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无欺,不仅是指对别人讲诚信,同时还包括对自己的良心的诚信无欺。如果人在无人监督或不受舆论谴责的情况下,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遵守诚信无欺的道德原则和道德信念,则是一种更高的诚信境界,即慎独。慎独是个体所追求的最完美的诚信品格。
诚信故事
季札挂剑的故事
季札,春秋时期吴国人,是吴国国君的小儿子。他博学多才、品行高尚,即使是自己心里许下的诺言,他也会竭尽全力去做。
一次,季札遵照国君的旨意出使各诸侯国。中途经过徐国,受到了徐国国君的热情款待。两人意气相投,谈古论今,十分投机。
几天后,季札要离开徐国继续赶路,徐国国君设宴为季札送行。宴席上不但有美酒佳肴,而且还有优雅动听的音乐,这一切令季札十分陶醉。酒喝到兴处,季札起身,抽出佩剑,一边唱歌一边舞剑,以助酒兴,表示对徐国国君盛情款待的感谢。
这把佩剑不是一般的剑,剑鞘精美大方,上面雕刻着蛟龙戏珠的图案,镶嵌着上等宝石,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得格外精致。剑锋犀利,是用上好的钢制成的,看起来寒光闪闪,令人不寒而栗,挥舞起来更是银光万道,威力无穷。徐国国君禁不住连声称赞:“好剑!好剑!”
季札看得出徐国国君非常喜欢这把宝剑,便想将这把剑送给徐国国君作为纪念。可是,这是出使前父王赐给他的,是他作为吴国使节的一个信物,他到各诸侯国去必须带着它,才能被接待。现在自己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怎么能把剑送给别人呢?
徐国国君心里明白季札的难处,尽管十分喜欢这把宝剑,却始终没有说出口,他不想让季札为难。
临分手的时候,徐国国君又送给季札许多礼物作为纪念,季札对徐国国君的体谅非常感激,于是在心里许下诺言:等我出使列国归来,一定要将这把宝剑送给他。
几个月,季札完成使命,踏上归途。一到徐国,他顾不得旅途的劳累,直接去找徐国国君。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徐国国君不久前暴病身亡。
季札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到徐国国君的墓前,三行大礼之后,对着国君的墓说:“徐君,我来晚了,我知道你喜欢这把宝剑,现在我的任务已经完成,可以将这把剑敬献给你。”说着将宝剑双手举起,向徐国国君的墓拜了两拜,然后郑重地把剑挂到了墓前的松树上。
跟在一旁的随从不解地问:“大人,徐国国君已经去世了,你把剑送给他,他也看不到,你这么做有什么用呢?”
季札说:“在离开徐国之前,我已经在心里许下诺言,要将这把剑送给徐君。从那时起,这把剑已经不属于我了。这段时间以来,我只不过是借用,现在是把剑还给徐君。”
一个忠诚的人、一个守信的人,他的行为绝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诚信是他的原则,是他的习惯。
故事分析
一般来说,光天化日之下肆无忌惮地不讲诚信的人还是很少的,但一旦离开他人的关注、离开他人的监督时,往往不诚信的行为就会不断滋生。所以,在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的诚实无欺,是否把诚信变成自己内心的法则,需要拿出试金石来试一试,而慎独就是检验诚信的一块很好的试金石。
如何培养我们的慎独能力呢?慎独的关键,在于高度的道德自觉性。慎独的培养,实质上就是道德意志的培养和锻炼。首先在思想上,我们要心诚意正,不断端正自己的心意,从而逐渐纯正自己的行为动机。其次,在行为上,做到自处慎行,即在独处时,以坚定的内心信念指导行为,言行举止都自觉与动机保持一致。如果从思想到外在的行为,在无人瞩目或无人注意的情况下,事无大小,都能做到符合内心的善,就说明已经达到慎独的境界了。
此时此刻,我们又想起生活在哥德斯堡的康德说过的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让我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体验空间
上帝会知道
一位法国朋友到曼谷旅行,在货摊前看见了十分可爱的小纪念品。他选3个后就问价,女摊贩回答是每个100铢,他还价60铢。说了半天,女摊贩就是不同意。最后女摊贩说:“我每卖出100铢,才能从老板那里得到10铢,若60铢就卖了,我就什么也赚不到。”法国朋友听了心生一计,赶快说:“这样吧,你卖给我60铢一个,我就额外给你每个20铢的报酬,这样比老板给你的还多,而我也少花钱,双方都有好处,你看怎么样?”法国朋友满以为女摊贩会立刻答应,但女摊贩却摇摇头。法国朋友便补上一句:“你老板不会知道的,别担心。”那个女摊贩看着这位法国朋友,坚决地摇头说:“上帝会知道。”
1.女摊贩的“上帝会知道”的行为反映了什么精神境界?
2.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或内心的道德准则,你曾经做过慎独的事情吗?
诚信论坛
无声的诺言
诺言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说出来的、向别人保证过的诺言,遵守这种诺言是一种诚信于他人的行为和表现;另一种是没有说出来的,自己在心中暗暗许下的“无声的诺言”,这种诺言的实现,完全靠自觉,自己监督自己,实现起来更为艰难,需要我们具有更高的道德修养,需要我们具有慎独的能力。其实“无声的诺言”的实现与否只有我们本人知道。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心里暗暗地许下过“无声的诺言”。但是有时候我们在困难面前退缩了,在心中许下的诺言也就成了一缕薄烟,慢慢在心中飞散,失信于自我。
1.你认为“无声的诺言”需要遵守吗?为什么“无声的诺言”履行起来更为艰难?
2.假如你在心里暗暗地许诺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取得更好的成绩,你应该如何做才能兑现自己“无声的诺言”?
知识探真
一、故事会
不吃无主之梨
南宋末年,宋、金、蒙古三国各据一方,混战不休。老百姓为了逃避战火,纷纷四处逃难。于是,田野荒芜,村落破败。
有一天,在金国统治下的河阳县的大道上,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个青年人。这位青年叫许衡,是河南泌阳人,他从小勤奋好学。此时此刻,许衡就是不顾战火纷飞,专程赶往河阳县一位老学者处请教学问的。
这时,正值三伏天,烈日炎炎,许衡走得汗流浃背、口干舌燥,非常想喝水,可是四处都是破旧不堪的房子,到哪里去找水喝呢?
正在着急之际,前面的一棵大树下坐着几个乘凉的人。许衡赶忙走过去,希望能讨一口水喝。一问才知道,这几位也是正在赶路的小商贩,也因为口渴没水喝,在那里唉声叹气。这时,出去找水的另一个小商贩跑回来,手里捧着水灵灵的梨。其他的小商贩一看,都跑上去争着吃梨,许衡上前问道:“这梨是从哪里买来的?”
那个商贩用手一指:“那边一家院子的墙头伸出的梨树枝,上面结满了梨。我先摘了几个,给大家解解渴。”
许衡却摇摇头说:“梨树的主人不在,怎么能随便去摘呢?”
商贩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你真是个书呆子!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上哪里去找主人?”
许衡仍然非常认真地回答:“梨树虽然无主,难道我们自己的内心也无主吗?不是自己的东西,我是绝不会去拿的。”
尽管许衡口渴得很厉害,但他始终没吃一个梨。
后来,元朝统一了天下,许衡诚实的品行为世人所称赞,最后成为有名的大学士。
二、思维空间
你是如何理解“梨树虽然无主,难道我们自己的内心也无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