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拜伦安徒生
8783300000002

第2章 童年岁月

拜伦4岁零10个月的时候,到阿伯丁的一所小学去上学。

学校离家很近,学费也很便宜,一季度5先令。学校是一间低矮、肮脏的房子,地板上布满了腐烂的小洞,甚至有寄生虫类出入。主持学校的是平庸的鲍厄先生,外号叫“鲍兹”。学生们都念着一本单音节的课本。

也许书才是拜伦真正要找的朋友,在书的世界里,他忘掉了生活中的一切羞辱、不快和痛苦,书才是拜伦真正的知音。他在书中找到了温暖和乐趣。小拜伦特别爱读书,学校所教的那点知识根本满足不了拜伦十分强烈的求知欲,他要求母亲再给他买书,再给他请老师。

母亲这时不顾经济拮据,为拜伦请了两名家庭教师。一个名叫罗斯,是一个小个子牧师,他在历史方面具有很深功力,这使得拜伦对历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罗马史,拜伦把其中有些战役的故事读了10遍,各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其复杂关系都烂熟于心。他有时一个人对着墙壁,模仿罗马著名人物屋大维或者恺撒的声音,慷慨陈词,发表演讲,俨然一个大人物在对千万人发号施令似的,声音抑扬顿挫,表情时而严肃紧张,时而轻松自然,像是一位伟大的演说家在预言一位天才的巨星将上天幕,发出最耀眼的光芒来照耀人间。而那时拜伦只是一个几岁的孩子,一般孩子在这个年龄还在向妈妈撒娇,拜伦却已沉醉在千年前历史的烽火硝烟中。

这种对历史的酷爱,伴随了拜伦的一生。在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中,如《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堂璜》等,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随处可见,信手拈来,或歌或咏或嘲或讽,得心应手,无不充分显示出拜伦对历史的谙熟和深厚功底,这不能不说得益于他早年的学习。

拜伦的另一个家庭教师是一个神情很忧郁的青年,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名叫帕特逊。他指导拜伦学习拉丁文和宗教。拜伦和帕特逊一起学习,不禁也深深染上了悲观主义的忧郁情绪,而他的跛脚更加深了他的忧郁。

一次,拜伦与老师帕特逊一起到河边散步,他问老师:“老人死与孩子死是否一样?”老师说是一样的。拜伦又认真地问那为什么偏要等到老了再死呢,应该任何时候死都行,想死就死。老师看着有些忧郁的拜伦,觉得他与自己有息息相通的忧郁,但老师说:“孩子是不可以死的,孩子是希望、是未来。”他不想让孩子如此早就一本正经地谈论死。

拜伦的母亲为了让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还在公共图书馆给拜伦订书,而拜伦恳求母亲的是把关于罗马、希腊、土耳其所有的历史故事书都买回家来。这下,拜伦如获至宝,对每本书都爱不释手。

他拼命地阅读,如饥似渴地吮吸着那些历史知识、历史智慧。而且他特别喜欢和周围的人谈战争,这显得与他的年龄不相称。他早就想成为一个军事上威风凛凛的人物,他说:“我总有一天要集合一支部队,士兵们身穿黑衣,骑着红马,他们被称为‘拜伦的黑骑兵’,你一定会听到他们了不起的奇迹的。”

这种渴望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梦想来自于他所学的历史,而这个梦想在他一生最后两年为希腊民族解放而斗争的战斗中,得到了实现,使他真正成了一名伟大的战士。

小小的拜伦对问题总是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他的保姆格雷常常给他讲《圣经》故事。一次,格雷给他讲:亚伯和该隐都向上帝奉献自己的贡品,上帝只收了亚伯的而没有收该隐的,该隐嫉妒中就把亚伯杀了,你看该隐多坏。小拜伦却手托着腮在那儿沉思,他突然问上帝为什么不收该隐的贡品,格雷说因为他是罪犯,拜伦马上反驳说,可是上帝收礼物前该隐并没有任何错,哪儿犯罪啦?格雷一时无话,只好说反正该隐不好。而拜伦自己还在那儿独自思考,在他心中开始滋生了对与该隐一样的反抗人物的同情甚至理解。

他没有随众生去谴责该隐,而问上帝为什么那样做。这是何其难得,尤其是对一个小孩子,他那独立不羁的性格就从这儿滋生了。

拜伦是一个从不服输的人,他斗志顽强,敢作敢为,这也许是幼年那不安定的生活磨炼的结果。他在学校里是一个玩大理石弹弓的高手。虽然脚有残疾,但是他意志坚强,勇敢异常,“总是他给人一拳,而不是挨人一拳”。

一天,一个孩子欺侮了他,因为不能马上开战,小拜伦便向那冒犯者说,以后再找他算账。一个星期以后,他在街上截住那个孩子,痛痛快快地揍了他一顿才算完事。他气喘吁吁跑回家,保姆问他干什么去了,他只干脆地回答:履行了一个诺言。他只是时刻在证明着,他是一个强者,因为跛脚,他这种要求也就更加强烈。他身上有着非常强烈的反抗性格,在学校他被人叫做“拜伦太太的跛足魔鬼”,老师说他是“一个十分讨人喜欢的孩子,可是难以驾驭”。

