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从小就不是一个漂亮的孩子,他个子细高,衣服总是像在身上晃来晃去的样子。而且脸形瘦削,鼻子又过于高挺和巨大,只是深深陷下去的眼睛总是露出和善聪慧的光芒。他性格温顺而又略带些腼腆,有时甚至显得有些胆小。但细心的人会发现,在这个有些内向的小男孩的脑子里蕴藏着一股热情的洪流,这股洪流从这个男孩那充满激情的眼睛里就能感受得到。它在安徒生的内心深处翻滚着、涌动着,但这股热流会给这个内向而敏感的男孩什么样的影响,没有人预想得出。
是的,连安徒生本人都承认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孤独又有些敏感的孩子,但充满幻想、坦诚且容易激动。而正是这种个性使他具有了狂热、冲动的诗人气质,勇于执著地追求,但同时也往往因为陷于自己的美好幻想而受到伤害。
还是在他到小城中卡尔斯倩斯的学校上小学的时候,那时他不过七八岁吧,小小的安徒生开始注意他们学校唯一的女孩子萨拉·汉曼了。萨拉长着一双美丽的黑眼睛,而且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好学生,算术成绩尤其好,所以每当上算术课时,老师总让她来作示范。小安徒生除了佩服她之外,更把她想象成童话里的公主。他知道自己的嗓音好听,念的诗也比别人好听,所以每到上讲读课时他就很卖力气,想在萨拉面前显示一下。虽然很多男孩子都很羡慕他,可令他沮丧的是,萨拉对他很冷淡。
但小安徒生并不气馁。有一次,安徒生和萨拉一道回家。其实安徒生的家早就走过了,但他却继续跟萨拉走,并且一边走一边聊他喜欢的诗歌。但萨拉满不在乎地说,她从来都认为诗歌是毫无意思的东西。安徒生怯生生地反驳她说,他认为诗歌是很美妙的东西。
而萨拉却颇有点世故地摇了摇头说:“咱们这样的穷人还有时间去想什么美吗?咱们念书就是为了有用!”还接着说:“就说算术吧,如果我算得好的话,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富裕的农场里的女管事的。”
对萨拉说的话,安徒生觉得不可思议。在他的心目中,萨拉即使不是什么公主,最起码也应该是个公爵小姐之类的人啊,怎么会和农场里的女管事有什么联系呢?
于是,当萨拉叹息“一个贫苦的女孩子,还能指望得到什么呢?”的时候,安徒生连忙充满热情地对自己心中的偶像说,等他长大后一定会把她接到自己的城堡中来的。
而萨拉瞪圆了眼睛,她觉得安徒生是个愚蠢的家伙。因为,他只不过是一个穷鞋匠的儿子,而只有尊贵的老爷们才配有城堡住呢。
安徒生知道了萨拉的想法后虽然有些尴尬,但马上又充满幻想地告诉萨拉,也许他就是哪位伯爵的儿子。并且有声有色地解释说:“奶奶告诉我的!他们,就是那些被抛弃的有钱人家的孩子,只好在穷苦人家长大,而后他们的父母又找到了他们。如果这一切突然降临到我头上又怎么样呢?到那时候,我当然就会有一座城堡了。或者,无论什么别的法子得到,都是一样的。”接下来,安徒生还充满憧憬地说:“到那时候,大地开满了玫瑰和接骨木花,我会驾着金光闪闪的马车,跑遍天涯海角去寻找你,把你接到我身边来。”
安徒生只顾沉浸在自己的美妙幻想里,却没有注意到旁边的萨拉并没有被他的想法打动,反而用异样的目光注视着他,随后匆匆道了再见就跑开了。安徒生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他刚刚跨入学校大门,调皮的同学们都讥讽地嘲笑他,问他漂亮的城堡在哪里,并且都冲着他做鬼脸,捧腹大笑。而那位萨拉小姐不仅和那些人一起嬉笑,而且还大声对旁边的人说:“他的脑子不正常,他一定像他爷爷一样精神失常了。”
安徒生受了很大的刺激。因为欧登塞镇上每一个人都知道安徒生的祖父是一个患精神病的老人,当他发作的时候,会在那顶歪歪扭扭的帽子和破破烂烂的礼服上缀满鲜花和五色破布,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在欧登塞大街上狂欢乱跳。而现在,萨拉竟因为安徒生幻想和她一起生活在城堡里而说他异想天开,像他那疯子爷爷。
安徒生童话似的“爱情”遭到了残酷的打击。他默默地换了座位,搬到了离萨拉远一些的位子上,以便上课的时候尽量不去看她。
后来,萨拉到一个亲戚家去了,从此离开了学校。安徒生还经常想念她,并用自己的幻想把事情重新编了一下。他幻想在一次大火中救了萨拉,她非常感激他,并对以前自己做过的事感到懊悔。后来,他们俩又一起携手在花园里散步,倾诉衷情。而萨拉也成了公爵小姐,于是他们就双双到遥远的地方过幸福的生活去了。
