倾向电影”运动,佐佐元十等组织起“无产阶级电影同盟”,拍摄并放映进步电影,受到工人、进步知识分子和学生的欢迎。

1931年,五所平之助拍摄了日本第一部有声片《太太和妻子》。之后,日本电影界出现了日活、东宝、松竹和大映等几家电影公司,这些电影企业完全按照美国的电影企业的模式即围绕着制片厂系统的电影企业模式来创建的,因而促进了日本电影业的迅速发展。20世纪30年代前后,日本年产电影400部以上,至五六十年代,更是以年产五六百部的数量跃居世界首位。

1937年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后,日本侵略者企图把电影当作宣传侵略战争的工具:一方面严禁拍摄反映社会问题、批判社会弊端的影片;另一方面则鼓励摄制鼓吹、美化侵略战争的所谓的“国策电影”。进步电影工作者如沟口健二、小津安二郎等不愿同流合污,巧妙拍摄了一些与战争无关的文艺片。他们把纯文学作品搬上银幕,以抒发良心,并在名著的名义下逃避严格的审查。因此,在二战结束前,日本电影涌现出了一批思想较为进步、艺术手法较为成熟的电影工作者,如沟口健二、小津安二郎、岛津保次郎、衣笠贞之助、内田吐梦、山中贞雄、伊丹万作、丰田四郎、清水宏等。拍摄的代表作品有《独生子》、《浪花悲歌》、《青楼姐妹》、《爱怨峡》、《残菊物语》、《浪花女》、《艺道名人》、《人生剧场》、《浅草的灯》、《街上的前科犯》、《赤西蛎太》、《年轻人》、《风中的孩子》等,形成日本电影史上第一个创作高潮。

2.日本电影的黄金时代

二战结束后,日本电影艺术家们获得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在反思战争、批判现实、展望未来的基础上,电影佳作频频问世,并接二连三在国际上获奖,50年代迎来了日本电影的黄金时代。

1946年至1950年,木下惠介的《大曾根家的早晨》,黑泽明的《无愧于我们的青春》,山本萨夫和龟井文夫的《战争与和平》,吉村公三郎的《安城家的舞会》,小津安二郎的《晚春》、《麦秋》等影片,率先对日本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批判。

1951年,黑泽明导演凭《罗生门》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大奖和奥斯卡荣誉奖,标志着日本电影乃至亚洲电影走向国际。随后,《西鹤一代女》、《雨月物语》、《地狱门》、《烟囱林立的地方》、《活下去》、《七武士》、《山椒大叔》、《不守法的阿松的一生》、《蟹工船》、《暗无天日》、《蛛网宫宝》、《缅甸的竖琴》、《裸岛》等一系列影片接连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使日本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电影大国。其他影片如《东京物语》、《箱根风云录》、《浮云》、《浊流》、《板车之歌》、《作人的条件》、《暴力的街》、《天亮之前》、《缩影》、《24只眼睛》、《不,我们要活下去》及《日本的悲剧》、《原子弹的效果》等,也在日本电影史上占据重要位置。山本萨夫、今井正、成濑已喜男、岩崎昶、小林正树、新藤兼人等新一代导演崭露头角。1952年至1953年,几位艺术家还为了争取民主和创作自由,掀起了日本电影第一次独立制片运动,但很快衰落下去了。另外,日本六大制片公司松竹、东宝、东映、日活、大映和新东宝则垄断了全日本电影市场。

