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五五普法(中学版)
8801100000026

第26章 利用网络诈骗钱财要判刑

2006年9月,某县人民法院对一起盗用他人网上邮箱和账户诈骗的案件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小成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三个月,缓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2006年3月,小成迷上了网吧,经常钻进学校门外的网吧里,一呆就是一天,甚至忘记了上课。他在网吧盗用了王某在新浪网上的电子邮箱和易趣网上的账户,在易趣网上假冒王某的名义发布竞价出卖手机的信息。小成在网上分别与孙某等16个买家达成了手机销售协议,承诺在款到后24小时内发货。孙某等16名买家按约汇款给“王某”,合计货款35430元。小成得款后即与买家中断了联系,将所得赃款用于挥霍。

网络犯罪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型犯罪。对于一个在校生来说,正确的上网能求知益智,消极的上网活动却把人推向犯罪的深渊。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网络时代教育的新特点,关心、引导和教育未成年人恰当使用互联网,特别应规范对进口游戏软件的管理,开发健康有益的网络游戏,采取有效措施发展我国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容健康的国产网络产品,规范网络市场。教育部门在设立“防火墙”,过滤掉不健康的网站和内容的同时,应鼓励中小学校园网及网络教室课后向学生开放,但要有教师在场指导,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另外,学校要在相关课程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和鉴别能力,自觉抵御网上的不良信息,更不能把网络现代化手段变成犯罪的工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交流苑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诈骗也愈演愈烈。专家指出,任何网络诈骗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要“套出”客户的密码和账号。

以下是四种常见的网络诈骗方式:

一是通过电子邮件冒充知名公司,特别是冒充银行,以系统升级等名义诱骗不知情的用户点击进入假网站,并要求他们同时输入自己的账号、网上银行登录密码、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如果客户粗心上当,不法分子就可能利用骗取的账号和密码窃取客户资金。

二是利用网络聊天,以网友的身份低价兜售网络游戏装备、数字卡等商品,诱骗用户登录犯罪嫌疑人提供的假网站地址,输入银行账号、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不法分子就利用骗取的账号和密码,非法占有客户资金。

三是利用一些人喜欢下载、打开一些来路不明的程序、游戏、邮件等不良上网习惯,有可能通过这些程序、邮件等将木马病毒置入客户的计算机内,一旦客户利用这种“中毒”的计算机登录网上银行,客户的账号和密码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取。当人们在网吧等公共电脑上上网时,网吧电脑内有可能预先埋伏了木马程序,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在这种环境下也有可能被窃。

四是利用人们怕麻烦而将密码设置得过于简单的心理,通过试探个人生日等方式可能猜测出人们的密码。

思考题

1.我国治理网络诈骗的法律有哪些?

2.针对常见的网络诈骗方式,谈谈如何防范网络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