又过了一些日子,卡尔斯倩斯的学校停办了,安徒生就回到了家里。
他变得更沉默了,自己的想法也不大愿意和人说,并且不愿意和别的孩子一块玩,总是一个人关在家里拿自己的玩具木偶上演自己编的故事,或者跑到救济院里听老奶奶们讲故事。当然,他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些忧伤的爱情故事,并时常感动得很长时间不能从故事中拔出自己。后来他就自己动手写剧本,写爱情故事,当然,大部分是以悲剧告终的。
对萨拉的那段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变淡、变远了。虽然表面上看来安徒生更孤单、更沉静了。但是在他内心深处的那种激情并没有因此而熄灭,相反地,却一直蔓延开去,蔓延到他坎坷多难的整个人生……
从此之后,安徒生凭着那股永不熄灭的激情和顽强的毅力终于取得事业上的小小成绩。他得到皇家助学金,念了教会中学,又考上了哥本哈根的大学,接着又发表了一些诗歌和剧作。但他还是显得那样毛毛躁躁,好幻想,不切实际。
1830年的夏天,为了写一部历史小说,安徒生决定亲自去考察一下他要写的历史故事的具体发生地。于是,他打算把日德兰半岛好好地游览一番。但是他还不知道,这短短的夏季旅行,将会给他的精神生活带来多么翻天覆地的震动。
旅途一开始是愉快而惬意的,年轻的安徒生完全被美丽的大自然风光陶醉了。蔚蓝而广阔的波罗的海,成群的鸥鸟欢叫着在海面上、天空中飞翔。在白色的石灰岩峭壁上,山毛榉林像一顶花冠似的悬挂着。沿途的古城堡、小市镇也都使他颇感兴趣,使他心情愉快。
安徒生在路过福堡城时,顺便拜访了他大学的好友克里斯蒂安·沃依特,并在他家住了几日。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里,他经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爱情风暴的席卷……
他在客厅里见到了沃依特娇媚的妹妹莉葆。那是一位有着乌黑的眼睛、面色红润、身穿一袭白色连衣裙的少女,她的胸前插着一朵同她一样娇美的玫瑰花。安徒生霎时觉得他好像在哪个古老城堡的画廊里见到过她的美丽形象。对,那是在一个昏暗的墙壁上,在一个镜框中画着一张少女的笑脸,也是一双明亮的黑眼睛,也是白色的连衣裙,手中拿着一朵玫瑰……他觉得自己一下子被这个少女迷住了。
接下来的几天,年轻的安徒生仿佛是在梦中度过的一样。他满脑子里都是莉葆欢乐的笑声、迷人的酒窝和聆听他朗诵爱情诗时专注的眼神。在他眼里,莉葆已经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姑娘了。后来他还在自传中写下这样四行诗来纪念那几天的生活和激动的心情:
一双乌黑的眼睛朝我凝望,
它们是我的天下,我的家,
使我欢畅,
那眼睛里热情洋溢,
一派天真的宁静,
在人间它们永不会被遗忘。
然而可怜的安徒生还不知道,莉葆早就订婚了,而且很快就要嫁给一个药店老板的儿子做妻子了。而安徒生却爱得那么深,简直要发疯了。回到哥本哈根后,安徒生仍然想着莉葆,他甚至觉得如果没有了莉葆,人世间就没有什么幸福可言了。他含蓄地给莉葆写情诗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但安徒生也想过,莉葆家很有钱,她的父母怎么会把女儿嫁给他这个既不英俊又没钱的穷诗人呢?他拿什么来娶莉葆呢?有一阵子,爱的激情灼烧得他竟痛下决心:为了莉葆他不惜牺牲一切,甚至不惜放弃他珍爱的诗歌。应该知道他可以不吃饭不穿衣,但写作就像他的性命一样宝贵啊!而安徒生决定在爱情和写作中选择爱情了。于是,在沃依特婉转地把妹妹已经订婚并即将结婚的消息告诉安徒生时,他不但没有退却,反而决定向莉葆做一次决定性的表白。
他给莉葆写了一封信,表示要把自己的心、自己的未来都交付给她,并恳求莉葆不要让他成为一个不幸的人,还表示自己可以成为她所需要的人,可以按照她父母的希望去行事、去达到一切。
莉葆收到安徒生的信虽然很感动,但这段感情对于她来说更像生活中的一个点缀,而不是生活的全部。她写了一封拒绝的信给安徒生,了结了这段感情。
安徒生失恋了,这种痛苦折磨着他。在这之后从他所出版的新诗集《幻想与见闻录》中可以看到这种心灵折磨的恰如其分的表现。
这以后,安徒生又在爱的伊甸园中播撒过希望的种子,但收获的却都是无奈和失望。命运总是在捉弄多情的安徒生,在爱的航程中,他的小船总是触礁。