3.日本“新浪潮”电影

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受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响和美国电影及电视普及的冲击,一批日本新锐导演为了迎接挑战、与国际潮流接轨,加上不满日本电影传统创作观念和旧电影体制的束缚,掀起第二次独立制片运动。他们一反传统日本电影结构松散、节奏缓慢、注重风景和情调悲哀的特点,在自己拍摄的作品中探索新的电影语言和风格样式,赋予其强烈的时代感,从自然风景的描绘深入到人物内心的剖析,简洁明快,标新立异,又被称为是日本新浪潮电影。代表人物有大岛渚、增村保造、今村昌平、赖使河原宏、新藤兼人等,代表作有《日本的夜与雾》、《青春残酷物语》、《太阳的季节》、《仪式》、《日本昆虫记》、《鬼婆》、《被窃取的情欲》、《爱与希望的街》、《巨人与玩具》、《恐慌》等,受到世界影坛的重视。至七八十年代以后,此类影片已明显减少,占主流地位的是模仿美国类型电影的传统手法和商业包装打造的巨片、政治片、侦破片、惊险片、灾难片、恐怖片、喜剧歌舞片、青春爱情片、战争片等。巨片有《人证》、《八甲田山》、《野性的证明》、《影子武士》、《德尔苏乌扎拉》、《乱》等大成本、大宣传、大导演、大明星、巨额利润的电影。政治片有《华丽的家族》、《金环蚀》、《战争和人》、《不毛之地》等揭露权势集团勾心斗角、营私舞弊的影片;侦破片有《饥饿海峡》、《追捕》、《犬神家族》、《狱门岛》、《古堡凶杀案》等;灾难片有《摩天楼大火记》、《新干线大爆破》、《东京湾的大火》、《日本的沉没》、《哥斯拉》等;喜剧歌舞片有系列喜剧片《寅次郎的故事》、《蒲田进行曲》等,青春爱情片有《绝唱》、《春琴抄》、《伊豆的舞女》、《生死恋》、《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绢》、《车站》、《细雪》等;战争片有《啊,海军》、《军阀》、《血战冲绳岛》、《战场快乐:圣诞节》、《在飘扬的军旗下》等;传记片《山本五十六》、《宫本武藏》等以及女性电影《望乡》、《啊!野麦岭》等。另外还有以黑帮、暴力或性为题材的影片《无仁义之战》、《我要复仇》、《感官世界》、《爱之亡灵》、《楢山节考》等,涌现了一批著名电影人如深作欣二、山田洋次、伊丹十三、熊井启、高仓健、三浦友和、吉永小百合,倍赏千惠子、山口百惠、栗原小卷等。

4.当代日本电影

进入20世纪70年代,由于经济停滞不前,特别是亚洲金融风暴后,日本电影似乎在风暴中悄然落入低谷,大制片厂体系瓦解,影片数量锐减,而中国电影、韩国电影、伊朗电影的崛起,也使日本电影对世界乃至亚洲电影的影响减少。但日本电影人并没有因此停止对电影艺术的追求和努力。虽然不再出现过去日本电影的辉煌战绩,但也不时有佳作呈现世人。老导演今村昌平、新藤兼人、大岛渚等功力不减当年,拍出了《鳗鱼》、《赤桥下的暖流》、《午后的遗书》、《爱的果汁》、《御法度》等佳作名篇。一批独立制片和独立电影人异军突起。新生代导演北野武、森田方光、岩井俊二、伊丹十三、周防正行、筱田正浩、竹中直人、大林宣彦、小栗康平、冢本晋、黑泽清、三池崇史等拍出了《那年夏天,最宁静的海》、《花火》、《菊次郎夏天》、《座头市》、《玩偶》、《失乐园》、《情书》、《燕尾蝶》、《葬礼》、《超市女人》、《谈谈情、跳跳舞》、《濑户内日光小夜曲》、《东京日和》、《与幽灵同在的夏日》、《泥水河》、《死之棘》、《铁男》、《大逃杀》、《黄昏清兵卫》、《导盲犬小 Q》、《黄泉路》、《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电车男》等影片,特别是北野武以其“暴力美学”影片独领风骚,成为当代日本电影最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而日本动画电影大师宫崎骏则以系列动画片《风之谷》、《红猪》、《幽灵公主》、《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风靡世界。

