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的第二部分介绍儿童须知的封建伦理道德以及基本的数目和名物知识。这是根据孔子“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要求,对儿童进行德智两方面的启蒙教育。
在德育方面,主要讲封建的“三纲、五常、九族、十义”,今日儿童教育自不可取。但是像“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等话,今天仍有批判继承的意义。如果我们不拘泥于“温席”、“让梨”的具体情节,也抛弃旧时礼仪的等级内容,而是吸收其中积极的意义,加强对儿童的礼貌和行为规范教育,以及友爱他人的教育,不也是很有意义的吗?
在智育方面,这部分介绍了一、十、百、千、万数目,及“三才、三光、四季、四方、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等各方面知识。以数字概括出某一方面的内容,极便于儿童记忆背诵。而且内容浅近,文字通俗,切合儿童启蒙需要,适应初入学儿童智力发展水平。如: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相比于其他蒙学教材,《三字经》在介绍名物时,往往顾及儿童学习能力,并不只是简单地罗列大量名词,又避免了介绍名物不够完整、集中的问题。例如关于家畜,《三字经》把“马牛羊,鸡犬豕”概括为“六畜”介绍给儿童,也便于儿童掌握。
六畜图(剪纸)
入学者