时光荏苒,当莉葆给他带来的痛苦和创伤渐渐隐藏到心灵中不为人知的角落的时候,多情的安徒生发现自己又爱上了一个姑娘,那就是他的恩人和老师古林的女儿——露易莎·古林。
露易莎·古林是一个文静、稳重的姑娘,她待安徒生很和善,而且可以连续几小时耐心地倾听安徒生念他的诗。安徒生也把自己和莉葆失恋的痛苦与不幸向她倾诉,并博得了她深切的同情,一种新的爱情又在安徒生的心中萌芽了。他觉得他对一切又开始充满了希望,因为他又找到了一位自己心爱的姑娘。经过上一次的教训,安徒生不再敢莽撞从事了。他怕会因自己的冒昧而再也不能和自己心爱的姑娘自由谈天了。
安徒生就每晚给露易莎写信,让她品评自己的诗作等。最后,为了让露易莎了解自己心灵的每个角落,他决定让露易莎作为自己的自传《我的一生》的第一个读者。这一切,露易莎都平静地做到了。但慢慢地,露易莎发现安徒生要求的已经超出了一般的友情范畴了,她觉得有些不安。
古林一家在体察到了安徒生的用意后,决定立刻委婉地杜绝他们一切可以直接接触的机会。虽然老古林对安徒生一直很喜爱和关照,而且这以后也依然如此,但他们都认为安徒生和露易莎根本就没有结合在一起的可能。因为他们都觉得安徒生虽然有大家公认的才华,却缺少稳定的个性,没有明确的社会地位,对于前程也是茫然一片,古林一家是无论如何也不会选择安徒生做女婿的。他们赶紧为露易莎选择了一位体面的、前程远大的年轻律师林德为未婚夫。甚至露易莎的订婚典礼也没有通知一向被视为自家人的安徒生参加,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尴尬和麻烦。
那是一个雨雪茫茫的冬天的夜晚,安徒生觉得特别的寒冷。几个小时以前,他刚从一个晚会上得知了露易莎订婚的消息。他没有办法还在众人面前保持随意调笑的姿态,就匆匆地离开那个喧闹的地方,把自己投入风雪中。
安徒生觉得自己的心仿佛已被冻僵了,那些曾经美妙的爱情的幻想就这样被无情地击碎了。在偌大的一个都市里,在呼呼作响的风雪中,有谁真正理解这个地位卑微的年轻诗人的那颗多情的心呢?又有谁会知道他的心在一滴一滴地淌血呢?
他只能用诗来表达心中的一切了,而此时他似乎除了诗,一无所有了。
找不到我白色的姑娘,
即使是走遍天涯!
我知道,我爱她,
但早已凋谢了,
爱情之花!
她已经死了。
依旧是洁白一片……
多么不幸!
——可是如今,
永不凋谢啊,
我那爱情之花!
没有人知道,在那个寒冷的冬日,年轻的诗人又埋葬了一段爱情。或许,只有他笔下的那个海的女儿——美丽善良的小人鱼最能懂得他的心吧。
小人鱼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爱情,为了可以像真正的人一样获得一个不灭的灵魂,甘愿忍受世间的一切悲哀和伤痛。她抛弃了自己300年的寿命,失去了那美妙动人的声音,甚至忍受了那两条由鱼尾劈开的腿每走一步时都像刀割一样的疼痛。但这一切,那年轻的王子却一无所知,更无从理解。而小人鱼却要忍受巨大的肉体疼痛和心灵创伤为祝贺王子和别国公主的婚礼而起舞。她拼命地旋转着,像一只被追逐的燕子在飞翔一样。大家都在为她喝彩、称赞她,她从来都没有跳得这么美丽,但却似乎有一把锋利的刀子在砍她细嫩的脚,可是她已经感觉不到疼痛了,因为此时,她的心比这要疼过千倍万倍。
小人鱼默默地坐在甲板上,她知道这是她看到他的最后一晚,这是她能和他一起呼吸同样空气的最后一晚,这是她能看到深沉的海和布满了星星的天空的最后一晚。同时,一个没有思想和梦境的永恒的夜却在等待着她——没有灵魂,而且也得不到一个灵魂。
在生命的最后,安徒生还是给了她一个完满的结局。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小人鱼感觉自己轻盈地升上了天空。一个声音对她说,人鱼是没有不灭的灵魂的,而且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灵魂,除非她获得了凡人的爱情。不过她已经升为天空的女儿,天空的女儿是可以通过善良的行为而创造出一个灵魂的。300年后,当她尽力做完了可以做的一切善行以后,就可以获得一个不灭的灵魂,就可以分享人类一切永恒的幸福了。
小人鱼的故事感动了不知多少代年轻或已苍老的心,他们都为小人鱼这种百折不回、为爱而献身的精神所折服。但这个美丽的故事背后,却掩藏着安徒生多少辛酸的爱情经历啊!在故事中,他可以为小人鱼造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而在人生旅途上,谁又能给他一个完满的归宿呢?