二、朝韩电影

1.早期朝鲜电影

在1948年以前,朝鲜仍是统一的国家。1899年,电影传到朝鲜。1923年,朝鲜剧作家尹白南拍摄了朝鲜第一部影片《月下的盟誓》,开始了朝鲜电影创作。1926年罗元奎导演的《阿里郎》标志着真正具有朝鲜民族风格的电影艺术的确立。从1926年至1935年,朝鲜电影进入无声电影的全盛期。罗元奎、李圭焕、李庆孙、金幽影等导演拍摄了《阿里郎》、《寻找爱情》、《五梦女》、《流浪》、《昏暗的街道》、《黑暗之路》、《地下村》、《去掉犄角的牛》、《僧房悲曲》、《怪人的真面目》等影片。1935年,李明雨导演的《春香传》和洪开明拍摄的《阿里郎》成为朝鲜有声电影的开端。1937年,日本对朝鲜半岛实行严酷的殖民统治,成立殖民御用电影机构———朝鲜映画株式会社,利用电影宣传、美化其侵略行径和殖民政策。

二战结束后,一批电影人拍摄了歌颂爱国志士和抗日先烈的“光复电影”如《自由万岁》、《义士安重根》、《解放了,我的故乡》、《爱国者的儿子》、《独立前夜》等。然而1948年,在美苏两个大国的干涉下,朝鲜半岛一分为二,成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电影也从此一分为二。而1950年至1953年三年多的朝鲜战争,更是严重打击了朝鲜电影,直至板门店停战协定签订后,双方电影才逐渐恢复和发展。

由于朝鲜在战后实行较为封闭的对外政策,其电影生产与制作受苏联电影和中国电影的影响,大多拍摄反映朝鲜历史上的爱国仁人志士的斗争故事和歌颂在伟大领袖金日成领导下朝鲜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影片。不少影片在七八十年代引进到中国,如《卖花姑娘》、《摘苹果的时候》、《看不见的战线》等,给中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但在国际影坛上,却鲜见有朝鲜电影的影子。

2.韩国电影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战争结束,韩国电影人重燃创作热情。以李奎焕再度拍摄《春香传》为开端,韩国电影迎来第一个中兴期。俞贤穆、金绮泳、洪性麟、申相玉等导演拍摄了一批风格题材各异的影片如《变迁的哀愁》、《误发弹》、《初雪》、《女佣》、《地狱花》、《星星啊在我心中》、《再生》等。

1961年朴正熙军事政权上台后对电影实行严格检查制度,处于全盛时期的韩国电影受到扼制,但由于电影人的抗争,电影产量并未减少,只是多样化的电影表现形式减少了。这一时期比较多的是不涉及政治敏感话题的情节片、青春片。金诛容、李星究、李晚熙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海边的村庄》、《雾》、《年轻的表情》、《荞麦花开时节》、《晚霞》、《野菊花盛开》等。

70年代开始,韩国电影陷入低潮,李长镐、金镐善、河吉钟、文如松等拍摄了《星星的故乡》、《英子的全盛时代》、《沥青上的女人》、《太阳般的少女》、《我心中的风车》、《真的真的我爱你》、《想上高中》等情节片和青春片,受到年轻一代观众的喜爱。

八九十年代,韩国民主运动推翻军人政权,韩国电影迎来百花盛开的春天,电影题材和表现领域迅速扩大,人才辈出,新作迭出。李长镐、裴昶浩、朴光诛、张善宇、张吉秀、林权泽、李斗镛等导演拍摄了一批批判社会现实、具有较强艺术性的电影,被国际影坛称为是“韩国新电影”。特别是著名导演林权泽拍摄的《曼陀罗》、《种女》、《揭谛揭谛波罗揭谛》、《西便制》(又名《悲歌一曲》)奠定了他在韩国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以《春香传》、《醉画仙》等多部作品感动观众的裴昌浩导演,成为80年代最卖座、最受瞩目的导演,代表作有《小居民点》、《捕鲸》、《当年的冬天是暖冬》、《赤道之花》、《深而蓝的夜晚》等。