拜伦聪明颖悟,记忆力极佳。他拼命地看课外历史书籍,还上私人开设的书法课和法文课。他对那碍手碍脚的书法不感兴趣,而任由信笔随心,龙飞凤舞,因而两门课成绩都很一般。但他自己却利用时间拼命看喜欢的书,知识十分广博。

他自己说:“人们从未看到我读书,只看到我老是懒洋洋的,恶作剧或做游戏,事实上我在吃饭时读、在床上读、在没有人读书的时候读。自从5岁以来,我读了所有的读物。”其中有《圣经》、《一千零一夜》、《东方的来信》等等,他的博览群书,使他成了一个知识丰富、见多识广的人。

1796年,拜伦8岁的时候,得了一次“猩红热”病,病愈之后,母亲带他去农庄度假。面对那优美的自然风光,青山绿水交相掩映,群鸟飞翔,百兽出没,拜伦心底那股热情一下迸发出来,不禁流连忘返。拜伦在那些瀑布下、嶙峋的乱石中,拖着跛腿,兴致勃勃地从一块石头跳到另一块石头上,那时他才真正像个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忘了那些不该属于他的忧郁、苦痛与烦恼。

坐在山岩上,对着河水和沼泽冥想,或者缓缓地寻觅树林荫蔽的地方和人以外的万物共同生活,或者攀登断崖绝壁,和那荒野中的禽兽一起,看夕阳下沉、浅雾渐起,那是多么令人沉醉。是的,只有在自然中拜伦才完全沉醉了,没有了烦恼。

拜伦一旦从自然回到现实的生活中来,他又常常苦恼。

这时拜伦常见到他的表姐玛丽·达夫,她是一个清纯可爱而美丽的姑娘,拜伦常和她一起散步。他觉得自己非常喜欢玛丽,但他自尊敏感的心又总是对自己的跛脚感到害羞而且以此为耻,他对自己一高一低跛脚的样子刻骨铭心似的伤心悲痛,而且自觉可笑,他的自惭形秽使他莫名地伤感,莫名而持久地失落,也莫名地对自己生气。也许是责怨命运的不公,他常常一阵阵地沉默。

有一次,一阵长久的沉默之后,拜伦竟猛地从桌上抓起一把小刀向自己的胸口刺去,把母亲吓得魂不附体,夺下刀子才算完事。一个多么自尊、倔强、刚烈的孩子。母亲脾气仍是同样的暴烈,常常大骂。有一次,母亲大叫:“你这个瘸鬼!”拜伦阴郁地回答:“母亲,他是你的儿子。”这一对话是多么让人心寒心酸。

而这时,命运对拜伦来说,突然有了一点儿转变。原来,在拜伦6岁时,他的伯祖父即那位纽斯台德庄园的主人、第五代拜伦勋爵的儿子死于战场,再无其他继承人。那样,诗人拜伦就要成为他伯祖父的继承人了,就要承袭男爵席位而且将要成为纽斯台德庄园的主人,他们贫困的生活就要有所改变了。

然而,他的伯祖父“邪恶勋爵”并不理睬拜伦母子二人,仍让他们过着寒酸的生活,他自己在纽斯台德庄园里更加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破坏那里的一切。因此,直到1798年即拜伦10岁的时候,他伯祖父最终在纽斯台德死去,他才继承了伯祖父男爵勋位和纽斯台德庄园,他成了第六代拜伦勋爵。当拜伦刚听到这个令人惊异的、突然改变命运的消息时,他高兴地奔向镜子,兴奋地问他的母亲是否能看出他身上的变化,因为他自己在镜子里什么也看不见,或许眼里只有泪珠。这消息太令人激动了,或许从此就会是另一种生活了。

第二天早晨,拜伦来到学校点名时,校长看见他,不再只是叫他“拜伦”了,而是叫他“拜伦男爵”,他本想像平时一样平静地答一声“到”,但他却不能,他哇的一声在众人面前哭了起来。这是多么令人骄傲和自豪的时刻呀,这一天,拜伦坐在教室里思绪联翩。教室里真静,而这时拜伦却放了一个很响很响的屁,在教室里如打了一个响雷一般,同学们都用惊疑的目光互相询问是谁,老师也不禁在台上呆了片刻,拜伦勇敢地站了起来,声音洪亮地说:“是我。”同学们都笑了,并不完全是嘲笑这个刚刚成为男爵的拜伦,他们都感受到了拜伦的勇气。

从现在起,他就要离开阿伯丁去纽斯台德庄园接受他的产业了,命运的变化真是令人难以捉摸。动身时,母亲卖了家中所有的家具,总共卖了74英镑,足见家里当时的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