但生活似乎并不在意他的良苦用心,在爱情的道路上,他始终是一个蹩脚的行者,迎接他的几乎都是苦楚。因为在世俗的眼光里,他始终不是一个理想的如意郎君。他没有潇洒的外表,又没有钱,虽然靠写诗写童话什么的赢得了一些声誉,但前途总像是不够稳定。慢慢地,人们开始打趣安徒生,问他是否要和富商的遗孀结婚。安徒生对这种流言真是叫苦不迭,同时又显出一种无奈。
回想起少年时代的那场充满忧伤的恋爱,到后来与莉葆、露易莎的没有结局的爱情,安徒生不禁心寒了。他那诗人的多情的个性在现实生活中屡屡碰壁,这已使他有些心灰意冷了。漫漫长夜里,他总是茕茕孑立、形只影单。孤单和寂寞时时在咬噬着他的心,他希望有一个真正理解他、懂得他的人来到身边。
1843年的秋天,安徒生发现自己少年时的那种冲动、那种激情又重新回到了体内,或者说,它从来就未曾消失过。一个人天生的秉性是很难改变的,安徒生这种易冲动而又多情的个性曾使他无数次堕入自做的情网,而每次又都陷入失恋的深渊,每一次都使他身心遭受巨大的伤痛,可每一次他又不由自主地重蹈覆辙,在一次次的受伤后独尝苦涩。
这一次,安徒生爱上了被誉为“瑞典的夜莺”的女歌唱家——燕妮·林德。
其实,早在1840年,安徒生在哥本哈根的一家旅馆里就见过燕妮·林德,她那时也只是在斯德哥尔摩(瑞典的首都)有些名气。他们很有礼貌却相当冷淡地见了一面,又冷淡地分了手。当时,燕妮·林德在安徒生的印象里只是一个平凡的人物,很快就在他的记忆里消失了。
而这一次似乎有了很大的不同,燕妮·林德更成熟了。她来到哥本哈根后,很热情地接待了安徒生等人的来访,还跟安徒生谈他的作品。而且,她在哥本哈根的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她宛如艺术领域中一颗初露头角的新星,富于青春活力的、清新的嗓音扣人心弦,真实而自然,声声都洋溢着深厚的情意和才智。安徒生为之倾倒了。
安徒生的日记上常常出现燕妮·林德的名字了。他和她推心置腹地交谈,并向她讲述自己童年时代的许多心酸的往事。燕妮·林德也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同样也是经过一段坎坷的路慢慢走向成功的。所以,她总是用那双透明的灰色的眼睛深情地望着他,专心地听他诉说。
尤使安徒生倾心的是,燕妮·林德不仅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姑娘,更重要的是她还是一个令人折服的艺术家。她在舞台上表现的伟大的艺术才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能传神地塑造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她一心一意地热爱艺术,人们的崇敬也并没有影响她那高洁、虔诚的气质。
安徒生觉得自己不由自主地被燕妮·林德迷住了,除了她美妙的歌声、迷人的笑容外,周围一切都黯然失色了。于是,在9月20日那天的日记中,他写道:“我坠入情网了!”