90年代中期,韩国电影遭到金融风暴的冲击,数量急剧下滑,但一些独立制作的艺术电影却稳居票房,韩国电影形成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齐头并进的多元化格局。《八月照相馆》、《上网》、《春逝》、《美术馆旁边的动物园》等新人新作在商业电影充斥的韩国影坛闯出一片天地。从90年代末开始,韩国新电影不仅横扫本土电影市场,而且在中国、日本等亚洲电影市场刮起“韩流”旋风,在国际著名电影节上纷纷亮相并获奖。主要作品有:《生死谍变》、《南部军》、《快乐到死》、《共同警备区》、《薄荷糖》、《色即是空》、《飞越爱情海》、《朋友》、《我的野蛮女友》、《我的老婆是黑老大》、《绿洲》、《狂战杀手》、《撒玛利亚女孩》、《老男孩》、《太极旗飘扬》、《实尾岛》、《春去冬来》、《欢迎来到东莫村》、《台风》、《南极日记》、《外出》、《天军》、《亲切的金子》等,张东健、裴勇俊、李英爱、宋慧乔等明星也纷纷走上国际影坛。韩国电影从类型化到国际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这实在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和借鉴的。

三、印度电影

在亚洲电影中,印度电影以其历史悠久、数量庞大和民族歌舞而独树一帜,孟买被称为“宝莱坞”。

电影在诞生的第二年即1896年便来到印度孟买。1900年印度人开始拍摄一些风光短片,直到1913年,被称为“印度电影之父”的巴吉尔根据印度神话改编拍摄了印度第一部故事片《哈里什昌德国王》。该片的形式、内容和表现手法都成为后来印度电影效仿的模式,不少影片如《火烧楞迦城》、《迷人的巴斯马苏尔》、《忠诚的苏尔达斯》、《莎恭达罗》等都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及其他神话故事。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印度电影业蓬勃发展,一批以爱国反抗殖民统治为主题并配以豪华商业包装的电影大受欢迎,如《向母亲致敬》、《纺车》、《雄狮之城》、《抗暴君记》、《亚洲之光》、《从英国归来》等,还出现了反映社会现实、表现农民疾苦的《新印度》、《印度的夏洛克》、《眼镜蛇》、《罪行与惩罚》、《地狱天堂》等优秀影片。1931年,印度皇家电影公司拍摄了取材于《一千零一夜》的第一部有声片《阿拉姆·阿拉》,歌舞兼备,场面浩大,引起极大的轰动。从此,歌舞片在印度大行其道,常映不衰。这是由于印度有悠久的音乐歌舞传统,加上40年代大量歌舞戏剧演员作为明星成为电影主创人员,其能歌善舞的优势便得以充分展现。

1950年印度独立以后,印度电影出现了以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莫里纳尔·森、里特威克·卡塔克为代表的“新电影”运动。他们主张通过展现社会中的严酷现实,使人们认识自我,拍摄了《不幸的人们》、《旅伴》、《两亩地》、《道路之歌》、《不可征服的人》、《阿普的世界》、《公民》、《大都会》、《孤独的女人》、《开路先锋》等反映印度穷苦百姓的苦难生活并为寻求出路而斗争的影片。特别是雷伊的作品,内容真实,寓意深刻,手法细腻,抒情优美,具有强烈的民族性、真实性与哲理性,在国际影坛上多次获奖,成为印度电影的骄傲。

进入七八十年代以来,由于政局动荡不安,社会矛盾重重,广大群众希望通过电影来寄托梦想,寻求精神解脱,一大批商业歌舞爱情片应运而生。1965年印度电影产量竟达912部。除了娱乐片《烈焰》、《牺牲》、《爱的火山》、《哑女》、《奴里》、《大篷车》等外,也有关注社会现实题材的影片如《热风》、《最后的仪式》、《受伤者的哭声》等。后来,随着电视的发展,电影观众开始呈下降的趋势,特别是90年代以后,印度本土电影出现严重疲软的现象,开始走向衰退,尽管年产量仍居世界首位,但总体艺术质量一落千丈,色情电影泛滥成灾。

进入21世纪后,一些从国外求学归来的印度电影人以全新视角重新审视印度传统文化,并用国际商业化电影制作模式打造印度新电影,拍摄了《海德拉巴的忧郁》、《孟买,你好》、《季风婚宴》、《拉嘎安》、《印度往事》、《万诱宝鉴》、《阿育王》、《德夫拉斯》等大片。取得商业、艺术双丰收,使印度电影再现昔日的辉煌。特别是女导演米拉·奈尔,更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创造力而被誉为印度“新电影之母”。

四、其他亚洲国家电影

1.伊朗电影

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的伊朗电影,由于伊斯兰宗教道德戒律的限制和政局的不断变化而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直到七八十年代,伊斯兰教革命胜利前后,伊朗电影才以其清新、质朴、感人的独特魅力征服了国内外观众,并获得国际认可和高度评价,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几百个奖项,展映4500多次,成为国际影坛风头最劲的电影“黑马”。其主要代表作品有《樱桃的滋味》、《白气球》、《小鞋子》、《天堂的颜色》、《随风而逝》、《水缸》、《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黑板》、《谁能带我回家》、《后父》、《醉马时刻》、《生命的圆圈》、《生命在继续》、《坎大哈》等,主要代表人物有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穆森·马克马巴夫、马基德·麦吉迪、萨米拉·马克马巴夫、贾法尔·潘纳西等。他们避开宗教禁忌的题材,以独特的视角,真诚、客观地去描摹伊朗普通人们的真实生活,没有明星,没有特技,只有用心捕捉到生活细节折射出的伟大又平凡的人性美。在平淡无奇中,生活的真义慢慢呈现出来;只有被生活感动的人,才能让电影去感动人,而且无需煽情的手法,便能让感人的力量直抵观众心底后慢慢升华。

2.越南电影

20世纪初,越南仍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人把电影带到了越南,成立了“印度支那电影公司”。1914年,法国人在越南拍摄了第一部越南语故事片《金云翘传》。直到1939年,才有了越南人自己拍摄的故事片《九龙江的一个下午》。1964年,由于美国取代法国人入侵越南,越南被分为南北两方。越南共产党及其政权控制的北方于1958年成立电影制片厂,拍出了故事片《同一条江》、《四厚姐》、《小青鸟》、《17度线上的日日夜夜》等影片,很好地配合了抗美战争。

1975年,越南南北统一后,拍摄了一批控诉美军入侵越南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歌颂越南人民抗美斗争的影片,如《初恋》、《荒原》、《什么时候到十月》等。1986年,越南实行革新开放政策,电影人开始用人性的角度去描写、诠释人物个体,以个人命运去反映民族的命运,去看待越南的社会现实,如《江上姑娘》、《鬼的印记》、《芦苇》、《怀念乡土》、《解脱》等。特别是由侨居海外的越南裔电影人回国拍摄的电影,能够更真实地描述越南的现实生活,更直接深入到人性和心灵的层面,如陈英雄导演的《青木瓜之味》、《三轮车夫》、《直射的阳光》、《夏至》等以及包东尼·贝拍摄的《忘情季节》等获奖影片。这些电影丰富了越南电影的风格类型,也在越南电影与国际影坛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为越南电影走向国际打下良好的基础。中越两国电影人也可合作共同开拓两国电影市场。

3.泰国电影

泰国是个风景秀丽的国家,寺庙、佛像、歌舞、泰拳似乎成为泰国文化的重要象征。泰国电影也多以宣传善恶有报的宗教思想为创作主题。泰国电影业原来也不发达,电影院放映的大多是来自港台的功夫武打片、喜剧片、爱情片以及印度的歌舞片。进入新世纪以来,泰国电影的《拳霸》重拳出击,那拳拳到肉、脑浆迸裂的泰拳震撼了影坛,一扫某些中国功夫武打片的花拳绣腿。随后的《冬荫功》也威震四方。而《暹罗皇后》、《鬼妻》、《晚娘》、《灵·蛇·爱》等影片则展现了泰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使泰国电影终于在世界影坛有了一席之地,为东南亚电影的崛起起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五、拉美国家电影

由于受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冲击,拉丁美洲国家的电影长期处于缓慢的发展状态中,近年来,拉美影片在国际影坛大放异彩,掀起拉美风情热。

墨西哥导演阿方索·亚罗的《云中漫步》和《浓情巧克力》以及保罗·雷杜的《弗里达》是近年墨西哥电影的代表作,具有浓郁的拉丁民族风情的韵味。《奇迹小巷》、《不能承受的爱》也以如诗如画的独特影像,展现了墨西哥电影的艺术魅力。