虽然燕妮·林德把安徒生当作知己一样看待,但对他的感情却并没有达到安徒生所期望的那种高度。在演唱会过后的饯行宴会上,燕妮·林德只是举起一杯香槟满面笑容地对安徒生说,她希望在哥本哈根有一个好兄弟,并希望安徒生能成为她的好兄弟。安徒生想再说点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来,他知道一切和他所期待的还有一段距离。不过,能做燕妮·林德亲昵的兄弟也不错了。但是,安徒生怎么能满足于一个“兄弟”的称谓呢?在燕妮·林德临行前,他给她写了一封信。燕妮·林德对安徒生给她的那些信的含意是明白的,但她无法回答他。
安徒生又一次被推到了苦恼的境地,他不明白为什么每每都是这样。就这样过了两年,当他们再度相逢在哥本哈根时,燕妮·林德已经是一个在全世界享有很高声誉、拥有许多狂热崇拜者的大明星了。她对安徒生和从前一样,只把他当成最好的兄弟。而安徒生却似乎有千言万语要向她表达,他想告诉她,他爱她,但很多次都被燕妮·林德巧妙地避开了。
有一次,安徒生因为一件事而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燕妮·林德:“您一定是恨我了。”
燕妮·林德却若有所思地回答他:“不,我怎么能恨您,要恨,首先就要爱……”
安徒生咀嚼着这话的含意,心中的苦涩越来越强烈了。他想起了德国诗人海涅的诗句:
可是她,她最使我
苦恼、气愤和悲哀,
她从来对我没有恨,
也从来对我没有爱。
安徒生的心慢慢地冰凉了……
这以后,安徒生还曾到德国的柏林、法国的巴黎拜访过燕妮·林德,虽然她每次都很热情地招待他,跟他谈天,但安徒生已经感到,他们之间有了不可逾越的冷淡的距离,而且,燕妮·林德已经有了未婚夫。
安徒生热情的火焰又一次被无情地浇灭了。但他对燕妮·林德始终怀着美好的感情,在他的自传中对她仍充满赞美敬佩之词,他说:“在我生活中的这个时期,我结识了一个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人,她具有高尚的道德和惊人的识别力。在我所谈到过的几个人和影响我成为诗人的一些知名人士中,还没有谁超过我此时所崇拜的这位女士。在言谈上,她也胜人一筹,她能使我忘掉自己,能使我感受到艺术的神圣……”
虽然如此,这次爱情上的失败对安徒生的打击还是很大的。
其实,他从少年时代起对爱情的或朦胧或清晰的向往,不仅仅是对爱情本身的憧憬,更是对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但在爱情的旅途上,他迎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无情的打击。他心灰意冷,最后竟终身未娶,孑然一身地走过了漫漫人生。他曾在童话《蝴蝶》中充满忧伤地写道:“这个蝴蝶始终要找一个妻子。他寻求妻子寻求得太久了。一个人是不应该这样的。”
安徒生在爱情生活中的屡次失败,并没有使他对这人间美好的感情失去信心,而是在自己的作品中更坚定地讴歌它。与此同时,也深刻地揭露出在追逐金钱、地位和权势的社会中,美好的爱情是多么不容易实现。
生活中的不如意不但没有窒息他创作的激情,反而使他的作品特别是反映爱情生活的作品,具有了更加感人的艺术魅力。
在他的童话《坚定的锡兵》中,那个只有一条腿的锡兵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个锡兵对纸做的娇小玲珑的舞蹈家一见钟情,他整夜地望着她,用眼睛表达自己内心的深情。以后,这个锡兵多次遇险、屡受折磨,但都对自己的爱情坚贞不渝,即使是最后被抛入火炉烧化,留下的仍是那颗不变的“小小锡心”。
在童话《柳树下的梦》中,安徒生所表达的则是对美好爱情被扼杀的愤恨。主人公克努得和约翰妮是一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朋友。但长大后,克努得在家乡做了鞋匠,而约翰妮则成了哥本哈根出名的歌剧演员。克努得从乡下赶到哥本哈根向约翰妮诉说衷情时,她却拒绝了他,并表示永远只能是他的一个好妹妹。克努得只好怀着伤痛的心背井离乡,四处流浪。最后在回乡的路上,因为沉浸在与约翰妮相聚的梦中不愿醒来而冻死在一棵老柳树下。
《柳树下的梦》以诗一样的语言细腻地描写了各地的自然风光,并把大量的笔墨倾注在男主人公克努得身上。在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作者那不为人知的隐痛和悲哀。
在文中他曾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不过他没有对任何人说出他心中的渴望,谁也不会相信他心中的悲哀——一个人的心中所能感到的最深的悲哀。这种悲哀是不需要世人了解的,因为它并不有趣,也不需要朋友了解——而且他根本就没有朋友。他是一个陌生人,在一些陌生的国度里旅行,向家乡向北国走去。
安徒生很早就失去了父母和亲人,又从未娶妻,因此从未获得家庭温暖。或许没有人能真正了解他的孤独,他也从来不向人无休止地倾诉孤单和寂寞,而是始终真诚、乐观地面对生活,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也许,安徒生是孤独的,但他却以伟大的作品征服了世界,赢得了后人的敬佩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