巴西电影人在50年代末发起新电影运动,代表人物桑托斯拍摄的《干涸的土地》、《朦胧的大地》、《被砍下的头颅》等影片对巴西社会黑暗和腐败政治进行了揭露和抨击。直到80年代以后,《多娜和她的两个丈夫》、《再见巴西》、《蜘蛛女之吻》等作品问世并获好评,巴西电影人又再重新振作起来。1998年巴西导演瓦尔特·萨列斯执导的《中央车站》获得多个国际大奖,让国际影坛开始关注沉寂多年的巴西电影,也让巴西电影人找回了自信并因此而振奋。2003年的《太阳背面》、《上帝之城》再度掀起巴西电影热潮。

阿根廷电影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蓬勃发展起来的,导演费尔南多·索拉纳斯是阿根廷电影的代表人物,他拍摄的《酷炼时刻》、《似曾相识》、《探戈》成为阿根廷电影的经典之作。1985年以来,《官方说法》、《堪察加》、《失去的拥抱》、《摩托日记》等影片在奥斯卡奖上大有斩获,使阿根廷电影在国际影坛上绽放异彩。

六、大洋洲国家电影

大洋洲电影主要以澳大利亚的电影为代表。澳大利亚电影是由法国人于电影发明第二年传入的。1906年澳大利亚人拍摄了第一部故事片《凯利帮的故事》后,电影业逐渐建立起来,但长期被英美电影垄断。从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澳大利亚设立了四个电影节,有力地促进了本土电影的创作与生产。到70年代以后,电影业开始复兴,不仅生产数量上升,而且质量不断提高,走向国际。主要代表人物有迈克尔·巴尔科恩、彼得·威尔、乔治·米勒等所拍摄的《横穿大陆的人》、《获得智慧》、《从雪河归来的人》、《吞噬巴黎的汽车》、《悬崖上的野餐》、《目击者》、《绿卡》、《无畏》、《鳄鱼邓迪》、《冲锋飞车队》等影片,有的展示了澳大利亚的风情和开拓历史及当代澳洲人的风采,也有探讨国际化的人性问题。1993年,一部由女导演简·坎皮恩编导的《钢琴课》以其叙事细腻、风格独特、张弛有致的感人故事打动了世界观众,并在国际电影节上赢得多项大奖,把澳大利亚电影推向了世界。随后,她导演的《圣烟》同样受到国际影坛的青睐。无独有偶,另一部澳大利亚影片《闪光的日子》也以一位钢琴师美妙的琴声和特殊的人生历程又让观众感动了一把。

在世界影坛中,新西兰电影长期不为人所知,然而在21世纪,新西兰导演彼得·杰克森却以其气势恢宏的魔幻史诗片《指环王》三部曲和科幻片《金刚》震撼全球,不仅把新西兰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呈现在观众眼前,也把新西兰电影推向世界电影的前沿,掀起了世界魔幻大片的创作潮流。

七、非洲电影

非洲这块黑土地,曾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摇篮,广袤的草原,数不尽的珍禽异兽,悠久的部落文化,形成非洲独特的人文景观,但由于长期受西方列强殖民统治和掠夺,非洲经济处于长期落后的状态。非洲电影业也一直徘徊在低迷的边缘,而其中较为发达的则是埃及和南非的电影。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埃及,历来充满神秘的色彩。1897年,电影便在这块神奇土地落地生根,但埃及更多被西方电影作为具有异国风情的古老国度的故事背景。直到1927年,埃及人有了第一部属于自己的影片《莱拉》。到四五十年代,埃及年产电影上百部,成为世界十大电影强国之一,在阿拉伯地区形成广泛的影响。沙拉·阿布·塞夫和优素福·沙欣、巴尔·卡特是埃及电影的杰出代表,拍摄的《你的时运即将来到》、《妖魔》、《蚂蟥》、《地狱天堂》、《伟大的小丑》、《亚历山大,为什么》、《伊斯兰的黎明》、《他人》、《亲爱的,好戏上场》、《敞开的大门》、《嘴巴和兔子》等影片,为非洲电影撑起一片天空。进入70年代,为了寻求合作,非洲电影人成立了泛非电影制片人联合会。《车夫》、《雷神》、《外来者》、《炭年纪事》、《多长时间》等掀起批判殖民政权、回归非洲文化的电影浪潮。80年代末,非洲电影迎来了“黄金期”,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塞内加尔、象牙海岸、津巴布韦、南非等国电影人向国际影坛贡献了一部部电影佳作,著名的作品有《蒂莱》、《瓦蒂》、《亚里士多德的计划》、《彩色中的黑与白》、《上帝也疯狂》、《基尼和亚当斯》、《朋友们》、《有头衔的傻瓜》、《昨天》等。在新世纪,非洲电影界充分利用非洲文化与自然资源,寻求与欧亚电影人合作,改变非洲电影落后的状态。在尼日利亚一个重镇,还出现了电影制作基地“尼莱坞”,成为仅次于“好莱坞”和“宝莱坞”的又一个电影之都。随着中非友谊和合作关系不断发展,中非电影人也应该在电影合作上有所作为。

第九节 外国电视艺术发展概况

一、美国电视

美国电视业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9年,美国第一家电视台开播。二战前,美国广播电视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大广播公司即全国广播公司(NBC)、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几乎垄断了全美广播电视业,至今仍是美国无线广播电视业的三大支柱,在全世界也享有盛名。

二战结束后,电视业开始迅猛发展。20世纪40年代末,电视新闻开播,从50年代开始,各种电视剧、文艺演出、电影以及一些竞猜节目激起了观众收看电视的热潮,电视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六七十年代,电视成为政治人物竞选的重要工具,同时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与事件通过电视引起了民众普遍关注,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增加。八九十年代,社会进入稳定发展期,戏剧娱乐节目成为观众偏爱的内容,随着电视台增多,电视频道增加,电视艺术与娱乐的节目需求量大增,各大电视以及各种影视节目公司纷纷投资制作各种节目供应市场,除新闻类节目外,主要是影视剧、综艺节目、访谈节目及体育、儿童时尚等节目。近年来,科技知识类的节目也深受欢迎,如探索频道与国家地理频道的自然与天文科学节目。

美国是全世界生产电视剧最多的国家,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题材广泛,风格各异,因而拥有广泛的电视剧迷。美国50%的大学生平均每天观看一小时的肥皂剧。比较著名的电视剧有《指路明灯》(从1952年开播至今)、《天长地久》(开播三十多年)、《星际漫游》、《达拉斯》、《王朝》、《鹰冠庄园》、《根》、《加里森敢死队》、《大西洋底来的人》、《X档案》、《成长的烦恼》、《人人都爱雷蒙德》、《威尔与格雷丝》、《同志亦凡人》、《六人行》、《欲望都市》、《空降师》(又译《兄弟连》)、《急诊室的春天》(又译《仁心仁术》)、《犯罪现场》、《C。S。I》、《白宫群英》、《纽约重案组》、《双峰》、《迈阿密飞虎队》等,电视艺术节目还有:新闻类《60分钟》、《CBS晚间新闻》、《20/20》、《CNN世界报道》等,脱口秀《奥普拉·瑞芙秀》、《大卫·莱特曼深夜秀》(港译《大卫牙擦骚》)等,游戏竞技类《谁敢来挑战》、《幸运大转轮》,真人秀《美国家庭滑稽录像》、《美国偶像》、《幸存者》、《丑小鸭变天鹅》等,儿童动画类《芝麻街》、《迪斯尼俱乐部》,综艺节目《斯莫塞兄弟喜剧一小时》、《诺万和马丁的笑话》等。1949年起美国设立年度电视艾美奖,极大推动了电视艺术的发展与壮大。

二、英法电视

作为电视发明地和电视艺术发祥地的英国,其电视业在二战后迅速发展,以英国广播公司与其他独立电视网制作的为主。与美国的娱乐为主的电视艺术不同,英国的电视节目大都为科技、历史、艺术等集知识性、观赏性于一身为主的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根据英国文学名著改编的《莎士比亚系列名剧》、《大卫·科波菲尔》、《名利场》、《红与黑》、《傲慢与偏见》、《爱玛》、《德伯家的苔丝》等,电视连续剧有风靡全球的搞笑喜剧《憨豆先生》以及情节跌宕起伏的《伊斯坦德人》、《加冕街》、《王冠上的宝石》、《嫌疑重犯》、《理想》等,益智游戏类有《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最薄弱的环节》等,综艺节目有《别忘带上你的牙刷》,电视专题纪录片有《战乱之堡》、《与恐龙同行》、《百分百白人》、《纳粹警示录》、《艺术品犯罪》、《蓝色星球》、《霍金的世界》等。科学类游戏有《机器人大战》、《大学挑战赛》等,儿童动画节目有《天线宝宝》、《天真年代》、《企鹅家族》等,体育节目《拳击》、《每周赛马报道》等。

法国电视业始于1935年,邮政部在巴黎设电视实验台。1945年,国营广播机构“法国广播电视台”成立。1959年,彩色电视在法国试验成功,电视业迎来黄金时代,电视艺术也取得长足的进步。在电视剧方面,拍摄了大量根据法国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电影如《高老头》、《情感教育》、《邦斯舅舅》、《欧也妮·葛朗台》、《娜娜》、《燕妮·马克思》等艺术精品。其他节目如新闻访谈类如《媒介人周刊》,真人秀《阁楼故事》,竞猜益智游戏节目《谁能赢得100万》、《BIGDIL》、《猜字谜》、《金字塔》、《数字与字母》、《荒漠冶炼厂》等,综艺类《绝对今晚》、《滑稽大拼盘》,儿童动画类《魔术师》、《赛士丁》等都以鲜明的节目特色而广受欢迎。

三、日韩电视

1953年开播电视的日本是亚洲电视艺术最发达的国家,最初播出的电视剧是现场直播的单本剧,如《我愿做个海贝》是其早期电视剧的代表作。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电视艺术进入全盛时期,特别是电视剧创作更是出现连续剧、系列剧的倾向,出现了《姿三四郎》、《阿信》、《命运》、《血疑》、《排球女将》等优秀作品。80年代至今,日本电视艺术呈现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猜谜节目、信息节目、搞笑节目日趋增多,电视剧则以家庭问题剧、青春偶像剧为主,比较著名的有《东京爱情故事》、《悠长假期》、《高校教师》、《101次求婚》、《大王餐馆》、《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等,电视纪录片有《丝绸之路》、《21世纪在警告》、《卢浮宫》、《大黄河》、《海上丝绸之路》等,综艺节目有《百万美元猜谜》、《关口宏的东京朋友公园》、《电波少年》、《美食秀》、《完全时尚手册》、《体力超力大战》、《红白歌曲大赛》、《超级变变变》等。而日本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它生产的数量庞大的电视动画连续剧,其中不少被引进到中国来,对中国的青少年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如《森林大帝》、《铁臂阿童木》、《变形金刚》、《聪明的一休》、《叮当机器猫》、《奥特曼》、《机器人大战哥斯拉》、《樱桃小丸子》、《美少女战士》、《蜡笔小新》等。这些动画片不仅推动了日本电视产业,而且成为日本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韩国电视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推翻了独裁政权,实行了民主宪政,民选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尤其重视电影电视,不仅在国内取得骄人的成就,在亚洲也刮起一阵阵“韩流”,成为亚洲异军突起的影视生产大国,其影视艺术作品已成为大宗出口产品。韩国电视剧以历史剧、青春偶像剧和情景喜剧为主。青春偶像剧有《妙手情天》、《天涯海角》、《蓝色生死恋》等,情景喜剧有《看了又看》、《顺风妇产科医院》等,历史剧有《医道》、《大长今》等。这些电视剧不仅有鲜明的时代感和青春气息、生活气息,而且有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加上俊男美女组合,更是让观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